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9400000014

第14章 豪侠精神的诗意情怀(4)

开篇从月写起,依次为明月照耀下的凉州城、城中全貌,琵琶声声,这都是夜宴的背景环境,运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基调,表现出凉州的宏大、繁华和地方色彩。随着节奏的舒缓,下文展开了对夜宴的描绘,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手法。“故人”多,离别的时间长短也不一,劝勉在坐朋友多加努力,赶快建功立业,一个“笑”字,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朋友相会相聚,一醉方休正是边塞人的本色。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致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之人不能如此者。“花楼门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他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念。同样,末句“须颠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从人物的神态中,我们可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和胸襟。同时,当地胡汉杂居的凉州不仅人烟稠密,而且胡乐盛行。地域的遥远,风俗语言的差异,战争的恩怨,都未能阻隔胡汉氏族的融洽和文化交流。由此看来,他的这类边塞诗,实为一曲胡汉民族和睦相处,文化交流,共同进步发展的颂歌。

边关乡愁是边塞诗的传统题材,前人的边塞诗表现的多是愁苦、怨艾、征夫思妇共同的思情别绪,给人深深地压抑和沉重,而岑参久参戎幕,久戍不归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却把这部分内容写的格外深挚真切: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杀场愁杀人。

《题苜蓿峰寄家人》

诗人借山水节气吐乡思亲情,闺中之想,沙场之愁。虚实互衬,构思巧妙,愁思哀情,深挚动人。客中送客,客归己不归,个中滋味,诗人深有体味,最有发言权: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意外相逢归客,仓促中无法作书,只能凭人传语,一句“平安”,抵得千言万语。可谓情真意切,虽只是用家常话写眼前景致,却道出人人胸臆中语,反映了诗人感情生活及诗风深沉细腻的一面,遂成为客中绝唱。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不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岑参此诗正有此特色。而《送崔子还京》则是另一种情景:“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以故人归京之疾、回家之乐,反衬自己久滞难归之悲,思乡念亲之苦。这两首诗结尾处有余不尽之意,表现出了共同的特点。

岑参诗歌中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作,数量虽不多。但语极沉痛,如《从军行二首》,就描写了安史之乱、西京沦陷、荒芜的城池、尸山血海的人寰惨景:“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干戈碍乡国,豺狼满城堡。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令人惨不忍睹。说明战争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无端残害,对吐蕃借机入侵,大肆劫掠的不义之举,诗人表示了极大地愤慨:“羌虏昔为平,华阳积僵尸。人烟绝虚落,鬼火一城池。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对那些趁机作乱的蕃镇们他进行了愤怒谴责,对大肆杀戮的暴行更是大加挞伐和揭露:“杀人无昏晓,尸积填江湾。饿虎衔骷髅,饥鸟啄心肝”,“夜雨风潇潇,鬼哭连楚山。三江行人绝,万里无征船,”《阻戎泸间群盗》。这些忧国伤时诗中,激荡着诗人的爱国热情,并时有长策在握、功业无成的悲愤:“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塊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行军诗二首》之一)。“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抚剑伤世路,挨个凄凉图。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行军诗二首》之二)。在这些诗中均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怀,为国献策但功业无成的郁闷,可见,这些诗有可能是诗人早期之作,但情调始终是高亢昂扬的,精神始终是积极进取的,时代亢奋十分明显。

总之,岑参因传奇式的经历,扩大了边塞诗的表达范围,打破边塞诗的传统格局,方方面面的内容皆有涉猎,丰富的内蕴是其他边塞诗人无法企及的。他的边塞诗如同一幅历史画卷,五彩缤纷,鲜艳夺目。他的艺术风格,古人早有定评。唐代诗评家殷璠称赞曰:“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杜确称其诗:“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岑嘉州诗集序》。都指出了岑参诗的立意构思,谴词造境无不具有新奇俏丽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传奇式的军旅生活,神异奇特的西域风光是分不开的,这正是此风格的客观基础:“岑参诗亦自成一家,盖尝从封常清军,其记西域异世甚多。”许凯:《彦周诗话》。而“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美陂行》。,则是形成岑参诗风的主观条件。本来这些奇异不凡的现实生活题材,经过诗人好奇而奇特的想象、艺术的夸张、绚丽的着色,更富有浪漫色彩:西域风光更加神奇瑰丽,诗人以欣赏的笔触描写艰苦的军旅生活,更显其悲壮和诗意,令人惊心动魄的沙场战事更让人惊异。诗人将艰苦卓越军旅生活,恶劣的边塞环境全部诗意化了,成为人们神往之所在,为此,洪亮吉认为“诗之奇而理者,其惟岑嘉州乎?”《北江诗话》卷五。并以自己亲历终南山,贬戍新疆的见闻,来说明岑参的《游终南山》和《走马川行》等诗所绘景色“奇而实确。”这一独特的韵致使诗人新开的处女地,是有领风气之先的创造。

岑参最为擅长排律,除此之外,岑参各体诗均有佳作,但七古最为擅长。“岑嘉州七古劲骨奇翼,如霜天一鹗,故施之边塞最宜”施补华:《岘佣说诗》。。诗人的七古善以声韵传情达意,在韵位的疏密,用韵的平仄转换上有独特的创新。在他的七古中,有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的,如《玉门关盖将军歌》;有声韵急促,韵位繁密的,如《走马川行》,突破了偶句变为奇句的格局,三句一换韵,三句中句句押韵,表现出独特的边塞恶劣的环境和战事的危急,紧锣密鼓的音节,把边塞特殊氛围渲染出来了;又有平仄交替,频频转换,摇曳多姿的节奏,表现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如《白雪歌》。这些韵位的不断转换与诗的内容十分和谐一致,为诗情韵致张本,根据需要变换旋律,极富有跳动性,体现出追求声情并茂的美感来,这都是诗人创造性的贡献。

岑参具有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的大度,所以他的诗深受胡汉民族的喜爱,“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三。。“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他那昂扬的爱国热情,始终激励鼓舞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诗文家及有识之士。成为后世汉民族爱国保家的榜样和力量源泉之一。如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跋岑嘉州诗集》。,并盛赞“公诗信豪伟,笔力追李杜。常想从军时,气无玉关路。……工夫刮造化,音节配韵矆”《夜读岑嘉州诗集》。。可见诗人诗作的思想内蕴的深刻博大,他那积极而昂扬的进取态度,坚强不屈的个性,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给后人以深远的影响。

“高岑”边塞诗的高标独韵

在文学史上,高适岑参并称,二人理所当然的代表了边塞诗派,但是,就出身、性格、经历、文学渊源及诗风论,二人又各有异同。高适岑参均家世显贵,同为家道中落,早年孤贫,长期落魄不遇,位居下僚之辈。两人都有长期从事边塞幕府的经历,都有对边塞生活亲身体验的感受,高适诗的内容侧重反映东北边陲风光战事(蓟门、燕赵),岑参先后有五次出塞和入幕,所见异域风光更为广阔,体验更为深刻全面。岑参的七言歌行更多反映西域风土人情及战事场景,地域辽阔,两人在安史之乱后均得到升迁,都因直言敢谏而遭贬,晚年都曾入蜀,高适是“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旧唐书、高适传》。。追求功名上二人又是一致的,都热衷于功名,而高适功名思想更浓,常“喜言王霸大略,……以安危为以往”《旧唐书、高适传》。。责任心,事业心极强。性格上崇尚节义,深受游狭和纵横家思想影响,都具有豪侠奔放的个性和气质。而岑参崇尚好奇,对边塞生活充满了喜爱和欣赏,茫茫戈壁,巍巍天山,皑皑白雪,炎炎烈日、火云热海和狂风飞沙,变幻不定的气候都给他带来了欣喜,处处都体现了诗人好奇的理想和追求。他把艰苦恶劣的环境当做一种美,一种精神,一种气质来欣赏,所以英雄主义更强。这些出身、性格、经历就凑成了二人诗歌的异同。下面主要讨论一下文学渊源及诗风上的异同。

首先,“岑参”在继承传统和创新上不同。他们在继承文学传统上进行创新是共同的,但是继承的渊源上有所不同,取源态度上各异,因而在诗歌形式上各有其特点。二人都推崇建安风骨,高适似乎受的影响更深。特别是对传统诗歌形式方面的继承,高适因袭较多,突破不大,创新略嫌不足。其一,他在边塞诗创作中,因袭旧题较多,如《塞上》、《塞下曲》、《燕歌行》、《大古梁行》,似有穿新鞋走老路的弊病。他借用这些乐府旧题反映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但严重的约束了创作才能的发挥。对多元世界,抒发个人丰富的思想情感都有较大的限制,不能尽情的抒发情怀的灵光闪现,缺少活泼灵动。显得呆板僵化。其二,他写了部分新题乐府,如《营州歌》、《部落曲》、《九曲词》等,并能使新题与诗的内容有机结合,也能尽量舒展自己的才能,然而表现语言形式单一,固守于五七言体,整齐划一,并不如岑参那样用流畅自如的歌行体,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舒卷自如,随心所欲,自由放纵奔放。这一方面仍可发现他的因袭多创新少的痼疾,令人读后仍觉为乐府旧题诗,感觉不到新颖,而觉为守旧,变化不明显。同高适相比,岑参较多地融合了六朝鲍照、谢朓的影响,诗风绮丽。“如逢祢处土,似见鲍参军”(《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可见岑参的审美取向。也就是说,岑参对六朝以来的近体诗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大力研究,并有独立的创新,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就。他用崭新的歌行体,取代了乐府旧题,特别是诗歌形式上,彻底突破了乐府旧题的束缚与羁绊,走出了完全属于自己开拓的一条新道路。他先后写了七十多篇边塞诗,竟然没有写过一首《出塞》、《入塞》、《从军行》、《关山月》、《塞上》、《塞下》等旧题诗篇,他的歌行体都为“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在盛唐诗人的开创里,岑参最为擅长此体来表情达意,尽管李白、杜甫也擅长此体,但与岑参相比,也略显逊色。所以说,岑参的歌行体诗别开生面,以全新的姿态亮相诗坛,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崭新面貌。

尤其在诗歌的句式、节奏、押韵等方面,岑参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岑参用歌行体写的边塞诗,表现出别人没有的样式,从不受旧题乐府窠臼限制,独创一格。比如旧题乐府都是偶句结体,或二句、四句的格局,而岑参的歌行体三句一节,同时三句一换韵,句句用韵,与旧题偶句押韵迥异,显示出音节急促,奇峭瑰丽的特点。他往往根据内容来变换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有机结合,效果极佳。有的诗多次换韵,形成音节的响亮清越,气势雄健逼人的,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多达七次换韵,诗句流畅而音调清亮,还有转韵时用顶针手法的,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全诗两句一转韵,有四处用了顶针手法,气脉以一气贯之,语气流畅,笔墨洒脱,词章手法娴熟精妙,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才能,显示出艺术上的创新。就一首诗的句数上说,岑参也有别于其他诗家,他不再局限于偶句成篇,而是根据需要能偶则偶,能奇则奇。如《敦煌太守后庭歌》由十五句构成,显得奇突不平,异样生新;就诗句的字数上说,诗人喜欢用三、五、七言句式,错落有序,富有变化。与每节句数多少相应,用韵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的;也有两句一换韵,三句一换韵、四句一换韵等形式,打破了歌行体偶句用韵,始终一韵或很少换韵的旧格局。节奏或轻快自如,或急促铿锵。这种欣欣变化,使节奏、旋律都有超人之处。清人施补华说:“《轮台歌》:‘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等句,兵法所谓其节短,气势险也”丁福保:《清诗话》,,两句一换韵,有两个五言句,其余则为七言,较似岑参歌行体。别的歌行体就不如岑参诗句式参差,错落有致了,显的整齐严谨,凝练,虽有一股遒劲浑朴之势,但缺乏生新奇峭的独创性,因袭守旧痕迹较为明显。

在描写抒情上,岑参也是各得风流,迥然有别的。岑参诗重在描写,通过描写瑰丽的景色来抒发内心感情,情感的抒发在描写中已得到很好的表达。他的诗多是客观描写景致,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生活感受,通过奇异之景引人入胜,而诗人之情思也就浑融其中了。往往借景物表达情感,内心情感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自然衬托,烘托渲染而出,情与景是浑融一体的,显示奇峭瑰丽。高适的诗重在抒情,并且往往直抒胸臆,甚或夹叙夹议,为此,其诗主观情调较浓,在这方面有如李白。在他的诗中,虽有描写景物,也不过是借景抒情罢了,体现不出景情浑融的特点。表现不出磅礴之气势,情由景发,景中自有情达的局面。

特别是赠别酬唱之作,岑参与高适更是径庭有别。酬唱赠别是古代文人交往的重要手段,为此,酬答赠别之作历来是文人创作的一种体制,其中不乏千古名篇。但细察之,虚应酬者居多,无病呻吟者为众,那种伤情离别,慰勉离绪的抒情格调是一致的,千篇一律的,少有开拓创新之作,然而到了盛唐的岑参手中,却另辟天地,彻底改变了固有格局。而是把大量的笔墨放在对别地别时的自然风光的描写上,在光怪陆离的绮丽景色末尾,轻轻点出送别之意。在大量的自然风光中赋有浓浓的抒情描写,这就使酬赠送别之体有了新创造,而且在创造诗的意境上,对旧有的艺术技法有了重大突破,显现出别开生面的诗境,大自然风光给人的惊喜将离别的怨愁一下子冲淡了不少,更多的是鼓励和发扬,少有凄凄哀哀柔弱的儿女之气。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上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天;蒸沙砾石燃虏云,沸浪炎热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窘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同类推荐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里斯本夜车

    里斯本夜车

    你问,“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其余的该如何处置?”我,也急于知道答案,我的身心,如同被唤醒的心灵考古者迫切寻找灵魂的栖居之地;你的文字,是炼金者的心血,牵引我,决然跳上前往内心之旅的列车。一次布满困惑与悬疑的出轨旅行,一段充盈感悟与省思的生命探访,文学叙事与哲学思辨的激情碰撞......
  • 陶行知讲国民教育

    陶行知讲国民教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追梦

    追梦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女人,年轻时有许多梦想,到了这个年龄,在她回忆旧时的梦想时,那文字就显得愈加深沉,让读它的人有许多同感。
热门推荐
  • 衣冠何渡

    衣冠何渡

    惊梦忧思帛带牵,衣冠权柄不由己。原嫣愿黄终成玉,倾玄无念守黛影。薄墨款款归来去,橘香萦萦共此生。……为了一个的约定,她衣冠归朝,为他人守帝位,但朝野风雨岂容她一人翻覆……
  • 糖不甜吗

    糖不甜吗

    顾婷原以为找了个小奶狗弟弟,可奶狗变狼狗,咬住了还不松口。丁哲翰爱了一个女人十年,对方却不知道。不过,两人牵手的瞬间,十年的酸甜苦辣都已经不重要了。顾婷:“弟弟我们一起玩游戏吧。”丁哲翰:“好…”顾婷:“弟弟,这个boss我打不过!”丁哲翰:“好…”顾婷:“弟弟…”丁哲翰:“该叫啥?”顾婷:“呜呜呜,老公我错了~”顾婷一定不知道,丁哲翰为了让她找到他,站到了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地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地

    暗地

    蹲在“京片子”烟酒店门前的那个男人是我堂哥,分头,上了啫喱水,脚底下是梧桐树巨大的树阴。每一辆公交车进站他都要跟着跑过去,站在车门口往里看,然后和前一次相同,再回到烟酒店门口蹲下来。他跑来跑去,第十一次蹲回树阴底下时,烟酒店老板胡大年实在忍不住了,“你个死山羊!”那是我堂哥的外号,念中学时我堂哥喜欢搞怪,留了一撮小胡子,他们就叫他山羊了,一直到现在。“山羊,”大年说,“你他妈的能不能少跑两趟,晃得老子眼晕。”
  • 我的夏桂珍奶奶

    我的夏桂珍奶奶

    本篇讲述了我和奶奶的生活往事,也谨以此篇献给我逝去的奶奶
  • 我真不想做道士

    我真不想做道士

    赵亮被系统前强行纳入了地图,任务由玩家自己摸索?
  • 一宠成瘾:燃情老公夜夜缠

    一宠成瘾:燃情老公夜夜缠

    作为锦城最矜贵的男人,陆谚深沉默寡言说一不二,唯独对慕念念态度迥异。陆谚深最想做的事情始终是:宠她、宠她、再宠她,抓紧机会生娃娃!作为不仅一无所有,还走投无路,不得不投入陆少怀抱的女人,慕念念对陆谚深的态度也一向明了:咸鱼翻身把歌唱,从此农奴变地主……----1V1深宠甜虐文,希望大家喜欢。
  • 温州女老板

    温州女老板

    22个人物,22种人生,22段故事,22种精彩。北大教授郑学益、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辉、温籍女歌手白雪、知名用家吴玄等倾情推荐……
  • 母亲的江湖

    母亲的江湖

    以我母亲坎坷曲折的人生作为铺垫.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热血.激情.一幕农村真实版的英雄本色...
  • 重生之百变奇女

    重生之百变奇女

    她是上帝的宠儿,琴棋书画个个精通,可是爱上不应该爱上男人,被闺蜜和她喜欢的男人,杀害....等等..重生之后她成了丞相家的大小姐脸上有脸上有红色的胎记因胎记原因很多人都讨厌他直到偶遇他后他的人生又一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