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0600000022

第22章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的沉沦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词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鹤冲天》。柳永一生有对官宦生活的不懈追求,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了。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第二次落榜后,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先将这首词作一简单分析。上阕写在黄金榜上,偶然让我失去了进士及第的希望。宣称是圣明时代,因何遗落了贤才,却又怎样疗治我心灵的创伤?既然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我纵情放荡。哪管得了它的得与失?我本来是才子词人,自然应该以白衣致卿相。可谓牢骚满腹,气焰冲天。再看下阕,就在那烟花巷里,还有依旧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侥幸有我的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人的一生美好的时光是那么短促,不过转瞬之间,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轻唱吧。词人是要在风月场中寻找安慰了。

显然,柳永这首词作既是发牢骚也是自我解嘲,多少流露出了封建时代文人失意和不得志时的颓废思想和堕落生活。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的辛酸。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北宋仁宗皇帝,恭俭仁厚,颇爱文士,提拔了范仲淹、司马光、晏殊、苏轼、欧阳修、包拯等诸多人才,并不是个心胸狭隘爱搞文字狱的皇帝,他容得下大臣对自己“沉湎酒色”的尖锐指责,也容得了包拯不尊圣旨唾沫溅到自己脸上的不法行为,却不知为何,偏偏对柳永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较起真来。仁宗皇帝认真阅读,仔细吟诵,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处。牢骚归牢骚,考试还得继续,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个关口,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了。谁知,仁宗皇帝在名册簿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轻轻地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一次科考又令自负才高的柳永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关于宋仁宗的此举,南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一书有这样的解读,仁宗皇帝“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美之文”,就是说,仁宗皇帝不喜欢娇艳庸俗之词,不喜欢柳永行径的放荡。也有人研究,不尽如此,历史上的宋仁宗也喜好声色犬马,留意艳词俚俗。可能柳永风头太健,派头太大,压过了皇帝,才惹的祸。据野史记载,当时的柳永可谓是炙手可热,闲暇之日,遍游歌楼妓馆,所到之处,歌妓无不爱其词,喜其人,以致京城的大街小巷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柳永排行第七),不愿得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见神仙,愿识柳七面。”可见当时的柳永不仅是个超男,更是个明星大腕,一时名动京师,令九五之尊的皇帝老子都顿生妒忌之意,可喜宋仁宗宅心仁厚,只是将柳永从录取名册上抹去,没有给他治罪,这已是柳永的侥幸了。这使我想起了另一则历史故事,隋炀帝时期,大臣薛道衡曾作了一首叫《昔昔盐》的诗,诗中有“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名句,让同样有文人情怀的隋炀帝妒忌的要命,隋炀帝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觉得这辈子想超过薛道衡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干脆找个罪名将薛道衡杀了了事。杀人之后,隋炀帝还非常解恨地说了一句,看你还能不能再“空梁落燕泥”了?想一想,如果落到隋炀帝这样的君王手里,柳永恐怕难脱杀身之祸了。和隋炀帝比较,宋仁宗不仅仁慈宽厚,而且开朗明白的多了。据《宋史》记载,柳永在大约五十岁时,还是进士及第了。据说仁宗皇帝还特意召见了他,并给以安抚。可见宋仁宗还是谅解了他的满腹牢骚,给了他进士及第获取功名的机会。唐开元十六年即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深得王维、张九龄等人的赞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一天,张九龄约了孟浩然在家闲聊。忽然,家人传来玄宗皇帝已到门上,孟浩然布衣出身,没有资格面见皇上,慌忙躲避床下。但仍被玄宗发现,从床下唤出来,孟浩然自报家门,玄宗对孟浩然也是耳有所闻,知道他才名很大,擅长诗文,于是让他读一首生平得意之作,孟浩然吟诵了他的诗作《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玄宗听后非常生气地说道,你固然有才,可惜我不是明主,你自己不去参加科考,怎能报怨我呢?说完拂袖而去。从此,孟浩然以布衣终老。既是开明如唐玄宗这样的被历史肯定了的君主,都无法宽容孟浩然的牢骚怨气。致使孟浩然这样的大诗人被弃置草野,埋没终身。回头再想一想宋仁宗宽容与大度,当时不过一时负气,后来还是得到见谅。

谈到宋仁宗,不妨多说几句了。在中国封建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三百多个皇帝,雄才大略者不乏其人,从个人作为及为政方略上讲,宋仁宗和他们比较不可同日而语,但他的宽容仁厚的个人秉性,一千多年来,一直为史家所称道。据史书记载,他能容忍各种激烈的批评意见,哪怕是对他私生活妄加非议,听后也从不挟愤报复。这里有三个案例来说明问题。

一次,有个叫王德用的大臣为了讨好仁宗,就从民间选来几个美女送进后宫,谁知被谏官(专门负责检査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干部)王素知道了,王素上朝面见仁宗,极力反对,据理力争,以致仁宗放下皇帝的架子,与王素拉关系,叙交情,他对王素讲,你是王旦的儿子,我是真宗的儿子,你我的关系与他人不同,咱们是世交。我娶了几房小妾,你就不能放过吗?王素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回答仁宗说,正因为你我关系亲近,你有过失,我不能不及时指出来。仁宗不得已将这几个女子放出宫去。

第二件事,有一个举人献诗给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什么意思?把通往四川的险要关口剑门的栈道烧掉,那么,四川就是一个不受朝廷管辖的独立王国。言外之意,是要成都知府与大宋王朝分庭抗争。显然,这是一首怂恿成都知府谋反的诗,按封建律法,谋反忤逆之罪,量刑当凌迟处死,并诛灭九族。成都知府自然不敢怠慢更不敢包庇,械系了此人来到京城,并如实上报此事。不料仁宗看了案情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是老秀才急于做官才写的,给他一个远州司户参军做做吧”。

再看第三件事,1050年,仁宗最宠信的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在担任三司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期间,不能恪尽职守,有渎职现象。作为谏官的包拯上书弹劾。不得已,仁宗免去了张尧佐的三司使的职务,但为安慰张贵妃和这位老丈人,将其任命为宣徽南院使。包拯等谏官仍然不依不饶,抨击仁宗“任人唯亲,失道败德”,要求他收回成命,但仁宗置之不理,包拯等据理力争,毫不相让,以致唾沫都溅在仁宗的脸上,最后仁宗迫于舆论和台谏的压力还是让了步,并保证今后张尧佐再有升迁,必须听取台谏章奏。这三件事,或作轶闻吧,我们不必深究它们的真实可信程度,即便是史学家附会也罢,但毕竟真实的折射出了仁宗的宽容气度和为政风格。这种仁恕宽厚的风范,对人才的养育培植,对朝政的开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在封建时代,君主制是家长制的放大。在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统治之下,可能是人才济济,才俊如云。但有时,一个平易宽厚的家长教诲下的子弟,倒也颇有出息。仁宗朝文气斐然,人才鼎盛,似属后者。在他统治期间,不仅台谏官,即便其他官员和士大夫也都能畅说欲言,享受了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可见仁宗在整个封建时代还是一个多少具备民主作风的帝王。

柳永也算是生逢盛世,幸遇明主,不曾因为诗文给自己带来祸患,只是自怨自艾一番后,然后自我解嘲道,我是“奉旨填词”,从此以后,日日声乐酒色,夜夜秦楼楚馆。无拘无束的为娼馆酒楼填词制曲,过着花红柳绿、依红偎翠、风月无边的逍遥自在日子。但毕竟出身书香门第,对功名富贵还是难以忘怀。为了改变不顺利的仕途,他曾写词献给当时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意图想得到孙何的保荐。我们来看看他写给孙何的这首词作《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

将这首词作简单分析。先看上阙,前两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这八个字境界开阔,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钱塘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荣昌盛。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了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这景致只有画中才会有的。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进一步来写杭州的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像发了怒似的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个“绕”字尽显出古树成行,长堤迤逦的景象,一个“卷”字描绘出狂涛汹涌,波浪滔滔的气势。再走近了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珠玉宝石,陈列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把杭州经济的繁荣茂盛,生活的富庶奢华描述得形象逼真生动亲切。

再看下阕。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于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绣山水,实在是清丽脱俗,令人心醉,尤其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却为人间奇景。“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给与人间的赐予。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流露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我们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去看看吧!

这首词作很快流行大江南北,不料传到金主完颜亮那里,完颜亮读后大为动情,尤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浙风光和江南富庶的土地,令完颜亮垂涎三尺,恨不得尽为己有,所以曾派遣画工到宋,临摹了杭州的湖山胜景的图本,带回金朝,并亲自在画幅上题诗:

万里车书一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侧,

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首诗气势雄豪,寄意明快,以车同轨、文同书混一天下的秦始皇作为自己追慕效法的榜样。有人说是一文人代笔,并非完颜亮自己所作,这倒不是问题的所在,关键是其后战争的结局事关此诗的评价。如果战争胜了,那么,就是诗以寄志,立意高远,可后来的史实证明,这只是金主亮的虚火攻心,狂妄自大而已。

在五十岁的那一年,柳永终于进士及第。因其才高气傲,为当时朝廷执政者所忌恨,只给他一个余杭县宰的小官,他赴余杭任所,途经江州,在江州认识了歌伎谢玉英,谢玉英妙解音律,精通文墨,尤其酷爱柳永词作,两人成为红尘中知音,酬唱吟和,流连忘返,以致二人难舍难分。但毕竟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分别之际,柳永为谢玉英写了一首表达别情离绪的情真意切的千古绝唱《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作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两宋婉约词作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上片以写景为主,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传达感情,暗寓别意。时间是秋季,天已暮色,阵雨过后,远处传来凄凄切切的寒蝉鸣叫。词人面对长亭,听到这样凄惨的声音,看到如此悲凉的情景,有悲不自胜的感觉。“都门帐饮无绪”语出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这里柳永写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为他饯行,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刻的矛盾心理:一边是对情人的留恋不舍,一边是渡船催促着上路出发,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客船不断催促,词人心里矛盾,欲饮酒没有情绪,想留下来又不能。可见两人情深。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自然流溢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传真的描述了词人的伤心落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去,山路遥远,天高海阔。抬头望去路,只见浩渺的烟海,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只觉得前路茫茫,相见无期。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上篇正面话别,下篇在议论中传达情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意思是伤离惜别之情,并不从我开始,自古皆然。接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正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平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后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当船靠岸,词人酒醒梦回时,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梢。风景清幽,离愁绵邈。清丽真切的景色,反而激活了旅客心头别离的悲苦。“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从此以后,词人将孑然一身,浪迹天涯。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想到这些,词人不由得悲从中来。此时此刻,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词人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

这首词作表达了柳永对谢玉英的无限留恋之情,词的意境缠绵悱恻,委婉动人,语言玲珑精致,珠圆玉润。读来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把恋人之间的别情离绪表达得酣畅淋漓。柳永生性爱酒,在官运不济的年代,放浪形骸于秦楼楚馆,沉湎于声乐酒乐之中,与下层歌妓交上了朋友,与里巷之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他全部的感情倾注到风尘女子身上,把毕生的精力花费在潜心制作新词之中。这时,他终于博得一第,也算走上了仕途。可他的市井之情却因此无法割舍了。

野史记载,仁宗也深知柳永才堪大用。正值翰林院缺员,想任用柳永,他征求宰相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的回答是,柳永虽有才华,但此人恃才傲物,不以功名为念,现在虽然担任屯田员外郎,日夜留恋伎馆,有失官体。如果重用这样的人,恐怕要影响士大夫的风气。宦途波折,为官不顺,以致柳永继续放浪形骸,留恋妓院,不久,罢职归家,郁郁而终。

柳永最大的痛苦不仅仅是官场上的失意和仕途的坎坷。宦海沉浮,这在文人中十分普遍,虽然痛苦,却不是致命的痛苦。他完全可以寄情山水,笑傲江湖;他还可以流连歌馆,金迷纸醉;他还可以评议人物,讥讽时政,从中寻找心理的平衡。问题在于他的最大痛苦在于心灵的孤独,他没有朋友,知音难觅。他被当时社会看作异类。他没有亲人,没有妻子,当然谈不上儿女,身后非常凄凉。虽然他被秦楼楚馆的歌儿舞女热烈追捧,也有不少红粉知己,但由于他接受正统文化的基因,使他在骨子里无法娶娼为妻。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了他。死后也没有亲戚朋友来祭奠,每逢清明,也还是歌妓姐妹们相约到他的坟上祭扫。有四句诗写得好:

乐游原上妓入云,

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

怜才不及众红裙。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和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专门词人。也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生活和市民生活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与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废,离情别绪,羁旅行程的感受都在他的词作中得到反映。他的词作以白描见长,又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语言浅显,不避俚俗,感情强烈,因此广为流传。

柳永的词作,可以说是漂亮到了极致,仿佛他的笔头抒写出来的不是文字,而是在流淌着的阳光、春雨、丹青,他把江南描绘得有声有色,有韵有味。即便身处江南的文人才子,读了他的词作也心驰神往,激动不已。柳永天真稚气,柔情似水,激情似火。所以他的词作,平仄声里,如杜鹃啼血,如秋雨打萍,把整个北宋词坛飞溅得温柔婉转,词才旖旎,风情万种,光景无限。本来,秦楼楚馆,歌儿舞女,是一个很深沉很敏感的话题,千百年来,达官显贵,文人才子,即便小民百姓都一直探讨着这个话题。达官显贵,正人君子们一面凭借势要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并以无上的权力将他们的荒淫奢靡的生活合理化也合法化,一面走回庙堂,穿上官袍,戴上纱帽,端起一副正人君子的架子,板着一脸卫道者的面孔,蔑视和谩骂着那些刚刚被自己蹂躏和作践过的舞女歌伎,以显示自己的洁身自好和道德高尚。柳永则不同,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着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他放下傲视权贵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换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满腔的真情,温暖着那些冰冷的心,疗救了那些滴血的灵魂。在世人泼满污水的地方,柳永不仅看到了大宋王朝骨子里的污浊和腐朽,也看到了历朝统治者在崇高掩盖下的卑鄙。

几千年来,权势一直是权势者的魔杖,有了这把魔杖,他们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可以指鹿为马,他们就这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制造着社会灾难,把那些不能顺从他们意志行事的人们视为异类,加以残害和毁灭。

被视为异类的柳永的沉沦,恰恰闪耀出的是他的人格的崇高、善良、清丽、灿烂的光芒,这光芒足以使那些在权势和金钱的温床上进行男欢女爱的达官显贵们黯然失色。

当我们把柳永放在文学史册中,从艺术的角度来考究他,不难发现,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的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才走进秦楼楚馆的,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形成契合。他在这里不但没有堕落,相反,当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后,却成就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样处理。就像黄山之松,立于悬崖绝壁,沐浴着霜风雪雨,就渐渐的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仰它。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因为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然活着,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也许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

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唯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柳永永远是人们心头的一片云,一道彩虹……

同类推荐
  • 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游记》是贾平凹先生四十年游记散文写作的精品集萃——草木山石、荒地园林,或邂逅或追寻,或激赏或叹惋,或孤独或自在;全景再现一个时代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完美阐释一个“行者”的自我与世界相处之妙处。
  • 旧梦依稀春草绿

    旧梦依稀春草绿

    本书意在述写心灵与感动,从喜怒哀乐中感悟平凡与淡泊。每一辑内的文章既相互独立又前后呼应,内在联系。在写景抒情或叙事中,嵌入哲学性的思考,或者禅悟性的体会。文笔优美典雅,有较强的个性风格,以深情快乐达观为行文主调。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智慧札记(社会探索卷)

    智慧札记(社会探索卷)

    思想是人的最高智慧,是来自生命的感悟、生活的体验和思维的结晶。《智慧札记》分3卷,对古今中外的随笔佳作进行了精选,共388篇,所有文章均出自名家之手。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热门推荐
  • 崆峒叙别长如天

    崆峒叙别长如天

    芸芸众生中你我皆是过客,可就是过客我们也想要给人们留下一丝印象,从而证明我们在人间来过。
  • 斗罗大陆之蓝昊洛

    斗罗大陆之蓝昊洛

    一朝穿越斗罗大陆,搞了些身份,和自家弟对着干,结果到最后……唐洛:老弟,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我是你亲姐。唐三:姐,你真能玩……QQ群:1030949499
  • 复仇冷公主的邪魅酷王子

    复仇冷公主的邪魅酷王子

    她、她、她,她们三个,是从小被赶出家门的孩子,她们本应该拥有父母的怀抱,拥有温馨的生活,但是她们却无法如愿。七岁,是一个快乐的年龄,但是她们,却要在那个恐怖的死亡涯训练。经历了生死,经历了不一样的童年,她们比所有人都要成熟。他、他、他,他们三个,是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他们帅气,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冷漠、花心、阳光,三个兄弟生活在一起,却从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十年后,她们从死亡涯中脱颖而出。转入璃飞,就是为了复仇,就是为了让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付出代价!她们和他们相遇,爱情的萌芽渐渐生长。爱情、复仇,她们将如何选择;他们,又该如何抓住身边的爱情……我们拭目以待!
  • 锦鲤九变:上仙大人爱上我

    锦鲤九变:上仙大人爱上我

    她是一只鱼,一只高尚的鱼,一只傲娇的鱼,更是有尊贵血脉的鱼妖。母亲说她们锦鲤一族,天生能给人类带来好运,被人类当祖宗供着。结果她每天被一个可恶的男人揪着尾巴戏耍!喂!有没有搞错,我是要成为上仙的鱼妖!你这臭男人又不是上仙!还有,我叫沐欣,不是小鱼儿!哼,等我化成人再说!很多年前,她就在等待一个人,在他心中留下一颗眼泪,只是等了很久,未曾等待。很多年后,他流转于凡间,不为留恋,只为触及她的尾巴。
  • 不良少女之我不收男生

    不良少女之我不收男生

    她是女生,她强大,不肯向人低头,导致爷爷的死亡,他是男生,他柔弱,不敢向人抬头,但是获得爱情
  • 土地公升官记

    土地公升官记

    封神以后,三教由明争转变成在天庭里面的暗斗。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地球而来的叶小虎一步踏入三教暗斗的漩涡中,成为一名九品芝麻官土地公,至此开启了自己在天庭的升迁之路,气运之争。土地公,山神,城隍,社稷……步步高升。……ps:催更群:698846793。
  • 唐宋八大家·第一册

    唐宋八大家·第一册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明初朱右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本书重点突出八大家散文创作成就的同时,对韩愈
  • tfboys之公主来爱你

    tfboys之公主来爱你

    三位明星遇见三位公主会发生什么事呢?倘若此书留不住你,你可以走,我不会弃文,哪怕只有一个读者也不会。
  • 饿鬼传说

    饿鬼传说

    死后入六道轮回,因前世罪孽,进入三恶道,化生饿鬼,永恒痛苦,如何超脱。来自未来的指引,终究通往何方!人恶,鬼善,命运难逃,却终须一试,方能无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