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8700000036

第36章 林下朗月谢道韫

谢道韫,名韬元,以字行。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约生于晋成帝咸和(326-334)末年,约卒于安帝元兴(402-404)后,年过七十。她父亲是谢裒的长子安西将军谢奕,谢安是其叔父,康乐公谢玄是其胞弟。其夫为王羲之之子王凝之,先后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左将军等职。早年,在东山接受叔父谢安的教诲,深为谢安赏识。安帝隆安三年(399)孙恩破会稽,杀王凝之,后谢道韫寡居。谢道韫早有才名,而且玄谈不逊男子,可以作为东晋名士中女界代表。

生活于东晋时代的谢道韫,适逢时代的风云际会,名士风流盛行江左,江左顶极世家的出身,风流宰相叔父的长期教育以及耳濡目染,都使她沐浴了名士的风泽,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名士才女。虽然因为史书记载的简洁,而且所撰文集三卷也早已散佚,目前仅存数篇留世,因此很难得其详情,但是我们只要仔细寻味,谢道韫的闺中名士风度,林下女豪韵致,还是可以得其大略的。

其一,达人高致。达人者,明达人情事理,通达自然人事之人者也。自春秋战国以来,贤达明智之士都在通向“达”的道路上探索,取得了许多后人可资的智慧成果。但是,真正要“达”还是需要时代的滋养与条件的提供的。在经过两汉的一家独尊的束缚与禁锢之后,魏晋人开始了自己求达的实践。在经历了建安、正始、竹林以及中朝,几代人不懈探索积累的资源,加之东晋难得的历史机遇,东晋士人才真正品尝到了“达”的美味。这其中,闺中颖秀也不例外。这种与整个社会思想解放相协调的女界突破封建藩篱束缚,追求个性张扬的,前有王戎之妻:“王安丰(王戎)妻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世说新语·惑溺》)对自己丈夫称“卿”那是非常亲昵的表现,在三纲五常的儒家礼教下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王戎的妻子却很勇敢地这样做了,虽然王戎自己感到有点不妥,但是她妻子不顾世俗之见与之习,不仅“卿”,而且公开称“亲卿爱卿”,真是泼辣,甚至问:“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够通达的!再有:“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王济)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王浑兄弟),生儿当不啻如此!’”(《世说新语·排调》)对着自己丈夫说,假如我嫁给了你兄弟,生的儿子会更好,这样的玩笑,汉代人听了会发抖的。到了东晋,谢道韫与她的前辈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也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即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即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地之中,乃有王郎!’”(《世说新语·贤媛》)我们不必去考证各位叔父辈与自己家里同辈兄弟与王凝之的优劣比较,只需对她这样敢于直接非议自己丈夫,鄙薄其人的事件本身作一下思量,就足以见出谢道韫的异于常人之处。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青年男女解决婚姻问题的唯一途径,而且决不允许有异言异议的,但是生活于东晋的名士女性谢道韫敢于挑战这样的铁定规矩,其胆其识,就是上千年之后的人也望尘莫及。其“达”直通现代!

谢道韫的“达”还表现在有深厚的内在修养,并在气质、举止、神态等方面自然外显的超尘拔俗、飘逸玄远的神韵上。这里也有一则绝好的材料:“谢遏(谢玄)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张玄妹)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世说新语·贤媛》)两个人的高下实际上很难比较的。张玄不服也在情理之中。济尼的评价,道出了两者各自的特点,以社会上比较多样化的标准看,自然是“各有千秋”。“清心玉映”“闺房之秀”无论外貌还是持家,都是一流新妇。但是在东晋这个社会普遍追求潇洒飘逸的名士风度的时代,济尼的评价中高下、优劣已经相当明确了。“神情散朗”正是名士的韵致,外貌毕竟次之,神采才是名士的要素。“林下风气”就是名士的标志:“林下风气其实就是名士风流的神采、韵致,它倾向于追求自然放逸,注重内在气质与自身修养,重识鉴和才辩清谈等,比之‘闺房之秀’更高出一筹,更受晋代士人的推崇。”余嘉锡先生于此也明确说:“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至称顾家妇为闺房之秀,不过妇人中之秀出者而已。不言其优劣,而高下自见,此晋人措词妙处。”显然,谢道韫虽为女流,但是她的神采完全符合社会上盛行的名士风度,而且与一般名士相比,她还是胜人一筹的。前面引述的她对王凝之颇为不满,而王凝之也是属于名士的。还有一则:“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世说新语·贤媛》)道韫此言,深契名士高致。名士风流之一,精进不息,这也是他们对清谈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他们几乎天天都在清谈,但是与日俱进则是每个名士都追求的境界。几日不见,若有大进,那么大家就会刮目相看,评价也就水涨船高;一直没有明显长进,那么评价也就自然下降。既然称“江州夫人”,说明道韫此时已经嫁到王家,回家发现兄弟的玄学修养没有提高,因此有此评语。当面直接道人不是,这也是东晋名士的显著特征,大家以此互相督促,彼此并无参差隔阂。而名士在玄学清谈方面的高下,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天分高低与兴趣爱好。天分不是人自己所能求,因此玄学奇才受人尊敬。但是兴趣爱好乃至自己素日的功夫,则是每个人自己可以左右的。若兴趣在于谋利或者世务,那么自然没有精力与兴趣去玄远清言了。道韫所言,切中名士要害,可见其对玄学清谈的熟谙程度。自然,从此品评中,我们更可以看出,道韫的兴趣确实不在闺房世务中,她视玄学修养胜于功名利禄,其达人高致,显而易见。

在东晋,要称为“达”,那必须精于玄理,长于清谈。谢道韫在这方面也是相当出色的。唐代陈子良注《辩证论》时引《晋录》云:道韫“清心玄旨,姿才秀远。”《晋书》本传载:“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障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这件事充分说明谢道韫的清谈水平为一般名士所不及。虽然她自从作了人家媳妇之后,不能像原来那样比较自由地参加清谈了,但是功底深厚,功力犹在。当她发现夫弟王献之与人谈而已露败象时,主动帮助并代他清谈。还是原来的题目和观点,最终敌手无法取胜。在这种场合,以这样的身份,敢于出来与谈客较量,不仅胆识出众,充满自信,突显名士风范,而且最终取胜,更见其名士的才智不凡。不作“闺房之秀”,而成林下女豪。她这种风范,至老犹存。《晋书》本传还记录一事:“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修整带造于别榻。道韫风韵高迈,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柳退而叹曰:‘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道韫亦云:‘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这当是其晚年之事。谢道韫“素知柳名”,看来柳乃谈场著名人士无疑;年事已高,仍然关注着清谈“事业”,真是老而弥笃,精进不息;还敢于与青年俊彦争锋,其胆其志可敬可钦;谈的过程,起伏流畅,韵致具足,真是宝刀不老;两人至少相差一辈,但是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可见道韫心态依然年轻,风度仍然飘逸,才气还是惊人,不由得不心悦诚服。其“达”以至于彻底服人。

其二,雅人深致。《晋书·列女传》谢道韫的本传载:“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这是见出欣赏角度与品位的表现,我们可以结合《世说新语·文学》的一则材料来作一些比较:“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崙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三个人选的“最佳句”各不相同,正可以见出三个人不同的个性。谢玄所赏,乃《诗经》中寓情于景的经典名句,虽然在此之前还未为人重视。诗句的妙处在于,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出征的士卒,离开家乡前赴战场时候,正是其乐陶陶的春天(“杨柳依依”),但是回来时候却是寒气袭人的冬天(“雨雪霏霏”),两者对比中,衬托出此时此情的悲哀。谢安的欣赏心理与角度又是一种情景,他特别欣赏的是《大雅·抑》篇第二诗章的诗句,言远大的谋略决定政令,并且对远方地区按时宣告。《郑笺》云:“大谋定命,谓正月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也。为天下远图庶事,则以岁时告施之。”这两句在艺术上并没有特别之处,对一般人来说也无特别值得欣赏之处,但是非常符合大政治家谢安的身份与心态,体现了一种深谋远虑、指挥若定、安定乾坤的情怀与才气,因此他认为也有“雅人深致”。而道韫欣赏的是《大雅·烝民》中结尾的句子,言尹吉甫作工歌之诵,调和人的性情,如清风之化养万物一样,以此来送别仲山甫,因为他将前往齐地筑城,肯定会一直思念故乡,所以用来慰藉其心。这里既有调畅人情,抚慰人心之意趣,也有吉甫自我称颂其意的自赞,与道韫的名士情怀很是相符,而且其中“清风”穆穆,正是林下之韵,真雅人之深致也。道韫所赏,与汉代的经学相去甚远。对这首诗,经学家一般比较重视如“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等政治色彩较浓的句子,而对于表现人情与自我欣赏的内容不怎么感兴趣的,谢道韫则恰恰相反,这就是魏晋名士与经学、道学不同的趣味。

其三,恢弘气度。谢道韫现存有诗两首,其中有《拟嵇中散咏松诗》:“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首先,这首诗是“拟”诗,即以所拟之人的口吻来作诗。这也是魏晋时期的一个风气,其中的拟古诗,或拟“古诗”,或拟古人。拟古人则需以古人的心怀来作诗,因此难度很大。这期间的拟诗,有的真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特别是那些没有标明作者真名的,也就成为后人难以考证的所谓“伪作”。谢道韫拟的是嵇康,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她对嵇康人格的仰慕与钦敬。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慷慨激烈的一位,也是正直伟岸、才气纵横、超尘拔俗,深受后代文人敬仰的名士。道韫如此拟诗,可见她与嵇康的隔代声气相通,人格相似,心心相印。其次,她作的是咏物诗,因此所咏之物应该是她人格的象征。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顶天立地,尤其是傲霜斗雪,隆冬不凋的品质与节操,正是魏晋名士,特别是东晋名士不畏权贵,不惧世俗,傲然独行,飘然神畅的风度韵致的写照,自然也是道韫人格的真实再现。验之于其事,我们不难理解她不顾世俗的三从四德,公开表示对丈夫的鄙夷,敢于参与几乎属于男性名士专利的清谈,在即景吟诗与即兴赏诗时充分展示出独特而过人的才情与见识。再次,诗中所描写的青松是高耸入云的,这也是她自身人格形象的反映。“瞻彼万仞条”,显然是说她咏的松树之高。当然,这应该是想象的形象,心中的形象。其“瞻”足以见她对那种直插云霄的青松心向往之的钦慕,或者说是理想的人格形象。谢道韫的拟诗,抒发的是与嵇康人格形象一致的心怀,也是她作为林下女豪突出的名士风格。她的理想形象,在她的生命旅程中也是可以得到印证的。虽然结尾有些面对现实而无奈的情绪,但是全诗的恢弘气概是相当突出的。从《晋书》本传上记录的一件事,更可以看出谢道韫的青松姿态。孙恩攻破城池,杀了王凝之及其子女。她拿着刀出门,杀了几个乱兵,最终被俘。眼见外孙即将被害,她大义凛然地说:“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连孙恩也不得不“改容”。作为妇人,在根本无理可通的乱兵面前,竟然有如此的胆气与魄力,确实是与东晋其他名士具备同样的人格特质。

其四,山水清韵。东晋后期也是我国山水诗的诞生期。谢道韫也写过山水诗《泰山吟》(《诗纪》作《登山》):“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这首诗虽然遗留了玄言诗的半写景,半议论的格局,但是写景部分很生动地描述了景象的特征,也具有寓情于景的风致。她的以动写静非常成功,将静态的泰山,以一个“冲”字写得具有生命的活力,从玄学思想角度看具备了经过佛教般若学浸染之后的辩证的审美意识与思维,也更加突出了泰山的不凡与峻峭的气势。对泰山细部的描写,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虚”“幽”与“玄”的特点。这自然本来就是泰山自身的特点,而道韫之写也写出了清谈名士清淡、幽虚和玄远的神韵。后面的玄言议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申玄学家的“自然”之旨。最能体现其心志的就是“宅心”自然的心胸与理想,她发誓要“建宅”于其中,完全是“天地与我同根”的清远境界,是名士忘怀小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高远韵致。这首诗通过写景与议论,表现出这位名士冲静玄远、旷逸自然的人格特质。

其五,咏絮之才。谢道韫的文学才能,目前仅仅能见到作品的,除了前面所引的两篇以外,那就只有一句了,然而正是这一句,使她的盛名至今不衰,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不朽的丰碑。《世说新语》大概是最早的记录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显然,才女谢道韫的诗句较谢朗的为优,谢安的大笑乐也是这样的意思。这好长时间内没有异议,但是到了宋朝陈善著的《扪虱新话》就有了不同说法:“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相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今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余嘉锡先生案曰:“二句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确实谢道韫的诗句明显为优,但是两位先辈所争尚有辨析的必要。道韫的诗句之所以为优,一则是因为据实而描述,准确而又生动形象地活写了江南大雪的情形。陈善所言,在理论上似乎不错,两种描述各有胜场,各有韵致。但是谢朗所言,只能是朔方的雪,即米雪,鲁迅先生的散文有更具体细致的描写。而谢道韫的诗句是即景而咏,那只能是江南的雪,即鹅毛大雪,扬扬洒洒,漫天飞舞。二则是色泽与形态。谢朗所写,表面看来好像更准确地写出了雪的色泽,大小,而谢道韫的诗句将雪比作柳絮,色泽不似,形态也不甚像。但是,这是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只能看见天空一片混沌,而下鹅毛大雪时往往同时有不小的北风,其飞舞之姿,其混沌之态,与春天到处飞舞的柳絮真是神似。三则,余嘉锡先生从风调角度言,也是道韫的诗句为优,确实有理,因为柳絮因风而起的韵致,轻盈,飘逸;如盐巴撒向空中,过于实,让人联想的是沉重地掉向地面的粒粒白盐,缺乏雅致。所以,谢道韫的诗句会成为千古名句,即便没有任何其他作品传世,仅凭此句,足以不朽矣。

同类推荐
  • 乱世大明

    乱世大明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外强虏扣关,内有流民作乱,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朱文意外带着前世记忆,重生成为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且看他如何在这乱世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帝王明

    帝王明

    岳、蛮、王,三国合力攻打明国,三国和兵七十余万。与人数庞大一路攻城拔寨连下五城。合兵为鼓舞士气下令城破之后三日无主,三日无法。奈明国少主年幼。无法主持大局。致使朝堂混乱。奸臣当道。
  • 大明女摄政

    大明女摄政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有着超凡之力的大明,一个拥有后世智脑的穿越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苍茫大地,天命竟是谁属?变身百合,不喜勿入。请各位书友多推荐,多宣传。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动力。书友群:135968400
  • 何寄锦书来

    何寄锦书来

    梁朝末年,金兵南侵,天下纷乱,庶民流离失所,大梁国中权派纷争,忠臣陷于囹圄,江山沦陷国家将傾。在这之前他重生在了,本在江州府摆弄金石玩物的膏粱子弟,赵文振的身上,本想本想逍遥纨绔过一生,无奈卷入朝堂权利斗争的旋涡......建了个群:954410482欢迎各位书友交流
  • 承传统文化踏时代征程

    承传统文化踏时代征程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坚守核心价值,我们一直在路上。
热门推荐
  • 摊上臭屁律师

    摊上臭屁律师

    小编辑和律政先锋的恋爱故事。他说要告她,那行!她就把他写进书里顺便抹黑他。她把他写进书里,还故意抹黑她,那行!他就顺便拐了她。
  • 离婚后和霸总穿去古代种田

    离婚后和霸总穿去古代种田

    为了脱离霸总的魔爪,夏芊芊对天发誓:“我就是穿到古代去种田,也要离婚!”OK!离婚成功!穿越成功!夏芊芊看着瞎眼母亲、三岁妹妹以及自己半瘸的腿,欲哭无泪:“老天爷,我只是开个玩笑,用不着这么认真啊……”当霸总夫人变成破落农家女,一切从零开始。斗极品,养弟妹,建窑烧瓷赚大钱,全凭一颗熊心豹子胆!十里八乡盛传,杨柳村有个力大无穷的姑娘,无人敢娶。顾长生揣着离婚证找上门来:“老婆,我们什么时候复婚?”
  • 隐龙志

    隐龙志

    他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捕快,在一次追查凶犯时,无意中夺得令人艳羡的花魁,随后被卷入神秘美人设下的连环圈套,经过重重考验后,破解一个个谜团,站在万人仰慕的巅峰……美人,财富,声望,他最终会选择哪一个?
  • 英雄联盟之塔罗之门

    英雄联盟之塔罗之门

    “激活并开启塔罗之门吧,你的意志将铸就在星辰之上,书写不朽的传奇。”白晓萌在接收了一份神秘快递后,被一股奇怪的能量指引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份神秘快递和自己塔罗法师的身份。
  • 如果当时的我们不那么倔强

    如果当时的我们不那么倔强

    青春系列再次来袭!大学毕业,我们就此分散,是缘分未尽,还是命运缠绕,流苏再次看见了那个魂牵梦绕的男子。片段一:“流苏,好久不见。”季子凉的淡漠一笑,眼神里却还有着那些年的温柔。片段二:“流苏,回到我身边,五年的时光也该回到原点了。”片段三:“流苏,你逃不掉了,你注定就是我季子凉的女人!”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错过了这么多年,一切真的还能回得去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之鬼瞳恋

    轮回之鬼瞳恋

    夏沫是个天生拥有阴阳鬼瞳的女孩。她一出生就被别人视为一个不祥的灾星,七岁那年弟弟因她失足掉落水井而死,让周围的人更加的怀疑她是个不祥的女孩。后来她预知了同村人王二铁家和奶奶的死亡让她身上更加蒙上了一层恐怖的色彩,这一切的一切让她的父母跟周围的人一样用异样的眼神看她,而这一切在她去了镇上的高中读书才暂时告一段落,当她在医院碰到鬼魅遇到危险时出现了一个同样拥有一双鬼瞳的少年救了她,他的名字叫——雨凡,而他也将改变她的命运。在以后的时间里每次在她遭遇风浪危险的时候,他都会出现帮助她渡过危难。他说他的出现源于一个梦,一个他也弄不明白的梦,他说他与她之间肯定有数不清的命运纠葛而且她注定是他命中的新娘。
  • 异世大陆之吾皇千岁

    异世大陆之吾皇千岁

    一场车祸,任逍遥一家三口只剩他一人残废。原本以为自己只能这样昏庸一世,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死在家中。心有不甘,暗自许诺若有来世定当万人之上。可来世穿越到竞技场是什么鬼?初吻给了同性什么鬼?自己变成了女儿身是什么鬼?不管是什么鬼!这一世都定当万人之上,江山,美人,帅哥,都是我的!
  • 与墨书

    与墨书

    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只一眼便误了终生
  • 赛尔号之永恒守候

    赛尔号之永恒守候

    一万年前,宇宙遭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作为宇宙中最强大的守护者,她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换来宇宙的和平。时光荏苒,一万年后,她重生于地球,又回到宇宙之中。宇宙又将会面临新的灾难,作为命运之子的她,该如何去拯救这个世界?她的命运,又又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