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7100000015

第15章 古代婚制的化石——从传统婚俗看远古时代的婚姻制度

“俗者,习也。”(《说文》)“习而行之谓之俗。”(《乐记》)

有许多风俗,流传到后来就很少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了。但风俗形成之初,肯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如果对风俗作一番追根寻源的工作,往往可以发现许多原为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先人的生活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俗是古代文化的一种化石,一种活的化石。我们中国的传统婚俗,就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化石。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远古时代婚姻制度的一点影子。

现在举行婚礼是不分早晚的了,古代是一定在晚上的。但有些地方的山区农村,直到今天,还恪守着这个古老的习俗。那么,嫁娶何必在黄昏呢?对于这个问题,就众说纷纭了。

欧阳修《生查子》有句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实甫也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男女情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比较地幽秘,往往要借夜幕的掩盖;光天化日之下总不相宜,因此多在黄昏之后。似乎这已成了一条不成文法,成了一种习俗,而且早早已然。《诗经·陈风》曰:“东门之杨,其叶,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楚辞·湘夫人》也有“登白苹兮聘望,与佳(人)期兮夕张”之句。男女幽会都是在黄昏的,所以婚姻两字,原作“昏因”。昏,即黄昏的昏;因,据张揖《广雅释诂》:“因,友、爱、亲也。”由此看来,昏因者,即男女双双在夜幕遮掩下相亲相爱也,此是一说。

另一种讲法似与古代阴阳学说有关。我们的先人很不简单,在自然科学兴起之前的一片冥冥之中,居然发现了阴阳两字,将大千世界一切对立而又统一的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概念。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日为阳;夜为阴,昼为阳;女为阴,男为阳,如此等等。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嫁娶篇》中说:“所以昏时行礼何?示阳下阴也,亦阴阳之交也。”在这些古人看来,黄昏正是昼尽夜始、阴阳相交之时。女阴,男阳,男女婚媾,也是一种阴阳相交的意思;取昏时成婚,即示阴阳相交,阴阳和谐之意。所以,许慎《说文解字》注婚字曰:“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其实,昏时行嫁娶之礼的习俗,是源于古代的掠夺婚。

婚姻制度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原来从妻居的婚俗变成了要把妻子带到男家落户的新俗。尽管恩格斯称其为“人类所经历的最急进的革命之一”,但在当时是受到了巨大阻力的。这样就产生了掠夺婚。昏时行嫁娶之礼,是因为昏暗不清,便于偷袭抢劫。“娶”,本作“取”这个字原本就从手、耳,是割取俘虏耳朵的形象。《说文》注“娶”字:“娶妇也,从女从取。”又注“取”字为:“捕取也。”《周礼》说:“获者取左耳。”从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古代掠夺婚的一些影子。后来,掠夺婚逐渐成了习俗,变成了假劫真婚了。《易经·归妹》有这样的诗句:“乘马斑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这可以说是对于掠夺婚的直接描写了。

传统婚俗,新娘上轿必纵声大哭,此之谓“哭嫁”。除汉族以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习俗。

历来人们总是把嫁娶视为人生一大喜事。结婚称作“办喜事”;结婚那天叫做“大喜之日”;届时,连门上窗上箱上柜上,也要贴上一个个大红喜字。而姑娘出嫁却偏偏要哭,这究竟是何道理?有人说,这是旧社会妇女婚配不自主,婚后生活往往十分悲苦,故而临轿而泪下。但姑娘家即使找到了个如意郎君,出嫁时也还是要嘤嘤假哭的;时至今日,婚恋自由,生活幸福,某些郊县仍不改哭嫁之俗。其实,哭嫁也是古代劫夺婚的遗风,是劫夺婚留下的影子。妇女从母方家庭中被抢出来,当然难免要纵声大哭了。

产生劫夺婚的年代早就过去,然而劫夺婚作为一种婚嫁习俗,却在一些民族中传承了下来,当然这已是假劫真婚了。所以,劫夺婚又叫做佯战婚。魏晋以后,我国有一些民族仍实行劫夺婚制。据嘉庆《滇南杂志》记载:女家在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趋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三,则诸亲族皆大喜……”这可以说是当时劫夺婚极其形象的描述了。近代,在我国的瑶、彝等少数民族中,也还有抢婚的习俗。

有些民族尽管早就结束了劫夺婚制的时代,但劫夺婚留下的印迹仍然是可以寻觅得到的。在我们汉族婚俗中,除了嫁娶要“昏时为礼”、新娘子要“哭嫁”以外,劫夺婚的影子还有不少。苏州旧时婚俗,女家见男家迎亲队伍,非但不吹打迎接,反将大门关闭;新娘上轿,决不肯有劳自己的“金莲”,总是要父兄或娘舅等男性亲族抱之上轿;连传统婚俗中的红绿牵巾,据说也是劫夺婚时捆绑妇女的绳索演变来的,到了后来才变成了象征爱的牵巾。藏族妇女结婚前,除了要悲歌、大哭以外,也有女家亲属在男方迎亲队伍到来前,个个手持棍棒,列队于门前的习俗。在英国,新娘在新郎到来之前,要藏起来,新郎来了要煞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19世纪以前,他们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娘的亲属对新娘的出嫁要装出阻拦的样子,甚至撕坏新娘的衣裳。凡此种种,都是劫夺婚制留下的影子。

现在,我们把新婚的第一个月称之为“蜜月”;其实,这“蜜月”两字也是劫夺婚的陈迹。在古代英国条顿族人中,也曾流行过抢婚。丈夫抢到妻子以后,为了避免被对方抢回,便带着妻子逃之夭夭。他们要在荒山野林里隐居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他们每天饮用蜂蜜酿成的甜酒;于是就产生了“蜜月”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这种种婚俗,都是古代劫夺婚留下的印迹。而从新娘子头上的一块盖头方巾中,我们却看到了比劫夺婚更为古老的婚制。

新娘子头盖一块红帕儿,从审美角度看,确是颇有魅力的。那红帕儿下面是怎样的一副花容月貌,可以让人的想象自由驰骋,得到一种艺术想象的享受。

那红帕儿就是盖头,南方人又叫它方巾。过去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男女,直到了洞房花烛夜,还未曾见过一面,难怪挑方巾时新郎新娘要激动不已了。那红帕儿一挑,出现在面前的,是何许样一个人呢?那一方盖头,曾揭开了多少悲喜剧的序幕。但,当初方巾的发明者绝不是为了追求戏剧效果。那么,盖头方巾的来由呢?

据说北宋末年,康王南逃之时遇到了追杀的金兵,当时一个正在场上晒谷的姑娘将他藏在倒扣的谷箩里,救了他。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康王送给姑娘一条红帕,并说,明年的今天要来迎娶姑娘,到时只要她上山时将红帕盖在头上,他就可以找到她了。康王辞别姑娘,到了杭州,做了南宋皇帝。第二年,他如约而往。谁知山野之间处处都有红帕盖头的姑娘,竟然无法将那个姑娘找到。原来,那农家姑娘与康王邂逅以后,思量再三,觉得嫁个君王还不如做个村妇自在,可皇命难违,却怎生是好?与小姐妹一商量,最后想出了这么个锦囊妙计。这个故事越传越广,姑娘们都觉得有趣,以至从此以后出嫁时都要备一条红帕盖头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其实遮面之俗是早就有了。有人说;“自汉魏之际,便开始形成遮面习俗,”据《仪礼·士昏礼》“妇乘车加景,乃驱”来看,可能还要更早。景,即盖头方巾之类东西。

唐·李冗《独异志》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宇宙初开之时,世上只有女娲兄妹两人,他们议为夫妻,却又自羞耻,兄妹两人就上了昆仑山,并且赌咒说:如果天意要我们成夫妻的话,那么就让天上烟云聚合起来吧。结果烟云骤合,于是哥哥便结草为扇,让妹妹以扇障面,他俩就成了夫妻。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我们似乎可以窥测到一点方巾来历的秘密。

无独有偶,类似的传说其他民族中也有。台湾高山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发洪水,淹死了许多人,世上只剩下兄妹两个,妹妹想要和哥哥成婚,哥哥却不同意。后来妹妹告诉哥哥说山下岩洞里有个姑娘,并劝他和那个姑娘成婚。哥哥到岩洞中果然见到一个蒙面姑娘。于是和那个姑娘结了婚。结婚以后才知道,那姑娘正是妹妹。从此以后,新娘结婚就有了蒙盖头巾的习俗。我国海南黎族的传说中说:古代有兄妹两人,妹妹约哥哥到山下去围山追逐,两人来到山下,哥哥向左转去,妹妹用锅底灰涂黑了脸,从右边转去,两人相遇时,哥哥认不清妹妹,于是成了婚。据说,从此黎族姑娘在婚嫁时就有了文面的习俗。文面和结草为扇一样,大约也是方巾的一种变种吧。

方巾的来历是否就是如此,谁也难以论定。然而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大约是确曾有过一个兄妹可以通婚的血缘群婚阶段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代把公婆称为舅姑,今天民间还有将嫂子称之为姐,将姐夫称之为哥的习惯。这些奇特的称谓似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佐证历史上确曾存在过这种婚俗。当然,在今人看来兄妹成婚已是不可思议的了。但“在原始时代,兄妹曾经是夫妻,而这是合乎道德的。”

千百年中盖头遮面之俗为何能久传不衰呢?这恐怕还与古人的迷信有关。据说新娘子从娘家一路上嫁到夫家会遇到不少煞神侵扰,头上蒙一块红帕儿就能趋吉避凶,煞神会畏惧而走。另外,姑娘出嫁总有一种羞涩之情,有一块红帕儿遮遮,也颇合新娘的心理。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新青年们革了它的命,往往以墨镜一副取而代之。据说眼下苏州郊县还有出嫁盖头遮面的,但这终究是极少数了。不过,这一息尚存的旧俗,正是古代文明的活化石,得以使我们想起蛮荒时代的婚姻状态。

同类推荐
  • 齐国那些事儿

    齐国那些事儿

    西周是个唯美的时代,春秋是个美好的时代,战国是个有点乱的时代;西周是圣人的时代,春秋是君子的时代,战国是小人的时代。那时,有恨,有爱。不妨窥一斑见全豹,小小的齐国里面,读出悠长的故事。
  • 三国之穿越反击战

    三国之穿越反击战

    穿越来穿越去,三国世界早已经是穿烂了。一道流星降世,让曹操知道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强大的穿越者,带着掠夺的目的,来到三国世界。为了保卫三国,曹操揭竿而起,联结三国志同道合猛将谋臣,共同对抗穿越者的入侵。战斗在响起,巨龙在咆哮,反穿越大战,在此揭开。
  • 那时汉朝3

    那时汉朝3

    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有人说刘彻是一个“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的皇帝,这位乳名“小猪”,靠联姻登基的皇帝,为我们树立了强汉风骨,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大唐丝路

    大唐丝路

    一千三百年前,大唐、阿拉伯、东罗马三大帝国正值鼎盛,伟大的丝绸之路横贯东西。一个大唐少女,带领她的商队,踏上了这条丝路去远方追寻她的梦想……孤独的游侠,粗犷的刀客,美丽的胡姬,狡诈的商人,凶残的强盗,剽悍的士兵,漫漫黄沙,夕阳驼铃,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 三国之天命动力

    三国之天命动力

    纯属架空历史,兴趣爱好而写,勿喷。谢谢支持。16岁的少年,被一句机械的声音而走上了一条成为枭雄的路!于是,史云身怀神秘万能系统,开始在这个乱世之中,守护自己心中最美的天使!神石降临!逐鹿天下!是雌?是雄?究竟谁能夺得天下?一切尽在这里!“匡扶汉室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当当诸侯,争一争天下才爽啊!”欢迎加入三国之天命书友群,群聊号码:719400800
热门推荐
  • 魂界幻想

    魂界幻想

    本书描写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中,看似和平繁荣的王国,实际有着内忧外患,野心家都在蠢蠢欲动,直到平衡被打破,强敌入侵,国家陷落,曾经和平的生活在战火的肆虐下支离破碎,主角在失去亲人朋友后一点点地成长为一名伟大战士,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一切而战,然而一只命运的大手在无情地操纵着一切,战争背后的阴谋慢慢地在阴影中露出端倪,梦境与预言在毁灭的焦土下轻轻播下希望的种子。
  • 魔侵江湖:千丝锁蝶.del

    魔侵江湖:千丝锁蝶.del

    父亲被杀,母亲悲伤欲绝,穆王府地位不保。穆芊蝶本是无忧无虑的王府郡主,却为了找寻一个真相涉足江湖。神秘俊美的黎山少年,风流倜傥的南宫三少,楚楚可怜的黄衣美人,率真可爱的天山少女,阴险狡诈的白衣女子,精通暗器的守玉传人……是谁在操控一次次的相遇与别离。江湖中正邪之争与朝廷的疆土之争,魔教为何兴风作浪?千丝困锁的江湖,哪里才有宁静的乐土?一层层迷雾拨开之后,结局为何令人难以接受?药王绝情,难道就是穆芊蝶最后的归属?
  • 我被包养千年

    我被包养千年

    【参加征文大赛第二季】么么哒,神马,姐穿越了……没搞错吧!不光永远十八岁,而且还来到战国初年……包养,笑话,姐会被包养吗?扁鹊:姐姐,我将来真的可以成为神医吗?仲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吴起:杀妻求将,恐怕只有你了解我。嬴政:娘,政儿修长城,造兵马俑全都是为您……您可以长生,我为什么不能?21世纪的天真少女,穿越到了春秋时代,而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时代之一。她穿越春秋,来到战国乱世,她带着先知,逆天改命,敬请期待。
  • 同校草一起穿越:校草成我妃

    同校草一起穿越:校草成我妃

    “小洛,你就和朴瑟轩同住一一个房间吧!”不是吧,住在老师家还要和男生同住一个房间,这是什么世道啊,班主任你也太开放了吧!一觉醒来……“皇上,轩妃该更衣了!”一个陌生的女声传到耳边。看看旁边的不是别人,正是校草朴瑟轩。天哪!这是哪儿?我怎么到这儿来了?我要回家!~~~~(>_<)~~~~我怎么穿越了!而且和校草一起!??老天无眼啊!
  • 不解的谜

    不解的谜

    阳光正好,正值青春年少,9年后谢愁再次遇上了沈悠,也改变了他的一生。对于谢愁来讲沈悠一直是个谜,他看不透眼前的这个仅有17岁少女,也摸不透她的心思,遇上了她,磨去了他一身的傲气他变得耍赖,骚气,嘴炮满天跑,像个花蝴蝶般招蜂引蝶,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个“疯子”“神经”,他也因此常常被孤立,可他毫不在意,因为在他心里有沈悠一人足矣。而沈悠是个高冷的学霸兼校花级代表人物,外冷内热,不喜欢与人亲热,脾气却极好,除非有人碰到她的逆鳞——谢愁。谢愁认为他和沈悠是天生缘分命中注定,可他不知他们一次次巧遇都是沈悠煞费苦心策划的,其实谢愁不用透彻的了解沈悠,因为沈悠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追求目标,人生向往,在这方面谢愁可谓是“抄近道”甚至是“抄答案”“看解析”,一场精心策划的恋爱,懵懂又烂漫。爱情总是会经历磨难,但有情人终成眷属,正如谢愁沈悠……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 春风来了你还在

    春风来了你还在

    与一个男孩子的约定等到春天樱花飘落的季节,我们会再次相见
  • 母狼飘雪儿

    母狼飘雪儿

    风雪飘渺,狼国王妃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母狼飘雪儿的一生注定不凡,经历了丧子丧夫后,它仍是风雪之中最美的风景,不曾垮下。然而……坎坷这两个字,却始终相伴于它……
  • 花妖的山神笔记

    花妖的山神笔记

    【一句话简介】:一个健忘的二货姑娘携夫乘风破浪的浪漫(漫长)故事~【二货日常之一】:月黑风高杀人夜杜若饥肠辘辘:多谢水君出来寻我。许衡一脸云淡风轻:栗子糕饱腹,我方才贪嘴吃多了。【二货日常之二】:杜若不小心磕到脑门:呜——许衡眼底波澜不惊:稍不留神,还以为你要狼变呢。【二货的反击之三】:荒郊野外,一时间金光乍现,杜若一着不慎,双目失明,倒地不起。杜若:许衡?许衡笑:你怎知是我?杜若:我闻到你身上的水腥味了许衡:……咸阴之山,无草木,有花妖杜若。一只花妖,想方设法,不辞辛劳,只为记起心中遗忘的前世,一心回到记忆里的归处。无水,有诸绳水君许衡。一位水神,身份成谜,他山水迢迢而来,只因得知她的夙愿,是要助她,还是,将已经忘记一切的她留在身边?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仙路无限

    仙路无限

    在修仙一路上,充满了各种猜疑、诱惑和杀戮,要足够机敏才能走下去,就算有法宝,有美貌,但是只要没有自保能力,就会引来他人的窥视!修真之人无穷尽,但是大道终成、寿与天齐的能者又有多少,这一路上充满了变数与未知,稍有不慎,便会消失于天地间!一个都市成长的女生,在一次机缘下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且看,修真小白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出一条通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