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4900000012

第12章 康熙得亲政 鳌拜肆意狂

吉特氏让所有的宫女都退出,然后亲切地言道:“孩子,今天是你与皇帝的大喜之日,皇帝一会儿就要驾到,所以,有件事情我必须问你。”

赫舍里氏似乎猜到了吉特氏要问她什么,因而不自觉地就低下了头:“皇祖母,你问吧,孩儿一定如实回答……”

吉特氏拿过赫舍里氏的一只小手,细心地摩娑着:“孩子,我问你,你对男女之间的事情,知道多少?”

赫舍里氏低低地言道:“皇祖母莫非问的是床第间的事?”

吉特氏道:“正是。孩子可知晓这样的事?”

赫舍里氏点了点头:“回皇祖母,孩儿年幼,本不懂这种事,但在入宫之前,孩儿的爷爷曾请人专门教导过孩儿,所以孩儿对这种事情就略知一二……”

吉特氏恍然言道:“孩子,我几乎忘了你是索尼的孙女儿了……我能想到的事情,你爷爷岂会疏漏?我想,你爷爷定是让人把许许多多这方面的知识都告诉你了吧?”

如果吉特氏此刻能摸一摸赫舍里氏的脸颊,便会发现她的脸颊炽热无比。

“皇祖母,孩儿的爷爷……考虑得确实很周到……”

两人又换了一个话题闲谈了一阵儿。眼看着,天就一点点地黑了下来。吉特氏起身言道:“孩子,皇帝要来了,我也该离开了。”

言罢,吉特氏就缓缓地离开了赫舍里氏的寝室。天虽然已经黑透,但坤宁宫内外,却是彩灯红烛,一派绚丽缤纷。吉特氏刚刚领着几个宫女走出坤宁宫,迎面就碰上了康熙皇帝一行人。说是“一行人”,其实也就康熙、赵盛和阿露三个人。

见康熙走路东倒西歪,全凭赵盛、阿露竭力扶持才可以勉强走出一条直线,吉特氏就不无担忧地迎上去道:“皇帝,今日是你大喜之日,你如何能喝成这副模样?”

看到吉特氏,康熙的大脑一下子清醒了不少。他忙着摆脱了赵盛、阿露的扶持,向吉特氏解释道:“皇祖母,孩儿也不想喝成这样……可那些文武百官,特别是那四位辅政大臣,尤其是那个鳌拜,非要向孩儿敬酒,说孩儿今日大婚,一定要多喝些喜酒。其他的人孩儿还可以推托应付,可鳌拜的敬酒孩儿却不好不喝……孩儿一连同鳌拜对饮了九杯,饮过之后,孩儿便觉得身体有些轻飘飘的了……”

是呀,康熙大婚,理应君臣同乐,多喝了一些酒,本也在情理之中。吉特氏轻叹一声道:“孩子,你多喝了些酒本没有什么大碍,只不过,那皇后可在宫内等你多时了……你喝成这副模样,她的心中又会有何想法?”

康熙多少有些惭愧地道:“皇祖母,孩儿今日确实不该……喝这么多的酒,可事已至此,孩儿也无法挽回……皇祖母放心,孩儿一定会向皇后解释清楚,容明日,孩儿再对皇后作出相应的补偿……”

康熙会对赫舍里氏作出什么“相应的补偿”,吉特氏心中自然明白,所以她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孩子,你真的长大了。记住,今晚睡个好觉,明日一早,朝中还等着你的亲政大典。”

按照吉特氏和四位辅政大臣的商定,康熙皇帝大婚后的次日,便要举行亲政大典。于是,康熙十分郑重地对吉特氏言道:“皇祖母,孩儿即使一夜不睡,也不会耽误明日的早朝!”

诚然,康熙等待亲政已久矣。而这一天终于就要到来了。康熙,还能够安然入眠吗?只不过,康熙亲政之后与亲政之前究竟会有多大分别,恐怕就不是他康熙所能左右的了。至于他幻想着的亲政之后便马上清除掉鳌拜一伙的势力,就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吉特氏显然考虑到了康熙明日亲政的有关问题,她很想对康熙嘱咐一些什么,但想到他的酒已饮多,又是他的大喜之日,所以她思索再三,最终言道:“孩子,我走了,你也该入宫去见皇后了。”

几乎与此同时,鳌拜在自家的“醒庐”里,也同样在开怀畅饮。

鳌拜今晚虽然喝了很多酒,但头不昏、眼不花,大脑十分清醒,精神也十分亢奋。他的面前,乱七八糟地坐着或站着八九个人。他们是:遏必隆、班布尔善、葛褚哈、玛尔塞、济世、穆里玛、塞本得,还有鳌拜的儿子纳穆福。

鳌拜笑嘻嘻地望着众人道:“明日皇上就要正式亲政了,你们都做好了准备没有?”

遏必隆回道:“鳌兄早就吩咐过小弟,小弟岂能忘怀?”

众人都七嘴八舌地向鳌拜表态。

鳌拜轻轻一摆手,众人顿时鸦雀无声。鳌拜笑眯眯地道:“我要让文武百官们都知道,虽然皇上亲政了,但朝中上下,还是我鳌拜说了算!”

塞本得打着酒嗝问道:“叔,待明日,你一声令下,我们就把那个家伙拖出去吗?”

鳌拜微微一皱眉道:“塞本得,你怎么总是记不住我的话?不是把那个家伙拖出去,而是把那个家伙就地正法,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塞本得连连点头。“叔,小侄向你保证,到时候,只要你下了命令,小侄我就一定把那个家伙当场处死!”

穆里玛却小声地言道:“哥,明日上朝,我等身上都不能携带武器,那个家伙长得身高马大的,我与塞本得赤手空拳,恐很难迅速地将那个家伙制服,若是让他逃脱,岂不又给哥哥增添了麻烦?”

塞本得却不以为然地道:“这有什么?明日上朝时,身上揣着一把短刀不就成了吗?”

大臣上朝,身上自然是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的。鳌拜的腰间虽然经常藏着一把短刀,但却也不轻易地拿出来亮相。听了塞本得和穆里玛的言语后,鳌拜“哈哈”一笑道:“你们都说错了,也都想错了!你们不需要携带任何兵器,也不需要你们亲手处死那个家伙,你们只需在我的命令之后,将那个家伙紧紧地逮住,剩下的事情,就由我来做好了!”

鳌拜想要做些什么?那个班布尔善首先反应了过来:“鳌大人莫非想亲手制裁那个家伙?”

鳌拜大脑袋一扬:“鳌某正是此意!”

班布尔善双掌一击言道:“妙哉!鳌大人,你若在朝中大明大亮地处死了那个家伙,岂不是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既杀一儆百,又出了大人心中的一股闷气,实乃一箭双雕也!”

鳌拜得意地狂笑道:“我就是要让朝中上下看看,什么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遏必隆紧跟着道:“鳌兄高明!待鳌兄处死了那个家伙,朝中上下还有谁不知晓鳌兄手段的厉害?”

众人忙着对鳌拜奉承起来。

不过,有一个人并没有加入到奉承的行列中来。他就是鳌拜的亲生儿子纳穆福。纳穆福不仅没有去奉承鳌拜,反而泼了一瓢冷水。他是这样对鳌拜说话的:“父亲,你已经权倾朝野了,又何必非要赶尽杀绝?俗语云,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大可不必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纳穆福一言既出,众人皆寂然无声,都把目光投在了鳌拜的脸上。鳌拜坐不住了,缓缓走到纳穆福的身边,逼视着他:“你,刚才说什么?”

面对着鳌拜那咄咄逼人的牛眼,纳穆福一点也不害怕。他静静地言道:“父亲,我以为,你大可不必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鳌拜怒了,随即,一记重重的耳光就抽在了纳穆福的脸上。鳌拜咆哮道:“纳穆福,你这个大逆不道的小子,你懂得什么?你又知道什么?你什么也不懂,你什么也不知道!你只会在这里胡言乱语、胡说八道!我告诉你,明日我若不把那个家伙彻底除掉,我就是你的儿子!”

不难看出,鳌拜确实是气极了,也气糊涂了,因为无论如何,他鳌拜也不会变成纳穆福的儿子的。而纳穆福,挨了鳌拜一记耳光之后,一时间,竟然呆呆地站在了那里,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事。

不过,纳穆福也只是惊诧了一小会儿。回过神来之后,他狠狠地瞪了鳌拜一眼,就大踏步地朝“醒庐”外走去。他这一去,两年内都没有再踏进鳌府一步。

纳穆福走了之后,偌大的“醒庐”内顿时变得寂静无声。似乎,众人都被纳穆福临走前说的那句话给震住了。是呀,如果众人真的“终究是没有好下场”,那还怎生了得?

然而,鳌拜却几乎从未去考虑过自己会有一个什么“下场”。他考虑的,都是别人、尤其是与他为敌的人的“下场”。比如此刻,他就是在考虑着“那个家伙”的“下场”。他要在明日、在康熙皇帝亲政的时候,亲手将“那个家伙”置于死地。“那个家伙”,会是谁呢?

鳌拜是在太阳刚刚升起时起床的。阿美知道他今日要在朝中做一件大事情,所以很殷勤地为他着衣戴帽。鳌拜今日的衣着可不一般。他穿上了清太宗皇太极赏赐给他的那件龙袍。鳌拜穿好龙袍,在床边悠悠地转了一圈,然后笑问阿美道:“小乖乖,老爷我这身打扮,你觉着如何?”

阿美盯着那金光四射的龙袍:“……妾身以为,如果老爷再戴上皇冠,就与当今皇上并无二样了……不,比当今皇上还要像皇上!”

“比当今皇上还要像皇上”的人,究竟会是什么人?莫非,是当今皇上的“太上皇”?鳌拜“哈哈”一笑道:“小乖乖,老爷我虽不是皇上,但皇上又能奈我何?皇上今日不是要亲政吗?我鳌某就是要在今日,穿上这件龙袍,去朝中给当今皇上一点颜色瞧瞧。”

阿美突然言道:“老爷,皇上今日亲政,如果他命令宫中侍卫将你抓起来,你岂不是糟了?”

鳌拜伸手拍了拍她粉嫩的臀部道:“小乖乖,如果皇上有这个胆量和力量,几年前就抓我了!只可惜,皇上既没有这个胆量,更没有这个力量。既如此,那老爷我就要在今日的朝中,尽情地展现一下我的胆量和我的力量。否则,皇上还以为他亲政之后,就真的可以在朝中发号施令了呢!”

鳌拜虽然起得很早,但并没有急着入宫。他慢条斯理地吃过早饭,这才不慌不忙地朝外走去。刚出鳌府,他便看见班布尔善、遏必隆、葛褚哈、玛尔塞、济世、穆里玛和塞本得等人正在门外恭候着,于是就笑着道:“快进宫去吧,皇上肯定是等得不耐烦了!”

鳌拜不急,但康熙却很急。在赫舍里氏依依不舍的目光里,他出了坤宁宫,在几个执事太监的簇拥下,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弘德殿。他一边往弘德殿里走一边想道:今日可不比六年前了,今日朕要行使一个皇帝真正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康熙本以为,自己今日来得这么早,弘德殿里定然空无一人。没成想,他刚刚在皇帝的宝座上坐定,却发现下面早站着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那人是索尼。而与此同时,索尼也看见了康熙,于是索尼就跪拜道:“老臣叩见吾皇陛下,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因为索尼现在的身份非同一般,又与康熙之间有一种十分隐秘的“关系”,所以见索尼跪倒,康熙就急急地下阶言道:“索大人快快请起!朕以为,朕是今日到达这里的最早一人。没想到,索大人比朕来得更早。真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看得出,康熙此刻的心里异常地兴奋。但是,索尼的脸上却几乎毫无喜色。他在爬起身的同时低低地对着康熙言道:“老臣知道皇上今日来得肯定很早,所以就等在这里想对皇上说几句话……”

康熙不由得一怔:“你想对朕说些什么?”

索尼瞥了一眼站在阶上的那几个执事太监,然后压低嗓门言道:“皇上,今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千万不要冲动,否则,皇上过去所做的一切,就只能是前功尽弃……”

康熙兴奋不起来了:“你以为,今日会发生什么事情?”

索尼摇了摇头:“老臣也不知道今日将会发生什么事,但近几天来,鳌府内非常地热闹,似乎,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所以,老臣今日就特地早到一步,想给皇上提个醒,希望皇上无论如何都应保持冷静……”

康熙很是郑重地对着索尼点了点头道:“你放心,今日就是天塌下来一块,朕也会保持冷静的!”

事实证明,若不是索尼事先提醒,康熙今日说不定就会大大地冲动起来。而只要康熙一冲动,事情的结局恐怕就难以预料。

康熙刚刚转身想要回到皇帝的宝座上坐下的当口,就听得弘德殿外有执事的太监高叫道:“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到——”

康熙心中一怔:索尼先到,苏克萨哈紧跟着便来,看来今日之事确实非同寻常。康熙想,苏克萨哈来得这么早,肯定也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

果然,苏克萨哈见了康熙,伏地叩拜之后,有些颤巍巍地从怀中摸出一本奏折来,双手呈向康熙:“臣有要事启奏皇上……”

因为康熙就要亲政,所以朝中大臣的奏折可以直接呈给当今皇上。不过康熙并没有马上就伸手去接苏克萨哈的那本奏折,而是有点犹犹豫豫地道:“苏爱卿,待文武百官都到齐了,你再向朕面奏此折,岂不更好?”

康熙的意思是,等王公大臣们都聚在了弘德殿里的时候,苏克萨哈再把奏折呈上,这样便可显示出他康熙皇帝亲政后的莫大威望。但苏克萨哈却道:“皇上,这是臣的一点私事,请皇上先行御览,再行恩准……”

康熙闻听“私事”二字,就不知不觉地接了奏折,并迅速地展开,仔细地观看起来。看着、看着,康熙的双眉间就凝成了一个小小的“川”字。

你道苏克萨哈究竟有什么“私事”?原来,苏克萨哈是在向康熙皇帝“请假”。

康熙看完奏折后,就真的想安慰苏克萨哈几句,再顺便热情挽留一番。但是,康熙热情的话语还没有说出口,却听得弘德殿外执事太监的呼喊声接连不断。原来,早朝时间已到,王公大臣们都陆续进殿来了。

索尼赶紧走到康熙的身边道:“请吾皇上坐,不便在阶下拖延……”

康熙只得对苏克萨哈道:“爱卿,朕待会儿自然给你一个交待……”

康熙急急走回宝座坐下,紧跟着,有一百多人从弘德殿外鱼贯而入。这里面,大多数是朝中的王公大臣,也有一些是特地赶到京城来给康熙朝贺的总督、巡抚等地方高官。今日康熙皇帝亲政,他们自然要来朝拜。

在索尼和苏克萨哈的带领下,人殿的一百多人一起给康熙皇帝伏地叩首,山呼“万岁”毕,分左右两排恭敬地站立着。康熙问索尼道:“索爱卿,还有哪位大臣尚未来到?”

索尼细心地查点了一下人数,然后回答康熙道:“启奏皇上,尚有辅政大臣鳌拜、遏必隆和辅国公班布尔善、兵部尚书葛褚哈、户部尚书玛尔塞、工部尚书济世、靖西将军穆里玛、镶黄旗都统塞本得……尚未到来。”

康熙闻言,心中不禁一嘀咕:没来的这些人,都是鳌拜一伙的中坚势力,他们迟迟不来上朝,莫非是想在朕亲政之日给朕来个下马威吗?

康熙心中虽这么嘀咕,但面上的表情却也自然。他叫过鳌拜的儿子纳穆福,轻声询问道:“你可知你父亲因何事而耽搁早朝?”

纳穆福就异常恭敬地言道:“回皇上的话,臣是从自己家中直接入宫,实不知臣父因何事而耽搁早朝……”

康熙“哦”了一声,不再言语,但心中却隐隐地有些不安。苏克萨哈上前一步道:“启奏皇上,今日皇上亲政,鳌拜、遏必隆及班布尔善等人故意迟迟不到,实是犯了大不敬之罪,请皇上严加惩处……”

故而,苏克萨哈此言一出,众大臣便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私语的声音虽不高,但康熙却能知道那些“私语”的内容:鳌拜等人迟迟不来上朝,康熙皇帝究竟会怎么处理?

康熙的心中当然十分生气,也十分恼怒。鳌拜等人如此作为,显然是没把他康熙放在眼里。第一次亲政后的早朝,鳌拜等人就敢这么做,那以后将何以堪?如果不对鳌拜等人重重地处罚一下,他康熙亲政岂不是徒有虚名?

然而,康熙并没有生气,更没有动怒。因为,他想起了索尼先前说过的话,无论如何,一定要冷静。康熙偷偷瞥了索尼一眼。只见索尼一动不动地站着,双手微垂,双目微合,就像根本没听见苏克萨哈的话,更没有听见左右人的议论,仿佛正在闭目养神。

康熙面带微笑地回答苏克萨哈道:“苏爱卿,你适才所言,自然在理,但朕以为,鳌拜、遏必隆等人对朝廷一向是忠心耿耿,此次早朝迟迟不来,定然有他们不来的理由,所以,待他们来了之后,朕先把事情问清楚,然后再作区处,苏爱卿以为如何啊?”

苏克萨哈虽然对康熙皇帝的回答不甚满意,但皇帝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就只得唯唯诺诺地退下。康熙似乎是无意中看见,索尼听了他的话后,微微地点了点头。

弘德殿里不再寂静无声。众人都忍不住地交头接耳起来。等了许久,康熙多少有些按捺不住了。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然后轻轻地向着众人言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看,鳌拜等人今日会不会来上早朝?”

苏克萨哈忙着言道:“启奏皇上,臣以为,鳌拜等人是不会来上朝的了……他们如此藐视朝廷、藐视皇上,皇上决不能姑息纵容……皇上应立即着人将他们拘束,先问究竟,再行定罪……”

索尼略一思忖,然后不高不低地言道:“启奏皇上,臣不敢苟同苏大人。老臣以为,鳌拜、遏必隆等人今日无论如何也是会来上朝的,只是可能因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而耽搁了,所以,老臣恳请皇上再等上一些时间……如果老臣所言不实,就请皇上治老臣的欺君之罪,老臣决无怨言……”

“欺君之罪”是砍头的罪名。既然索尼敢说出这样的话,就一定会有非常绝对地把握。康熙的心里面的石头终于落地,十分轻松地言道:“索大人言之有理。朕就再等鳌拜他们一会儿……”

康熙的话音刚落,只听见大殿外面执事的太监用一种尖细的嗓音大声通传到:“辅政大臣鳌拜、遏必隆、辅国公班布尔善……进殿……”

“呼啦啦”一地,大殿之上的一百多位王公大臣,其中也包括索尼与苏克萨哈,都一块不自觉地向两边的位置上挪了挪。只见,从弘德殿的外面,走来了一千多威风凛凛地将士。鳌拜大模大样地走在众人的最前面,遏必隆依附于鳌拜的旁边,那班布尔善、葛褚哈、玛尔塞、济世、穆里玛和塞本得等人,则跟随在鳌拜的后面。慢慢走到台阶前,鳌拜首先向小康熙下跪,其他人也跟着鳌拜齐刷刷地跪下。鳌拜用一种明朗的声音对康熙说道:“启奏皇上,臣等因有要事在身,所以才迟迟没有来上朝,请皇上恕罪……”

鳌拜话中虽有“恳请……恕罪”之语,但听其声音和语气,却颇有一种慷慨陈辞的味道。康熙似乎也没在意,只淡淡地一笑言道:“鳌爱卿,你们既然来了,就请快快平身吧,其他的事情,朕自会问你……”

鳌拜爬起。索尼哈了哈腰,然后走近鳌拜言道:“鳌大人,皇上今日亲政,你是否先对众人说上几句?”

鳌拜大手一摆道:“索大人是否太客气了?你是四位辅政大臣之首,今日之话,理应由你先说。要不……”他转向苏克萨哈,语调一下子变得阴阳怪气起来,“要不,就让苏大人先说上几句?不然的话,过了今日,苏大人恐怕就找不到这样合适的说话机会了!”

鳌拜对苏克萨哈所说的话,是颇有深意的。只是苏克萨哈没有理会,也不可能去理会。苏克萨哈面对着索尼言道:“索大人,你是第一辅政大臣,今日自然由你代表我等发话。”

索尼装模作样地干咳了一声,然后前走两步,再回过身来,面对着众人不紧不慢地言道:“我索尼,受几位辅政大臣的委托,在这里,向各位大人说几句话……我等四人,承蒙先皇陛下的隆恩和信赖,被指定为当今圣上的辅政之臣。六年来,我等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做了一个辅政之臣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等对大清国、对当今皇上的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今天,现在,当今圣上已经亲政,我等辅政之职便就此卸下。如果这六年来,我等没有能够做到恪尽职守,没有能够完成先皇陛下赋予我等的辅政任务,那么,在这里,我等就敬请各位大人原谅,也恳请皇上恕罪……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一起,为当今圣上实行亲政而山呼万岁……”

索尼说着,便转身跪倒。跟着,一百多人一起伏地向康熙叩首并山呼“万岁”。康熙笑呵呵地站起并笑呵呵地言道:“众位爱卿平身!朕今日实行亲政,希望各位爱卿以大清国为念,各司其职,为大清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朕相信,只要各位爱卿与朕同心同德、共同奋进,大清江山就永远固若金汤、兴旺发达!”

同类推荐
  • 赖斯传

    赖斯传

    在整个2005年,美国民间与媒体中议论并要求赖斯在2008年出马竞选美国总统的呼声从未间息。赖斯则一再公开表示,她不会在2008年竞选总统。无论如何,赖斯已经够辉煌了,她曾创造出许多第一与政治奇迹:她是斯坦福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最年轻的黑人女性教务长;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女性国家安全顾问;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而她的生命还如日中天。这是一本描写赖斯生平传记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力图以翔实的史事,生动的笔触,描述赖斯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 财富家成长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财富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财富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跟随榜样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 曾国藩全书

    曾国藩全书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重臣,著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兄妹9人,其为长子。他自幼勤奋好学,6岁时入塾读书;8岁时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道光十三年(1833年)考取秀才。道光十八年(1838年)会试中贡士,改名国藩;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人,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咸丰三年(1853年)丁忧在籍,奉诏督办团练,创建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孔窈传

    孔窈传

    数十年前在地球上突然看到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球体,正朝着地球靠近。新的世界的到来,四维世界到五维世界的进化。前期世界的设定可能会进入主题比较慢。
  • 王爷相公:你又傲娇了

    王爷相公:你又傲娇了

    一朝穿越,她,在生死攸关时刻对傲娇王爷一见钟情,看现代女高材生如何俘获傲娇王爷芳心。他,冷漠傲娇,对她不屑一顾,却在她的疯狂攻势下,逐渐沉沦,从此宠她上天,令人发指。——“娘子,有你在,本王便在,此生不渝~”
  • 民办老师

    民办老师

    作品以上世纪在我国乡村从事教育的民办老师为主体,讲述了两代民办老师的生活、工作,真实展现了民办老师的艰辛。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感人泪下,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民办老师生活、工作的文学作品。
  • 纵横人生三千年

    纵横人生三千年

    “董事长,对方是先天高手,我们怎么办”“抓回去切片研究”“董事长,对方是九级变异兽,我们怎么办”“抓回去切片研究”“董事长,对方自称是神,我们怎么办”“抓回去切片研究”“甭管他是什么,凡是对头,一律抓回去切片研究”纵横人生三千年,扶摇直上九重天
  • 汪曾祺闲话

    汪曾祺闲话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图文并茂。记录了作家苏北与汪曾祺先生交往十余年中的一些往事以及汪曾祺先生生活中的一些逸事。以学生晚辈的视角刻画了一个可爱、严谨、旷达的老人——汪曾祺的形象。
  • 千秋别馆

    千秋别馆

    阿烟是第三十个来问我能不能看见鬼的人,手握着菩提佛珠的我只回答了两个字:无鬼。可若是无鬼,眼前的人和我自己又为何存在。
  • 今生,我不会再放手

    今生,我不会再放手

    【简介无力】【不喜勿愤】伊莲,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在她八岁时意外进入了杀手组织,成为了一名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有些多重身份的她,在21世纪混得风生水起。岂料,一个不小心穿越到了异世大陆,成了有爹疼有娘爱的刚出生的小婴儿,没想到还遇到了害她穿越的罪魁祸首——她家师父,身份还“不一般”……后来却发现事实的真相远比看上去复杂多了。在变强的道路上还“偶遇”了一个妖孽男……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懵逼女主一步步走向妖孽男主的怀(陷)抱(阱)的故事!欢迎入坑!
  • 云落闲庭

    云落闲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他本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文武全才,一心只想报效国家,却不料在无意中得罪了奸佞,连带着家人一起卷入了生死是非之中。她本该是个闺阁小姐,却因为政局变幻而家破人亡。她见多了大厦一夜倾倒的事情,并非想要报仇雪恨,只希望找出自己当年家破人亡的真相。机缘巧合,她与他相遇。她本只想借助他身份之便查清真相,却在朝夕相对中情谊渐生。他今日之种种,正似数年前她所经所见生,她又怎能坐视他身死家破?一纸批复,他从功臣变罪人,却仍旧想着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而她,在确定自己的心意后,便无声相随。大起大落之后,他将如何选择?
  • 变身可爱的校花

    变身可爱的校花

    车祸后的变身成了一个可爱的妹子还有个姐姐,我之后身活会怎么样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