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7800000024

第24章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观研究(6)

第一,立足国情找出路。全球化的延伸并不意味着地方性的消解,盲目用西方世界的逻辑、话语、规则来诠释和解决中国社会里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合理性,而且也没有合法性。这是因为“不同文化的结合意味着关系的重组和建构。关系的重组和建构就会产生新的系统质。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差异,这种关系重组或建构只能是在不同水平、不同层面上的结合,而不可能是一方覆盖、取代甚至消灭另一方的单项活动” [77]。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学解决的根本矛盾是人类文化成果传承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国家里,教学活动又被深深打上了民族性、地域性、阶段性和文化性的标记,换言之,教学具体解决的是本民族本国家年轻一代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种普世的教学理论,能够适用于解决所有国家的教学问题。因而,教学观的提出必须切实洞悉国情、立足国情、紧扣国情。

第二,尊重教学的“有限性”。作为人类众多活动中的一种,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教学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教学所承担的使命也是有限的。因而,对于教学的认识应该恪守其“有限性”的逻辑边界。教学是教育系统中的中心工作,但是年轻个体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在教学之外,还存在很多影响发展的因素。本次教学观中的很多论争都源于对教学的泛化性理解,似乎教学无所不能,因而教学需要无所不是、无所不包。于是,很多教学观念听起来让人感到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但很快便会陷入被质疑和反驳的窘境。事实上,教学活动不仅和生活活动有着根本性区别,而且具体到教学活动内部,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也只承担相应的“份内工作”。因此,不要神化教学,不要赋予教学以太多它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其重要性却不可否认。实践是理论之基、理论之源,但是理论不是对实践的“镜面”反映,而是要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高于实践,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指导性。纵观本次关于教学观的论争,可以说:理论脱离实践、理论背弃实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基因。“拿来主义”的理论也好,土生土长的理论也罢,理论切入的角度可以各不相同,理论陈述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如果理论不关照实践,而是高高在上蔑视实践,那么这种理论就不会有生命力,就不可能在实践中被认可、被接受。和所有的理论研究一样,教学观的提出、更新、变革都需要正视实践、尊重实践、联系实践。

第四,继承与创新并重。学术研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教学观的研究亦不例外。但是创新是一个理性扬弃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基于一定的基础———或理论或实践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创新的结果不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因而创新绝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把移植照搬尊奉为创新。对于继承的理解近年来有一种误解:似乎继承就是僵化地固守或是不加辨析地接受。事实上,由于继承发生在代际之间,在从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时候本身就会经历批判、筛选、剔除、精炼等一系列过程,因而继承并不意味着保守、教条、全盘接受。继承和创新同样是流变的过程,继承是创新之基、创新之源,而创新则是继承的深化和发展。教学是一项社会性活动,深深根植于社会的历史文化进程之中,因而教学观的调整和变革必然是继承和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 释

[1].胡克英.教学论若干问题浅议[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 教学: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8.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77.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

[4].****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2.

[5].季亚琴科.再论集体的课业[J].国民教育,1992(1—2月号):42.∥转引自:朱佩荣.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全球教育展望,1993(5):38.

[6].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7.

[7].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8):57.

[8].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40.

[9].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9.

[10].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5):89.

[1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

[12].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9):70唱71.

[13].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6):17.

[14].张华.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1).

[1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2.

[16].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94.

[17].南纪稳.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性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2):9.

[18].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4.

[19].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唱13.

[20].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5.

[21].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22唱25.

[22].盛群力,马兰,褚献华.界定三维教学目标之探讨[J].课程· 教材· 教法,2010(2):33.

[23].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4.

[24].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06,39(3):59.

[25].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3.

[26].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

[27].赵小雅.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N].中国教育报,2005唱12唱15.

[28].余文森.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J].教育研究,2007(4):66.

[29].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39.

[30].魏宏聚.新课程三维目标表述方式商榷———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概念分析[ J] .教育科学研究, 2010(4):10.

[31].周序,管浏斯.评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的地位之争[J].教育学报,2007(5):44.

[32].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22唱23.

[33].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

[34].石鸥,刘丽群.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93.

[35].蔡铁权.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40唱41.

[36].****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2):8.

[37].马云鹏,唐丽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卷调查与分析[N].光明日报,2003唱06唱19.

[38].****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0(2):8.

[39].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

[40]. 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4唱5.

[41]. 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3.

[42].廖晓翔.实践与反思: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5):20.

[43].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

[44]. 李祎.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5):8.

[45].冯国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7(4):147.

[46].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教育研究,2001(5):59.

[47].魏明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基础教育教学范式转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147 .

[48].朱志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38.

[49].刘孝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生命化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10(3):57.

[50].张华.重建高中课堂教学的15个要求[J].上海教育,2006(8):51.

[51].张华.论探究精神是一种教育人文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6):11.

[52].张华.我国普遍主义教学方法论:反思与超越[J].全球教育展望,2009(9):8.

[53].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64.

[54].宫晓明.课堂教学的讲授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3):45.

[55].刘如正.要敢于对教育改革中不切实际的现象说“不”[J].中国教育学刊,2007(9):32.

[56].****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7.

[57].****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8.

[58].****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7.

[59].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9.

[60].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9.

[61].刘硕.“重建学习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7(1):4.

[62].冯季林.教学:游戏性的对话活动[J].教育导刊,2009(7).

[6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1.

[64].邵文霞.略论教学回归生活———兼谈教学与生活的关系[J].济宁学院学报,2008(1):105.

[65].张红.生态视野下的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2.

[66].张广君,张建鲲,徐文彬.教学生活:建构有灵魂的科学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5):72.

[67].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21唱22.

[68].黎琼锋.论教学作为一种“可能生活”[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9.

[69].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33.

[70].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36.

[71].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18唱20.

[72].江玲.论教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风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7唱168.

[73].于伟.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N].中国教育报,2005—08唱27.纪德奎.当前教学论研究:热点与沉思[J].教育研究,2007(12):72.周序,林艺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评述———兼与枟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枠作者商榷[ J] .教育学报,2006(8).

[74].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25.

[75].郑金洲.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1):28.

[76].蒋菊.教学回归生活:目的与路径[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4):6.

[77].王建疆.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和“话语霸权”[J].学术月刊,2006(11):123.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学校行政与工会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行政与工会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技术的真相

    技术的真相

    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的进步是否让世界更加美好?在本书中,厄休拉·富兰克林为我们揭开了技术的真实面貌。在富兰克林看来,技术远不是齿轮与传输器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强迫我们重新定义力量与责任的概念。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文化。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热门推荐
  • 仗势有点爽

    仗势有点爽

    喻青灵像无数个受了委屈却又不敢反抗的底层人员一样,只能在被说的狗血淋头之后,默默地在心里画个圈圈诅咒,然后就垂头丧气的撞进某个视察领导的怀里……
  • 花千骨之莫失莫忘莫相离

    花千骨之莫失莫忘莫相离

    花千骨复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漫骨和好又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公主的男人

    公主的男人

    分开那天她问,你有没有爱过我顾辰凌:没有她凄然的笑了笑也对,你这么讨厌我,我怎么会奢求你爱上我。…………顾辰凌,暮氏集团的总经理。五年前,他从美国最好的大学毕业,拒绝所有公司的邀请,却甘愿来到暮氏集团从最底层做起。这几年里,他从一个小职员爬到了总经理的位置,并成为公司董事长的得力助手。爱上这样的男人或许只需要几秒,或者一个契机。总裁办公室,她红着脸向他告白,他却讥笑的看着她: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不要脸的女子,在办公室就敢公然挑逗男人。你以为,这样不自爱的人我会要?…………如他所愿,她远远的逃开了,可是他却步步紧逼。雨夜,她被他逼到墙边,失控的喊道:“顾辰凌,当初说不爱的人是你,你现在又在干什么,犯贱吗?”他把头埋在她颈窝,喃喃道:“你为什么会是我的妹妹?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还是忍不住爱你。”
  • 染血的时代

    染血的时代

    外来的访客来到地球,他们力量强大,他们冷酷血腥,他们毫不惜命,他们没有怜悯,他们只要征服。一个在地球的规则发生变化后眼睛产生了变异的宅男,在道德沦丧,法律毫无意义的年代,不得不随波逐流,奋起反抗。既然位面摆脱不了征战的命运,那我就要成为征服者。这是一个染血的时代。
  • 独寂焚爱

    独寂焚爱

    2002年农历10月24号早晨,过着少爷般生活的年轻小伙,做了一位父亲,他看着怀中的小人,脸如红苹果一样的好看,可爱极了~
  • 记忆倒卖商

    记忆倒卖商

    术生方云思在毕业后收入微薄,不得不打包回老家,在变卖自己珍贵之物的时候结识了神秘少年小纪。小纪是个记忆倒卖商。他取走一段记忆的内核需要三个条件:一件储蓄记忆的物品、记忆原主人的亲口讲述、跟原主人的肢体接触。被取走记忆内核后的原主人虽然仍然记得那段往事,但却失去了切身感受,如同观看一段旧电影。
  • Minecraft生存

    Minecraft生存

    这个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史蒂夫,每天的生活内容都令大笑不已。早上起来,他便觉得自己要盖房子,就寻找房子原料。周围有好多好多的树,因为那是丛林,他对着树摸索,想:这个树似乎砍不了啊。然后想的时候,一直按着鼠标左键,尽然,尽然,树少了一个方块!但是他还是思考:这个树,中间被砍掉了怎么还不倒!不过也没时间想了,快晚上了,他快速地砍了20组原木(好多呀)他把这20组原木变成了xx组木板,然后建造了城堡,别墅,还请村民帮忙建造了泳池,避暑山庄
  • 富翁的智慧全集

    富翁的智慧全集

    脑袋决定口袋。—个人要想创富,最重要的是要有“富翁的头脑”,像他们一样执著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凭借聪明才智,运筹帷幄,搏击商海,打造自己的财富帝国。富翁智慧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它充满创造幸福和未来的激情。富翁智慧体现了一种情感,一种对财富的恋情,在这种恋情里融入了对生存的责任感。富翁智慧是一门学问,一种对物质情结的无情探索,它揭开了人类追求财富的秘密。
  • 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枭魔

    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枭魔

    空空给就大娘治脚上的疮,可是总是治不好,便来到就大娘家一探究竟,谁知就大娘居然住在猪圈边,里面又潮又湿。全家笼罩在凶悍的儿媳妇淫威下,不孝的儿子“就够够”也毫不怜惜母亲。原来一切均由就大娘被仇家追杀造成的误会引起的。空空最终帮助就大娘智退仇家,化解了误会。《枭魔》枭魔出没,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面对枭魔无法确定的身份,行踪诡异的棺材,空空等人也陷入了困境。为揭开谜团,空空设计抓住枭魔,经过剥丝抽茧,引出了一段爱恨交织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