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9400000019

第19章 浪漫飘逸的盛唐气象(3)

李白的想象能与比兴象征和拟人夸张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李白式的独特想象。在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时,他所选的都是雄奇壮美,令人惊异之物,如用雄剑、高山大河、大鹏、天马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过人才能;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来象征他的品性节操,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常常用遭受摧残、备受迫害的古代人物或惨绝人寰的事物来比喻他的经历和艰难处境,如“荆人泣美玉,鲁叟悲瓠瓜”(《早秋赠裴十七中楷》),“摧残槛中虎,羁枻韝上鹰”(《赠新平少年》)。这些惊人的想象与比兴象征的结合,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极大的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使诗歌瑰丽多姿波谲云诡。如《远别离》中的“日惨惨兮云幂幂,猩猩啼烟魂啸西”,“君失臣兮龙为鱼,极归臣兮鼠变虎”,这里的比兴象征与想象有力结合,给人造成惊醒的深思,将国君失去权柄、奸臣篡权挡道的情景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表达得惊心脱俗而明确清亮。往往通过想象,借助拟人,移情与物,如“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江”(《白云歌》),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人的性格和感情赋予大自然,这样的移情,使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具体生动,变抽象为具象,富有浪漫气息。李白还常常把神奇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产生独特的效果,“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裴十四》)“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十五》)“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这些夸张,把诗人要强调的生活现象,事物特征以及主观感情借助新奇的想象尽情放大,使艺术美得到突现,让人感到处处新颖奇特,自然美与精神融会贯通,形成一体,从而达到与他人不同的风尚。李白将神奇绚丽的想象与这些抒情修辞手法交互使用,使客观事物主观化、现实生活虚幻化、内在情韵外在化、抽象事理具体化;把轻化重,把重化轻,大化小,小化大,无形的变有形,化多为少,或化少为多等形体变化取得超乎寻常的艺术效果,由此令人感受到事物的强化、异化、陌生化;表现出诗人情感的力量。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个性,给人强烈、新奇、生动的审美感受。

李白的诗歌的结构跳跃跌荡、纵横开阖以抒情为基本线索,这是李白诗歌的又一特征。思想感情的肆意奔放,跌荡起伏,决定了他的诗歌结构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往往开篇突兀横绝,纵横跌荡,结尾往往陡然转折而突然煞尾,有的在感情最强处戛然而止,但都有千钧笔力。如《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思想感情的瞬间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荡,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的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郁结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云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此首诗中,表现得相当突出。由此看来,只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就是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感情始终自然豪放,横空出世,狂飚骤起,有时,这类诗还引用神话传说,光怪陆离,恍惚若迷,如《远别离》。有时诗的中间,常常是现实与幻境交织相映,神话与史实错综不分,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皆有纵横跌宕之特征。又如结尾,有的在感情高潮最强烈时戛然而止,余音袅袅,如《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有的在内容或感情上陡然转折处突然煞尾回味无穷,如《梁园吟》在极言及时行乐之后,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作结,表明其身虽已消遁沉沦,但壮志犹在,雄心不改。这种结尾都非常有力,有气势,始终显示出一位傲岸不屈,浩气不减的高大形象。

在李白的想象中,他对各种意象的捕捉能力是超人的,每当诗人澎湃昂扬的诗情无法抑制按捺时,无法为一般意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纵横驰骋、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以浩然盛气摆渡运转词语,进行艺术的变形。在感情高涨时,这些意象就偏离常轨染上奇幻的色彩。比如,诗人往往改变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的比例关系,通过形体规模的变形来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在这众多的意象错位对比中,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激情和自信,有时他还打破空间方位的界限,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之事物任意由己调遣,通过空间的变形展示诗人宽广的胸襟。如《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天上、地下、眼前、往古,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有天马行空不可遏止之势。表面看来,似乎信笔挥洒,未加刻意雕琢,仔细玩味,则脉络分明,一线贯通。诗人时而写自己的行迹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如三四、七八句),使这条感情线索时显时隐、一起一伏,像波浪推涌,节奏鲜明,又逐步趋向深化,由此可见诗人构思之精妙。在色彩上,在声调上,在韵味上,都协调一致,给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幽咽的感觉。

总之,李白乐府歌行写得最有气势,最为浩瀚波澜,想象超人,意落天外,随意挥洒。他的想象时而令人惊奇,时而令人怵目惊心,令人目不暇接。以他天才的艺术创造力,丰富了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发展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和技巧,开拓了诗歌艺术的新境界,从而使他的诗歌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文坛诗苑中的一朵奇葩,极大的丰富了我国诗歌艺术宝库。

清新俊逸的绝句风神

李白雄豪奔放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乐府歌行中,而清新俊逸的风神主要体现在五七言绝句中,“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他的绝句往往自然明快,具有优美的情韵,颇有神来之笔。特别是李白的七言绝句,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自如而以一气贯穿的表现手法。许学夷《诗源辨体》说:“太白七言绝句,多一气贯成者,最得歌行之体。”他的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极为明显,在他159首绝句(五绝79首,七绝80首)里,拟乐府民歌的作品约45首,占了近三分之一。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之作。为此,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如七绝《早发白帝城》可谓神到、笔到、意到,一气呵成,俊爽之至。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远非绝句精髓。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受到无限委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首诗说:“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他的绝句又有“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玄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沈德潜:《说诗稡语》卷上。的特点,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时感知感悟,明快说出,道出浓郁的思乡之情中最动人的某一点,遂引起千载之下人们的普遍共鸣。再如《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全诗夸张,却十分自然亲切,兴到语绝,令人叹服。

李白的绝句具有清新纯朴的民间气息和活泼生动的民歌情调。如《玉阶怨》、《越女词五首》、《巴女词》、《襄阳曲四首》等,都能体现这一特点。如《越女词五首》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种类似于民歌出口成章,纯赖兴会或灵感的天然句式,在李白的五、七言绝句中俯拾皆是,就作品的自然天成和清新明快而言,李白绝句的成就是无人比拟的。

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前二句看似写眼前景,但已带出人的情绪化,众鸟的高飞和孤云的独去构成了飞动的物象,但二者的动是有差异的。众鸟高飞的喧闹反衬出孤云独去的高雅,孤云独去的悠然,又烘托出众鸟高飞的迅急。在众与孤、急与缓的反差中整个画面占据着人的视野和思绪,蕴含着无限意趣。景物的飞动,其实是诗人内心的外在反映。后两句写的很绝妙,诗人与山对视着,心灵感应着,情感交流中,达到了物我两忘,水乳交融的境界。在万籁俱寂的空灵中,一切尘世的荣辱恩怨、悲欢离合都不存在了,唯有这大自然中的敬亭山与诗人脉脉无语,心心相印,对视不厌。在这种情景交融中,一切都凝固了,没有鸟、没有云、没有声,有的只是人化的敬亭山和物化的诗人。诗人把独坐的静与山景的静贯穿于全诗,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作者能抓住瞬间的心理变化,并将山与景短暂的心领神会的感悟脱口说出,毫无雕琢之痕迹。在人与景的自然冥合中,透露出未曾说且不必说的情思。又如《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前两句叙事,妙就妙在后两句。在古诗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再从杨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切更向手中吹,”此诗写的也具见巧思妙想,但与李白的这两句诗相比,显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则是把联想与奇想结合一起。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加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他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为诗人的感情化身。李瑛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这一赞语实为一语中的。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两诗的出发点相同,但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都表现出诗人的想象时自由飞翔的结果。虽然话语结尾明白晓畅,景物也很简单,情思也只是灵心一闪的感悟,但蕴含却委曲深长。

绝句体制短小,适于写一地景致,一时情调,但它离首即尾,易流于浅露,为此绝句贵在含蓄。但若刻意锤炼,又易现斧凿痕迹,所以绝句又贵在自然。李白的五七言绝句,都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做到了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劲而内蕴丰厚,这可说是绝句的最高境界。诗即人,他的绝句写来飘逸洒脱,正如他气宇不凡,不守清规戒律限制一样,所以他的绝句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如七绝《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承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之事,次句是写月景的迷人,只有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才能激起“谪仙人”李白羽化遗世之想。三四句写泛舟湖上赏月饮酒之乐。湖面清风明白,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说:“清风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不用一钱买”是第三句“赊”字最恰当的注脚,但还不能尽此字之妙。“月色”岂能“赊”?又怎能“赊”?然而就这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了。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豪,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赊”字的妙用,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亲切异常。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高人一等,略胜他人一等。富有新创。作者《送乾侍御之广德》中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其中也用到“赊”字,皆妙。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正是举杯畅饮之时,自然引出末句。“将船买酒白云边”,写出洞庭湖面辽阔无垠,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尽在白云深处。足见湖面之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了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这首诗即境发兴,一时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正如谢榛所言:“以兴为主,浑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四溟诗话》。。所绘奇情异趣,明净秀美,如同神仙境界。另如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赊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美丽明净的湖水,美丽动人的传说,显得如此空灵剔透,在这如画的境界里,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水、月、云三位一体,晶莹透亮,这种空灵秀美和人的纯洁明净相一致,使这一琉璃般的世界如同仙界一般,令人神往,具有无穷的韵致逸趣。

同类推荐
  •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本书选取61篇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从美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角度切入,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上,对作品进行品读与评鉴。每篇赏读文章约千余字,篇幅短小精悍,笔风轻快灵动,且注重文化解读和个人体会,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原创性。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大中学生和诗歌爱好者,也可供诗歌研究者参考。
  •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

    本书是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原著,影片主角原型CIA负责人门德兹的真实讲述。电影的导演本阿弗莱克称赞它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的勇气与责任,以及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坚定信心。1979年11月4日,六位美国外交官设法逃出了激进分子围攻的美国大使馆。其余人员遭到扣押,长达444天。六位逃亡者在加拿大使馆留宿了两个多月,直到中央情报局展开冒险营救行动。
  • 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

    回忆在我们的奔忙中消失殆尽。我们茫然的走在不知名字不知尽头的路上,来不及去想。或许我们要去那丛林中看一看,去那乡野里瞧一瞧,走进坦荡的田地,爬上幽然的高山,才能找回那些心灵的遗失。又见炊烟起,淳朴的人物,独特的民俗,安静的笔调,温暖而祥和,讲述一个旧日的乡村故事。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热门推荐
  • 神控法界

    神控法界

    控气控火控风云,控风控云控雷霆。控人控己控天地,控天控地控星辰!这是一个掌控的世界,只要你足够强大,你就能掌控一切!
  • 魂寂惊武

    魂寂惊武

    我辈修士,穷其一生,夺造化,寻机缘,慕求天至尊!吾之一途,极致而生,破苍穹,斗乾坤,魂寂亦惊武!【新人新书,求支持】
  • 穿越一把刀

    穿越一把刀

    穿越了,没有系统,老爷爷,只有一把神刀,还TM是没解封的,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杀怪解封呗!
  • 前进吧!小小冒险者

    前进吧!小小冒险者

    记得那天晚上,我向流星雨许了一个愿望,然后,我就被砸到了...
  • 崩坏妄想乡

    崩坏妄想乡

    妄想一步步击碎现实的玻璃,崩坏一次次袭击沉睡的琉璃,睁开眼是遍目的恐惧挣扎和离奇,闭上眼是无尽的黑暗空虚和颓废。这里是妄想乡之地,光怪陆离打破所有世界隔隙。前方满是荆棘,后退,一落千丈。
  • 全能玄师:逆天三小姐

    全能玄师:逆天三小姐

    (全文免费阅读)她,本是暗杀组织的顶级杀手,却不料被人背叛。意外穿越到冰家废材三小姐身上,召唤,炼丹,炼器,凝阵,魔兽大军,她想要就有。说她是废材,她偏要做天才。当废材不再是废材,当她成为她们仰望的地步时。看看他们还敢不敢说她是废物。看废材小姐如何逆天!!!魔兽,仙兽级别以下的不要!丹药,五品以下的不吃!武器,天品以下的不用!不用的统统卖掉!大把大把的赚钱!!!他落云天,本是她师父,但此生却只爱她一人,甘愿为她付出一切,即使是生命。他暗夜寒奚,和她的一次偶遇,她将他的兴趣勾起,不知何时深深爱上了她,宠她入骨,不想让她受到半分伤害。到底谁才是她的真爱?强者之路又会发生什么?敬请期待!
  • 冥王缠婚:这个夜晚不太冷

    冥王缠婚:这个夜晚不太冷

    老老实实在地铁上班,却莫名被睡。从此眼前都是鬼!一只只都想吃掉我。秦洛:“夫人,我饿了。”我伸出胳膊凑到他面前。“这不好吃。”“那哪好吃?”
  • 傲视云端

    傲视云端

    古老真气,新流异能,气异双修谁与争锋!热血兄弟相随,妖兽精怪为奴,绝姿佳人为伴,一身傲骨直视云端!
  • 以神

    以神

    十四年前的往事,一个路边捡到的婴儿,突遭的惊变,紧随而来的身死危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过去……或是刚开始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