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6100000033

第33章 黄河边的风景(2)

如果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把黄土高原当做父亲,那纵流其上、九曲十八盘的黄河就是母亲。光阴过了千百年,草木荣枯了千百转,黄土、黄河,生于兹,养于兹的人啊,无时无刻不在你们的呵护下,无时无刻不在你们的滋养中。

春天毕竟还是来了。比不得江南,黄土高原的春天总是显得不解风情,有些姗姗来迟。它就像西部汉子的情怀,平时仿佛一颗冬日里结成硬冰的软儿梨,褐皮糙脸,黑硬坚实,难得其味,一旦为你融化,软甜香盈,其甘无比。说起软儿梨,我们就该到春风里,沉醉在什川的梨花中。

四五月间,从兰州出发,向东北沿黄河而下,汽车穿行在黄土高原腹地的沟壑间。一边是没有被人侵扰的山峦,一眼望去,沉静木讷,短短的草皮掩不住千疮百孔的胴体。另一边是破碎的山岩,让人惊叹柔弱的外表下,坚硬的内心。那由一块块天然长方巨石叠垒堆砌起来的山体,像一个个发威的天神矗立在路边,使人感叹造化的力量。耸立时,黄土高原质坚至硬,刀劈斧凿难以动容,但一旦遇到黄河的水样柔情,便顷刻间推金山倒玉柱,匍匐脚下,真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共死,难以分开。

就这样,黄河流到小峡、大峡间,回眸一笑,依着南北两山,妩媚地一转身,把黄土高原团团抱住,用黄土铺就了一个太极图一般的什川。

跨过据说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农民第一桥”——一座飞架于黄河之上的钢索吊桥,就到了兰州最美的乡村——什川镇。

说不上是先有什川堡,还是先有什川人,反正那是几辈子前的老话了。大概是在明弘治八年(1495年),人们在位于上峡至河口、东山至泥湾的什字交叉处修筑了一座军事堡垒,被称为什字川堡,后人简而化之,什川这个地名就叫开了。

什川最老树是一棵有500年树龄的古槐,在默默地见证着人间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的巨变。什川最有名的是一棵被称为“连心树”的苹果树。由于果子好,自豪的什川人一定要送到北京,让毛主席尝尝。听当地人讲,毛主席除了夸奖果子好,还捎来20元钱。当然,什川最多的是梨树,大概有1.2万亩,可以说“有梨花处皆有什川人”。令人称奇叫绝的是这里有几千棵梨树树龄在100年到300年间,至今还年年开花,年年结果。

也许是苍穹眷顾黄天厚土上的子民,把梨树撒播在黄土高原,让梨花慰藉多灾多难的儿女,让他们在饱受干渴、饥荒煎熬后,可以用片刻的甘甜忘记疾苦与困顿。什川盛产冬果梨和软儿梨。冬果梨不仅有鲜食之美,而且还有蒸食、煮食之妙,特别是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季,不管是什川人,还是兰州人,都好这一口——“热冬果”:把梨的核掏出,用花椒、冰糖等佐料,蒸煮一番,趁热食用,不但可以止渴消寒,而且还能化痰止咳,生津润肺,对人大有裨益。软儿梨也最好在冬季品尝,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化心香水”。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专门赋诗赞美:“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

月夜看梨花亦是人间赏心乐事。等熙熙攘攘的人流散去,拣在夜深人静时,融融月光下,绕过青苔覆盖的矮墙,独自来到梨花院落。三百年的老梨树还是那么健旺,把一树梨花在风中轻舞。刚刚翻松的土地散发着馨香,脚一挨上就沾满落英。白天看到的几株马兰,还幽幽地静立在石缝中,这该不是那个爱葬花的林妹妹的化身吧?但一转念,黛玉哪里会顾惜这些成筐论斗的村野小芳,她应该只会惦念养在深闺的奇花异卉才对。

风吹乱了发梢,吹乱了梨花,吹乱了赏花人的心。刚开的桃花,从那边果园探出一抹桃红。桃红是看不到的,那是综合的白天的印象,因为白梨花映衬红桃花看上去很般配、很美。远远的几声狗吠,打破了夜静,打断了赏花人的思绪。一转身,快走几步,推开柴扉,走进栖身的院子,把满枝梨花、一地花影关在了窗外。

黄河岸边有“龙源”

黄河出青藏高原,如天上之水奔流而下,仿佛游动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的一条巨龙。而兰州则被人们誉为“黄河的第一个骄子”。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过“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西行,沿河上溯,边欣赏黄河风情,不知不觉就来到白塔山下、金城关外、2004年12月28日竣工的一处胜景——“龙源”公园。

兰州北滨河路边上的“龙源”外墙全长1200米,共199个龙柱头,每个高60厘米,青石质地,雕9龙盘绕图案,图案下方刻有捐建者的姓名。走进“龙源”大门,眼前是一个小广场,一块高3.2米、重18.6吨的巨石顶部,昂首向上的龙头正破石而出。巨石一面镌刻着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的“龙源”二字,一面镌刻着甘肃省书法家王国文的榜书“龙”字,还有一面镌刻着《“龙源”创建记》,向游人讲述“龙源”的来龙去脉。

拾级而下,公园全貌就展现在您面前了。“龙源”主题雕塑,则是王国文妙笔的立体造型。字左半边“恍如女娲怀抱婴儿,其右则如伏羲俯首关注”(《“龙源”创建记》)。“龙”字主题雕塑为紫铜铸造,高10.2米,重8.5吨,立在高2.4米的八卦台上。加上12米高的底座,总高24.6米的雕塑,如巨龙腾空,屹立在兰州黄河北岸,既是书法、雕塑与园林艺术的完美融合,更成为兰州独具特色的旅游“招牌”之一。

主题雕塑的外围四周,还矗立着表现“龙生九子”主题的圆雕龙柱。其中,8个龙柱分别高7.6米,直径0.8米,上端分别镌刻着传说中的龙子,中间是一个门形建筑,镌刻着龙子狴犴。“龙源”西边,有一个弧长16米、高2.5米的大红色龙凤呈祥金属透雕。园内还有一座两面共72米、18组的龙图腾浮雕长廊,展示出中华龙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脉络。与之相呼应的,是西侧内墙上的千龙字碑廊,汇集了古今中外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共1740个龙字书法。“龙源”内墙东侧边还有一面由甘肃书法家书写的、包括112通“龙文”“龙诗”碑刻墙。

“龙源”的雕塑与园林结合。俗话说:“龙从云,虎从风。”为了更好地展现龙的精气神,园内花草皆有云态,而林木则多以龙字当头,龙柏、龙柳、龙槐、龙榆、龙桑、龙枣,都用来营造“龙源”的龙文化气氛。游人还能看到散落在花草树木间、大大小小的黄河奇石上、有关龙的题刻,也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

“龙源”的策划者王国文先生,祖籍福建惠安,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主动要求到陕甘一些贫困地区工作,历任地、********,甘肃省纪委副书记等职,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50岁始学书法,绕过楷隶,直入草书,“竭一腔热忱,沥数年心血”,终于悟出书法真谛,其作品先后被毛主席纪念堂等多家纪念馆、博物馆收藏,多次在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多年来,他用书法义卖和稿费赞助过380名失学儿童。我向他求教为何独爱龙,并把“龙源”选址在这里,他说:“在百姓心中,龙能耕云播雨。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本身就是一条龙。”

说起“龙源”还有一段掌故。1995年1月21日中午,时任武威地委书记的王国文在书房里挥毫泼墨写下一个龙字。挥洒间,一滴墨汁正好滴落在纸上,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将它盖住,而是任其自然舒展。午饭后他惊奇地发现,这滴阴差阳错的墨滴恰好与起笔浑然一体,犹如母亲怀抱中的婴儿。再看那右方凌空崛起的转笔,则独具男性的阳刚之美。一时间,这个“龙”字震惊书坛,也成为“龙源”创始的最初动因。王国文在《龙书铭》中言到:“仰龙祖羲娲之志而寓意于书。”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教育家崔学路先生慨叹“千古一龙,万象生焉”;中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教授赞之誉之“率真奇崛,翰墨独运”;冯天民先生寄之托之“超腾云汉,神驰昆仑”。

他的榜书“龙”字还向邮票等领域开拓。翻开王国文亲自为我题款的书法邮票集《龙墨神韵》,一套16幅“龙”字邮票,萃聚了其“龙”书精髓。其书或张牙走势,或形神飞腾,或逡巡险峻,或恣意洒脱,看罢总令人有“龙腾盛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震撼与激越。

不久前,一些专家竟然提出要修正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标志,理由是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身为兰州龙文化研究院、龙源书法院院长的王国文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龙依然是华夏先人的化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我们还应该以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朋友,如果您到兰州小住几天,我特别要推荐您抽空去“龙源”一趟,到黄河岸边体验一下龙文化,说不定您还可以见到王国文先生在这里免费为大家书写书法作品,如果您有幸收藏到一幅,可不要声张呀。

寻找铭刻在生命年轮上的风景

年过不惑,人还没有“不惑”,却多了一样听戏的嗜好。最爱听京剧、豫剧和黄梅戏,等到刚刚分清西皮二黄、略微品出戏剧三味时,又发现古老的昆曲却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那一天,一段苍凉雄浑的昆曲仿佛划过夜空的闪电一下撞进了我的心灵。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叠叠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当时我既不知这出戏的名字,更不知戏的内容,只是被它搅动着一腔热血泛起阵阵波澜,一颗心像晨曦中苏醒的云雀,要歌唱、要冲向云霄、要掠过山巅、要俯瞰山河大地。

昆曲《千忠戮》出自清初李玉之手,描写了明朝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建文帝在程济的陪同下化装成和尚逃亡的故事,而“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则出自其中。据说由于曲高和寡,现在能唱好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没有穷途末路的建文帝的丧国之痛,也没有看破红尘的万分悲愤,我仅仅取其胸怀天下、囊括江海的气概。

有时候,说不清什么原因,也许在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寻找属于自己的“大地山河”。我也经常暗自揣摩:到底要找什么样的风景?

也许是源于自然崇拜吧,中国人从心底把游山玩水当做陶情冶性、提升境界、扩大视野、反省自我的方式,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阿来就说,拜血中的因子所赐,我还是一个自然之子,更愿意自己旅行的目的地,是宽广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土地、群山、大海、高原、岛屿、一群树、一棵草、一簇花。更愿意像一个初民面对自然最原初的启示,领受自然的美感。

还有的人把投身山水间当做对现实的逃避与解脱。台湾作家马森说,旅游可以救助你从重重的规范、责任中脱身而出。只要一张飞机票,你就可以置身异域。你化身为一具隐形的幽灵,随意流荡,仿佛一个与人间无涉的外星人,或偶然下凡查阅世情的大罗神仙。

我的一位朋友说:人生,人生,就是人与人生活在一起。外出旅游不外看人、看景,看风景是看别人在怎么生活,看古迹是了解古人在怎么生活。

当下,在一个讲求便捷、快速的时代,旅行社、导游为人们精心设计了一条条精品线路,去看那些被人工化的风景、民俗,像套餐一样营养平衡、颜色协调、口味适中,让人吃了就饱,放碗忘味。最后,回到起点,把旅游的劳碌和观感像对待穿过的衣服、袜子—样,洗干净,晾在一边。

更有那背井离乡、行走已成为生命一部分的游子,一生都在消解乡愁。还有如与我一样随着先辈几度迁徙,失去故乡的人,即使有乡愁,却不知情归何处?诗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却说:乡愁更像是一个没有邮址的信封,满怀愁绪却不知寄往何处。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漂泊的旅程。每一个旅行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寻找到能够撞击心灵的风景,寻找到能够铭刻在生命年轮上的风景。我以为,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僧道尼俗。概莫能外。君不闻,天下名山僧占多;君不见,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之辈不仅生前要居停在名山胜水、幽雅园林间,死后还要风要水;更有那金主完颜亮听罢一曲《望海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如果此事不谬,竟然不惜用战争达到看景的目的,完颜亮大概要算古今第一“驴友”。

我也曾登上三山五岳,我也曾跨过长江、黄河,我也曾到过繁华都市、塞北荒原,甚至别人一生难去一次的青藏高原,我也数度往来。直到有一天,我来到祖籍所在地——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才确信找到了一处可以铭刻在生命年轮上的风景。

且不说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幽静深邃的沟谷溪潭、飘逸多姿的悬泉飞瀑、鬼斧神工的奇峰异石,也不说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仅仅远远望一眼那遮掩在满山青翠里的绛色山岩和碧绿的一泓深潭,即觉今生足矣。

翻检我人生旅程,肩负的担子里,一头装着些一知半解的阅历和充满疑惑的40多个年头,另一头只有些浮光掠影的印象和一事无成的足迹。岁月无情,白了少年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大地山河“收拾起”,为我空瘪的行囊壮色。

同类推荐
  • 鬼火

    鬼火

    小说讲述“鬼火”与几个孩子间的斗气导致了一场男女私情的暴露,并造成一出生死惨剧。
  •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上)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上)

    十余年畅销百万套。本书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 基层镇长

    基层镇长

    《基层镇长》是一部揭秘官场游戏规则、文风诙谐幽默的小说。副镇长金福为一己官位与贪婪的县长花东兴沆瀣一气,令花妖镇镇长花二几次三番丢掉职务。仕途之上,几经风雨的花二重返镇长之位,和金福、花东兴等人拉开持久战的帷幕……
  • 海棠旧事

    海棠旧事

    真正的爱情我们要怎么去定义,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样貌、年龄、身高甚至是性别,相信或者不相信,接受或者不接受,如果有,那么它一定就在那里。爱情,是辗转反侧,是千头万绪无数句话堵在了喉咙口,最后却只能叫出那个人的名字。
  • 中国式婚奴

    中国式婚奴

    该小说聚焦了当今中国年轻人的就业和婚姻问题,尤其是这两年国内乃至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年轻人把婚姻当儿戏,结婚、离婚犹如过家家,遇到一点不顺心就要离婚,这主要表现在八零、九零后的小夫妻身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周慕瑾、刘心然、樊欣燕、宁可凡、郑有为,这几个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环境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小说通过几个年轻人的经历来诠释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现状。
热门推荐
  • 爱弥儿

    爱弥儿

    陶红亮编著的《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是世界教育经典书系之一,《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讲述了:《爱弥儿》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理论名著。此书对后世的教育学说以及幼儿们的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教育思想和理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它的脉络和根系。例如,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一场关于幼儿教育革命的、近年来在国内较为盛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亦发端于这本《爱弥儿》。
  • 万县野码头

    万县野码头

    半边街是一条衔接野码头的小街,家住半边街的山二哥在一次翻船事故中,救起了山里的客人老弯,老弯送给他了一只挂在门上的吞口儿。老弯是川东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挂着吞口儿的吊脚楼一时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点。
  • 称霸NBA之GDP传人

    称霸NBA之GDP传人

    一个普通的球迷,偶然间获得了神秘的GDP传人系统,学会了邓肯、帕克、吉诺比利的全部篮球技术。于是,他称霸NBA的道路就此开始了!!!
  • 桃花朵朵,高冷男神暖暖爱

    桃花朵朵,高冷男神暖暖爱

    新文,可先收藏:http://novel.hongxiu.com/a/1208124/米夏在二十岁的年纪闪婚了。一场近乎玩笑的婚姻,没有婚纱,没有仪式,也没有祝福,她用一句“我愿意”,将自己嫁给了一个只认识三天的男人。谁知婚后,一别就是半年。再见面时,他是高高在上的天才钢琴家傅景初,看她的眼神却已经陌生。*追夫路漫漫,路上桃花三两枝,米夏却偏偏摘了最不能摘的那枝。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个男人。“乔慕津!为什么你会在我床上?”“请你看清楚,这是我的床。”“……昨晚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那你打算怎么对我负责?”“……少跟我讲条件!一次意外而已,负什么责?”眼前的男人凤眼狭长,声音清冷,“一次是意外,可这第二次,怎么说?”米夏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她觉得他眼熟,原来早就栽在他手里过一次?*他是她花天价雇来的厨师,英俊、性感、沉默寡言的男人。可是这冷心冷情的男人同样霸道,占了她男朋友的位置就再也不肯退让。明明她才是老板,却被他吃得死死的!直到有一天,他脱下厨师服,西装革履地出现在电视上,米夏才惊觉自己惹了个什么样的男人。乔慕津,原来不仅仅是乔慕津啊……
  • 凯蒂说眼泪是蜕变

    凯蒂说眼泪是蜕变

    青春是颗糖,酸酸甜甜。——大雪纷飞,无尽的雪花飘落,你是否听见了我心碎的声音...本文讲述一位花季少女的恋爱史,她家境平平,身材肥胖,性格安静,从小就遭到排挤。在樱花飘落的日子里,他们相遇了,爱的轰轰烈烈,伤的彻彻底底...——人的长相就那么重要吗?
  • 落满花开花不开

    落满花开花不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切皆是宿命,也是宿命,兜兜转转,像是一场游戏,只为了让我们这群凡夫俗子,体会他的乐趣
  • 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本书分读报资料、文化教育、名词术语、军事战争、民俗礼仪等七类,对一些事物名称、名词、术语等的历史由来进行了介绍。
  •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像一部纪录电影,用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讲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作者将聚光灯打在了私人基金会这群“从不需要接受公众监督”的社会恩人身上。这些传奇性的捐赠故事,让我们嗅到了这些富甲一方的豪门显贵身上凡人的味道,感受到他们捐赠时的爱与愤恨、渴望与恐惧、罪恶感与虚荣心,也让我们透过慈善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窥视到它的内部运作。
  • 绝代华歌

    绝代华歌

    以情思付字,唱响绝代华歌。痴情等待的狐妖,抹去“印章”的无私爱人,傲娇的捉妖师……
  • 不在回忆里错过你

    不在回忆里错过你

    本是职场精英的高语岚遭人陷害,居然被人诬告成女同性恋,惨被公司解雇。当务之急,她得赶紧找个男人证明自己的清白。没想到,她却不小心招了“狼”。处于人生低谷的高语岚,每次遇到犀利大厨尹则,都能刷新她的倒霉记录,却在对方花样百出的爱情追跑中,收获了爱情和全新的生活。软萌受气包“小白兔”×麻辣厨神“大灰狼”擦出萌爱火花 !看情话大厨奉上妙趣横生的美食情话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