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4300000015

第15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概念(10)

谭霈生在《论戏剧性》中指出:

话剧,戏剧性的基本要素正在于这个“话”字。仅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话剧看作是“语言”的艺术。但对于这种说话,必须加以补充,人们对于剧本中的台词,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诸如要“有生活气息”、要“性格化”等等。这些要求都是对头的,可以,首要的,基本的要求,应该是要有“动作性”,使“话”具有戏剧性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此。

尽管谭先生从不同角度兜兜转转地补充说明,但明确了一个事实——“把话剧看做是‘语言’的艺术”,这无疑是洪深“对话”艺术确立后戏剧思维的延续。之后,为数众多的戏剧家分别从戏剧语言的角度强调了“对话,是戏剧的生命,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类观点。作为一种更倾向文学、诗歌的传统戏剧观念“剧”甚至“剧本”而言,的确,语言是戏剧的全部生命,这几乎成为中国戏剧界的定律。但是我们稍微限定一下,便不难发现这个命题的狭隘与偏颇。

20世纪20年代始,新剧编导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人们对剧本的依赖与重视。与各种戏剧活动相辉映的是20年代活跃的戏剧文学创作。戏剧家们在戏剧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剧本文学对于戏剧艺术的重要性。欧阳予倩指出:“剧本文学为中国从来所无,故须为根本的创设。”陈大悲强调:“剧场中的生命之源就是剧本,没有剧本就没有舞台,没有戏剧。”他认为“要讨论剧场中的建设问题,第一问题是编剧”。洪深也曾经指出:“如果戏剧艺术应有‘中心,的话,’剧本中心论是一个比较妥当的说法;换言之,戏剧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剧作者(对于他在本剧中所记录描写的某些人事)的哲学、见解、态度和主张。”“导演者的义务,是指挥一切工作,以充分实现剧本的要求。”剧本及其创作起着主导作用,戏剧艺术便演变为剧本文学的艺术。中国话剧史几乎就是剧作家和戏剧文学的历史,曹禺、田汉、郭沫若、老舍、夏衍及描述了一代代人历史、情感、命运的《雷雨》、《获虎之夜》、《屈原》、《茶馆》、《上海屋檐下》,首先是作为文学家,其剧本经典而被广为传诵,然后才是戏剧艺术。戏剧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导演、表演、舞美设计与之相比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中国现代话剧以剧本为中心,剧本乃是一剧之本,剧作家在剧本创作中关注现实人生。以“剧本为中心”体现的是文学意义上狭义的戏剧内涵,即“剧本”,中国话剧便无形中等同于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文学式样。因此,它显著强调的是文学意义上的特征,而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的其他艺术特征,反而被无意中忽略了。这是由戏剧家本身的艺术视野和社会现实需要所限定的。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舞台表演形式,无“剧本”可言,而“五四”频频上演的幕表制文明戏,更是吃透了没剧本的苦。因此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创,首先,在形式上,必须跳出古典戏曲和文明戏的一套条条框框。

幕表戏的艺术,全是偶然的事。十有九次,是没有把握的。——剧本,遵守剧本,研究剧本,努力编写好的剧本。——剧本是戏剧的生命!没有剧本,其余什么艺术,主义,什么与人生的关系。一切都不必谈了。爱美剧与文明戏根本的不同,就是爱美剧尊重剧本,文明戏没有剧本,人们记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晓得其艺术上成绩甚大的区别,乃是当然之事了。

而“导演、剧本中心论”自然也是区别于古典戏曲和幕表戏的显著特征,或是另一开拓方向。尽管以洪深、张彭春等为代表的导演、戏剧家身体力行,创作出一定水平的作品。然而,他们的编排、导演,只局限于戏剧排演是否恰当,演员是否忠实于剧本;在舞台艺术创新、戏剧表达手段上难有出彩之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导演只不过是一辅助手段,即辅助演员如何表现、解释剧本,而并非是“再创作”意义上的诠释剧本。因此,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话剧,实质上还是“语言的艺术”。

西方传统中,亚里士多德把语言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黑格尔认为,对于戏剧而言,“语言才是唯一适宜展示精神的媒介”,“起自由统治作用中心点还是诗的语言(台词)”。然而到了20世纪,这种说法作为一种“传统”遭到了越来越强烈的质疑。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剧场艺术流派迭起。安托南·阿尔托提出“残酷戏剧”这一概念来与“戏剧语言”相对立,认为“戏剧应以能在舞台上出现的东西为范畴,独立于剧本之外”,不是靠文学语言,而是通过“动作、声音、颜色、造型等等的表达潜力来构成”。它要求通过演员肢体的动作、舞台上布景灯光的视觉形象、声响的听觉效果直接冲击观众的感官,猛烈地袭击观众,要求演出要想瘟疫一样具有毁灭性力量,来引起观众肉体上、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剧变。单一的写实思维下的单一的戏剧表达手段,束缚了人们的创作思维,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观众的审美要求。因此,便有了戏剧家要求突破传统,寻求表达创新的艰难探索阶段。无论是激烈反叛或是亦步亦趋的温和改革,仍固执传达了戏剧艺术自我生长的诉求。正如牟森所说,“戏剧有很多的可能性”。在先锋艺术家寻找各种手段触及中国戏剧本质的路上,其中一个孤独的声音不能忽视:探索者高行健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完全的戏剧”的概念,主张将歌舞、傀儡、武术、哑剧、朗诵、吟唱等多种艺术形式熔为一炉,打破戏剧语言一统天下的局面。高行健想呈现的是这样一种完全迥异的戏剧形式:既不抛弃语言又非忽视舞台艺术,而是一种完美融合了各种艺术表达形式和技艺的、不可被别样艺术所替代的艺术。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类戏剧最原始却被忽略的最完美的艺术形态——音乐、舞蹈、诗歌、武术、特技、舞美技术的混合体。可以讲,这样的思路是对20年代余上沅“国剧运动”筑建的中国古今同梦“完美戏剧”理论的具体化、深入化。无论此路是否行得通,其探索的本身即是“戏剧”内涵丰富多彩的诠释。

从“话剧”定名到30年代焦菊隐等戏剧家对戏剧语言的重视强调,发展到90年代先锋戏剧家对戏剧语言的漠视甚至抛弃,这一历程恰恰清晰展示了西方戏剧历经的重视语言——反叛语言的思潮痕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生长无可避免地再次碰触暗礁。因为1928年话剧主流模式的确立,便束缚了戏剧无限性生成的可能。

风雨百年,中国戏剧在飘摇不定的政治风潮中徘徊。自20世纪20年代末,乃至以后的几十年,“写实话剧”被当之无愧地等同于“戏剧”,作为中国最主流的、最核心的戏剧形式存在于舞台。这在一个正常的、百花竞放的艺术王国中是不可思议的,亦是不正常的。

中国写实话剧,强调真实地模拟人生、演员体验角色,而观众则参与其中,从中感受刺激,得到启发。戏与人生相混淆。较之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类型,话剧根本要素之对白与动作,最容易与革命时代的热情与本能共鸣,成为宣传人生、教育民众、推动革命的工具。中国话剧自一诞生,便被赋予这一使命;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戏剧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西方戏剧思潮落潮后,“话剧”进一步加以限定,可以模糊地将其等同于西方式写实剧;抗战时期“顺势而生”的“国防戏剧”,更是强悍地再次证明写实话剧“宣传人生,启发民智”的工具之用;三四十年代解放区“易卜生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确立,更是将这种“写实”主义发挥到极致。

“话剧”一“写实剧”一“戏剧”,中国现代“戏剧”概念的变迁便是在这样不为人觉察的状态下逐渐完成。“话剧”亦在批评语境的意义上最终成为主流文学史上中国“戏剧”的唯一代名词!当然,话剧这种被强加的功用性特征于戏剧艺术本身而言,展现的不仅是简单的“艺术”与“政治”之争,更提醒我们注意“戏剧”概念本身衍变、移挪背后引发的问题。

首先,20年代定型的话剧,作为一种文学性意义上的“语言的艺术”,以人物对话与人物动作,搬演人生的故事。在戏剧本体性上,无形中挤压了其他戏剧类型的生长空间。健康而生机勃勃的艺术王国,本身有一种文化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能力。当一种艺术样式走到极端,文化机体便自我否定,自我批判。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佐临等知识分子对布莱希特打破“第四堵墙”戏剧观的重新重视,正是试图打破僵化戏剧观的一种尝试。布莱希特倡导“叙事性戏剧”,不是“扮演”,而是“叙述”,通过种种暗示、提示、叙述来阐明一种观念、一个道理,让观众保持“间离效果”后得以思考。但是紧接而来的残酷政治文化环境迫使新的戏剧观夭折。“**********”结束后,思想政治文化解禁的同时,西方各种观念、思潮大量涌人国门,无论是新时期黄佐临“写意戏剧”、高行健“完全戏剧”的探索;还是孟京辉、林兆华等人对实验剧、先锋剧的追求,都是在一种反叛状态下对中国传统以“对话”为生命的写实剧的冲击。与传统理论把戏剧主要看做文学、诗不同,这一类的后现代戏剧强调的是非文学性特征。戏剧更多是演出艺术,偏重到舞台演剧中去探寻戏剧的本质。语言不再是剧场交流的主要方式,形体、影像、装置、音乐、舞蹈等被作为赋予意义的重要手段。而与这种强调演剧的感性直接相关的,是牟森、孟京辉他们不重视文字语言或废弃文字语言,而借鉴格洛托夫斯基的表演训练方法,寻求戏剧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装置艺术等的相通。因此,舞台上呈现的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以“对话”为表现手段的演剧。反而是对“越界”——“越过各种艺术门类的界限”舞台特色的追求。当然,以西方后现代主义为思想理论支撑的中国先锋戏剧的探索,其断然否定戏剧的文学性特征,偏好在舞台艺术中探寻戏剧本质的同时,也引发了种种忧虑:与先锋戏剧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流于表面化、标语化相伴的,是人文精神与独特生命体验的严重丧失,抹杀了艺术寻求精神共鸣的本意。细心考察,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种先锋探索剧固然众声喧哗,然而我们的目光却追寻不到如20世纪初激荡人心、滋养了一代代人精神的《雷雨》、《北京人》、《茶馆》等舞台经典的身影。戏剧作为一种人类艺术,与雕塑、绘画、音乐一样,无论如何从“旧我”中创新,如何强调非文学性特征,其根本基点在于储存足够强大的感动人生的力量和魅力。中国现代戏剧在不断地探索摸爬中获取新的力量,源于戏剧本体发展的要求。然而,如何在创造、展示、实验的激情和冲动中,寻找“偏激”与“恰当”的临界点上的平衡?我们“戏剧的创造者”和戏剧的爱好学习者,在纷纷攘攘的后现代戏剧思潮中能否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根”——戏剧之为戏剧的那些元素,那些主要构成,那些形与神的艺术约定力,值得我们思考。

其次,在主流文学史的叙述中,“话剧”变成了现代中国戏剧的核心形式,以至于今天,造成中国戏剧艺术学科编制上子母概念的混淆不清。问题在于,历经百年,究竟是这样的混乱无关痛痒,还是我们冷漠后的顺应?同样值得深思。

今天,对“戏剧”、“话剧”这两个纠缠了近百年的相关概念的梳理,目的不是追究近百年来中国戏剧艺术历程的种种偏颇。中西方戏剧历史和实践一直证明:戏剧观念不断更新变化,“戏剧”内涵自然随之扩大丰富。我们难以为“戏剧”做一个明确界定——尽管这并不重要。我们仅希望借此梳理,作为一个契机,一个窗口,一个提醒,使现代戏剧学与现代戏剧获得一个反省自身的视角,来审视它自己的合理、合法性是基于一种怎样的历史建构上的,比如,“话剧”是否一定要包含叙事性因素?我们应如何把握戏剧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特征间的区别?如何在强调戏剧非文学性特征中寻找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特质等等,从而重获自我生长的力量。

同类推荐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真正读懂麦克卢汉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 校长领导工作与组织制度的管理(下)

    校长领导工作与组织制度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快穿宿主被拐跑啦

    快穿宿主被拐跑啦

    【无脑,快穿】鹿哟哟被坑人系统骗过来拯救世界了。QAQ亚麻色卷发的男孩子,微笑着说“哟哟,我给你糖,不要走喔”冰冷校草摩擦着她的手腕“敢走?腿给你打断”学校的小霸王抱着她“你敢走,老子这就死给你看!”倾国倾城的美人卧榻之侧,勾着她的小指“阿哟~来睡觉……”对此,怂哟只想回家找麻麻:呜呜呜,好阔怕QAQ我只是一个宝宝呀……【不喜勿喷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无敌死亡阴影

    英雄无敌死亡阴影

    张少寒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在人才市场找工作一出来就被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匾砸成肉酱,华丽的穿越了!本以为自己穿越到异界至少大杀四方,混的风生水起,11MM一大堆之类,哪知道一穿越就杯具了,遇到这档子破事儿,听到了精灵王格鲁与地狱魔王伊欧弗这两个终极大BOSS的秘密阴谋,更让他莫名其妙的是他用来解渴而买的冰激凌,变成了什么劳什子神器——寒冰之剑,引起了他们的贪婪,再加上他的灵魂特殊(穿越者),地狱魔王伊欧弗脑子一根筋似的非要吃了他不可,没办法,张少寒想说他是路过打酱油的都不行,郁闷不已他只有不停地逃跑,死亡的阴影不时的笼罩着……。张少寒发誓道:“总有一天,老子突然王八之气爆发,一定要干死他们俩丫的。”PS:(跪求票求收藏)
  • 和美女模特一起创业的日子

    和美女模特一起创业的日子

    晓铭从学校毕业,误打误撞进入模特行业,出于对美女行业的热爱和敢拼的冲劲,再加上好使的脑袋瓜子,从最初的模特走秀,到网购兴起后平面模特拍摄,再到互联网冲击下的模特平台,以及从模特向网红的转变,最后高瞻远瞩,走向美女+地产+文旅大产业,为大家展现一个个时代变迁下美女模特和网红们的真实状况。美女模特珊珊和晓铭在工作中相识,并一直默默支持着晓铭的事业,成为晓铭背后的女人,两人的爱情故事美丽而曲折,时间证明了爱情最动人的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长长久久的陪伴
  • 我的美女狐仙师傅

    我的美女狐仙师傅

    “你救了我,我就教你修仙吧!”狐仙姐姐这么说道。狐仙姐姐他们笑我没钱,是个穷鬼!“听说你的家族不认你,去,把家族收回来!”狐仙姐姐我女朋友被抢了。“切,那拜金女有什么好,萝莉、御姐、清纯女、小太妹......随你挑!”“怎么,不够?你觉得姐姐我咋样?”平凡的少年天悯,巧遇狐仙,破凡体,练修仙,斗地主,战群仙!来看看吧!看看人家的能耐吧!渣渣们!
  • 贴身丫鬟升职记

    贴身丫鬟升职记

    山贼世家的关柳柳被娘亲送到苏州第一大户唐家做丫鬟,没想到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从面瘫大小姐的贴身小丫鬟变成了唐夫人钦点的儿媳妇!这升职的速度也太快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罗大陆之三千霍患

    斗罗大陆之三千霍患

    神界是危险的。前身的霍雨浩深有体会,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炸毁神界。重生一世,不同的伙伴带来不同的故事,叶家风云、帝国风波、身世迷途……都不可能再动摇他的信念,灵冰斗罗的遗憾,由他和他们来弥补!时代的变迁、局势的扭转——即使安逸生活遥不可及、强大实力高不可攀他、他们永远是最好的伙伴!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EXO之吸血鬼与狼

    EXO之吸血鬼与狼

    女主墨贤(后改名为云墨)是吸血鬼女王的女儿,世勋为其左护法,鹿晗为其右护法......是吸血鬼与狼的故事就对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