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7100000016

第16章 中国烧香源流简说

烧香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二是历史悠久,现存文献《诗经》《尚书》已有记载,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时代即西周。三是普遍性,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对祖宗要烧,对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烧,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在庙里烧,在厕所也烧;过节要烧,平常也要烧;作为一种生活情调要烧,所谓对月焚香,对花焚香,对美人焚香,雅而韵,妙不可言;作为一种门第身份要烧,所谓沉水熏陆,宴客斗香,以显豪奢;虔敬时要烧,有焚香弹琴,有焚香读书;肃杀时也要烧,辟邪祛妖,去秽除腥;有事要烧,无事也要烧,烧本身就是事,而且还会上瘾,称为“香癖”,就仿佛现代人的抽烟饮茶一样。

有趣的是,不特中国烧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国家也烧。香的英语写作incense,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八卷第543页),载有如下内容: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香料树,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焚香。以色列人在被掳往巴比伦(前586——前538)以前引进了香,到了公元前5世纪,一些祭坛专供奉香之用。印度教特别是湿婆派在正式礼拜和家常礼拜中都要焚香;佛教在节日礼拜、成年礼以及日常礼拜中都焚香。日本神道教也焚香。从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焚烧木头和树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恶魔。罗马人先是焚烧香木,后来引进了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时越来越显得重要。基督教会于公元4世纪开始在圣餐礼上焚香,象征信徒的祈祷上达于天,又表示圣徒的功业。

中国烧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

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

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惟一的,用来祭祀。烧香行为由国家掌握,由祭司执行。

周人升烟以祭天。《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笺:“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

其具体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祀祀吴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之言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疏:“芬芳之祭。”(用《十三经注疏》本,下同可见,所谓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

祀是“正祭”报阳,但在正祭之前,尚需“预祭”报阴。《礼记·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注:“祭必先求诸阴,故牲之未杀,先酌鬯酒灌地以求神,以鬯之有芳气也。又,捣郁金香草之汁,和合鬯酒,使香气滋甚。”灌地之后,“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注:“萧,香蒿也。取此蒿及牲之脂,合黍稷而烧之,使气旁达于墙屋之间。”就是说,将香蒿、牲脂、黍稷合一块烧。

此外,《诗经》中还有烧木头的记载:《大雅·早麓》:“瑟彼柞,民所燎矣。”注:“燎,祭天地。”《大雅·朴》:“朴,薪之之。”:堆柴点火,升烟祭神。柞、朴,均木名。

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点:一是香品原始,为未加工的自然物,还不是后世正规意义上的“香料”(树脂加工而成);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器具如后世的“香炉”;三是专用于祭祀,而祭祀由国家掌握,即,烧香还没有生活化,民间化。明周嘉胄《香乘》引丁谓《天香传》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祀,首惟馨之荐,而沉水薰陆无闻也。其用甚重,采制粗略。”

第二期,从汉武帝到三国,可称引进期。

汉武帝于中国香事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其一,武帝奉仙,为求长生,是神就敬,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

其二,武帝时期香品渐走向实用化,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鸡舌香等,打破丁香必用祭的垄断,使香进入生活日用。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武帝大规模开边,就在这一时期,产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传入中国。《说郛》卷三十五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又按汉武故事亦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甘泉宫。金人者,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然则烧香自汉已然矣。”此外,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国(今伊朗境内),《香乘》卷二引《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树皮胶,即树脂,是为真正的香料。

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月支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八),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这个传说还传到日本(见《源氏物语》第48回)。

香事繁盛,香具应运而生,不久,中国第一个香炉也发明出来了,称为“博山炉”。传说上面还有刘向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宋火青烟。”(见《香乘》卷三十八)从此,香品与香炉配,使中国的香事进入一个新阶段。

然而,从武帝时引入西域香料始,降及东汉三国,在这三百多年间,香的使用还仅限于宫廷和上层贵族之中,极为名贵,未得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香乘》卷二引《五色线》称:“魏武与诸葛亮书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为馈赠之礼品。又《香乘》卷七引《三国志》称:“魏武令云: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薰香。”足见焚香即使在宫廷中也还是一种奢侈。

第三期,是普及期。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后的事。普及的原因有二:一是“西(域)香”由“南(两广、海南)香”所取代。“迨炀帝除夜,火山烧沉甲煎不计其数,海南诸香毕至矣。”(《香乘》卷一)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的价格降低,为普及提供了物质准备。二是佛道二教从六朝以来大发展,轮番跻身于国教的至尊地位;二教尚香,“返魂飞气,出于道家;旃檀枷罗,盛于缁庐。”(颜氏《香史序》)从而,信徒汹汹,风气大展,造成烧香走向普及。只不过,这时固有儒教还与释道二教时相对抗冲突,传统士人抵制特别是佛教,而使繁盛的香事略为减色。

迨至宋代,三教融合,略无轩轾。烧香之俗,也便御风而行,为大家一致崇尚,士人拜祭孔子时也烧起香来。这就出现了本文一开头所讲那种局面。明屠隆总结道:“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闵吟,温灯夜读,焚以远避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香与美已融合为一,大量诗文专门写香。兹举北宋陈与义(字去非,与黄庭坚、陈师道齐名)的《焚香》为例: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无限心意情怀,寓寄一炷烟中,人生喜怒哀乐乃至形而上的追问与探求均在此找到出路,于是也就难怪世事变迁而熏性是不改的了。噫!香已经完全渗透内化到人的精神之中;这种渗透是那样的深,以至到了民国年间,林语堂还津津乐道,在《生活的艺术》中专门辟一章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焚香,前面明代屠隆的一段话,就是转引自林氏这本书的第六章。

同类推荐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谁主武周

    谁主武周

    还没好好的享受,坑爹的生活,就让爹给摆了道,赤果果的坑儿啊!唐朝是个好地方啊,唐朝的人民好幸福啊,唐朝的生活好快乐啊,但是,幸福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能多我一个?武攸绪默默地望着天,天空飘过一片云,这都不是事……PS:某,武攸绪,庄严宣誓,想看某称帝的,绕路吧!(诸位英雄好汉,兄弟姐妹,给点收藏、推荐,打发点咯……)
  • 民族志:政治学科学化“手术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族志:政治学科学化“手术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专门研究田野研究的撰写文本“民族志”的论文汇集,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类学与政治学领域关于“民族志”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与成就,不仅对于政治人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性原则性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任何形态的人类社会都无一例外地属于政治共同体,因而人类学研究也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政治情结与政治倾向。
  • 明末好国丈

    明末好国丈

    穿越回到水深火热的明朝末年,就是史上最不讨好的那个周奎,覃易还能什么办,当然是要做个好国丈了!灭阉党、灭东林、平建州、打土豪、分田地、造太平盛世。书友Q群:701863094
  • 美唐

    美唐

    美唐,金藏所在!美唐,在美洲的大唐帝国.......
热门推荐
  • 荒野幸运神

    荒野幸运神

    一穿越,就遇到一场飞机劫难,幸运不死流落到一个荒岛。就在叶天为生存发愁的时候,幸运天神系统开启,幸运+99999!顿时叶天牛逼了,在常人无法生存的荒野,叶天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个集才华、美貌、牛逼、装逼、还有点污的主播进入了无数人的视野....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直播之神道路。书友群:677151256。工作之余,放松一下!
  • TFBOYS之告别我们的青春

    TFBOYS之告别我们的青春

    我想要一个王子。他有着阳光般的笑容,俊美的五官,还有那温暖的怀抱。一次偶然,我找到了我的白马王子——王俊凯。我们一起开心,一起疯,习惯了伤心时他递过的纸巾,习惯了撒娇时躺在他的怀里,习惯了开心时他递上的一根棉花糖。原本以为我们可以走到最后,可是生活的兵荒马乱总能让我们措手不及。他和她,她和他,还有,我和你,在这一段甜蜜而又苦涩爱情画上了句号。时光荏苒,再遇故人,让我们对曾经说声告别。再见了,我曾爱的你。
  • 重生之复国大业

    重生之复国大业

    金牌卧底死后穿越异世大陆成为一个亡国太子,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复国!复国!复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再回到地球!他不是慕容复,走的却是慕容复的人生。带着帝王系统,看他在杀手基地开派立祖,带众人造反!生命如草芥,瑟瑟发抖!乱世之中拓展家业,屯兵、练器、赚钱、杀人、创派,白手起家,准备将造反事业一搞到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幸福协奏曲

    幸福协奏曲

    当血族王子碰到国民妖精李孝利当血族公主碰到人气偶像Bigbang当血族与人类的相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沉思录(中)

    沉思录(中)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小家碧玉

    小家碧玉

    神啊神,我知道我错了,前世不应该太贪玩,以至于错过了大好的姻缘。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决定,今世一定要尽快找个男人――破、处!但是,为毛你要这样对我?遇上的全是极品男人,这一点我是万分感激滴,可,可,可为什么一个疯了;一个失踪了;一个残废了?最可气的是,唯一安好的那一个,竟然是个只爱男色不爱女色的家伙,你玩我啊?苍天啊,大地啊,我何时才能完成这个小小的心愿――丫的,给老娘死开一边去,没看见我正忙着祷告吗?****************************************想看打斗?没有!想看家斗?没有没有!想看宫斗?没有没有没有!想看计谋?如果想得出来的话……于是,此文走轻松路线,只求每天谈谈情,说说爱,过过平淡的小日子。
  • 年轻时做过的那些荒唐事儿

    年轻时做过的那些荒唐事儿

    本书分两部分,《鸡零狗碎的日子》文风潇洒、跌宕激昂:主要搜罗了年轻时她做过的一些缺德事儿,打架、自杀、等流氓、喝酒、行窃、看毛片……甚至,帮老公泡妞;《文艺青年的事儿》字字珠玑、刁钻独到:崔健、夏佳、周云蓬、赵老大、皮娜?鲍什……这些艺评已被四处转载、遍布江湖。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很多年以后,林溪还记得初见任泽雨的那个清晨。簌簌而落的白玉兰,映着如斯少年。偌大的校园本人声鼎沸,却又刹归于寂静,只剩下穿白衬衫的他,眉眼轻笑。
  • 轻宠一生

    轻宠一生

    她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有一天,妈妈突然离开…留下了独自哭泣的她。他的笑容使他很温暖。两人约定在第二天见面。但他却没来……此后。他的笑容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冷。长大后,她遇到了一个男孩这个爱笑的男孩是当年的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