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35300000006

第6章 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2)

滕:中国教育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一直被冠以“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简称“民族教育研究”,其学科则被称为“民族教育学”,鲜有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或“教育人类学”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这是由于人类学这门学科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在20世纪初中期被引人中国时,产生的名称概念上的不统一,以及后来人类学在中国发展历史的影响。20世纪初中期,人类学在英美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体系;在欧洲大陆的德国和前苏联则将人类学称为民族学。当时的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赴德国进修民族学,并将民族学这一学科概念首先引入中国,尽管后来的人类学家吴文藻及其学生费孝通、林耀华等人先后将英美的人类学这一学科概念引入中国。但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大学院系调整、民族识别工作、少数民族研究,以及西方英美人类学被称为“伪科学”,而前苏联的民族学则占据着统治地位等历史的原因,使中国人类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只能仅以民族学替代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概念。当前,在西方人类学体系中,民族学基本上是作为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下的一门分支学科。而目前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上,民族学被划分在法学门类下,而人类学则被划分在社会学门类下。同一门学科被人为地划分在截然不同的学科门类中,以至于造成了人们在学科概念上的混淆。

其次,中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直是以少数民族教育为其研究对象,尚未以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扩大关注主流民族——汉族的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故一直以“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和“民族教育学”加以称谓。

再次,由于该学科领域的许多研究人员对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不十分了解,导致他们对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清晰。当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并带有争论的学术问题,我不在此加以讨论。但是,可以以简洁的语言来陈述,民族教育学是教育人类学的一门主要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孕育阶段(20世纪初一1979年);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1979~1990年);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完善阶段(1990一)。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而进人了民国历史时期。此时的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成为当时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民国政府为了对少数民族进行同化和实施安抚政策,中央教育部及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开始对边疆的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与研究工作,当时称为边疆教育研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30余年里,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而且散见在其他一些学科领域。但是,20世纪前半期的孕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年中,民族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为该学科的形成与独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民族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概括这一阶段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1)中央与地方民族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相继成立,科研队伍初步形成;(2)创办了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学术期刊——《民族教育研究》;(3)民族教育研究首次被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规划,尤其是以专著《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为代表的科研成果的出版,“标志着民族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基本形成”。

1991年以后,随着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扩展与深化,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内容与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首先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一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民族教育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则是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涉及民族教育的概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研究任务与该学科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等。学科体系包括基础学科、分支学科以及相关学科。近几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述理论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民族教育概念新析》、《论民族教育概念的形成及其范畴》等。其次是民族教育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民族教育学分支学科领域研究进展已见端倪。如民族教育基础理论,除了对民族幼儿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中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师范教育、民族妇女教育、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民族成人及扫盲教育的研究外,该时期的研究成果有关分支学科著作与论文涉及民族教育语言学领域、民族教育心理学领域;国外跨文化教育学领域;民族教育史领域;民族教育宗教学领域。另外,民族教育社会学、民族教育人口学、民族教育文化学、民族教育法学、民族教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领域日益拓展,为各分支学科走向成熟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个方面是民族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多元化。每一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不仅要考察其理论基础、学科体系是否完善,而且还要考察该学科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程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初步独立阶段,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经验的定性的描述性方法,定量研究占比例很小。而且,定性研究的概括性、抽象性较差。另外定量研究主要采取描述统计法,没有真正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科本身尚处在初步形成阶段;二是学科整体研究队伍、学科训练、学术水准及科研能力均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这一阶段发表的大部分成果是由民族教育实践工作者完成的。他们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但缺乏学术研究方法训练和学科理论知识。随着学科研究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批经过正规学位学术训练的高校及研究所的学者们,从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不同视角,或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多种研究方法,开始进人民族教育学这一新兴的学科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该学科研究方法比20世纪80年代有了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多元化三个方面。首先是研究方法的规范化。这表现在如标有引文与注解的论文逐年增多,表明研究者开始注重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愈来愈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问题。如概念的阐述、逻辑推理、假设的依据及验证、结论的分析、建议的可行性、实地调查方法(田野工作)的选择及理论依据、问卷的设计、访谈的技巧等。这表明这门学科正在走向成熟。再次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单一用经验的定性的描述方法,逐步转变为采取多元方法。如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研究,在定性研究中有经验描述性、调查与理性分析法、理性思辨法等;在定量研究中,有数据描述法、问卷测量法、准实验法、科学实验法、数学模型法等。既有历史追溯法,也有现实分析与综合;既有思辨性的,也有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还表现在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如国内、国外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民族教育的比较;跨学科的多学科系统研究方法。如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既采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社区研究法,同时也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教育学的比较法、历史学的文献法等。总之,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多元化是当今民族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教育学学科基础理论与体系日益完善。

第三个方面是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与世界该学科领域研究相互学习、合作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独立与深入发展,出现了中国民族教育学研究与国际该学科研究逐步融合的可喜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学者赴国外学习、考察、研究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及其在中国本土化应用。国内一些高校学者纷纷赴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留学、进修、考察与研究。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他们获得了该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的研究方法。近几年,这些学者相继回国。一方面,他们初步开始将国外的有关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移民教育、土著教育逐步介绍给中国的学术界。另一方面,他们正在将这些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尝试地运用到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之中,如《民族教育学通论》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设计,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完成的,应该说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尝试。其次,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来中国学习、考察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印度、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来中国学习、考察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学者的指导与帮助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工作,他们中一些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通过他们的工作,中国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逐步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为该领域发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再次,召开“少数民族教育国际会议”,开展国际项目交流与合作。1993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与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联合召开了“中德跨文化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德两国学者就中国与德国在少数民族教育、移民教育中的语言、文化障碍问题;文化认同问题;消除种族歧视与偏见问题;改善少数民族与移民生活环境等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与交流。1995年10月,在中国云南昆明,原国家教委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联合召开了“少数民族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许多国家的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各国少数民族的现状与教育,涉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与生态环境及民族心理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1996年至199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与日本福岗教育大学联合实施了日本文部省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中国维吾尔族青少年与日本儿童生活环境与教育比较研究”。这是一项跨文化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双方组成10余人的考察组,两次赴新疆南疆的喀什、和田地区进行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利用搜集资料、发放问卷、访谈、影视、讨论等手段,在对大量占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四次中日两国学者的国际研讨会,两次在中国中央民族大学,两次在日本福岗教育大学。发表了《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报告》。其四,国际组织的技术援助项目——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实地调查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引起一些国际组织的关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属下的国际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纷纷以各种形式支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其中包括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工作。如世界银行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项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技术援助项目”等。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技术援助项目”的专家组对中国西南四省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项目总结汇报会。项目的考察报告与研究成果丰硕,如滕星的《文化变迁中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研究报告、白杰瑞的《贵州民族中等师范教育研究报告》、蒋鸣和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云南民族中小学寄宿制办学研究报告》、魏新的《广西农村中小学综合改革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研究报告》、孟宏伟等的《少数民族地区县级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总结报告》、王铁志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指南》、教育部的《教育部少数民族教育管理赴加拿大考察报告》和《亚行民族教育发展项目赴澳大利亚考察少数民族教育报告》。另外,日本文部省重点研究项目——滕星、买提热依木、阿布里米提的:《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报告》。还有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郑新蓉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教材研究》和滕星主持的《中国云南拉祜族女童失辍学与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问题研究》等。上述实地考察与研究,从理论与研究方法上为中国民族教育研究树立了范例。最后是民族教育学学科研究、教学、信息基地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纷纷建立了民族教育研究所。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民族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这些高等学校设立的民族教育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是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研究、教学、信息基地。例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已发展成集教学、科研与办刊为一体的民族教育学科研机构。在教学领域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可承担民族教育学各主要方向的人才培养任务。科研工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并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民族教育学学术期刊——《民族教育研究》。所有这些表明,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不仅在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日益成熟,而且在研究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信息资料收集以及完善组织机构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内地先后出版了两本以“教育人类学”为标题的专著。第一本是由我的大师兄人类学博士庄孔韶编写的,第二本是由华南师大教育学者冯增俊编写的。冯版的教育人类学与庄版的教育人类学比较,教育学的痕迹较重,而庄版教育人类学由于作者深厚的人类学背景以及多年在中学教书积淀的教学经验而更多凸显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特色。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两部书缺少对西方教育人类学资料较全面的把握,因此未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教育人类学的历史、现状、理论与实践。

同类推荐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信息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信息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本书以妙趣横生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这个世界隐藏的地理秘密,告诉我们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怎样诞生的、地球运动的原动力、追寻地球的年龄等。
  • 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

    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

    本书是图文并茂形式的,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史的普及读物,阐述了人类在科学、防疫、能源等领域改变与推动历史进程的活动。
  • 科学家传奇

    科学家传奇

    《科学家传奇: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收集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为读者讲述众多科学家获得巨奖背后的故事。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科学大奖,如同竞争激烈的竞技场,引来无数的科学巨人一展风采;一个个走上领奖台的科学巨匠,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科学的天空中。在通往科学的道路上,满是荆棘与鲜花,留下的是他们的一个个动人又神奇的故事。期望读者从这些神奇的故事中,既能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从中受到激励。得到人生的启迪。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从环境的整体出发,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类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生产物质财富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于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真正引起重视,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热门推荐
  • 满心向北

    满心向北

    16岁的林夏遇见25岁的顾向北,“丫头,来让小叔抱一下。”三年后,林夏考入京大,顾向北已然成为云氏集团的副总裁,两人再次相遇。。。
  • 爱豆之通灵女王

    爱豆之通灵女王

    一座神秘的咖啡馆一位神秘的女馆长为了调查一件持续千年的神秘委托而秘密来到半岛,机缘巧合下为了掩人耳目成为一支小国女团的第十名成员而展开的一系列涉及娱乐圈内外的怪异事件某位姐:姐不是你们这些轰子妹妹的保姆,再过来信不信姐把你们都冲了一群轰子妹妹竟迫不及待的点点头某位凶神恶煞的姐内心哔了狗了且看论一位超A的姐如何成为半岛女王
  • 亡者录

    亡者录

    冷冻大脑复活再生技术发明后,刘协因患有胃癌,选择取出大脑进行冷冻,等待复活,五十年后,当他醒来,发现世间一切,均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将如何让在陌生的世界中随浪沉浮......
  • 升灵至尊

    升灵至尊

    元极辟定天地乱,渺渺茫茫无人见,神魔相争帝庭崩,荒古从兹碎大千,庆余群生仰至仁,万道源流始奔腾,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升灵渡厄传。荒古破碎,无量罪劫悬而未发,未死之瘤企图祸水东引,行替死代劫之法。刚刚有大兴之兆的人族成为首要目标。主角李平安(杨夜)从末法时代降临,一步一脚印,斩断磨难毁誉,丈量天地人心,求证大道经纶,解开荒古之谜,为人族立天柱,要做万世圣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驻颜太后之不老女神

    驻颜太后之不老女神

    她的身份至上尊贵,地位超然,世人皆知她年已六十却貌美如少女。显德年间,出生便成为皇上养女,册封福仙公主,当朝最受宠爱公主。永乐元年,二八妙龄入主中宫,与青梅竹马皇上相敬如宾,四十余载荣宠不衰。大兴元年,扶持养子登基为皇,尊号渊穆太后。永驻的容颜、纯净的心泉、轻灵的举止,无不彰显着她的神奇和与众不同。百姓们敬尊她为神,受尽天下景仰。然而,她究竟是谁?来自何处?天闵王朝,无人不知她的传奇。退敌军、固国本、震敌国不敢侵犯、安守后宫、不问朝政。功劳卓著、历经三朝。享尽世间最尊荣华最深敬仰的她,却只向往垒垒高墙外的未知世界。迟来的爱情同样热烈、缱绻、牵动心扉。她以为他们不过初相识,殊不知这个他早已出现在她身边,只是她不知,亦不识。他隐忍等待着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站在她身边的这一日,这一日等的太久太辛苦,却始终甘之如饴。你以为这是一个闺阁女子深陷后宫,过五关斩六将,升级斗妃,拥子为皇,成为一国太后的后宫励志宫斗戏?否也!这是一个向往自由,逍遥闯荡江湖,终究逃不过权力斗争的痴恋故事。【花絮小剧场】“我喜欢你。”他挂在悬崖边向她表白。她拒绝,“我们不合适,我已经嫁人了。”“那你相公呢,带我去看看。不然就是你故意编借口拒绝我。”她回答,“我相公死了。”他一脸得意,“那就可以再嫁。”“可我有孩子。”他一脸无所谓,“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定会对他视如己出,用心抚养。”她心中无奈腹诽,她的孩子和他一般大。他心中畅然窃喜,她的孩子是谁他岂会不知?别想用这些借口逃开。你至始至终都只属于我。PS.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互宠。推荐本人完结旧文《掌上谋之女家主》喜
  • 金牌宠婚:总裁,轻点虐!

    金牌宠婚:总裁,轻点虐!

    她本是唐家的千金,唐氏面临破产。低身下气求前任,却被拒之门外。失魂落魄间,她被前任的哥哥救下,男人表面冷淡,却腹黑至极:“你的交易条件是什么?”她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我,把自己给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兽之时间流水

    超兽之时间流水

    超兽武装,永恒轮回。在轮回之中,登上世界之巅。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重生学霸男神宠上天

    重生学霸男神宠上天

    上一世识人不清,惨死车下,这一世,不在当个人人哄骗的傻白甜,可是那个男神,麻烦不要缠着我
  • 吹雪就瑾繁花成瑶

    吹雪就瑾繁花成瑶

    总之就是,要甜文又甜文,要虐文有虐文复仇也有,轻松也有,稍微可能有些爽文和玛丽苏的痕迹主角是一对双胞胎,双女主设置,不姐妹撕逼,不玩失忆大戏简单的仙魔打仗,简单的爱恨情仇,简单的责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