登陆注册
32182400000029

第29章 答王敬轩(2)

承先生不弃,拟将胡适之先生《朋友》一诗,代为删改,果然改得好,胡先生一定投过门生帖子来。无如“双蝶”、“凌霄”,恐怕有些接不上,便算接得上了,把那首神气极活泼的原诗,改成了“双蝶凌霄,底事……”的“乌龟大翻身”模样,也未必是“青出于蓝”罢!又胡先生之《他》均以“他”字上一字押韵,沈尹默先生之《月夜》均以“着”字上一字押韵,先生误以为以“他”、“着”押韵,不知是粗心浮气,没有看出来呢,还是从前没有见识过这种诗体呢?“二者必居其一”,还请先生自己回答。至于半农的《相隔一层纸》以“老爷”二字入诗,先生骂为“异想天开,取旧文学中绝无者而强以凑入”,不知中国古代韵文,如《三百篇》,如《离骚》,如汉、魏古诗,如宋、元词曲,所用方言、白话,触目皆是,先生既然研究旧文学,难道平时读书竟没有留意及此么?且就“老爷”二字本身而论,《元史》上有过“我董老爷也”一句话,宋徐梦莘所做的《三朝北盟会编》也有“鱼磨山寨军乱,杀其统领官马老爷”两句话。这一部正史,一部在历史上极有价值的私家著作,尚把“老爷”二字用入,半农岂有不能用入诗中之理?半农要说句俏皮话:先生说半农是“前无古人”,半农要说先生是“前不见古人”。所谓“不见古人”者,未见古人之书也!

第五段(原文“贵报之文,什九皆嵌入西洋字句……亦觉内疚神明否耶?”)文字是一种表示思想学术的符号,是世界的公器,并没有国籍,也决不能彼此互分界限,——这话太高了,恐怕先生更不明白。——所以作文的时候,但求行文之便与不便,适当之与不适当,不能限定只用那一种文字。如文章的本体是汉文,讲到法国的东西,非用法文不能解说明白,便尽可把法文嵌进去,其余英文、俄文、日文之类,亦是如此。

哼!这一节要用严厉面目教训你了!你也配说“研究‘小学’”,“颜之厚矣”,不怕记者等笑歪嘴巴么?中国文字在制作上自有可以研究之处。然“人”字篆文作“”,是个象形字,《说文》说他是“像臂胫之形”,极为明白;先生把他改作会意字,又扭扭捏捏说出许多可笑的理由,把这一个“人”,说成了个两性兼具的“雌雄人”,这种以楷书解说形体的方法,真可谓五千年来文字学中的大发明了。“暑”字篆文作“”,是个形声字,《说文》说他“从日,者声”。凡从“者”声的字,古音都在“模”韵,就是罗马字母中“U”的一个母音。如“渚”、“楮”、“煮”、“豬”四字,是从“水”、“木”、“火”、“豕”四个偏旁上取的形与义,从“者”字上取的声。即“者”字本身,古音也是读作“Tu”字的音,因为“者”字的篆文作“”,从“乣”、“”声;“乣”同“自”,“”即古“旅”字。所以先生硬把“暑”字的形声字改作会意字,在楷书上是可以说得过去,若依照篆文,把他分作“日”、“旅”、“自”三字,先生便再去拜了一万个“拆字先生”做老师,还是不行、不行、又不行。

文字这样东西,以适于实用为唯一要义,并不是专讲美观的陈设品。我们中国的文字,语尾不能变化,调转又不灵便,要把这种极简单的文字,应付今后的科学世界之种种实用,已觉左支右绌,万分为难;推求其故,总是单音字的制作不好。先生既不知今后的世界是怎么样一个世界,那里再配把“今后世界中应用何种文字?”一个问题来同你讨论。

至于赋、颂、箴、铭、楹联、挽联之类,在先生则视为“中国国粹之美者”,在记者等却看得半钱不值。因为,这些东西都在字面上用功夫,骨子里半点好处没有,若把他用来敷陈独夫民贼的功德,或把胁肩谄笑的功夫用到死人的枯骨上去,“是乃荡妇所为”,本志早已结结实实的骂过几次了。西文中并无楹联,先生说他“未能逮我”,想来已经研究过,比较过。这种全世界博物院里搜罗不到的奇物,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录示一二,使记者等可以广广眼界,增些见识!

先生摇头叹曰:“嗟夫!论文学而以小说为正宗,……”是先生对于小说已抱了“一网打颈的观念,一般反对小说的狗头道学家“固应感激”先生“矣”,“特未识”先生对于大捧特捧的林先生,“扪心自问,亦觉内疚神明否耶”?

第六段(原文“今请正告诸子……恐是夫子自道耳!”)敝志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已将他们的弊病逐次披露,先生还要无理取闹,剌剌不休,似乎不必仔细申辨。

今且把这两种人所闹的笑话,说几种给先生听听。《文逊上有四句话说:“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卿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动京师”。这可谓不通已极。又《颜氏家训》上说:“陈思王《武帝诔》,‘遂深永蛰之思’;潘岳《悼亡赋》,‘乃怆手泽之遗’,是方父于虫,匹妇于考也”。又说:“诗云:‘孔怀兄弟’。孔,甚也;怀,思也;言甚可思也。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土璜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心既痛矣,即为甚思,何故言‘有如’也?观其此意,当谓亲兄弟为‘孔怀’。诗云:‘父母孔迩’,而呼二亲为‘孔迩”,于义通乎?”此等处均是滥用典故,滥打调子的好结果。

到了后世,笑话愈闹愈多,如《谈苑》上说:“省试……‘贵老为其近于亲赋’云:‘睹兹黄者之状,类我严君之容。’试官大噱。”又《贵耳集》上说“余干有王德者,僭窃九十日为王。有一士人被执,作诏云:‘两条胫脡,马赶不前。一部髭髯,蛇钻不入。身坐银铰之椅,手执铜鎚之釢。翡翠帘前,好似汉高之祖。鸳鸯殿上,有如秦始之皇’。”又相传有两句骈文道:“我生有也晚之悲,当局有者迷之叹。”又当代名士张柏桢——此公即是自以为与康南海、徐东海并称“三海不出,如苍生何!”的“张沧海先生”——文集里有一篇文章,是送给一位朋友的祖父母的《重圆花烛序》,有两联道:“马齿长而童心犹在,徐娘老而风韵依然!”敬轩先生,你既爱骈文,请速即打起调子,吊高喉咙,把这几段妙文拜读几千百遍,如有不明白之处,尽可到“佩文韵府”上去查查。至于王渔洋的《秋柳》诗,单就文笔上说,毛病已不止胡先生所举的一端。因为他的诗,正如约翰生博士所说:“只有些饰美力与敷陈力”(见本志三卷五号《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文中),气魄既不厚,意境也不高,宛然像个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的荡妇,决不能“登大雅之堂”。若说他别有用意,更不成话。我们做文人的,既要拿了笔做文章,就该有三分胆量,无论何事,敢说便说,不敢说便罢!要是心中存了个要如何如何说法的念头,笔头上是半吞半吐,请问文人的价值何在?不同那既要偷汉,又要请圣旨、竖牌坊的烂污寡妇一样么?

散体之文,如先生刻意求古,竟要摹拟周诰股盘,则虽非“孺子可教”,也还值得一辨。今先生所崇拜的至于桐城而止,所主张的至于“多作波澜,不用平笔”二语而止,记者又何必费了许多气力与你驳,只须请章实斋先生来教训教训你。他《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一篇里说:“……夫古人之书,今不尽传。其文见于史传评选之家,多从史传采录。而史传之例,往往删节原文,以就隐括。故于文体所具,不尽全也。评选之家,不察其故,误为原文如是,又从而为之辞焉。于引端不具,而截中径起者,诩为发轫之离奇;于刊削余文,而遽入正传者,诧为篇终之崭峭。于是好奇而寡识者,转相叹赏,刻意追摹,始如左氏所云,‘非子之求,而蒲之觅’矣!

有明中叶以来,一种不情不理,自命为古文者,起不知所自来,收不知所自往,专以此等出人思议,夸为奇特,于是坦荡之途生荆棘矣。……”先生!这段议论,你如果不肯领教,我便介绍一部妙书给你看看,那书唤作《别下斋丛书》。我记得他中间某书(书名已忘了)里有一封信。开场是:“某白:复何言哉!当今之世,知文者莫如足下,能文者莫如我,复何言哉!……”

这等妙文,想来是最合先生胃口的,先生快去买他一部,朝夕讽诵罢!?

第七段(原文“某意今之真能倡新文学者,……望平心思之。”)译名一事,正是现在一般学者再三讨论而不能解决的难问题,记者等对于此事,将来另有论文或谈话发表,现在暂时不与先生为理论上之研究,单就先生所举的例,略略说一说。

西洋的Logic与中国的名学,与印度的因明学,这三种学问,性质虽然相似,而范围的大小与其精神特点,各有不同之处。所以印度人既不能把L ogic攫为己有,说他是原有的因明学,中国人亦决不能把他硬当做名学。严先生译名学二字,已犯了“削趾适屦”的毛病,先生又把“名教、名分、名节”一箍脑儿拉了进去,岂非西洋所有一种纯粹学问,一到中国,便变了本万宝全书,变了个大垃圾桶么?要之,古学是古学,今学是今学,我们把他分别研究,各不相及,是可以的。分别研究之后,互相参证,互相发明,也是可以的。若并不仔细研究,只看了些皮毛,便把他附会拉拢,那便叫做“混帐”!

严先生译“中性”为“罔两”,是以“罔”字作“无”字解,“两”字指“阴阳两性”,意义甚显。先生说他“假异兽之名,以明无二之义”,是一切“中性的名词”都变做了畜牲了!先生如此附会,严先生知道了,定要从鸦片铺上一跃而起,大骂“该死”!(且“罔两”有三义:第一义是“庄子”上的“罔两问景”,言“影外微阴”也;第二义是“楚辞”上的“神罔两而无主”,言“神无依据”也;第三义是“鲁语”上的“木石之怪,曰夔,罔两,”与“魍魉”同。若先生当真要附会,似乎第二义最近一点,不知先生以为如何?)“Utopia”译为“乌托邦”,完全是译音,若照先生所说,作为“乌有寄托”解,是变作“无寄托”了。以“逻辑”译“Logic”,也完全是取的音。因为“逻”字决不能赅括演绎法,“辑”字也决不能赅括归纳法,而且既要译义,决不能把这两个连接不上的字放在一起。又“Bank”译为“板克”,也是取音。先生以“大板谓之业”来解释这“板”字,是无论那一种商店都可称“板克”,不必专指“银行”。若有一位棺材店的老板说:“小号的圆心血‘板’,也可以在‘营业上操胜算’,小号要改称‘板克’。”先生也赞成么?又严先生的“板克”似乎写作“版克”的,先生想必分外满意,因“版”是“手版”,用“手版”在“营业上操胜算”,不又是先生心中最喜欢的么?

先生对于此等问题,似乎可以“免开尊口”,庶不致“贻讥通人”。现在说了“此等笑话”,“自暴其俭学”,未免太不上算!第八段(原文“鄙人非反对新文学者,……”)先生说:“能笃于旧学者,始能兼采新知”,记者则以为处于现在的时代,非富于新知,具有远大眼光者,断断没有研究旧学的资格。否则弄得好些,也不过造就出几个“抱残守缺”的学究来,犹如乡下老妈子,死抱了一件红大布的嫁时棉袄,说他是世间最美的衣服,却没有见过绫罗锦绣的面。

请问这等陋物,有何用处?(然而已比先生高明万倍!)弄得不好,便造就出许多“胡说乱道”,“七支八搭”的“混蛋”!

把种种学问闹得非驴非马,全无进境。(先生即此等人之标本也!)此等人,钱玄同先生平时称他为“古今中外党”,半农称他为“学愿”,将来尚拟做他一篇论文,大大的抨击一下,现在且不多说。

原信“自海禁大开”以下一段,文调甚好,若用在乡试场中,大可中得“副榜”!记者对于此段,惟有浩叹之后,付之一笑!因为现在正有一班人与先生大表同情,以为外国人在科学上所得到的种种发明,种种结果,无论有怎样的真凭实据,都是靠不住的。所以外国人说人吃了有毒霉菌要害病,他们偏说蚶子虾米还吃不死人,何况微菌;外国人说鼠疫要严密防御,医治极难,他们偏说这不打紧,用黄泥泡汤,一吃就好!甚至为了学习打拳,竟有那种荒谬学堂,设了托塔李天王的神位,命学生拜跪。为了讲求卫生,竟有那种谬人,打破了运动强身的精理,把道家《采补》书中所用的“丹田”、“泥丸宫”种种屁话,著书行世,到处演说。照此看来,恐怕再过几年,定有聘请拳匪中“大师兄”、“二师兄”做体育教习的学堂,定有主张定叶德辉所刊《双楳景暗丛书》为卫生教剖榈氖摈纸逃遥」?中国人在阎王簿上早就注定了千磨万劫的野蛮命,外国的科学家还居然同他以人类之礼相见,还居然遵守着“科学是世界公器”的一二句话,时时刻刻把新知识和研究的心得交付给他,这正如康有为所说:“享爱居以钟鼓,被猿猱以冠裳”了!

来信已逐句答毕,还有几句骂人话,如“见披发于伊川,知百年之将戎”等,均不必置辩。但有一语忠告先生:先生既不喜新,似乎在旧学上功夫还缺乏一点,倘能用上十年功,到《新青年》出到第二十四卷的时候,再写书信来与记者谈谈,记者一定“刮目相看”!否则记者等就要把“不学无术,顽固胡闹”八个字,送给先生,“生为考语,死作墓铭”。(这两句是南社里的出品,因为先生喜欢对句,所以特向专门制造这等对句的名厂里借来奉敬,想亦先生之所乐闻也!)又先生填了“戊午夏历新正二日”的日期,似乎不如竟写“宣统十年”还爽快些!末了那个“躬”字,孔融、曹丕及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书札里似乎未曾用过,不知当作何解?先生“居恒研究‘小学’”,知“古人造字之妙”,还请有以语我来!余不白。

记者半农,一九一八年二月一十九日。

发表于《新青年》4卷3号1918年3月15日

同类推荐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拥抱夕阳

    拥抱夕阳

    本书汇集作者退休后所写的部分散文、散文诗,文章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作者以对老年生活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劝导老年人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正确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各种新的矛盾,学会坦然,大度豁达,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撒满夕阳金辉的大道上顺利走过人生的最后里程。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热门推荐
  • Living in More Than One World

    Living in More Than One World

    Drawing on life lessons from management legend Peter Drucker, journalist and scholar Bruce Rosenstein shows knowledge workers how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iversification is the key to navigating our "flat world" of zero job security, information overload, portable skills, and work expectations.
  • 庶民炼金店

    庶民炼金店

    这是第一本小说,希望有人来看。十年前,一些意外导致我丧失所有一切。
  • 美妆博主求生法则

    美妆博主求生法则

    星际知名美妆博主华楚楚因为被人污蔑带节奏一夜破产,为了还债,她不得不前往千年前的古代位面进行直播,附身于父母双亡进京寻亲的小孤女身上,轰轰烈烈开始了古代生活,更是靠着化妆技巧走上了人生巅峰,却以为和身份神秘的邻国质子纠缠不清。华楚楚:“等我挣到了钱就回家!一定要把钱扔到那些人的脸上!”祝琛:“你走一个试试。”
  • On Horsemanship

    On Horseman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王归来:倾世嫡女

    战王归来:倾世嫡女

    那一年,百花残,金戈铁马,绝世容颜:她,月紫汐,含冤死,血雨纷飞六月天,重生檀木棺材,倾世红颜,祸国殃民!他,夜星寒,归来时,满城皆是黄金甲,尊受万人敬仰,战王之名,谁敢不晓!那一年,百花残,冲冠一怒,只为红颜……帝王一怒,圣旨降临——“特宣月宰相嫡女月紫汐于三日之后进宫,纳为贵人,不得有误,钦此!”战王一怒,兵临城下——“你若不把紫汐还给我,那就休怪我今日大破皇城,登临皇位!”(鱼芽参加征文大赛喽~~各位姐妹要多多关照哦~鱼芽不会让姐妹们失望的!么么哒~(●v●)
  • 一波三折才是爱

    一波三折才是爱

    从一开始我就没喜欢过你……那你还骗我这么久?对不起,到现在我才发现我是真正的喜欢你…………真的嘛?那就让我们在一起吧……
  • 心瞳幻境

    心瞳幻境

    幽幽花谷的神秘已醒,梅花梦境的誓言已碎,浴火重生的神话没有上演,凤凰逐天的传奇飘散如烟,记忆恍若那镜灵碎片,迷茫犹如那梦境谜团,似乎忘记了火域阳光的耀眼,迷失在梦与心的深渊,在他们倒下的那片土地上,在心灵伴随阳光来临之际,绽放了美丽的心瞳,洒遍了光芒满天,雪,那是心灵的至纯至善,耀,那是光芒的原点与明天。
  • 倾心相印:腹黑总裁咱不约

    倾心相印:腹黑总裁咱不约

    身为一个狗仔,不做出点名堂;是不是愧对了狗仔这个身份。所以李叶打算去偷拍神秘的大boss.........事后大boss彻底缠上她,找上她父母说什么,看中了她的才华,骗取了户口本,说什么要深造她......证已经领到,不怕她乱来。眼看着大boss一步步逼近”嘿嘿,boss大人咱不约~~~“........
  • 清情四起爱轮回

    清情四起爱轮回

    女娲的弟子梓依,袁媛,白露她们三个分到各个地方帮忙造人,教会人们得道飞升,成为神仙。梓依乃代代花神之祖,代代花神皆姓梓。袁媛和白露只因对凡人动了心错过飞升,从而未得道飞升。花神梓昕身归混沌之时,算出其女年满五千岁之时有劫,梓昕是遭了这情的祸害,只愿其女心潼逍遥快活,不遭命数管辖,所以心潼一直被困花界桃林,从未出过。凤离囚禁她,说:“你只能是我的,恩人。”流玉:“殿前的桃花又开了,我等你回来陪我看呢。”绒绒:“爱而不得,是莫大的痛苦,我为你搭了命,你却从不看我一眼,凤离你好狠。”女娲:“是否成为新一任女娲由你选择,成为女娲就得断情绝爱,另外历劫十世,方可继承。”心潼:“成为女娲,凤离,就再也不敢阻挠我,但,流玉,我们就没有机会可言,永生不见吧……”历劫生生世世,结果到底如何?生生世世的轮回究竟能不能得到善果?(纯属虚构)
  • 傲慢校花征服记

    傲慢校花征服记

    他转学第一天就看见她带着一群女生攻击一个势单力薄的小女生。再见到她时,她又在街边把一个小乞丐弄哭不说,还把小乞丐拖到警局。她明明就是个自私、脾气超臭、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校花。他的一颗心却不由自主的受她吸引。这下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