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3400000084

第84章 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

毛泽东以他那雄才大智使苦难深重的中国终于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为亿万人民谋得了解放和幸福,但他从未为个人以及自己的儿女想到过任何一点儿特殊。

真正伟大的人向来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人。毛泽东反复告诫全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实践自己制定的“约法”,在中南海里,自始至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最老实本份的普通公民,而且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儿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孩子在学校、单位或其他公共场合,都不许搞特殊,工作人员外出或者调离,都要“夹着尾巴做人”。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他是以一个老党员,以一个党的高级干部的标准,以他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子女。许多时候,作为他的这种家教的具体落实者,工作人员也丝毫不许放松要求,否则同样会受到毛泽东很不客气的批评。就是这样,毛泽东就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的崇高形象。

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1940年出生于延安,她一出生就处在血与火的包围之中。在转战陕北最困难的时期,她像大人一样随部队行军走路,也和战士一样吃过黑豆,经受战争的风风雨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成了最高国家领导人,他仍认为教育子女无论环境好坏,条件优劣,都要严格要求,尤其是条件好了,更应教育子女以勤为荣,以吃苦为乐,养成吃苦耐劳精神。早在1949年毛泽东住在北京香山的时候,就对卫士长李银桥说过:“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因此他依然严格要求子女,嘱咐他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过普通生活,丝毫没有什么特殊。

李敏、李讷上大学后,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由于学校在郊外,天黑才能到家。卫士长李银桥出于关心,自作主张派卫士用车去接。毛泽东知道后,严厉地批评卫士犯了规矩。他声色俱厉地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

卫士不服气地回答:“敌特只对您的孩子感兴趣。”

毛泽东仍不以为然:“感兴趣怎么样?过去不是感兴趣吗?中国革命照样胜利。”他的手断然一挥:“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或坐汽车回来”。

李讷在校生活非常俭朴,留着齐耳短发,一身蓝布制服。学校伙食不好,她经常吃不饱,脸色发青,身体虚弱。有一次,李银桥弄了些饼干,悄悄给李讷送去。这事让毛泽东知道了,他严厉批评卫士长:“三令五申,为什么还搞特殊化?”

李银桥小声分辩:“别的家长也有给孩子送东西的。”

毛泽东火了,拍着桌子大声说:“不要说了,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能享受就不能享受。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

50到70年代,神州大地实行定额配给制,毛泽东的粮食定额为每月24斤。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时常还节余一些给李敏、李讷等子女。但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李讷从学校回家,也是和工作人员一同在大灶用餐。有一次周末,李讷回家,饥肠辘辘,吃饭时狼吞虎咽,毛泽东看在眼里,就将自己的饭匀给李讷吃了。晚上,工作人员对毛泽东说:“李讷在学校读书,生活太苦了,您看是不是可以……”

“不可以,”毛泽东接下话来,“同全国人民相比,她还算好一些。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就不能享受。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各守本份的好,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

毛泽东就是这样,从不给儿女任何的特殊利益。

女儿李敏,受毛泽东的影响,非常朴素,毫无娇骄二气。上中学时,总穿着洗得发白了的蓝色斜纹学生服。正是十三四岁爱美的年龄,这位少女的衣着很少漂亮过。

有一次,越南共产党中央主席胡志明正在中国访问,提出要会见毛泽东全家,毛泽东让李敏也出席宴会。作为毛泽东的女儿,出席这样的场合,李敏心里何尝不想穿得像样点儿?可她的衣衫都是黑、蓝、白的学生装。这时,她想到了文工团的好朋友。于是她把这事告诉了万善殿舞厅乐队里的好友小邓。

这天,小邓带着李敏风风火火找到文工团分队长李艾,说:“李敏想借衣服。”

“借衣服干什么?”李艾很奇怪地问。

李敏显得腼腆,小邓替她说:“胡志明主席来访,毛主席让李敏也出席邀请胡志明主席参加的家宴。”

“哟,我们除了军装也没有什么好衣服。”李艾也很替李敏发愁,认为有一个难得的机会见见外宾,作为主席的女儿,在国外可称公主了,她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

李艾帮她从舞蹈队的好友那儿借来了一件红毛衣,一条西服裙。小邓又提醒她:“分队长,李敏没有黑皮鞋吧?”

李艾会意,又借来一双文工团员演出时穿的皮鞋。

李敏接过裙服、皮鞋,高兴得两只明媚的眼睛变成了一双甜蜜的小月芽儿。她长这么大还平生第一次享此奢华,她连声道谢:“谢谢大姐姐,谢谢大姐姐。”

李敏兴高采烈地骑上单车走了。凝望着她远去的背景,李艾感慨万千,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事会发生在毛泽东的女儿身上。

毛泽东的女儿,没有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极少被外宾看见,在学校也并不张扬,都不扯毛泽东的大旗。有的同学最初并不知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因为她与贫下中农的女儿并无二致。

1959年,刘松林在妹妹邵华陪同下,去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为毛岸英烈士扫墓,以尽妻子之情,毛泽东自己为她们出路费,没有惊动朝鲜政府,作为普通工作人员赴朝,住在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往返只用了几天时间。这就是毛泽东革命的一家,满门英烈的一家,然而并不特殊,是极其普通的中国“第一家”。

如果说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因为革命斗争的艰辛困苦,由于战争的残酷无情和社会环境的险恶难测,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过上优裕、幸福的生活;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成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条件较为优越的环境下,毛泽东仍然能从严要求自己的子女,使他们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均在苦水中泡大,尝尽了人间苦果。但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他的子女无愧于“中国第一家”的好儿女,个个吃苦耐劳,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默默地奉献。毛岸英更是为了中朝人民的友谊光荣地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号召我们重温毛泽东最早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作风,领导干部尤其更应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毛泽东就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他告诫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并且身体力行,教育自己的子女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正是一种勤俭建国、廉洁奉公的公仆精神。毛泽东的教导,对那些经不起物质利益的诱惑,甚至堕落成假公济私、贪污腐化,最后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的领导干部,确实是一副清醒剂,是长鸣的警钟。

同类推荐
  • 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地写入大会报告和党的章程。
  •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2019年修订)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2019年修订)

    本书立足中央最新精神和地方鲜活的实践,分十二个章节对党支部书记应掌握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工作原则和任务;党支部书记的基本工作方法;党支部书记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宣传工作、科学决策等工作方法;党支部书记的基本领导艺术、具体领导艺术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以及党支部书记执政本领的提升,大大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操性。此外,本书还设有阅读导航、阅读与启示等栏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对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广大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可多得的一本权威读物。
  •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三)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三)

    本书内容包括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永做人民公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深入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要求;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善于做群众工作,努力提供均等、高效、廉价、优质公共服务,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 毛泽东品书论人

    毛泽东品书论人

    本书主要介绍毛泽东一生中品评史书、谈论人物的心得,这部书展现了毛泽东读史的一个鲜明特点。毫无疑义,作为政治领袖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以书为鉴,吸取和运用所读之书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服务,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古为今用。这也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品书论人,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志趣和目的。
  •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本书是作者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多年教学中的知识积累和观点思考。它既基本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面貌,又不是简单地按照《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体系编写的教材,而是作者对该门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有关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
热门推荐
  • 只因我是你夫君

    只因我是你夫君

    罗倾桦作为堂堂罗家三小姐,却处处不受人待见,纵然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摊上这么样个倒霉体质也就变成没办法的事,有罗倾桦之地必无好事。某天,一位不知死活的王爷来提亲,然后罗倾桦就莫名其妙被嫁过去了,成为正王妃,稀里糊涂的还没弄清楚什么情况,就被眼前的王爷告知他有改变罗倾桦的倒霉体质的方法,相对的罗倾桦要成为他的娱乐工具,好!为了改变这体质,所以在他说出方法之前,都忍了吧。罗倾桦为了光明美好的未来,前进前进前进,吼吼。
  • 我遇见了一只猫

    我遇见了一只猫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为那一份美好!这里有山有海,有那么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 我是喰种

    我是喰种

    尸王将臣?不过如此。吸你精华!融你体肤!得你真气!化我喰种之体!吾乃尸王!吾乃至尊!吾乃南宫桦!望诸君笑纳。
  • 米饭为什么这样香

    米饭为什么这样香

    双木为林。反之不然,林子里不会只有两棵树。经过多方努力,《北仑作家文丛·第二辑》一套十五本顺利出版了。依作者年龄大小,依次是要要徐宏炳,金锡逊,屠明华,胡嘉成,张仿治,朱建华,戴忠平,石志藏,郑孟杰,凌晓军,傅三峰,韩光智,胡虹,彭素虹,黄海。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又活一次

    又活一次

    失败的人生让男主魂穿重活一次。再活一次的男主还会重蹈覆辙吗?他成为国内第一房产大亨他是国内第一股神他培养了国内第一个女子组合,红遍了整个亚洲他拍了一部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现实很残酷,你不服也得服。”“但我偏偏就是不服,只因我能掌握未来。”
  • 醉云斋

    醉云斋

    #风诺庭#风承诺青春,他等她,可他等了吗?他想,可他不能停……
  • 活在广州1

    活在广州1

    逗比欢乐二货女青年的职场之路,私企老板不一样的管理方式。随大数据时代私企无奈转型巨变,领略私企云计算的魅力所在。活在广州社会低层做IT行业小人物的故事。PS:俊男美女儿女情长销售技巧社会黑暗办公室政治这都不是事儿。重点是师太推云计算,宇宙第一大流弊云计算,中国云计算大数据标准,带领中国赶英超美劈日炸韩。好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扯到了师太推云计算的腿,好担心一不小心就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好担心你们的后代上学都被老师要求背诵我们后代的名字。
  • 偏不爱你

    偏不爱你

    打从娘胎就跟他订了娃娃亲,知道将来必须要嫁给他的事实,为了摆脱他故意惹事。当她出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时,决定私奔却被他逮个正着,逼着自己和他订婚,她不甘心,一场腥风血雨正要袭来、她能成功摆脱这个钳制了二十年的他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缘起元灭

    缘起元灭

    缘因我而起;元会否因我而灭?我在现今国度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不幸的是,在最后全军覆没,唯我一人得以幸免!当醒来时、以是人类,六千多年后的远古部族、帝国分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