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0600000010

第10章 智者的孤独——幽州台上的历史巨人

陈子昂,这位站在幽州台上的历史巨人,当他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广袤的空间,唱响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歌声时,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辉煌的盛唐诗歌,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华大地上产生着审美的冲击波。历史选择了陈子昂,让他来完成这个为唐诗展开的一个新天地的使命,陈子昂也旗帜鲜明地反对南朝的贵族文学,反对那种只求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风。他不仅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诗歌创作也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他的《感遇》三十八首,或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或感慨身世、抒发理想,都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

陈子昂生于一个富豪之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在17岁之前从不知道诗书为何物,整天过着斗鸡走狗、无所事事的生活。后因击剑伤人,有些后怕,陈子昂才开始弃武习文,发愤攻读,博览群书。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是,等到陈子昂踏上了文学之路后才发现,这一条道路更加艰难。虽然他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文学青年来说,要想出人头地谈何容易,更何况他还生活在当时相对封闭的四川。于是,他告别故乡,来到京城长安寻求发展的机遇。谁知,满腹才华的他却因无人赏识,又过了几年寂寂寥寥的痛苦时光,陈子昂为此郁闷不已。据唐朝李亢专记世事之独异者的《独异志》所载,正当此时,恰巧有人在长安街头兜售胡琴,价格高得惊人,不少人感到好奇,每天都有人去看这把琴,但没有人明白它的价值。就在人们议论纷纭之时,陈子昂从人群里走出来,按估价把琴买了下来。围观的人感到很惊讶,不解其意。陈子昂回头对大家说,我买这把琴,是因为我擅长音律,懂得乐理,会弹奏它,而别人不会。有人提议他能否现场演奏一曲,陈子昂当时没有答应,只是把自己居住的地址告诉了众人,并说翌日设宴专门恭候大家前来捧场。

第二天,陈子昂的居所来了很多人,热闹非凡,其中不乏京城名流,他们一个个翘首以待,想听听价值百万的琴到底能弹奏出怎样的天籁之音。陈子昂盛宴款待宾客,等到酒酣耳热,陈子昂忽然痛饮一大杯酒,然后对宾客们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蜀人陈子昂有诗文数十卷,来到京城也数年,却不为人所重视,反而对这把在我看来不值一文的胡琴却青睐有加,殊不知京都的显贵名流如此重物而贱人。说着,陈子昂举起胡琴重重地摔在地上,结果摔得粉碎,在众人的惊愕之际,他把自己的诗文取出来,一一赠给宾客。一时间,京都哗然,陈子昂的作品也迅速走红。近些年来,“炒作”之风甚嚣尘上,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遂使人误以为“炒作”是一门新兴产业。其实,中国古人在自我炒作方面也不输后人,陈子昂就是一例。不久之后,他就被建安王聘为记室,后来又做了拾遗。像陈子昂这样才华横溢的人,都需要靠炒作出名,也就无怪乎今日炒作之风之盛了!

陈子昂的这次自我炒作堪称经典,从此,陈子昂的大名迅速传遍京城,甚至有人对他作出了这样的预测,“此人必为天下文宗矣”,陈子昂的才华得到了上层人士的赏识,他也因此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就等于拥有了一张进入宦途的入场券,从此,陈子昂具备了出仕的条件,他就要步入宦海了。但是,初唐毕竟是一个讲究门第出身的社会,尽管陈子昂的家道非常殷实,但他却没有显赫的出身。因此,虽然陈子昂极善自我炒作,但想在朝廷偶露峥嵘却并非他所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期间还充满着几多坎坷和曲折。靠炒作一夜成名的陈子昂,步入仕途后却长期沉沦下僚。

岁月匆匆似流水,陈子昂依旧在原地踏步。既然已经进入了仕途,环境已不允许他进行第二次自我炒作,自视甚高的陈子昂也只有痛苦地面对现实。都说人生要忍耐,更要等待,陈子昂在等待机遇,机遇似乎也在等待陈子昂。

机会终于姗姗而来——武则天要改朝换代称帝了。尽管大家早就心知肚明,早就对武则天独揽朝纲司空见惯,但当武则天决定要称帝之时,这个消息依然引发了朝野的极大震荡,这在当时不啻于引爆了一个原子弹,让以正统自居的人士无不为之震惊。不要说武则天改制,其实早在武则天当年刚开始把持朝政不久,徐懋公(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就公开宣布反对武则天,并发兵讨伐。骆宾王旗帜鲜明地拥护徐敬业的举动,并为此写出了千古名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据说武则天是微笑着阅读骆宾王撰写的这篇讨伐她的檄文的,当读到“入门见嫉,蛾媚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时,她不禁赞叹道,这样的人才不用,宰相之过也,表现出了对骆宾王才华的爱慕和赞赏之意。但是,陈子昂却把武则天称帝作为一次改变自己人生的重大机遇,这样的机遇真是千载难逢,他顾不了那么许多,他不忍置机遇于不顾。因此,陈子昂只有忍辱折节,运用自己无与伦比的才华,挥笔写下了《上大周受命颂》《大周受命颂四章》《庆云章》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陈子昂对武则天歌功颂德,将武则天视为当世舜禹。他说:“臣闻仲尼曰:圣人,丘不得而见之矣。又曰:舜禹之有天下,丘不预也;又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丘已矣夫!皆伤不得见大道之行而郁悒也。臣草鄙愚陋,生长休明,亲逢圣人,又睹昌运;舜禹之政,悉皆目见,幸亦多矣!”他曾将武则天比成“圣母”,他还说:“非我圣母,庆云谁光?庆云光矣,周道昌矣。九万八千,天授皇年。”就这样,初唐两个著名的文学家站到了两个阵营之中去了。有了著名文学家的捧场,武则天心头的负罪感似乎淡化了许多,龙心大悦,陈子昂因此得到提升,后来位至右拾遗,也算风光一时。

历史上的武则天是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起用贤士以振兴国威的女皇,颇有太宗风度。所以,我常常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具闪光点的无非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余的也就“何足道哉”了,落实到我们最感兴趣的唐朝,我们便能轻而易举的想到的是百世帝范唐太宗,一代女皇武则天和风流天子唐玄宗了。尤其女皇武则天,她不拘一格,广开言路,大刀阔斧破格提拔人才。长寿二年重阳节,她命朝廷学士随行游龙门并要求学士们赋诗,从中选出诗魁,予以重奖。此时,陈子昂虽位卑官低,但诗名颇盛,受女皇重视亦随行。此行女皇收到诗篇约三十首,她抽选了其中自己宠爱的侄儿武三思,尚方监丞宋之问,麟台正字陈子昂的诗,交上官婉儿,命她一首一首的念,然后一起评议。上官婉儿首先念的是武三思的《应制诗》,诗曰:

凤驾临香地,龙车上翠微。

皇宫含雨气,荣臻挂日垂。

学士赵固为讨好皇亲国戚,赞叹道,梁王的诗自然流畅,不愧为好诗。武攸宜也说,情景交融,可贵可贵!接下来一首是大学士宋之问的《谒龙门》,诗云:

佛像千尊起,恩沫万家园。

福如两山松,寿比洛河源。

宰相张九龄闻毕称赞,情真意切,乃好诗中的好诗。张若虚也说,韵律优美,定可再夺诗冠。上官婉儿最后展开陈子昂诗稿,大家阅读后不禁大惊失色,竟然是一首直抒胸臆的谏诗。此诗触及时政弊端,言辞刚烈,倘若怒及皇威,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上官婉儿手捧诗稿面露难色,只到女皇催促,她才壮着胆子朗声读道: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奈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原来,陈子昂对武则天过分尊崇佛教,广建寺庙,劳民伤财之举深为不满,故以此诗警喻。诗一读完,场上顿时一片沉寂,气氛十分紧张。女皇环视众臣后,面带笑容向狄仁杰问道,狄爱卿,对这三首诗,你有何看法?狄仁杰乃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贤相,沉思片刻直率地说,武三思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诗歌能助圣上雅兴;宋学士诗道心声,是不可多得颂歌;陈学士直言广建佛寺耗财之时弊,为民请命,身系朝廷,字字铿锵,真乃时代强音也!女皇听后点头称道,子昂《感遇诗》不仅紧扣时政,正视现实,忠言直谏,不趋炎附势,不溢美矫情,今日之诗魁当子昂莫属。言毕,武则天还亲自赐一条龙珠玉带并当众发布命令,提升陈子昂为右拾遗。至于陈子昂侍奉则天,如果以封建正统观为立论的标准,显然就是“附武”“谄武”。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出发,不应当以媚臣而论,武周革命,以现代史观论之,是历史的一次进步,则天皇帝是大唐历史上与太宗、玄宗比肩的明君圣主。狄仁杰是与姚崇、宋景、张九龄堪称伯仲的名相贤臣。由此观之,陈子昂也是武周时期的忠良直臣。《资治通鉴》卷二百四记载,有一次,则天皇帝问陈子昂,当今为政之要,陈子昂答道,“宜缓刑崇德,息兵革,省赋役,抚慰宗室。各使自安。”正是由于他的针砭时弊,直言敢谏,以致他开罪于权臣,沉沦下僚。而武则天当政时,信用酷吏,滥杀无辜。陈子昂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他跟随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一带。通天元年(696),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陈子昂曾经尝试过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于是在神功元年即697年,他随武则天的侄儿武攸宜出征讨伐契丹时,他试图通过在边塞建功立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武攸宜对领兵打仗一窍不通,而且骄傲自大,因此,战场上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陈子昂求功心切,不时为武攸宜出谋划策,对此,武攸宜不仅毫不领情,反而觉得陈子昂留在自己身边,老是絮絮叨叨,令人心烦。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就将陈子昂降职了。由于建议未被采纳,只有潜默于下列,偶因登蓟北城楼,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慨叹时光流逝,古人的不朽功业已为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有一种壮志难酬,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写这组诗的同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蓦地而来,戛然而止,没有起承转合,没有山移水动,也没有借景抒情。它明白如话,用普通话来念,甚至也不能押韵,抒情主人公有如巨人一样屹立大幽州台上,举目四望,涌来的是无古无今的孤独。没人理会,更没人理解,只有无法抚平的惆怅在内心涌动,终于化作两行涩泪,滔滔而下。他眼里噙着饱含历史沧桑的悲哀,而不是万念俱灰。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这首短诗却是十分别致的,为历代的人们所称赏,仅仅四句话,已短到不能再短了,分明是陈子昂脱口而出,唱出了积压心头的深沉而厚重的现实感和历史感,这是从他那抑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中产生的情感和审美反思,在这样的抑郁情感和审美反思中,我们不难体谅到他那种超然于一般封建士大夫对个人仕途的坎坷和理想的失落而产生的愤懑情绪,所吐露的是对人生命运、社稷兴衰的由衷思考。这大概是盛唐诗歌所特有的那种恢弘气魄及耐人寻味的由来。

艺术家有权审视一切,尽管可能缺少某种敏锐的眼光,有时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什么也没有看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中,只有孤独、冷漠、空虚陪伴着他。他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天地悠悠,乾坤浩浩,个人在天地之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如此的孤独无助。想到了自己在政治风浪中如一叶难以把握的扁舟,任凭狂风巨浪在汪洋大海中颠簸,无论如何难以到达彼岸。如今,登临瞩目,古人不见,今人难约,天高地阔,知音难觅,何以安身立命,想到这些,诗人不由得失望悲痛,不禁潸然泪下。

艺术家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诗歌总是伴随着他们对各种直观事物的情感反思,并将这些情感反思融进了他们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的认知、感受和体验中去。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善于通过审美反思,从事物的感性形象中发现精神,开拓境界,肯定自我。如果一个艺术家只能从他的情感中发泄一些仅仅属于个人的琐屑、平庸、无意义的东西,那么他的作品绝不会有太大的价值。陈子昂的孤独感,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人理解他,认同他,并接受他,更重要的是当诗人登上幽州台茫然四顾时,深感时空乃至世间都是这般地不可触摸、难以掌握。这种对“前后上下”所产生的失落情绪不是诗人独有的,而是那个时代众多诗人所共有的,所不同的是陈子昂的心声却以最独特最深沉的旋律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的慨然高歌,抒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喟,而是一种超乎时空的大情怀,这样的大情怀,在上下数千年中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孔子站在大河巨川面前的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寥寥四句,是一个深厚博大心灵与苍茫旷远的历史以及广阔自然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不需要追求格律的完美,更不需要轻悄的雕饰,诗人只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一气呵成,虽然是直抒胸臆之作,却是掷地有声、震古烁今,成为特具魅力的千古绝唱。

陈子昂从军立功的梦想也宣告失败,无奈之下,陈子昂只好选择离开。在这期间他写成了三十八首《感遇》诗,其中第二首流露出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际: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通篇歌咏的是香兰与杜若。春夏之交,草木茂盛,枝叶青翠的树林里,兰草和杜若这类香草紫茎上开出朵朵红花,使满林的草木相形逊色,然而毕竟是幽独的。年光易逝,秋风又起,空有阵阵香气,又能怎么样呢?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怀才不遇,像幽深森林里的红花,无人欣赏,只有随着年光的流逝自生自灭而壮志难酬。

诗中的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它们的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持。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诗歌是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选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以“朱”“紫”二字,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镶嵌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朵下垂,覆盖着紫色的枝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其他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像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像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别“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对兰若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它的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嫋嫋”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的主观感受,形象十分传神。然而“嫋嫋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打压,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像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部分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部分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像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是通过仿古的手段达到革新的目的,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像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在38岁那年,陈子昂以父亲年老多病为由奏请归侍,朝廷下诏准许他保留官职回乡供养。不久其父病逝,陈子昂终日哀哭不已。因为父亲的去世,给陈子昂以莫大的打击,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陈子昂老家所在的射洪县县令段简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他听说陈家钱财富足,就心生歹意,图谋勒索。陈子昂家人给县令送去了20万缗,尚不能满足段简的贪婪之欲。于是就将陈子昂打入了南监,据说,狱中的陈子昂曾经给自己卜了一卦,卦相大凶,陈子昂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果然死在狱中,时年41岁。

陈子昂一生偏躁,从自我炒作,到讨好武则天,其实都是陈子昂褊躁的表现。但是,陈子昂却做过一件十分得意的事情,此事载于《唐书》之中。某日,武则天治下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谋杀案,被杀者是御史大夫赵师韫,他在外出公干途中被人杀死于一家驿站。凶手是同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徐元庆,当时徐的身份是该驿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刁民杀高官,这显然具有十足的爆炸性,整个帝国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驿站的工作人员要杀害朝廷要员呢?标准答案是徐元庆为父报仇。原来赵师韫曾任过下邦县尉,县尉在古代是县令的属官,专司当地的治安工作,徐元庆的父亲因为犯罪被赵师韫正法。不久,赵师韫升任京官,徐元庆为报杀父之仇,隐姓埋名,到一家驿站做起了普通工作人员。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他可以接近赵师韫的唯一方法。终于有一天,赵师韫为公事出差来到了徐元庆所在的驿站,徐元庆抓住机会,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赵师韫,报了杀父之仇。

徐元庆到底是孝子还是凶犯,该杀还是该予以表彰,这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当时占上风的观点是,徐元庆应该受到表彰,至少应该予以无罪释放,因为徐元庆是为了替父报仇才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因此,尽管徐元庆杀了人,但他杀人的动机高尚,出发点良好,在讲究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朝廷应该赦免徐元庆的罪行。

就在此事将要以这样的结果落下帷幕之时,陈子昂力排众议,写下了一篇《复仇议》,他在文章中说:“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陈子昂的意思很清楚,徐元庆谋杀之罪,案情清楚,按照唐律当然毫无争议地应该判处死刑,只有判处死刑才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徐元庆这样做却是为父亲报仇,是对父亲的一片孝心才让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将杀父的仇恨记在心间,誓与仇人不共戴天,其孝心感天动地,足以令日月变色。因此,陈子昂建议在对徐元庆处以极刑之后还应为他举行盛大的表彰会,以颂扬他的一片孝心。陈子昂的建议巧妙地解决了“礼”与“法”的冲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最后徐元庆的案子也就按照陈子昂的建议给结了。

事情得以如此圆满地解决,陈子昂难免得意洋洋,他顺理成章地要求,有必要将他的《复仇议》“编之于令,永为国典”。陈子昂的要求最后也得到了满足。

然而,几十年后,陈子昂的《复仇议》竟然被柳宗元给抓住了把柄。柳宗元认为陈子昂逻辑混乱,大脑不清。柳宗元开宗明义地说,毫不怀疑,陈子昂的建议是完全错误的。柳宗元条分缕析地说,徐元庆一案的要点在于徐元庆的父亲是否真的有罪,如果徐元庆的父亲有罪,那么被县尉正法就是罪有应得,父亲有罪被诛而徐元庆却执意为父报仇,谋杀朝廷命官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杀之是题中应有之义;反之,如果徐元庆的父亲死于无罪,赵师韫就涉嫌草菅人命,这样的恶官被徐元庆杀掉也就毫不足惜,徐元庆的行为在客观上也就是为国除害,徐元庆不但不应被杀,而且还应予以表彰;徐元庆要么有罪,要么无罪,二者只能居其一,一个人绝不可能像陈子昂所分析的那样既有罪又无罪。柳宗元因而断定,陈子昂的分析看似滴水不漏,实则精神分裂,其本质是核心价值观念的多元论,陈子昂的建议最终也只能扰乱人心,让人无所依从。

就这样,陈子昂唯一的一次辉煌记录被柳宗元给解构了,柳宗元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驳复仇议》的文章,并被作为定论收入在了唐朝的法律文献内。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顶峰时期。有一句熟语说得好,文风即人格,其实,诗风也多少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世风。萎靡柔弱的齐梁,也只能产生嗲声嗲气的永明体诗歌。大唐帝国建立之初,整个诗坛仍然秉承齐梁柔媚诗风,弥漫着靡靡之音。直到陈子昂步入诗坛,开风气之先,才从理论和创作上彻底摒弃了齐梁余风,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陈子昂现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和《登幽州台歌》等,具有慷慨悲歌的特色。陈子昂倡导的“风骨”“风雅”“兴寄”等诗歌革新主张,是彻底清除齐梁绮靡轻艳诗风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唐代诗歌走上一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干预政治、关心民生的健康发展道路。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称:“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诗歌侧重点是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因而存在着忽视诗歌形式美的倾向。部分诗篇,还存在着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有时只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而写诗,因而他的许多作品缺少精美的艺术形式和感人的艺术力量。

陈子昂的诗歌,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盛唐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大大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推陈出新,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这样富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审美理想,并将唐代诗歌的审美品位标定在一个崭新的高度。唯其如此,才有嗣后盛唐诗歌创作“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官商则大康不逮”的特征。他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古体还是律体,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风格声律,都能在继承的基础上颇多创新。这可谓由“复”求“变”,“变”中有“复”。盛唐诗歌之所以能“变汉魏之古体为唐体,而能复其商雅;变六朝之绮丽为浑成,而能复其挺秀”,陈子昂功不可没。就这样,一个觉悟的智者,用他的理想和智慧开启了一个时代,并带领着无数智者走进了一个辉煌的艺术王朝,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有了大唐诗坛的群星璀燦和光芒四射。

同类推荐
  •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在《三弟手足》、《药》、《辛亥革命时代青年服饰》、《记顾仲雍》、《哭鲁迅先生》等文篇写到青少年时代他“也曾到府山下去瞻礼过秋(谨)先烈的白木棺材”,也曾在辛亥年参加“武装演说队”等生活片断。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我爱这热闹的生活

    我爱这热闹的生活

    老舍之后“京味文学代表人物”,满族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侄孙女,隆裕皇后的亲侄女。看“格格”作家笔下的市井生活及烟火气息。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作者叶广芩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童年家族的兴盛、热闹和欢愉,少年开始的波折和历练,经历过特殊时期,也见识了瞬息万变,冷暖体验都是切肤的。但她却能有一颗不屈从的心,不凡的见识,是洒脱豪迈对生活又极富热心的。这本散文集内容主要是围绕其一家子热热闹闹、风风火火的生活来展开:与女儿顾大玉的成长、教育中碰触的无数火花,九十多岁的公公跟新时代的晚辈(顾大玉)抱持着的固执与可爱,与丈夫到日本生活的种种热闹以及各种哭笑不得好玩有趣的故事,以及记录从医经历时印刻在心中的二三往事。主要体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又很难得的人间烟火气息。
  • 普希金经典情诗选

    普希金经典情诗选

    2019年是俄罗斯现代文学鼻祖普希金诞辰220周年,特选择能代表普希金文学创作的作品集结成“普希金经典代表作”系列,分别是小说、爱情诗和儿童文学。本选集精选择普希金经典爱情诗,并增加注释,说明这些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等,如有可能,增加一些图,使读者对这些爱情诗有全方位的深入了解。
  • 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读书随笔

    本书是毛姆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里面有他开列的书单和他对欧美作家的评点和梳理,是一本不错的阅读指导书。
热门推荐
  • 睁眼闭眼的两个世界

    睁眼闭眼的两个世界

    我是一个瞎子,我有一个可爱的女朋友,但是我从来没看见过她。
  • 云域之异界争锋

    云域之异界争锋

    百年前的赌约,致使云域最强者陨落。被云域视为禁忌的黑暗雾灵再度崛起,成立了夜鸢殿——上至殿主,下至小卒,均修炼黑暗雾灵。许多人被他们拘走了毕生修为,从此成为废物一个,雾界风城的雪家第一天才雪云被他们袭击,夺走了部分修为,雪云死在了夜鸢殿的人手里。云域最强者云祈意外重生到雪云身上,故事由此展开……
  • 醉梦三世

    醉梦三世

    她是一国的公主,却在豆蔻年华遇见了身为质子的他,果真是一见误终生呀。她爱他、护他,更为他打拼下这浩瀚的江山。他曾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更给予她最贵无比的皇后之位,可到头来不过美梦一场。当她再睁开眼发现自己并未死,看着自己熟悉的闺房,她意识到自己重生啦。她以为重生之后的人生会与之前有所不同,所以她拼命地改变,却始终抵不过老天的玩弄。她发誓如若有下一世,绝不想起这痛苦的记忆,她发誓、她发誓……今生今世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呼吸的季节

    呼吸的季节

    十七岁的林小寒总是被一层忧郁的棉花包裹着。那双眼睛朦胧得像是暮色四合之时森林里漂浮着的蓝色丝绒,缥缈轻盈。周末的出现,像一道白月光闯入她的世界。在那个吹着海风的夏天,林小寒听到世间最动听的语言。而她的世界,从此繁花盛开。不再寒冷。因为她有了属于自己的白月光少年。
  • 穿越啦哥哥我超甜

    穿越啦哥哥我超甜

    女猪脚从艰辛古代变态养成傻白甜,家境贫寒,父亲是位书生,在她九岁那年失踪,留下重男轻女母亲和一岁弟弟。七年后母亲让弟弟上学堂请老师,将女猪脚卖入青楼,之后因为意外穿越到了现代。寄宿在男猪脚的小窝……
  • 通神少女:鬼王的千年契约妃

    通神少女:鬼王的千年契约妃

    她是一个草根女,莫名被人追杀活埋,生死关头鬼门大开,遭遇白骨鬼王,被迫签下生死契约。为了解脱契约,重返自由身,她费尽心机,不惜卖命给豪门大少,成为世人眼里的狐狸精!
  • 日本经典文学:春琴抄

    日本经典文学:春琴抄

    《春琴抄》是日本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作品集,收录《春琴抄》《阴翳礼赞》《旅行种种》《厌客》。《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发表于1933年,旋即畅销。该长篇小说是纯爱小说的经典之作,讲述自乡野老家来到大阪的商铺做学徒的男子佐助,爱上了主家美貌聪慧的目盲女儿春琴,在同她相处的那段并不漫长的岁月,他放弃了作为普通男子几乎可以放弃的全部,转而为她牵手引路,照顾起居,随她修习三味线。后来她容颜被毁,他旋即自残双目,几乎未有迟疑……本书收录的另三篇为随笔,都收录于1955年的随笔集《阴翳礼赞》。其中,《阴翳礼赞》一文被视为谷崎润一郎的文艺随笔代表作,集中阐释、展列了他的核心美学思想。《旅行种种》《厌客》短小精悍、文笔活泼,也是其代表性随笔作品。
  • 魔帝别撩我

    魔帝别撩我

    国公府中,樱沐荔看着眼前的男人,说道:“把衣服穿好”“……”男人笑道,又把衣服往下拉了拉,衣服下的肌肤若隐若现,樱沐荔见到,说:“你再这样,我可就不管了”“来吧,本尊在房间里等你”男人笑着回道,“……”樱沐荔无语了,翻了翻白眼,就不理他了,转身回到房间,关闭房门,把男人关在门外。门外男人摸了摸鼻子,失笑道:“小东西,有趣,”“来人,保护她,不准有闪失,否则,,,”绝对的宠文!!!男主闷骚,女主纨绔。【本文是我第一次写,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我会尽量去满足大家的要求的,谢谢大家,么么哒!!多多打赏哦!!!】
  • x时空调查

    x时空调查

    悬疑志力推君天力作,一部让你探寻历史的科幻悬疑小说。以时飞扬为核心的“时光”侦探社,潜伏着各种奇能异士。具有语言能力、可以和世间所有生灵沟通的宋采文,掌握空气中风元素的无情杀手慕容流浪,拥有优秀基因但具有双重人格的古代少年王猛等等……
  • 莫叹明月笑春风

    莫叹明月笑春风

    “我并不是喜欢纠缠的人,如今将着玉佩还你……便是将我对你的最后一丝情意给断了,我会与你退亲,日后你为君我为臣,你我之间再无任何私情。”良久,他薄唇轻启,应了声“如此甚好。”她笑了笑,可眼泪却落了下来,她转过身,向殿外走去,走到门前,她顿了顿,哀戚道“皇上的眼睛甚是好看,里面没有风没有月,没有星星,也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