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0600000016

第16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和他的悼亡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诗出自中唐诗人元稹的《离思》诗之四。原诗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据说是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四年为悼念妻子韦丛所作。诗人运用了托物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也有人说这首诗是他追怀初恋情人崔双文的作品。先看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从字面上看,当一个人经历了无比广阔的沧海,别的任何泾流小溪再也难以人他法眼,当一个人看惯了霞光灿烂的巫山之云,其他的一切片云缕雾在他的心头都会黯然失色。第二句是用典,典出宋玉的《高唐赋》,《高唐赋》里讲,楚襄王游历云梦,一天,他来到高唐之台,有些困倦,进入梦乡,忽见一美妇人来到面前,襄王为其美貌所动,不禁结成秦晋之好,事后,襄王问妇人道,何人也?夫人答曰,巫山之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襄王感念妇人的一片情谊,于此立庙曰“朝云”。显然,诗人在此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隐喻爱情的深沉笃厚,言外之意,除了思念所钟爱的人,再也没有能使他动心的女子了。从元稹的生平事迹来看,让元稹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女子应该是崔双文,而不是韦丛。此事还得从头说起。

元稹的先世是鲜卑族拓跋氏,汉化后以“元”氏为姓,从北魏到隋朝,地位均极显赫,直到他的祖、父辈,已渐没落。八岁那年,父亲亡故,由母亲携带他到舅父家寄居,并抚养他成人。于贞元十五年即公元799年冬,他游学蒲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认识了母亲娘家的远亲崔姓之女崔双文,两人邂逅,有相见恨晚之意。琴弦挑逗,诗意来往,虽未明媒正娶,已成鸾凤之好。后来,元稹赶往长安参加科考,抛弃了崔双文,另娶了韦丛。他和崔双文的一段恋情的详细经过在他的传奇《莺莺传》或者叫《会真记》中有记载。据前人及当代大师们考证,元稹的《莺莺传》实际就是他自己与崔双文的一段感情历程的表述。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也”。

据《莺莺传》中讲述,张生初会莺莺,为莺莺的美貌所倾倒,如醉如狂,一时不知所措,乱了方寸,道义礼法都抛到九霄云外,礼义廉耻也顾不得了。白天,温情绵绵的香艳诗作,来回传送。夜间,越墙钻穴,花间墙角,温存软玉,卿卿我我。真可谓是牡丹花下温柔乡里,缠绵缱绻,留恋难舍。所以,我常常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思想和爱情是无法禁锢的,道德与理智在它们面前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只要牵扯到感情通常就没有逻辑可循。感情是一件无法计量投资与回报率的东西,付出与回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成反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张生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过错。更何况张生对莺莺的的确确是一往情深。看他的诗作《离思》所表达的深情厚谊就可知道。在诗中,诗人把崔双文比作沧海,比作朝云,意思即除这个女子,纵有天姿国色,也不会让他动心。

再看看后面的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是说当他信步经过盛开的鲜花花丛时,也懒得回头一顾。元稹因何如此无意观赏映入眼帘的盛开花朵?第四句作了回答,“半缘修道半缘君”,一半是因为自己的修行,一半是因为对爱的深情和专一。光从诗作的内容看,我们无法也不敢怀疑元稹对爱的专一和真诚。可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大失所望。比照他的言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性情里的凉薄,与文字上的绵长交相辉映出对感情的莫大戏谑。我们同样也能宽容元稹,他毕竟只是一个肉身凡夫,终究难以修成金身正果,既然是凡夫俗子,就必然有七情六欲,也就有可能因景生情,或者情随事迁了。

在元稹二十四岁的那一年,他赶到京都长安参加科考并进士及第,因为其文才卓著,被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并且常与韦门子弟交游。长安韦氏也是唐朝大族,在讲究阀阅门第的唐代,进士及第之辈多以联姻世家大族为荣。元稹也不例外,他娶了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抛弃了初恋相好崔双文。如果说元稹为了个人的仕进,在婚姻上作如此选择,还可以谅解和宽容,作为寒士出身的元稹,为了铺平仕进道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爱情方面做出牺牲,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问题在于事后他的言行举止,大失所措。陈寅恪先生曾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一书中对元稹所为作如是评价,元稹“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巧婚,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段话说的非常明确,他认为,元稹这个人太自私自利,看他一生的言行举止,无论在婚姻还是在仕宦上都是钻营取巧。在官场上投机钻营,已经为人所不齿,而婚姻上投机取巧更令人厌恶。这那里是多情,分明是欺诈。陈寅恪评价人物并不苛刻,可以说还是相对客观公正的。有一段关于元稹的文字记述证实了这一点。元稹人仕以后,娶了韦丛,抛弃了崔双文,如此丧失良心的不道德行为足以令元稹感到惭愧和负疚的话,那么元稹后来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他不仅不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负责,反而在那本《莺莺传》的传奇里玩弄文字游戏,大肆炫耀自己的这一段艳遇。在他的《会真诗》中这样写道: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如此香艳无比色情浓烈的描写,足以判定其生活情趣的低级庸俗,为人品格也令人难以称道。尤其在传奇的结尾,借张生之口,他还意味深长的对同僚讲了这样一段话:“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蚊、为螭,吾不知其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是坐者皆为深叹。这段话的大意是,大凡上天所造的尤物(即供男性玩弄的妖艳女子),不是祸害自己,就是祸害他人。如果让崔莺莺这样的女子碰到富贵人家,或者是走进皇帝的后宫,借着主上的娇惯宠幸,不是兴风作浪,就一定祸害天下。曾经商朝的纣王,周朝的幽王,拥有百万之众的国家,其势力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厚广大了,然而因为一个女子使他衰落破败,以致国破身亡,至今被天下人所耻笑。我的德行不足以抵挡祸害,这就是我之所以忍心割断情感的原因。在座的同僚都深深的叹服了他行为上的果决。当我们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之后,不由得要谴责元稹,真是可恶,自己得了便宜还卖乖,炫耀着自己那些不仁不义、背弃人伦的不义行为,已是厚颜无耻,还要不失时机的大肆诋毁已被自己玩弄过的女性,这不等于落井下石吗?人的心底之阴暗与人性之险恶可见一斑。

这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位诗人,即大历才子李益。唐人蒋防写过一篇传奇《霍小玉传》,他讲了这样一则故事,说是陇西才子李益在进士及第之前常出入青楼歌馆,认识了一位才高貌美的妓女叫霍小玉的,两人一见倾心,于是,相居多日,私订终身。李益辞别小玉去参加科考,分别之际,二人海誓山盟,信誓旦旦。不料,李益进士及第以后,由父母做主,另外聘娶了表妹卢氏。可怜小玉在家日夜思念李益,以致成疾,一年后,小玉得知李益已娶卢氏女,悲愤欲绝,痛不欲生,看看病入膏肓,忽然有一大侠得知此事后,心里很是不平,一天,他挟持李益来到霍小玉家中,霍小玉见到李益,痛恨之极,厉声斥责道,她死后变成厉鬼,也不放过负心的李益。不久,霍小玉郁郁而亡。

李益对霍小玉的爱情,也正如元稹对崔双文的爱情,只是贪求于小玉的美色而已。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建立爱情的任何基础,这样的爱情本来就非常脆弱,更何况唐朝是一个门第观念很强的社会,才子和妓女之间不过是逢场作戏,所有的海誓山盟都会时过境迁,如南柯一梦。或许不能否定李益当初在说出那些甜言蜜语的时候,仍有着几分诚恳,只是霍小玉在他的眼里,仅仅是一个妓女,难以摆在现实的天平上,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李益对小玉的定位仅仅是玩物而已,更何况李益为人软弱又无主见,这样的人一旦面对现实时,自然屈服于当时的门阀制度和世俗社会的眼光。

再看元稹在四川任职期间,曾恋上了大他十一岁的名妓薛涛,起初薛涛不过是以职业性的心态与姿容来应付元稹,可就在他们第一次相逢后,互相倾诉心曲时,薛涛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她暗暗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一切都顾不上了,满腔积郁已久的热情,一股脑地奔泻出来,两人同时融化在爱的热流中。薛涛虽为风尘女子,但她以前都是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高级诗妓,周旋于蜂蝶中,却一直洁身自好。然而这次,一切都不同了,与元稹见面的当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心爱的人。第二天清早起来,还真情所致地作了一首诗《池上双凫》寄意元稹:

双栖绿池上,

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

同心莲叶间。

这首诗俨然就是一个柔情万种的痴心女子,在向心上人诉说着对生活的向往,奏响了追求至爱的心曲。在薛涛身上,可以说谁也没能象元稹这样真正享受到她内心深处的眷恋之情。诗中可谓是浓情蜜意,尤其“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对此,多情公子元稹也尽能领略,深为薛涛那绮丽的情意而沉醉,当时他也留下一首诗:

诗篇调态人皆有,

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

雨期题柳为歌欹。

此后两人就开始了同居,直到第二年二月,元稹完成了蜀地的任务,离开成都返回京都时,两人不得不挥泪分手。到这时为止,他们已在一起度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亲密日子。元稹在离开成都时,薛涛写了一首《送友人》诗以寄意: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首送别诗,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他们分别在“月寒”“夜有霜”的深秋季节,本来就教人伤怀,可诗人偏说“谁言千里自今夕”,反伤感之意而安慰对方,其伤感之深沉可见一斑。薛涛情深意长,留恋难舍,可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元稹实际上是一个负心汉,薛涛在锦江河畔刻骨铭心地思念着情郎,元稹却又到浙西与年轻貌美的刘采春热恋得如火如荼。风尘才女薛涛毕竟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支小插曲,他又何曾想过与她相伴终身呢!元稹和薛涛的一段感情,最后却终于因为元稹不过视薛涛只是无数个和他诗酒共乐的乐伎之一,在他去了扬州之后便中断了这份感情的联络,那时薛涛毕竟四十三岁了,已是美人迟暮,半老徐娘,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薛涛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必然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不过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词中女子如是说。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薛涛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有人说自从元稹走后,薛涛一直在等待,并寄去了一份她精心制作的粉笺,元稹分别时也曾承诺,他会来成都看望薛涛的,但对于薛涛而言,让她终身等待的不单单是一个元稹了。她作为一个看惯了风月场中一切虚情假意、是是非非的绝顶聪明女诗人,自然知道一个纵情声色的官场之人的信誓旦旦,已被炎凉的世俗人情浸润的没有几分诚意;一张薄薄的桃色粉笺,如何能够挽留得住那些被酒色痴迷的褪色了的真情。薛涛退隐之后,一直在溪水边制作她精致的粉笺,孤独地老去,不知道那份寂寞是不是还在现在的溪边飘荡?

曾经读《旧唐书》,对元稹的影响颇为不错,他初入仕途,为人正直,为官也廉洁,敢于直言进谏,并与执掌朝政的奸党宦官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元和元年,他因参与了裴度指责朝政的上疏而令宰相杜佑强烈不满,后与裴度一同遭贬。事隔三年之后才被朝廷重新启用调回长安,在途经华州的路上,因天晚而留宿于一个叫“敷水驿”的驿站里。驿站小吏按照朝廷定制安排他住进了驿内唯一的上厅里,恰巧这天又来了一个奉命出使的内廷给事太监刘士元。刘士元一听上房被一个级别比自己低的御史占了,就傲慢地命令驿吏,马上通知元稹挪动地方。平素瞧不起这帮太监的元稹当然不会答应,便遭到刘士元及随从的无礼相殴。这事被元稹的好友白居易及朝官们知悉后,捅到宪宗皇帝那儿。唐宪宗到底还是袒护他的内臣,到头来还是借故将元稹贬到江陵,在江陵府担任参军了事。这件事大概是元稹为人行事一生中其人格上的一个闪光点。或者因其年少气盛,不通世务而造成的一次生命轨迹的错位。何以要这样说来?他后来的作为很好的补充和证实了这一点。通过这次教训,元稹痛定思痛,有如大梦初醒,他于是“痛改前非”,一扫过去少年轻狂的满身傲气,刻意结交当时任江陵监军的太监崔潭峻以及后来的神策军副使魏弘简,这就为他最终入主相位执掌朝政铺平了道路。后因朝堂权位之争而再次遭贬被罢,外调为同州刺史。只当了六个月短命宰相的元稹,其人品很难为人所称道。

另外,我还从一些野史稗记上看到有关元稹的事迹,同样反映出笔者对其为人难以认同。说是元稹早年与李贺关系友善,不知什么原因,两人发生了一点不愉快,也许李贺早已忘却,但元稹却耿耿于怀。后来,元稹担任礼部郎中时,主管科考。恰巧这一年李贺前来应试,元稹告诉宪宗皇帝,李贺父亲名讳“晋肃”,“晋”与“进士”之“进”相讳,所以不能参加应试。从此,李贺无缘仕进,郁郁终身。还有一件事,张祜到了长安,请求当时朝廷另一位宰相令狐楚选辑了自己的三百首诗,以便献给宪宗皇帝。当时,元稹也在朝中担任宰相。宪宗征求元稹的意见,元稹回答说:“张祜之诗作,不过雕虫小技,壮夫所不为。若奖励太过,恐变陛下风教。”意思是说,张祜的诗作,不过是用华丽的词采来取悦他人,如果皇上您过于奖励和提拔这样的人在朝为官,会影响淳朴的民风。事实上,元稹与令狐楚是朝廷内部的党争矛盾,积怨颇深。因此,令狐楚推荐张祜,元稹必然予以阻挠,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张祜成了令狐楚和元稹之间朋党之争的政治斗争牺牲品。

一个人为政的素养,可以折射出他在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及其品质的低劣与高尚,同样也透视出他对爱情的真诚与虚伪。所以,回头再看他的情深意切的《离思》诗时,我们不免对其中所表达的感情的真诚与忠贞要产生怀疑。续弦纳妾,在那个时代并不为过,我一点不想指责元稹在韦丛亡故后又续娶裴淑,并先后在江陵纳妾安仙嫔,甚至一度苦恋过大他十一岁的名妓薛涛,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原因很简单,唐宋时期,文人墨客都有蓄妓纳妾的现象,在当时蓄妓纳妾是一种社会时尚,好此道者不乏其人。大诗人白居易晚年所蓄歌伎数十人,姓名可考者十余人,最有名的要数小蛮和樊素两人了,白居易曾不无自夸的写诗赞美“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人们不会怀疑白居易的品格有问题,但并不否定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堕落腐化。至于苏轼在王弗去世后曾纳红粉知己朝云为妾,这与他写词《江城子·记梦》怀念王氏夫人并不矛盾。苏轼的人品在千余年来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即便出入妓院流连青楼的晚唐诗人杜牧,连他自己也作诗自诩“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的人品也同样得到社会的认同的。至于元稹就不同了。他不光是抛弃了崔双文,更可恨的是,在事情过后,他作传奇《莺莺传》,除了炫耀自己的这一段艳遇过程之余,文章结尾的一番冷酷的诋毁,毫无疑问,这是对崔双文初恋的一份感情的肆虐。这也是我对他在《离思诗》中所表达的那种感情的诚恳难以置信的原因。多年来,凡研究唐诗的学者,无不称道元稹的悼亡诗。说他对韦丛的感情是真诚的,而且用情也颇深。据说韦丛既美且惠,两人感情很好。我们不妨读读他的《遣悲怀诗三首》:

(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寒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能有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先看第一首,从字面上讲,是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之间的情爱。你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又是父母掌上明珠,却嫁给了我这样一个百无一用的穷书生。自从你嫁到我家后,一直过得很不顺心,常常缺衣少食,以致你把自己的首饰嫁妆都卖了度日。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们是槐树枝叶作燃料,野菜也当粮。而今时来运转,能够享受朝廷的优厚俸禄了,日子过好了,你却永远地走了,我只能用祭奠来寄托我对你的情思。

再看第二首,曾经的一句戏言,怎么竟会一语成谶!你留下的那些衣裳我都将它们一件件施舍给了别人,只有你做过的针线活,仍被我小心保存着留做纪念。看到曾经服侍过你的婢仆,也会平添一种哀怜的情思。在梦中曾经给你送些钱财。夫妻之间的生死离别,人所难免,但对于共患难的贫贱夫妻来说,更为可悲。这一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的叙写,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首,一二句是说,由你的可悲想到我的身后凄凉,人生不过百年,转眼我还能有多长时间?三四句用典,邓攸心地善良无比,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亡妻又有什么意义,不是徒费笔墨吗!这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所以诗人寄希望于死后与妻子同穴归葬,并希望来生再作夫妻。最后两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我将用整夜的不眠,来报答你和我一同生活的七年中未曾舒展的眉头。

这三首诗把他对妻子的那种绵邈深情表达的缠绵悱恻,沉痛悲切,令人不忍卒读,成了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光从诗的内容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看,无疑,元稹是一个对爱专一的痴情男子,如果看看他的情爱史,就不难发现,他虽然用情颇深,但并不专一,感情丰富,却流于泛滥。生活中,最难把握的是感情,它的分寸感极强,一不留神,博爱就成了滥情,风流顿成下流。也有人说,元稹出名太早,招人嫉妒,或者是文人相轻,有意诋毁。也还有人说,元稹为人诟病,主要是因为政治上趋附阉党的变节行为所造成的。可是,当我们翻检有关研究元稹的文字,人们质疑最多的还是他的情感问题。

同类推荐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高平作家丛书:土塄上的孩子

    高平作家丛书:土塄上的孩子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百载商埠: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

    百载商埠: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

    本书介绍了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筹建过程、大胆开拓、深化改革、开创未来。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选择对象。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流传最广,最有创意,最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
热门推荐
  • 女配表示要珍爱生命

    女配表示要珍爱生命

    卫岚死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身份还是尊贵的当朝唯一长公主,有权又有钱,卫岚开启了古代美好生活,直到又一天她恍然发现……
  • 乳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乳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本书提供了乳品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43个实验,并涉及乳品实际生产中微生物检测和操作的5个综合实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尊天下

    农尊天下

    在经历乾坤劫后,一位少年凭借在众圣时代一位圣人的传承,从而凭借戒指内神奇的空间的奇妙能力种植出千奇百怪的东西。一粒普通的稻谷在空间里能种出一粒番薯大的米味道也是异常鲜美。空间出品的西瓜也发生了变异,瓜肉的特性和雪糕差不多,一旦打开放久了就会融化,总之空间出品必属精品。
  • 迁徙中的惊蛰

    迁徙中的惊蛰

    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描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心路历程。实为难得的佳作!
  • 设定重新载入

    设定重新载入

    一个重生了但是没有前世记忆的重生是残缺的,一个没有女人陪伴的人生也是残缺的,一个前世玩网游的重生后竟然不玩网游那绝对是傻的!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重生过得残缺,李泌决定既要有女人也要玩网游!
  • 全世界都在等影后分手

    全世界都在等影后分手

    意外穿成平行世界和自己同名的女生,南兮表示不慌;附赠首富父亲一枚,南兮表示这波不亏;发现穿越人士必备的金手指系统,南兮表示这波血赚;但是系统非要宿主在娱乐圈白手起家,南兮表示自己只想继承家产。
  • 瞳咒之契

    瞳咒之契

    吾辈陨灭,只是一个节点,为了在星盘上延伸出一条新的脉络!--------------------------唐元魂穿星际,来到阿尔法星球,前世记忆或被封印或被抹去,灵魂深处却暗藏着一种条件反射,让他瞬间能使出空间之力。异世中,他成了黑名单上的枪决犯,从刀口逃脱,却又被卷入更大的漩涡!命运是一张密不透风的蛛网,那条线原来一直握在自己手里!---------------------------PS------“我用瞳咒打开新的星空,找到了永生、自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征程!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你眼中的乌合之众,聚在一起照样可以耀武扬威!”【元素】:魂穿、系统、异界、异能等
  • 冰雪遥

    冰雪遥

    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传说了,开始是从一个叫逍遥城的地方传开的。传说有两个人,他们受了很重的伤,重到随时都可能死去。可是当他们自己都绝望的时候,眼前出现一片湖。最后,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之中的一人居然活着回来了,身上的伤也奇迹般恢复了。有人问她,是谁救了她?她说不知道谁救了她,当她醒来时,另一个人已经死了。那个活下的人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高兴,反而很难过。说好的黄泉路上一起的,他应该很失望吧。之后的之后,那个人一生未嫁,无疾而终。后来也有人问逍遥城的神——玄武。玄武没有回答,眼底隐藏着一丝苦涩。听族上的长辈说起过一些只言片语,传说有一片湖,当地人向它许愿就会实现,不过,是以自己的生命做为献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