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36400000007

第7章 异域文化之镜:他者想象与欲望变形——关于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2)

钱:不错,中国园林艺术以及建筑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的审美情趣,产生了所谓的罗可可风格。当然,欧洲人并没有学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真谛,他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仅仅是摒弃法国古典主义的勇气,其主要表现便是以不对称代替对称,以曲线取代直线,以凌乱对抗规整。实际上,中国的园林讲究的是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大自然的无限。移步换景,曲径通幽,这些中国园林艺术的原则和手法,欧洲人并没有学到手。

葛:18世纪末以后,随着“中国热”的降温,中国园林的影响也随之失去往日的风采。中国园林和建筑是在中国文化被欧人更加了解之后才贬值的,也就是说,在中国被西方以武力逼迫得屈服的时候,欧洲人心目中的乌托邦消失了。中国园林的热潮很快过去,人们甚至为过去如此迷恋这个孱弱的民族而感到奇怪。中国园林没有变,变化的是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和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钱:18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借助于科学技术,以蒸汽动力应用于制造业和海轮运输,由此造成了自从农业发明以来人类生活基本条件的最大改变。这样随着西方商人与旅行家的报道日增,以往耶稣会士笔下的理想主义报道即被忽视。商人们只对贸易和赢利感兴趣,向东方和中国索求的是财富,从而丧失了对东方文化的注意力。其中,1793年,这一年具有历史意义,法国进入大革命高潮,欧洲近代启蒙文化之自信亦随之达到高潮;同一年,英国马嘎尔尼爵士率领庞大使团满怀希望访华,因遭遇天朝封闭体制拒斥而失败。一年中发生的两件大事,构成欧洲改变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态度的历史性转折。马嘎尔尼使团回国以后发表有关中国的报道、书籍在英国纷纷出版,影响遍及整个欧洲。人们似乎恍然大悟,那由传教士和启蒙哲学家们渲染的令人仰慕的“理想国”原来竟如此落后、野蛮、腐败,千百年来竟然毫无进步……

葛:所以,19世纪的欧洲思想家越来越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看做是停滞不前、落后的,而且是顽固抵制基督教和西方生活方式传播的国度。当时的西方人对东方的印象极其糟糕。他们为其侵略行为制造舆论,用来表达对中国人看法的词一般都是“野蛮”、“非人道”、“兽性”。总的说来,19世纪英国浪漫作家对东方中国的印象不佳,也谈不上对中国文化的接纳。借助于鸦片、梦幻、想象力,柯勒律治在诗作残篇《忽必烈汗》里展示了神奇的异域风情,但在德·昆西那里则是一场恐怖的噩梦。德·昆西说如果被迫离开英国住在中国,生活在中国的生活方式、礼节和景物之中,准会发疯。在他眼里,中国人非常低能,甚至就是原始的野蛮人。所以他不仅支持向中国贩运鸦片,而且主张依靠军事力量去教训那些未开化的中国人。在浪漫诗人笔下,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同样是消极的。拜伦眼中的中国人是受到蔑视和嘲笑的。雪莱也把中国当做“未驯服的”的“蛮族”看待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英国很快走上了强盛与霸道之途,种族主义和种族优越论也逐渐在其国民中“深入人心”,贬抑中国之风亦随之愈演愈烈。狄更斯就通过他笔下人物的口说“中国怎么可能有哲学呢?”桂冠诗人丁尼生在一行诗里也说“在欧洲住五十年也强似在中国过一世。”由此可见一斑。

钱:当然,英国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并非总是助长英帝国对中国的强盗行径。兰陀在鸦片战争期间组织的一次宴会上即曾大谈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之邦,这在当时英人听来是何等的刺耳。当时的文坛领袖卡莱尔则谴责英国政府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对中国文化亦颇感兴趣。还有如小说家梅瑞狄斯等则在作品中寻求着东西方文化的契合点。

葛:颇值一提的是1893年,也就是马嘎尔尼出使中国一百周年之时,英国历史学家皮尔逊发表《民族生活与民族性》一书,反复论述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人的“可怕”,由此促成了一种席卷西方世界的“黄祸”谬论的出笼。其间在英国甚至出现了一些描写中国人入侵英伦的小说。而萨克斯·罗默笔下的那个“恶魔大天使”傅满楚博士则是坏蛋中国佬的典型。英澳作家盖·布斯比和卡尔顿·多等也在许多作品中涉及中国主题,而否定性描写为其主导倾向。

钱: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欧洲人失去了自信心和优越感,不少人再次把目光转向东方,希望在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文化中找寻克服欧洲文化危机的方式,加之一些明智的欧洲人重新阐释了中国文化,使得欧洲人在孔子、老庄和墨子学说中发现和谐、仁慈与和平、兼爱的观念。英国思想家罗素就认为,为了使中国能有机会提供拯救危在旦夕的人类文明的妙方,就必须证明中国文化对人类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华民族至少也不比西方民族低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是所谓“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教训和惩罚,而是对珍贵文明的野蛮摧残。

葛:确实是这样,一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促进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透过东方文明去思考西方文明的出路。自1920年起,一些英国文学家、哲学思想家踏上中国土地,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中国的现实,寻觅着他们理想中的中国印象。毛姆来中国追寻着古典的荣光,昔日的绚烂,渴求着那暮色里消逝的东方神奇与奥秘;迪金森有两个文化理想,一个是希腊,另一个是中国,他来中国后更深感中国之可爱,觉得中国是人类理想的定居之所;怀抱终身中国梦想的新批评家瑞恰慈前后有七次中国之行,因为中国永远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剑桥诗人燕卜荪感到中国每一个地方都好,叫人留恋不已;奥顿、依修伍德结伴东来,亲赴中国抗日战场,写下了流芳百世的《战地行》,思考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国文化迷”哈罗德·阿克顿离开中国时觉得结束了“一生最美好的岁月”……另外,叶芝、卡内蒂等则在中国文化里获得了某些启示,乔伊斯作品里也有中国文化的“碎片”。

钱:其实,不管西方作家以何种方式来接近中国,从何种角度来观察中国,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把中国视为与自身相异的“他者”,都倾向于把中国想象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构想物”,都热衷于把自己的梦想投射到中国。20世纪西方作家是怀疑和探索的一代,尽管他们因着不同机缘,不同身份离乡远游,但多半出于对西方文化的怀疑与颠覆,出于对“他者”相异性的诱惑和吸引,个个走进了中国,而把中国确认为寄托自己梦想最合适的所在。不过,他们虽然怀着对自身文化的危机感、逃离感,怀着对异国文化相异性的强烈吸引和亲近感投向中国,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和中国“融合”,无法不受自身视野的局限,也难以突破自身文化属性的限制。英国作家是这样,西方其他国家的作家也大致如此。

葛:回顾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史,我们注意到,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或一个作家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对中国文化说出不尽相同的看法。大概任何作家对异域文明的见解,都可以看做是自身欲望的展示和变形。罗素说过中国文化对于构建未来的人类文明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他的目的在于排除自身对西方文化失望的郁积,因而希望东方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并向西方公众大肆宣扬中国文明的光明面,事实上罗素在中国的日子并不都是欢快的,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是褒贬皆有的,这从他的书信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钱:西方人心目中异域文化形象很少固定不变,总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摇摆不定。就像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在《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文明观的分析》一书里所说的那样:“欧洲人对中国的观念在某些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趣的是,这些变化与其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不如说更多地反映了欧洲知识史的进展。……中国更恰如其分的象征是变色龙,而不是龙。”西方作家之所以一往情深地渴望远方、别处,探寻异域文明,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自己认识的深层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找作为他者的异域文明,也许正是另一种方式的寻找自我,是另一种变形的自我欲望。他者之梦也许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之梦,他者向我们揭示的也许正是我们的未知身份,是我们自身的相异性。他者吸引我们走出自我,也有可能帮助我们回归自我,发现另一个自我。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文论:文学评论经典

    文论:文学评论经典

    本书分为文学理论论著、诗词理论论著等两个部分,内容包括:《政治与文化论著——典论》、《第一部文学论著——文赋》、《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等。
  •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同样,他的散文创造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携驴旅行记(译文随笔)

    携驴旅行记(译文随笔)

    斯蒂文森十分珍惜自由自在的日子,他曾几次去法国作长期旅行。有一次,正如《携驴旅行记》中所述,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山地市镇莫纳斯提埃,赶着毛驴横穿过塞文山区,一路上随处与偶然相识的人闲聊,到夜里睡在星光下。一路上,法国南部山区的风物卷随着作者旅程的推进徐徐呈现在读者面前。还有,不得不提及的是书中另一个主人公“小温驯”。“小温驯”是作者为其旅伴小毛驴起的名字。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述了作者小知识分子式的幻想在丝毫不谙人文风情的“小温驯”面前的彻底破产,从而导致与“小温驯”一路上颇具张力的关系,读来妙趣横生,令人不禁掩口而笑。
热门推荐
  • 剑破御灵

    剑破御灵

    充满战乱的星辰大陆,少年痛失生母,他立志要为母亲报仇,惩奸除恶。可是他天生普通,没有成为强者的资格。少年绝望之际,神奇的传承降临......斗转星移,易动乾坤,万千星辰,紫微中天。七星连珠,神剑必出,斩妖除魔,谁与争锋。升级体系:灵者,灵斗,灵宗,灵王,灵尊,灵皇,灵帝,灵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尸王追妻:夫人你别逃

    尸王追妻:夫人你别逃

    前世,他总是笑着包容她的一切任性,她自私的顶着人所谓的道义,利用着他对她的情,最终他笑着躺在她的怀中离去……今世,我回来了,你们,可准备好了?(题外话:书群叫阿晴牌汤圆,没错!这是我和我家汤圆一起弄的!总之!欢迎进来勾搭!!!群号码:598481891)
  • 斗罗后的神印王座之旅

    斗罗后的神印王座之旅

    在完成斗罗大陆1的冒险之后,唐麟因沉睡被时空乱流卷走,以外到达了神印王座的世界,并且和奥古斯汀格里芬(皓月)一起成为了龙皓晨的契约兽,一起的冒险。“无论神魔,一切皆有注定,无论何时,永恒不变!”——by皓麟(唐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放开那个空投

    放开那个空投

    (新书,重生万妖之皇,求支持!) 陈风,某不知名吃鸡主播。你们可以称呼他为机场霸主,校园枪王,P城城管,空投管理者。幸运女神李小鱼,落地一身三级防,药品多到装不了。厄运女神许沫依,落地从来没有枪,死亡轰炸伴她身。网瘾少女宋哈娜:偶像!我要给你生猴子陈风:我怎么可能是这种人!毒奶女神周美灵:你死不了的放心。陈风:我求求你别奶了!……当然这也是一个三年前FPS天才再度回归的故事。
  • 冬夜里的黎明

    冬夜里的黎明

    当你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时,当你为创了奇迹,付出奇迹般的努力时,奇迹就此产生。
  • 三国大驯兽师

    三国大驯兽师

    周帆穿越到了汉末,成了周瑜他哥,又多了个驯兽师系统,从此天下动物尽在掌控之中。公孙瓒你有白马义从,你等着,我组个黑马义从来玩玩。曹操你有虎豹骑,你等着,我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虎骑和豹骑。吕布你有并州狼骑,你等着,这个……狼骑兵我还真没有,要不组个象骑兵来玩玩。对了,吕布你小子别跑,把你那匹赤兔给我留下来。 新书《我在乱世开医院》已发,希望多支持一下
  • 大学派

    大学派

    林妙妙和钱三一在大学里相遇了,结果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