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8700000026

第26章 继续分化的中朝名士

中朝名士在竹林名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习惯上认为虚谈任达为其根本特征。其实他们并不全是如此。从当时的实际看,中朝名士还是明显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其中第一类就是身高位重却虚谈为务,风神飘逸,那是主流派。第二类是热心事功,竞于名利的,属于非主流派。第三类是任达放诞派,势力也很大。

作为主流派的清谈派们,身居高位却虚谈不务世事,也是被后代论为“误国”的一派,大抵是贵族出身,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文化熏陶。裴楷、乐广、庾子嵩、王承、阮瞻、卫玠等,王衍是其代表。他们既是司马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身居要职,但是他们并不是这个政权的忠实卫士,而是司马不得不拉拢却不可能成为支柱的一批贵族。所以,他们在这个政局里虽然必然性地得到要职,但又是必然性地不为这个政权卖命。他们的人格表现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淡漠世事。远离司马的事务是这些人的重要特征。司马氏的政权本身先天不足,完全在不合法的方式下开始,又在开幕之初就尽显虚伪面目,因此同为世家的贵族们不会倾心于新朝。但是他们又不敢反对。前有党人之血,正始之腥,竹林之鉴,他们对世事,尤其是政治普遍采取了回避态度。皇甫谧终生不仕屡征不起;王氏家族大多虚应世务,热衷清谈;乐广等人可以整日清谈不厌,饮食俱废,就是不务实事,等等。西晋的政治形势与前代教训,已使大批名士胆寒,不愿也不敢过多涉足政务,唯以清虚为尚。

朝隐为尚。因种种主客观原因,自愿与被迫为官者大有其人。与其他各代相异者,这些官员普遍不理公务,成天谈论嬉戏,或相邀结伙博弈,等等。对这种新式为官之道,他们美之名曰“朝隐”。这类朝隐之士,上至三公,下至小吏,虽亦有人弹劾指责,无奈潮流好此风尚所在,反之即是俗人。古人云:“无官一身轻。”可是他们有官也是一身轻,而且不务政务,根本无关紧要,可以说身在朝堂,心在江湖;身披紫袍,心无所系。

热衷清谈。中朝名士最具有趣味的事是清谈。此间的清谈已不是邀集的聚会,而是随时随地可进行的活动。名士相见,清谈是最佳的待客之道,交往方式。士林间的声誉并非是官位高低,出身贵贱,而是清谈才能的高低。清谈,可较玄理的高下,即时的反应敏钝口才的妙劣,不能多在政事功业骋才,清谈中可各尽其能,而且一场清谈中妙理隽语给人的审美感受,可满足文化精英的心理享受。这种骋才使能,主要是满足当时的心理享受,并无名垂青史的欲望,所以清谈高手们,大多有盛名于世,却无功业垂史;高谈阔论于时,却无著作留世。

讲究修身养性。这些人的学识修养、性格修养和容貌修饰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一些人吃药养生,面如傅粉,肤若玉脂。他们的谈论充分显示出对传统典故、语言功夫的极高的水平。其典故的熟识与运用之才,语言的巧妙流畅、回应迅捷之能,后代人都难望其项背,所谓“信口雌黄”“口若悬河”等都是当时人的现场表现。至于高雅大度,不拘小节,风神潇洒,更是他们的飘逸脱俗之所在。

模糊是非界限。清谈名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许多是非问题,采取混同之策。他们对玄学的理论问题与社会现实的一些问题都“一视同仁”,泯灭其间的区别。这种做法当然可以视为老庄,尤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方法。但是在现实中,尤其是对出入官场的士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清谈名家,到后来基本上是以骋才为目的,义理是否精当,有无创新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只要言语新颖,模棱两可就是最佳,特别是“将无同”是人们常用的对付别人提出要求分辨异同问题的妙答。

第二类人是勤于事功的。其中一部分是司马氏政权的核心,他们本是司马政权建立的元勋及其后代如傅玄等人;另一部分是统治中心外部的人物,或者出身贫寒而才能出众,不满世族独霸政权的,也有自恃才气欲彪炳千古者,如张华、陆机、潘岳、左思等人。这类人从表面看是服膺儒术,积极入世,与社会普遍浮夸放诞相反,其实他们的人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扭曲了。其主要特点是:

由理想的建功立业变成实际的追名逐利。如张华,在西晋他是学识与为人都受大家尊敬的人。他在反对杨皇后及其后党中似乎代表着正义,也因此受到士林尊重。但是在得到贾后的信任与获取高位后,他基本就倾心于贾后,在人们谋求铲除贾后的过程中,为了一己之私而犹豫不决,最终导致错失良机。后来贾后的乱政及其后的“八王之乱”,他虽非主谋却也难辞其咎。再如潘岳、左思、陆机诸人,本非司马阵营的内部人物,但是因在事功方面急于求成,以致丧失名节,以后的悲剧多少有咎由自取的味道。

因性格刚烈而多与人冲突。无论傅玄还是陆机等人,似乎保留着儒家的正直之气,实际已蜕变为负气争斗。傅玄批评正始玄学之失与士风浮华都是可取的,但是他个人情绪色彩过分,发言处事多有可滋议之处。与皇甫陶相争,虽为朝政而起,但“玄以事与陶争,言喧哗,为有司所奏,二人竟坐免官”。“其中不免有傅玄责怪皇甫陶忘恩负义,借题发挥的成分。”陆机入洛后因中原士人鄙视江东士人而多次与他们争辩,几乎触机即发,也属此类。这种表现不仅与名士的“雅量”大相径庭,就是以一般的为人准则相衡也毫无风度可言。

重名甚于一切,以致斤斤计较。他们遇“名”特别敏感,导致行为变形。例如《晋书·傅玄传》载录“骂坐”一事:“献皇后崩于弘训宫,设丧位。旧制,司隶于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玄恚怒,厉声而责谒者。谒者妄称尚书所处,玄对百僚而骂尚书以下。御史中丞庾纯奏玄不敬,玄又自表不以实,坐免官。”因礼制的变化而在大庭广众骂人,虽或许为维护旧制而存儒家之意识,但是骂人之举完全丧失儒家的温文尔雅,且后来骂众百官更是纯粹意气用事,而自表不实,哪有儒者风范?究其因大概是将他的位置挪于诸卿下。

过于自尊与建功心切,以至于不顾利害。这些人对自己不仅充满自信,自尊心也特别强。欲建不世之功且有“舍我其谁”的意念,他们自视很高,因此触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论就相当看重,往往随即就有激烈反应。陆机只要听到别人的不重视自己乃至涉及家族、江东人的议论,就反应特别激烈。傅玄的“骂座”与“激争”大多因此。左思的《咏史诗》所叙之事属实,所发议论也合理,但是情绪偏激也是事实。特别是陆机等人,为了建功立业,竟然不停地投身权贵,名利熏心,不仅毫无名节可言,连自己的性命安危都不顾,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结果。

这类人虽然积极事功,好像符合儒家的规范,其实那只是表面。究其内质,他们是个人主义的另一种表现。他们的事业,依照当时的情势论没有正义,也不是为天下苍生,主要是为自身利益,为自己家族利益。不管他们成功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些人在当时不被士林看重是必然的,后代人往往只是从积极入世就不加分辨地肯定,那是有失偏颇的。尤其令人伤感的是,他们竞竞一生,却并无功业流芳百世,只有其中一部分人因为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尚能以自己并不甘心的文学家留名后世。

第三类是任性而为,狂放不羁,毁礼弃俗之人。如果说清谈是一种儒雅的无为,那么种种狂放不羁的行为更具有庄子式的逍遥。中朝名士从阮籍、刘伶等人那里继承了狂饮之习,完全不顾世间常情常理,唯酒是命。窃饮不为偷,裸饮不算羞,日夜不醒不是怪。此间,各人之间关系也变得彻底平等,父子、夫妻、官吏之间已无“礼”的约束,互唤名字,相谑成趣。这些人数量众多,顾荣、张翰、毕卓、胡毋辅之、王澄、张湛、谢鲲、山简、阮孚等等。他们大多出身名门,也有不少身居要职,但都遗落世事,整日放诞任达,行为乖张,其主要特点有:

毁坏礼俗。这些人都把遵守礼节当做最俗之事,行为与礼相悖成为最大特征。王澄出任荆州刺史,官员倾城而出为之送行,但是他却在半路上爬上一棵树,掏鸟蛋玩,还解除了自己的服饰。张湛在自己家的门前屋后种满了青松翠柏,被人称为屋下陈尸。毕卓身为吏部郎,可谓政府高级干部,却越墙而入,半夜偷饮新酒,喝得烂醉被下人当贼抓住。他们还常常赤裸着嬉戏或者狂饮。胡毋辅之的儿子胡毋谦之,经常呼唤他父亲的名字,辅之非但不生气,反而相当高兴。袁山松出游,喜欢让左右唱挽歌,路人称其为道上行殡。但就是这些“鄙视”礼教的狂人,恰恰又是“至孝”“纯孝”的人!

身在庙堂,心处江湖。这类人大多是官员,但是心远公务。谢鲲与晋明帝的一段对话颇能说明问题。明帝问:“君自谓何如庾亮?”谢鲲不无自豪地回答:“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晋书·谢鲲传》)他们的自报家门确实说出了自己的本质特征,即身虽在庙堂,但是心全在丘壑。这里有老庄的自然人格在。因此,顾恺之画谢鲲,就是把他放在岩石中间,以体现其名士风度。这类名士基本上不去衙门上班,整日不是喝酒就是做其他娱乐活动。如山涛的儿子山简,每天的“上班”就是骑着驴子出去闲逛。

纵饮无度。这类名士与前两类不同,他们几乎人人都是狂饮之人。被称为“八达”的毕卓等人,经常毫无节制地狂饮,没有时间限制,也无场合局限,更不讲饮伴,白天黑夜,酒肆马厩,都是饮酒的好去处,好时光。或许你在行路时候会在路边看到甚至踩到一个“熟睡”的人,不用怕,那肯定是毕吏部或者他的同僚喝醉了酒而已。或许你上衙门去办事,但是看到的是门框上蜘蛛网已经布满,尘土已经很厚,那也不必奇怪,熟悉的人会告诉你,山刺史从不来上班的,你要找,那就去山间水边,他喝酒游玩之处。

行为古怪。与其他时期和前两类名士相异,他们都有特别的嗜好。或者嗜财如命,终生聚敛不已;或者喜欢制鞋,其他任何事都不萦怀;或者喜欢美女,不顾礼俗而直接赤裸追求;或者钟情妻子,爱之无度,超越世俗之礼;或者喜爱赌博,无论输赢;自然还有喜欢唱挽歌、种松柏、烂饮酒等等。

机心玄远。其实,在奇装异服,放浪形骸,举止怪异的背后,那些名士并非全然智能低下,趣味肮脏,而是具有深邃的机谋与清醒的头脑的。谢鲲到王敦手下不久就发现了王敦的不轨野心,且明白非自己所能匡纠,因此优游任达,不屑政事,不时遭其不舒,这样他就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后来王敦谋反兵败,他就没有受牵连。司马越等除掉了成都王司马颖,请王澄任其司空长史,后迁建威将军、雍州刺史,他都不就职,显然比汲汲于名利的陆机等人清醒明智多了。

这些人也是颇被后人诟病的,以为过于放诞,甚至是纯粹为放达而放达,并没有客观的必要。其实,这是不确切的。西晋虽然为一个王朝,但是社会局势并不太平,朝廷本是不正当的,皇室内部以及他们周围都是群魔乱舞,介入其中,不是为虎作伥,就是投身失所,作无谓的牺牲,陆机等人的结局应该是明证。所以,对他们的放达,批评是可以理解的,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是不妥当的。那些放达之士,后人多难以理解,因为纵饮之害人所皆知,纵欲无度其趣低俗,嗜痂成癖亦非文人之雅举,赤裸嬉戏当非高士之乐为。那么,他们为什么如此呢?身处险境,以放达求自保当为主要原因。

中朝名士的人格及其表现,显示出士人的新的艰苦探索。虽然他们从正始名士、竹林名士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继承了一些特征,也调整了一些处世方式等,但是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的人格结构、表现方式等都还没有调整到理想的和谐状态,还是以扭曲的状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他们的很不协调的内外关系,身心矛盾,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群体性等方面关系都存在着不和谐的问题,他们自身自然也承受着巨大而激烈的煎熬。这种状况要到东晋,那时的士人在“王与马共天下”的生存环境中才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同类推荐
  • 大唐之刃

    大唐之刃

    大雾青云缦群山,唐疆万里甲衣还。之子于归宾客至,刃芒入鞘遇新颜。盛装载舞君臣笑,世事名臣看今朝。长相厮守时未到,安定边疆为唐朝。《大唐之刃·盛世长安》
  • 书与刀与情

    书与刀与情

    本书的主角叫“咸木”,取这个名字源自“长将一寸生,衔木到终古。”咸木将带领读者经历一个以宋明为基础的架空历史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人民生活,他将在一路风姿多彩的旅途中,一段读书科举育人的经历中,无数次残酷的战争中,最后是他自己的亲情爱情中书写自己的故事。咸木将在这个封建王朝思想、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的矛盾中,逐渐成长,并引领一个时代的变化。
  • 方道

    方道

    方,道也。为大方之家,至治道之士。
  • 无刀人

    无刀人

    年少轻狂需张扬,不做英雄慕美裳。一扇一枪安天下,青衣白马伴尔旁。
  • 南汉风流

    南汉风流

    讲不完的三国,说不清的英雄,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三国,成为荆州牧刘表长子刘琦。是成为一个富家子弟,在蔡氏、刘备阴影下,如豚犬者苟延残喘?还是奋发图强,改变历史那不公正的命运?且看东方穿越三国,拜名师,求名将,访贤士,建立自己的团队,树立赫赫声名,内息蔡氏之祸,外平诸侯之入侵。征战数十年,豁然回首,在大汉内争数十年后,异族已经掺透进中原,是五胡乱华重现,历史进入暗黑时代,还是保证农耕文明发展,在以后一千余年,中原大地不再受游牧民族入侵,中华文明永葆青春?
热门推荐
  • 二郎君神

    二郎君神

    两千多年前,传承久远上启洪荒的古蜀国被强秦所灭,那时的蜀地可称不上是天府之国。百姓愚昧,文明不显,山中有毒蛇猛兽横行,水里蛟龙魔怪遍布。郡守李冰在那时运势而出,携子二郎开山填湖,疏浚水利,穷其一生心血,终使洪荒成天府。
  • 网游之丐帮霸主

    网游之丐帮霸主

    我是乞丐,但我从不要饭!我是乞丐,但我从不缺钱!我是乞丐,但别人从不说我是乞丐!在别人还在说我是天下第一乞丐的时候…。我却要做乞丐中的霸主!(有人说:那不还是乞丐…)(我:……)
  • 我坚决不要穿越

    我坚决不要穿越

    “什么!我现在居然在三国?而且还有一个系统?看来我真是位面之子啊,看我一个个吊打你们!”萧杰发现自己出现在三国位面,昂着鼻孔说道。“打劫!要么拿钱,那么拿命!”“对不起大哥,我错了,我身上分文没有。”………这是萧杰穿越位面的故事
  • 林中晚月尚好

    林中晚月尚好

    一个温婉脱俗,如仙子般美好花季少女,注定她的不凡人生。
  • 醉梦潇湘

    醉梦潇湘

    孑然一身的女性在颠沛中寻觅栖息地!!!!!
  • 我们的小初恋

    我们的小初恋

    遇见荆辰的时候我觉得无非是两个结果。我们恋爱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又或者我们恋爱分手形同陌路。然而我万万没想到,大学谈个恋爱风险这么大…于是我们订婚生子毕业工作……
  • 破天神途

    破天神途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天,再拦不了我路!
  • 不愿残喘

    不愿残喘

    男主的苟延残喘。其实不过真的只想活着,家人平平安安,都平平淡淡的活着。
  • 心情之旅

    心情之旅

    游戏是为了放轻现实生活的压力,也是随著社会发展,转而形成的交际途径,一个乐观、无欲的少年,却因为一款新出品的游戏,误打误撞的符合了该游戏的宗旨,使他的生活变得精彩。一本开心、轻松、愉快、感人的小说,希望令每个在生活中遇到压力的人,可以有个幻想空间,大家会喜欢的。
  • 半部残文

    半部残文

    十年的文字,准备放弃,却又不忍,希望继续!大概我压根就不会写作,每每拿起笔来就会莫名其妙的紧张,面对空白的稿纸不忍动笔,如同面对纯洁的处女不忍玷污。我曾大量读书,希望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能起到助产士的作用,将我的东西接生出来。然而没有用,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顺理成章,原以为读书与写作是一种吃饭与拉屎的关系,不想我却是个大便干燥的人,所读所食化做营养被我吸收长了身体之外,只剩下一肚子糟粕了。我也许可以试着写写她,记录那些甜蜜的感觉,但又笔端太粗写不出太细腻的东西。当然也怕自己亵渎了纯洁的那玩意,我说的是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