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6400000013

第13章 《屈原》六十年记

概述

1942年《屈原》的剧本与演出在重庆问世,震惊了蒋家王朝;《雷电颂》之声,人们至今耳熟能详。与此同时把“重庆雾季公演”推向高潮,创造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国内外演出《屈原》者,延续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笔者采集重庆抗战剧坛史料未敢稍懈,兹披露有关《屈原》部分以飨读者。

《屈原》是蒋介石逼出来的

1941年的中国,大片国土沦丧在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在蒋介石统治区,人民挣扎在生死线上,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体,还遭受着重重压迫。

这时的国民党政府,既用重兵封锁着延安的八路军,又对抗日功勋卓著的江南新四军四面围剿,黑暗笼罩着中国土地,其中重庆是最黑暗的中心。

是生存或是灭亡?每一位觉醒了的中国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愤怒出诗人,也出作品。“皖南事变”消息的传来,郭沫若就写了一大摞充满愤怒之情的标语,贴到大街上去。接着,他重写了《棠棣之花》剧本,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在黑暗中燃起第一支火把。《棠棣之花》演出的成功鼓舞了郭沫若,他斗志昂扬地以话剧为武器,向黑暗展开进一步进攻。他把远在1920年写下的讴歌屈原诗剧《湘累》,编写为大型话剧,把对现实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歌颂屈原不畏奸佞,冲破黑暗,至死不屈的精神,呼唤光明世界的到来。

1920年以后的二十年间,郭沫若虽在异国他乡,也没有间断过对屈原的研究。1935年,他在日本用现代语译过屈原的《离骚》;同年,他为中学生写《屈原》一书。他在序中说:“要想成就一个屈原,那儿须得有一幕亡国灭种的惨剧”,所以,“我国的屈原,深幸有一,不望有二。”在这里,郭沫若深刻认识到屈原时代的悲剧性。1941年,蒋介石在中国土地上正在制造一幕亡国灭种的悲剧,这就是逼使郭沫若,拿起如椽之笔,写出不朽之作历史剧《屈原》。

由于郭沫若积蓄着对蒋介石惨杀新四军极大的愤怒,又对屈原遭遇谗谄横受迫害的悲剧命运烂熟于胸,因此,他自1942年1月2日晚间开始写《屈原》,至11日夜间五幕历史剧《屈原》遂告完成。这十天内,郭沫若每天照常会见上十位的客人,照常给别人看稿子,照常每天写作时间不过四小时,而他的心中,对蒋介石残害忠良的怒火越燃越烈。基于这样的原因,他妙思如泉涌,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央日报》给《屈原》提供了宣传阵地

《屈原》剧本自1942年1月24日至2月7日连载在《中央日报》副刊,《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屈原》这样一部借古讽今,怒斥楚王专横无道,残害忠良,矛头直指蒋介石黑暗统治的剧本,怎样会登在《中央日报》上面去的?

郭沫若《屈原》剧本既成,且不说有多少进步报刊争相伸手,要想把它发表在自己园地上。剧本既没有拿给中共的《新华日报》,也没有拿给倾向进步的《新蜀报》,郭沫若对索稿的编辑们说:“对不起,这次稿子不给你们了。我已经交给《中央日报》的孙伏园了。”孙伏园是一位老编辑,1921年鲁迅的《阿Q正传》就发表在他主编的北京《晨报》副刊上。他现在是郭老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中央日报》副刊编辑。这次,他抢先一步找到郭老,请求把《屈原》交给他发表。郭老做了深远的考虑,问他:“《中央日报》敢登吗?”孙伏园说:“这包在我身上。”郭老叮咛道:“交给你发表,我有个条件,稿子一字不改。”《屈原》在《中央日报》刊登时,孙伏园实践了他的承诺。

这件事倒是引起一些进步朋友不解,他们问郭老为什么把《屈原》交给《中央日报》发表。郭老说:“《中央日报》难得给我们一块宣传阵地,这有什么不好。”其实,这件出人意料之举,是一个策略,是郭老和周恩来商量过的。

果然,《屈原》在《中央日报》上登载不久,反动文化头目、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潘公展嗅出气味来了,他大为震惊和恐慌地说:

“怎么搞的,我们的报纸竟然登起骂我们的文章。”但是,木已成舟,郭沫若的名气又大,蒋介石对他还待之以礼,潘公展只有徒唤奈何。后来,只得把孙伏园的副刊编辑职务撤了。

之后,《屈原》投入排练,潘公展又想禁演。然而,《中央日报》登载《屈原》,已给《屈原》的演出铺下一条合法的路。阻挠若经不住质问:

“《中央日报》能够登,我们为啥不能演?”

《屈原》完稿以后的郭沫若,他高兴得有些“狂”,有些“疯”

1月11日夜,把《屈原》打上最后一个句号的郭沫若,他高兴得不断地高声自语:“真是快活,真是快活。”以至于把已经进入梦乡的夫人于立群吵醒了。第二天他又把刚刚醒来的汉英和蜀英抱起狂吻,吓得两个孩子不知道所以然。

在以后几天里,郭沫若完全陶醉于创作成功的喜悦里。他好像自己就是屈原,在这部创作中一泄几千年间心中的愤懑。他变得像小孩子,在家中、在办公室里有朋友来,他就要拉人家听他朗读他的剧本。

1月13日,阳翰笙来,他朗读了《屈原》整整的四、五两幕,阳翰笙听了很满意。郭沫若追着要阳翰笙发表意见。阳翰笙对他说:“陷害屈原的主谋人物,似乎不应是南后,否则又会被人认为是女人误国。”在天官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大厅里,郭沫若紧握着拳头,四周站满了文工会的工作人员,听郭沫若朗诵《雷电颂》,他的声音高亢激越,用他那摆不脱的四川普通话,狂呼着:“爆炸了吧,爆炸……”这时的郭沫若把双手高高举起。他最喜欢朗诵《雷电颂》给别人听。听者真的全身心都被震撼了。

郭沫若把《屈原》朗诵给江村、孙坚白、周峰、白杨、张瑞芳这些演员们听。有一天周恩来到郭沫若家来,郭老把《屈原》的全剧念给他听,用了四个多小时。周恩来听了十分感动,他也特别重视《雷电颂》这一大段诗作。之后,他发表意见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可能写出来,这是郭老借屈原的口说出来他自己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广大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对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郭老最纵情朗诵《雷电颂》的一次,是《屈原》上演之前,演出《屈原》的主要演职员们的一次集会上。金山的哥哥是国民党的一个不小的官员,有私人住宅,金山住在这里。这一天他借花献佛请穷剧人们吃顿丰盛的饭。几瓶大曲上来后,郭沫若被大家敬酒喝得满脸通红,眼睛灼灼发光。他自告奋勇给大家出个余兴节目,朗诵《雷电颂》,并向扮演屈原的金山说:“你听听我的感情。”他开始是席地而坐,靠在金山的床边,把它当作太乙庙的神龛,徐缓地朗诵着:“啊!我思念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他以诗人的气质,澎湃的感情朗诵下去,越来越激动起来,有如雷霆万钧的波涛从他胸中汹涌而出。到了“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劈吧!

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这一大段时,郭老一个箭步跳到了床上,在床上床下跳来跳去,直到朗诵完《雷电颂》。

全体演员们都被郭老这气吞山河的气势震慑住了。郭老作为演员是无法和金山相比的,作为诗人的感情,只有郭老才表达出如此深切。

金山本人也沉浸在郭老燃烧起来的火焰般的感情中,许久,他才缓和下来,却说了句:“郭老,我床上的白被单可给您踩得一塌糊涂了。”

调兵遣将演《屈原》,演戏竟然跟打仗一样

《屈原》脱稿后,周恩来肯定《屈原》在政治上、艺术上都是好作品。

指示说:选择和动员最好的演员来参加这次演出,并委托阳翰笙为幕后负责人。

首先,《屈原》交给哪个剧团演出,颇费思量。重庆当时的剧团,中国电影制片厂的中国万岁剧团的人力才力最为雄厚。厂长郑用之是黄埔的学生,与郭沫若、阳翰笙的关系都比较好。“皖南事变”后,他迫于国民党政治上的压力,他阻止过《天国春秋》的演出,现在他又想阻止《屈原》的演出。阳翰笙、应云卫经过和中制厂的史东山、王瑞麟、周峰、孙坚白(石羽)、江村反复商量,郭沫若决定《屈原》交中华剧艺社演出。

中华剧艺社是中共领导下的民营剧团,演《屈原》当然好,但是自己的演员少,要演出就要到其他官办剧团去挖人,这可是一件要打破头的事。

阳翰笙遵照周恩来指示,要用最好的演员扮演每一个角色,他从而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来打这场大战,哪怕是一个配角,也要有名演员来演。屈原本想由江村扮演,江村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又是一位诗人,可是他有肺病,身体虚弱,常吐血,《屈原》中一段近两千字的《雷电颂》,他无法支持下来。这时正好金山从海外回到重庆,无疑是最恰当的人选。张瑞芳饰婵娟,她早由周恩来安排,不固定在哪一个剧团,哪里需要到哪里。其他演员请来就犯难了,顾而已饰楚怀王,白杨饰南后,施超饰靳尚,都要从国民党中宣部的“中电”剧团拉出来;孙坚白饰宋玉,要从军委的“中万”剧团拉出来;导演陈鲤庭要从江安国立剧专拉出来。弄得不好,这不仅影响他们饭碗,而且有受迫害的危险。

3月8日,阳翰笙带着这许多问题,在七星岗孙师毅家中向周恩来汇报。戏还没演,就碰到这么多困难。周恩来像举行战前会议一样,就这些问题作了对策性指示,阳翰笙据此多方面奔走劝说,终于排难解纷。比如:白杨名声大,“中电”剧团要仰仗她演戏,对她出来,不敢怎么样于她;“中万”只拉孙坚白一人出来,和郑用之好商量;其他的人,政治色彩不是太红,他们可无大的危险,等等。直到2月28日,全体演员才定下来,并在郭老家开始对词。排演则在中华剧艺社住地,国泰大戏院对面一座被炸塌了半边的茶馆堂屋里。

山城传遍《雷电颂》到处响起“爆炸”声

“爆炸了吧!”“烧毁了吧!”“你们滚下云头来!”《屈原》自4月3日在国泰大戏院上演,虽然在晚场电影映完后开幕,演完已是次晨两点,仍然场场客满。不仅轰动重庆、成都,贵阳也有人专程来看戏。“皖南事变”后,人们对国事充满愤激之情,《屈原》有如冲破阴霾的生命之火,《雷电颂》对国民党顽固派喊出人民的心声。一时间,在夜深人静时,在太阳升起前,大学的校园深处,公路的盘山道上,嘉陵江边,缙云山头,纷纷响起“爆炸吧!”、“毁灭吧!”的怒吼声,猛烈地发泄对黑暗统治的愤怒。这时,连人力车力在受到屈辱之后,也会喊出几声“爆炸吧”来,他们不一定看过《屈原》,却知道这是对不公道的抗议。

《屈原》上演,使重庆进步人士处于高度昂奋之中。4月8日,黄炎培观《屈原》后,作七绝二首赠郭沫若。11日,郭沫若作七绝二首,步原韵奉酬。这时,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成了英美的同盟国,蒋介石为了争取更多的美援,不得不做出一点“民主”的样子。《新华日报》奉周恩来指示:把《屈原》的文章作足。乃开辟“《屈原》唱和”专栏,董必武、沈钧儒、陈铭枢、张西曼、龙潜、柯璜等皆步原韵和诗,和诗一发而不可收,达百首之多。柳亚子、茅盾、田汉远在桂林,都为之作诗著文。

国民党顽固派战栗了。

文化界反动头目潘公展举办所谓文艺界招待会。他当着郭老狂叫:

“什么叫爆炸!什么叫划破黑暗!这是造反!”针对《屈原》骂楚怀王昏庸,潘公展气急败坏的辩护说:“我们的领袖(指蒋介石)不是楚怀王。”号叫至此,潘公展脸上的白癜风都涨红了。他悍然地要《屈原》立即停演。

演员们则报以盖碗茶盖叩击声,以示抗议。郭老拂袖而起,带领演员们退场。

东方不亮西方亮,《屈原》在国泰演出18天,连满22场后,又去北碚演出了5场。

当时,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看了《屈原》后说:“可惜这是战争年代,不然的话,我一定要把全班人马请到莫斯科去演出。”1942年4月26日,为祝贺《屈原》演出成功举行宴会。席间周恩来说:“在连续不断的反共高潮中,我们钻了国民党反动派一个空子,在戏剧舞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在这场斗争中,郭沫若同志立了大功。”

《屈原》演出的异常现象,外国演出《屈原》比中国演出多

1942年《屈原》在国泰大戏院和北碚共演出27场,演出的政治影响和艺术成就都是震动中外的。可能因为首次演出的水平高不可攀,直到全国解放,未见那个剧团演出该剧。

1953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逝世2230周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屈原》。陈鲤庭导演,赵丹饰屈原,除白杨、顾而已是重庆演出时的原班人马,其他角色都换了演员。其时,笔者住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听到文艺界领导人传下话说,现在演《屈原》,要把重点放在屈原的爱国主义上,让观众更热爱我们的国家,为我们伟大的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屈原》创作之初,是表达人民对黑暗统治愤怒之情的。如今怎样演《屈原》,够得编、导、演们绞脑汁了。80年代初期,中央戏剧学院公演了《屈原》。1942年迄今,国内演出话剧《屈原》,总共不足百场。

在国外,自1952年起,就有日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演出《屈原》。

1952年,日本著名的前进座剧团主要领导人河原崎长十郎一行50名演职员,自7月间在日本各地公演《屈原》(见日本戏剧家饭冢容给笔者寄来的演出说明书),前后演出264场,观众22万多人,深受日本人民热爱和欢迎。日本长野县的农民看了戏说:“今天的戏真是好戏,我流了很多眼泪。楚怀王和南后真把我气死了。”在静冈和沼泽一带公演时,有人拿煮熟的鸡蛋向楚王身上砸去,说:“这个好色鬼,怎么不懂女狐狸精的毒计!”遭到打击的楚王和南后都愣在那里,以至于把台词都忘掉了。之后,日本又有两度演出《屈原》,突破500场上演记录。

《屈原》这样一出思想艺术俱佳的名剧,为什么在我们12亿人口大国,反而不如日本演出的场次多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演《屈原》健在者情长谊深系重庆

1942年在重庆首演《屈原》者今何在?

60年来,他们历经坎坷,几番风雨,硕果仅存者不及半数,皆80耄耋老人矣!

扮演靳尚的施超,1944年因肺病拖延日久,吐血倒毙在大后方舞台上。建国后,先后作古者有郭沫若(编剧)、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丁然(饰子兰)、张立德(饰巫师)。房勉(饰詹尹)则远去台湾。

今日健在者还有导演陈鲤庭,饰婵娟的张瑞芳,饰宋玉的孙坚白(石羽),饰钓者的张逸生,饰子椒者卢业高,饰卫士的周峰以及当年负责舞台工作的苏丹。他们欣喜在重庆抗战剧坛度过他们艺术创造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在同心协力演出《屈原》的战斗中,把享誉于中国话剧史的“重庆雾季公演”推向高潮。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他们或以信函文稿,或馈赠剧照史料给我,或重返山城表达他们对重庆的思念,他们同声道出“重庆是我们的第二故乡”。1985年重庆雾季艺术节,他们大都来渝参与盛会,重演《放下你的鞭子》,山城观众重睹他们艺术风采。陈鲤庭捐出他的《屈原》导演本给重庆市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永留重庆;1944年张瑞芳为恢复国泰大戏院授牌再来重庆。《重庆文化史料》创办,石羽写信数十封给当年重庆抗战剧人,张瑞芳、白杨、吴茵、秦怡、周峰、吕恩、姚亚影、张逸生、卢业高以及音乐家张定和等,都寄来回忆重庆抗战剧坛的稿件,为此该刊出版10年来,名家稿件源源不断,抗战剧照之丰富引得各地许多刊物羡慕不已。重庆抗战戏剧陈列馆成立,张瑞芳为征集史料和题词,亲自奔走一些老戏剧家中,征得郑君里、章泯、杨村彬、张骏祥等40年代在重庆的留影,白杨、张瑞芳并为重庆抗战戏剧陈列馆题词。

最近,秦怡为重庆抗战戏剧陈列馆也题词纪念之。词曰:“黑暗中的火光,危难时的歌声。”纪念《屈原》演出60周年,以此语誉《屈原》亦极恰当。如今留给后世者火光永在,歌声嘹亮。

2001年11月22日稿

同类推荐
  • 西方艺术通史

    西方艺术通史

    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的艺术史,着重讲述了对西方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产生深刻影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其作品的鉴赏。这些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委拉斯凯兹、戈雅、大卫、伦勃朗、马奈、莫奈、罗丹、毕加索,等等。此外,作者还以形象的文字描绘了这些代表作品的内容、特色与神韵等。全书在内容上要比《西方艺术简史》篇幅大很多,也更加丰富,可谓是汇聚了西方艺术知识之精华。
  • 中国彩陶艺术论

    中国彩陶艺术论

    中国远古彩陶文化是华夏先民伟大的文明创造,它不仅以其独立的文化品位成为了后来人类文化的范本,同时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彩陶艺术论》以彩陶为基点进行文本研究,对“艺术”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研究以扎实的实物材料和多年的实证考据为依据。提出在人类艺术的发生史上,彩陶是处于一种由非艺术向艺术过渡的刨新艺术观。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古代仕女画从产生到近代,在风格上出现了诸多样式,从六朝的秀骨清像、面短而艳,到唐代的丰肥腴丽,再到宋代的端严秀丽,延及明清的弱不禁风,可以说风格各异,各有特色。这种风格上的变化既是艺术自身内驱力的推动,也是世风变化的影响所致。《中国仕女画艺术史》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艺术风格的变化,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的因素如何对仕女画的审美发生作用,导致其风格不断发生变化,继而对仕女画风格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这个跳级生我认识

    这个跳级生我认识

    【更新特慢,谨慎入坑。言行与外表绝对不符的跳级生白潇VS背景神秘的校草学神姜零,1V1】梧城一中在新生开学当天迎来了一位跳级生——白潇学习超好,颜值爆表,进校第一天,一众男生直呼女神。高冷如白潇,对此表示笑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高冷的女神,为什么和我们同样高冷的第一学神扯上了关系?看着挡在几人面前拦路的白潇,“班长,以前认识?”,其中一人问道“不认识”。结果后来“你们听说了吗,咱们的大校草谈恋爱了”“谁?”“白潇”众女得知后表示心碎的同时发出了疑惑——说好的不认识呢,谈上的速度也太快了!*校园里对白潇的传言很多,然而白潇在乎的只有那个令她念念不忘多年的少年。姜零活了那么多年,除了当年那个叫他哥哥的小丫头,再也没有人能温暖他的心。*姜零:一直以为我不配。白潇:我一直的努力,只为配得上你最后,他们终于明白,爱情没有配不配,他们只是缺少勇气*【更新特慢,谨慎入坑。】不太会写简介,实在写不出来更多的了,建议正文看够10章再决定看不看!本文以现实中我的高中生活为大背景,以此纪念韶华时光,【但如有与现实不符的地方例如考试制度实属正常】
  • 青莲剑仙异界纵横

    青莲剑仙异界纵横

    手持青莲剑殿,只要有足够的药材,铁矿,我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制造各种丹药和神兵。身为一代青莲剑殿传人,我要在这异界纵横。纵马江湖道,天地任逍遥。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也是这异界的主宰!——青莲剑仙如是说。
  • 带个系统去穿越

    带个系统去穿越

    这是一个爽爆了的系统,去玄幻世界浪荡?可以!去修真世界游历?也行!还想去……好啦,都可以,老子想到的你绝对没想到,哪来那么多废话。经验值到位,啥都好说,想去哪本系统让你去哪,各个世界由你选,毕竟我是那么的逆天,那么的优异,那么的有风度。想带武器过去,行啊!经验值拿来。想带队伍过去,也可以,经验值拿来!还想带啥?尼玛的,经验值拿来再说这些行吗?美女你也想带?你个傻X,泡妞不会吗?要不要我教你一下啊!
  • 煜城

    煜城

    她是翩翩公子亦或是倾城佳人?他是飘逸居士亦或是腹黑皇子?“泸沽桥畔红药生,忘川彼岸胭脂情。”如果有一天我转换了身份,姓名,你还会不会爱上我?一场阴差阳错的阴谋,是命运的作弄,还是缘分的牵绊。——————————————————————————————————————Ps:虽然有点小虐,但是熙熙保证绝对不悲情。虽然有点小慢,但是熙熙保证绝对不太监。所以,喜欢熙熙的童鞋们,转坑到这里吧,熙熙先撒花欢迎了!
  • ta眼中的光熄灭了

    ta眼中的光熄灭了

    你信吗?人的眼里是有光的。自从经历了那些事情之后,她那明亮的眸子,在那一天变得灰暗了,再看不见光芒!学医几年的我,想帮忙却力不从心。可,我学医是为了什么呀?也是,自己的事情都没搞清楚,又拿什么去帮助她。取材自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能看到的还是那些点点滴滴,不过,实际上可能是你没见过的全新画面。你知道做梦,可你知道那可能是你灵魂在游玩吗?你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可你知道天可能是某些大神的宫殿吗?你知道出生了的婴儿会哭,可你知道是因为有了灵魂,孩子才活过来的吗?……
  • 暗色之夜

    暗色之夜

    明天遥遥无期,我行走于黑夜,于虚拟中找寻真理
  • 盛世红歌

    盛世红歌

    她是幽月谷的赤狐首,此前专门勾引上山砍柴和路过的男子,吸食人血而永保青春……女娲专门请了她的远房亲戚雪狐来降她,不想却撮合二人渡了个情劫——重生后,他是丞相府的大少爷,她是太师府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养女。怎奈养父母太宠,把她嫁给高冷孤傲的青梅竹马……新婚之夜里,她笑嘻嘻地问“子轩哥哥,你喝不喝合卺酒,蛮好喝的……"他坐在一旁的木椅上看书,用余光默默注视着那女子。"别闹,叫夫君。"
  • 陪伴你的十八岁

    陪伴你的十八岁

    满眼都是你的女孩儿,你是承受不住的,你承受不了她的深情,更承受不了她的绝情。女生最后会选择一个愿意陪她的人,而男生会把对前任的亏欠补在另一个女人身上。人生的出场序很重要,陪你大醉的人注定不能陪你回家。刘晓,我再也不爱你了。我的温柔等不到回应,没让你看出来我还爱你,是我的错。毕竟我知道太阳不是突然下山的,我想你也懂。
  • 陆小易的桃花运

    陆小易的桃花运

    陆小易一个北漂女,在一次意外当中失去了自己男朋友,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所学,转行到另一个行业,却意外碰见让她似曾相识的上司和一位富家少爷,她夹在两人之中,将何去何从。
  • 现实与梦的诸天万界

    现实与梦的诸天万界

    贾玄机说:“整个多元世界存在四种维度能力,‘物质转化’‘界壁突破’‘堪破虚妄’‘极致力量’。所谓的游仙师,就是天生拥有‘界壁突破’能力的普通人。”黎乐从拥有意识之后,就一直过着被爱包围的生活,这一天,他的‘第二人格’找到了他,‘她’的一番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写写这些年来喜欢的二次元,为逝去的年少时光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