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3700000055

第55章 教哈佛,打哈欠

5年来,每年亚洲都会有约90位教授去哈佛商学院“朝圣”。他们希望在两周内一窥哈佛之教学秘笈,在回去后能现学现卖,使自己的课程更加生动。我们参加这门课,已迈入第6年了,这也是最后一年。

哈佛式教学法对亚洲学校产生了什么影响?是不是5年后,这种涉入式教学法已经被带入中国的课堂中了?是不是每位老师在教室中都变得像哈佛教授一样,表演生动,活力充沛地走来走去?是不是每位老师回到自己的学校后,都开始撰写本土个案?

答案是令人遗憾的。5年来,一阵哈佛热潮后,美好的哈佛回忆被收藏起来。多数老师还是回到原本的教学模式,只有少数老师用哈佛式案例教学,或去写案例。虽然有少数老师用哈佛的案例来教学,但是教学的方式与哈佛教授的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有人说亚洲老师把哈佛教学法本土化。有人却说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还有人归罪于环境。在台上,老师循循善诱,而台下学生无言以对。案例教学带给亚洲老师更大的困惑、更多的工作量和更低的评分。学生认为老师没好好备课,老师怪学生上课前没把案例读清楚。谁对谁错并不重要,反正哈佛的案例教学法到了亚洲后遗憾地变成了哈欠教学法。亚洲老师只得摇摇头,继续用自己原来的方法教学。

那么,案例写作呢?在中国大陆,有些学校出资赞助教授写案例,每个案例有1万到3万元人民币不等的赞助金,台湾地区由当局的科教部门出资,每个案例有20万到50万元新台币不等,后来写案例的风潮退了,每案只补助7万元新台币。新加坡比较大方,每案例补助约7000新币。台湾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组成跨校团队,于2008成立“台湾管理个案中心”来流通写出的案例。大陆举办“全国管理案例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主导),吸引了500多位教授。但是,这些案例大多仍停留在故事叙述的阶段。课堂上不容易应用,研究价值也不大。

5年来,老师们到哈佛受训,光学费就高达288万美元,12位哈佛教授倾囊相授,为什么老师们回到亚洲后却把涉入式教学抛到脑后?问题出在哪?

我在与70多位同学10天的交流中,渐渐了解到把哈佛教学法引进到亚洲比想象中的难。要将哈佛的教学法带到亚洲,我们得先完成三大挑战:学生要改变、老师要转型、体制要赶上。

第一大挑战是学生。以前,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要变成知识吸收的参与者。这个前提,在亚洲的大学中是不容易成立的。华人学生大多习惯教授用讲的方式上课,他们也都习惯于听课。上课话多容易被同学认为是嚣张、爱现,说错话也容易被老师消遣。他们大多习惯被动接收,也不会在课前好好阅读教材,因为他们心里想,上课时老师会“教”我,何必预习。

而且,哈佛案例大多又臭又长。学生大多白天都有工作,或还有四到五门课要兼顾,当然不可能在上课前自习,没准备自然没办法讨论,没有讨论自然就想专心听课,要专心听课自然就期望老师给标准答案。你看到没?这是恶性循环。

好吧!假设学生愿意讨论,可还是有问题!学生对案例一知半解,上课的发言不仅会占用时间,还把同学弄得迷迷糊糊。最后,三个诸葛亮加起来变成了臭皮匠。课堂结束了,全班还在你一言我一句地争吵不已。学期末,学生说老师太混了,让同学发言,自己在一边风凉,教学评比结果当然很差。

哈佛学生比较聪明吗?他们为什么就能有效通过案例来学习?据我的观察,是的,他们的确比较聪明,这是因为哈佛有机制让他们上课时必须变得聪明。

哈佛商学院MBA学生平均年龄在28岁,是从美国与国际优秀的人才中挑选出来的。而且,他们全职来当学生,不是把上学当副业。哈佛商学院一梯次收900名学生,新生报到时就被分组。所以一届有10~11个班,每班约85名学生,一组8人。每个案例都会指定事前讨论提纲,上课前小组要先把个案讨论过一遍,讨论之前每个人都要读一遍案例。上课时间为80分钟,课前讨论要花一个小时。算起来,每个学生在一个案例上约花200分钟。

哈佛商学院学生一学期要修5~6门课,每一门课约要念30个案例,每个案例约20~30页。每天要上5个案例。加总起来,每位学生毕业前要讨论500个案例。学生要是遇到困难,哈佛商学院会派助教一对一加强辅导,小组也会帮他赶上进度。教授还会评估每名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学费多少?才300多万新台币“而已”(听说又涨了)。

第二项挑战是老师。案例教学法不是工具,是修炼。亚洲老师大多想把讲义当说明书带回去,希望复制他们两周来在哈佛所体验到的教学方式。但是,要能像哈佛教授一样带动参与式学习,亚洲老师得先完成五项修炼,但这可不是彼得·圣吉说的那套。

第一项修炼是分析力。要教案例,教授要做好万全的备课。这包括要读透案例,对案例中的人物、情节、问题与冲突了如指掌,上课时才不会被学生问倒。案例中要分析的数据、要运用的理论,也要在上课前反复演练,才能够在讨论时协助学生经历思辨的过程。

分析案例时,教授还要思考如何融入物件知识、流程知识与策略知识。由案例带出几项重点——物件知识;这几个重点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个重点的内涵是什么——流程知识;教授要如何“导”这个案例——策略知识。其中以养成策略知识最困难。此时,教授的工作就像是导演。同样一个剧本,没经历的导演就会把戏拍得枯燥无趣,好的导演却能把人物角色拍得生动活泼。

哈佛商学院特别注重教学策略的养成。每一学期都会有约7位老师同时带一组案例。为了让每一位老师在上案例课时水平一致,而又具个人风格,每周上课前,7位老师都会召开教学会议,分享每个人的教学心得与带课策略。如此一来,资深的老师可以辅导新进老师熟悉案例教学,使他们缩短学习时间,每位老师也可以检查要教的重点是否都涵盖了。老师可以有不同教学风格,但教学的内涵一致。这种同中求异,又在异中求同的教学理念,使哈佛教授的案例导演技巧越来越纯熟,也使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文化得到传承。

第二项修炼是质问力。案例教学必须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并由此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如何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式,以对的问题去问对的人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好质问的艺术,要先培养敏锐的听力。倾听就是把学生的问题重新包装,反问另外一位学生。等问题讨论饱和后,再转移到下一个议题。最困难的是,你得问到对的人。例如,要讨论一个旅馆应如何鉴价时,老师必须要找有房地产专业背景的学生来帮忙。但是,班上有这个专业的人吗?所以,老师在上课前要做功课。

哈佛商学院有一套系统详细记载学生的专业背景,上课前老师会收到课堂座位表,预先知道每一个人坐在哪一个位置。所以,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直呼其名,请某个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贡献所长。案例教学中,老师以问题引导,将不懂的学生问到懂,再把(自以为)懂的学生问到不懂。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有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相长。在质疑中,学生也领悟到许多问题不一定有标准答案。

第三项修炼是表演力。在哈佛商学院,教授全场走动,充满活力,手舞足蹈,带动学生讨论个案。教授穿梭在教室中,一下跑到左边问甲同学的看法,一下又跑到右边问乙同学的意见,然后又跑到中间问丙同学,对甲、乙同学的回答有没有质疑。学生们时而是演员,时而是观众。教授的诙谐问题与幽默回答时常使全场大笑。

教授上课时很少用幻灯片,只穿梭于学员与黑板之间,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看起来好像是学生们群策群力地解析案例,但实际上黑板上要写什么,要写在哪里,全在老师幕后的策划之下。

黑板是表演的道具,也是智慧的桥梁。老师在修炼表演力时,别忘了要把字练好,因为写黑板是表演的一部分。案例教室正面通常有6块黑板,因此老师要预先想好在哪块黑板上写什么,才能配合演出,达到参与式学习的效果。

第四项修炼是写作力。哈佛商学院教授一年要写4~10个案例,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持续寻找新的管理议题。把从新案例中学到的经验有系统地记录下来,这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力。这不仅是要整理出案例,还要写出有趣的案例。教授要能妙笔生花,巧妙安排剧情,呈现证据,使情节连贯、推理严谨。老师采用自己写的案例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也会更敬佩老师。老师在同侪之间的声誉提高,案例被广为采用,广受好评,年终考评自然绩效也高。

第五项修炼是思辨力。这大概也是最重要且最困难的修炼。上述四项工作的背后,最重要的就是思辨的能力。思辨能力强,案例解析可化繁为简,可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可通过案例演出让学生看到盲点。

养成思辨力要靠批判。每一个管理案例中都会有模棱两可的问题,教授必须从不同角度对问题提出批判,把可能的意见先考虑一遍,再思考如何以更高明的观点带领学生重新认识问题。课堂上,教授要引导学生由懵懂无知到形成真知灼见。教学与授课的过程若缺乏思辨,再精彩的表演也很难让学生培养出批判思考的能力。

哈佛商学院教授多出自名校,又在职场上历练多年,思辨力自不在话下。但是,不少亚洲教授可能从小学到研究所一路都在填鸭式的教育下成长,倾向于服从权威,对问题不喜追问。突然要他们具备思辨力去教案例,有点不切实际。

同类推荐
  • 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

    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

    成功者总会经历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柏从新的《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揭开笼罩在冒险家柳井正身上的神秘光环,详细介绍了优衣库热销的23条秘诀,全面解读柳井正的经营理念,为读者完整呈现柳井正和他的优衣库的成功法则,一同领略柳井正艰难而波澜壮阔的创业之旅。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全能团队: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全能团队: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腾讯早期只有“五虎将”,百度早期只有“七剑客”,阿里巴巴早期只有“十八罗汉”。真正强大的团队,靠的不是人多,而是心齐。小而美、精而专的全能团队将会主宰商业世界的未来。《全能团队》融合了德鲁克、稻盛和夫、彼得·圣吉等管理大师的思想,从团队组建、团队管理、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全面阐述打造全能团队的意义和必要性,让全能团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运作,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对于创业公司及团队管理人员具有特别意义。
  • 真诚做领导

    真诚做领导

    本书是作者长期凝练的心血结晶,是一本精彩的领导书、一部优秀企业家的领导法则、一套成功企业的运做方法。作者娓娓道出生命中的悲喜历练,与读者一起分享棘手议题的处理经验,传授真诚领导的心法。真正的领导人才能打造真正的公司,真正的公司才能创造最大价值。书中介绍了真诚领导应该培养的11种特质,这是领导人终生的功课。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纪律”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纪律”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为职业人应该了解的职场纪律和我们应该有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意甲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意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益于意大利经济的全面复苏,家族企业集聚了大量的资金。与此同时,狂热酷爱足球的意大利人适时打开国门。于是,足球成为了意大利富豪的追逐目标,1984年7月5日,球王马拉多纳踏入那不勒斯圣保罗
  • 《红流纪事》百团大战

    《红流纪事》百团大战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天逆玄典

    天逆玄典

    现代优秀特种兵,为护至宝而入诸葛遗墓,无意中穿越异世大陆!看他飞刀祭出,杀敌万千,逆天封神,书写传说!他,玩世不恭,却定如松山,尽显男人本色!世间两大奇书,一兵法,一神功,助他逆转乾坤,睥睨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暗你恋

    我暗你恋

    伪害羞女孩×伪高冷男神第一次见面,叶安然觉得莫瑾不好接触,但情不知所起。第一次见面,莫瑾觉得叶安然想用颗糖收买他,但在相处过程中发现他早已心动...——莫惊春和也安然
  • 豪门世家:总裁的天价影后

    豪门世家:总裁的天价影后

    我以为,你说爱我的期限,是一辈子。——许诺
  • 时间太狠

    时间太狠

    “没过多久,她的宠物也死掉了。”“姑姑,换一个童话吧?这好可怕呀,听得我都睡不着觉了。”“是啊,姑姑。我们换一个好不好?”侄女说完,侄子也随即附和。心神不宁的她翻着童话绘本,抑制着哭腔,颤抖着说,“好”。时璟风抬眼便见社员手中拿着那一幅正要评比的画,“社长,你看这幅红梅,画的真传神呢。”——“简玟希,这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样的红梅,我也能画。”“那你要画出来我才相信。”那年,她和他都还是12岁的模样。“简爷,刚刚有一个人怪怪的。”一到吧台,调酒师沁儿就咧咧的,倒了杯威士忌给简伊,“哟,比小甜心你还怪?”“讨厌,她一开口就叫了你的名字。”闻言,简伊的脸色开始变的不一样,然而,沁儿继续道,“呀?简爷,她好像就是你的手机,屏保来着,虽然~”。“她在哪里?”简伊随即站了起来,在沁儿还在恍然大悟的时候,“她,她刚刚离开了。”“小希,以后我可以养你的。”“......陆哥哥,其实,我。”“我知道,我会等的。”他适打断了她,此时,她在想。如果,在那一刻,她选择收纳与他的故事,就好了。可是,再也没有了那一个如果。
  • 我看着夜幕降临

    我看着夜幕降临

    我看着夜幕降临,看着夜幕中远去的人影,眼角有泪滑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