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5600000003

第3章 加拿大作家

普拉特

普拉特,1883年生于加拿大纽芬兰岛的西海湾。曾在美以美会圣约翰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沿海岛屿任教并进行传教活动。1907年进入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攻读神学,1917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920年在这所学院任教,直至1935年以荣誉教授退休。

普拉特早期的叙事诗集《巫婆施术》(1925)和《提坦》(1926)描写海上生活,后者以捕获一条巨鲸的情景比喻战争的破坏性。此后,发表了两部描写“泰坦尼克”游轮沉没事件的长篇叙事诗,其中也描绘了轮船与冰山相撞、旅客遇难等情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拉特转而描写战争和历史事件,如长诗《敦刻尔克》(1941)和《他们回来了》(1945)等。长诗《比勃夫和他的道友们》(1940)写17世纪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比勃夫等人去休伦族印第安人聚居区(在今安大略省西北部)传教,10年后,易洛魁人入侵,出于宗教仇恨,将比勃夫等人烧死。诗中表现了比勃夫等人为宗教献身的精神,反映出作者对宗教的虔诚的态度。长诗《冲向最后一颗铁钉》(1952)取材于第一条横贯加拿大本土的大铁路建设工程。诗中对建设中的困难、人民的开拓精神、与保守思想的斗争等作了如实的描述。这两部作品先后获得总督文学奖。

普拉特作为加拿大著名英语诗人,受欧洲现代流派的影响,在诗歌的题材和形式上都突破了联邦时期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他的诗中有对偶体,但更多的是无韵体。他还以动物作为诗的主人公加以刻画。他的史诗选材别致,词汇丰富,写情写景细致入微。但篇幅冗长,结构不够严谨。普拉特于1964年病逝。

鲁瓦

鲁瓦,1909年出生于中部马尼托巴省的圣博尼费斯。年轻时在家乡任小学教员,并参与当地“莫里哀俱乐部”的戏剧活动。1937至1939年赴英、法等国旅行。1939年定居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转手的幸福》(1945)通过一个饭店女招待员的经历,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特利尔一个工人区的生活,着重描写劳动人民因经济萧条所遭受的失业和贫困的痛苦。它获得194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并译成十几种文字。

此后她陆续出版了多种长篇小说。《亚历山大·谢纳韦尔》(1954)写一个银行出纳员为了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挣扎了一生;《秘密山冈》(1961)写画家、猎人比埃尔·卡托莱渴望前往僻远的、被人类遗忘的地方,一生都在漂泊与流浪中度过;《世界尽头的花园》(1975)则写离乡背井奔向远方的移民的生活。这些作品表现了开发者不断探求的精神和人们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她另有一些作品是以她的家乡中部平原偏僻的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小水鸡》(1950)描写加拿大西部开拓者艰苦创业的生活;中篇小说集《德尚博街》(1955)和长篇小说《阿尔塔蒙之路》(1966)具有自传性质,记述了她青年时代在故乡的生活;《我生命中的孩子们》(1978)是作者对早年在马尼托巴的教师生活的回忆。这些作品描绘了加拿大中西部平原的景色。

鲁瓦是加拿大著名法语女作家。她的作品描写了从东部到西部整个加拿大以及普通劳动者和社会下层的人民,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要求以及它们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语言洗练,文笔朴素,被认为是当代加拿大法语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

弗赖

弗赖,1912年出生于魁北克省。1933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40年在牛津大学得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多伦多大学任教。

弗赖的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可怖的对称:威廉·布莱克研究》(1947),接触到了文学作品的群体特征,他指出布莱克的一套象征体系似乎是独创的,实际上与其他诗人有惊人的类似之处。

弗赖最著名的理论著作《批评之解剖》(1957)是结束新批评派统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把从古希腊以来的欧美文学几百部作品安放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模式中,并认为欧美文学的演变是一个大循环,即从喜剧转向传奇,再转向悲剧,最后变成讽刺;在这过程中,主人公从神、从超人的英雄变成普通人,最后变成欧美现代文学中常见的可怜虫——“反英雄”。但是当代的讽刺文学中又重新出现类似原始神话的那种人类无法控制和理解的世界,这个循环看来又将周而复始。

弗赖这种以文学演变模式为重点的研究,比起新批评派的单篇细评法来,显得视界开阔,接近结构主义的系统分析方法。《批评之解剖》造成的轰动使许多青年学者离开新批评派的轨道,走向结构主义。但是这种批评方法只注意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点,而不分析每部作品本身的特点,也忽视作品的评价,因此,文学作品实际成了模式的注解。弗赖因而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

弗赖的文学理论也是20世纪初以来欧美神话基型学派的理论的发展。在他看来,“基型”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典型形象,是表现在作品群体中的形式因素。以前的神话基型学派主要是从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出发,注重从种族集体心理中探讨基型的形成。但弗赖否认基型的心理因素,认为基型完全是文学形式因素的继承关系形成的。

弗赖在60、70年代发表的著作继续了从神话基型理论进行作品群体分析的路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同一性的寓言:诗的神话研究》(1963)、《自然的展示:莎士比亚的喜剧与传奇剧之发展》(1965)、《伊甸园上复归:关于弥尔顿史诗的五篇论文》(1967)、《顽强的结构:文学批评与社会研究》(1970)、《世俗圣经:传奇结构研究》(1976)等。由于研究范围相对集中,这些著作对作品特点的分析比较细致。

1958年加拿大皇家学会授予他勋章。他还是美国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英国学士院通讯院士,被认为是结构主义思潮进入美国的领路人。

特朗布莱

特朗布莱,1942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一个印刷工人的家庭。他的第一部喜剧《姑嫂们》在1968年公演后,被认为是魁北克优秀的剧作家。

《姑嫂们》从1965年开始构思,主要为了真实地反映蒙特利尔工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理想,作者让一个工人家庭的主妇日耳曼·洛尚获得100万有奖票据,并组织一次粘贴有奖票据的晚会。15个邻居应邀参加,她们也都是以厨房为活动天地的家庭主妇,100万有奖票据给她们平庸而封闭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她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舒适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改善。剧本也没有对这种盲目的行动加以嘲笑,而是引导人们去思索。全剧没有贯彻始终连续发展的情节,而由15个妇女用当地工人区流行的口语分别进行独白,在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

以后,特朗布莱还陆续发表了《碎片》(1969)、《朗热的公爵夫人》(1969)等剧作。1971年发表的《永远属于你,你的玛丽·鲁》是一出荒诞剧,全剧4个人物,父母和两个女儿,分成两组,各组分别对话。人物在舞台上的位置固定不变,无论是他们的形体还是精神似乎都已凝固、僵化。作者完全破坏传统剧的时间、空间概念,通过演出本身表现剧作内在的时间和空间。

特朗布莱创作的小说,有带自传性的三部曲《皇家山高地纪事》,其中第一部《隔壁的胖女人已怀孕》和第二部《戴莱丝和比哀莱特在圣·尚日小学》已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出版。他的小说将现实世界和幻想神奇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对理解生活、反映生活的手法作了新尝试。

同类推荐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是宗璞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松侣》等名篇。宗璞用优美温婉的语言,描绘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再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历史变迁,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
  •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15个最暖心的励志故事,有关青春、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有关梦想。千万网友力荐,在迷茫时必读的温暖文字!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未来对他最美的回赠!包括人气网络名篇《青春不怕岁月长》《未来太远,现下就是永远》《一起欣赏这世界全部的漂亮》。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热门推荐
  • 神医祖宗回来了

    神医祖宗回来了

    天之骄子的沈唯卿大婚,满堂宾客祝贺,这时候却来了一个山野村姑抢亲,她说她才是沈唯卿订婚的妻子……
  • 我的世界浪迹江湖:英雄本色

    我的世界浪迹江湖:英雄本色

    主人公再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本手册。这本手册聚集了古人的智慧。这本书就是智慧的结晶。这本手册名叫魔导手册....
  • 逆天战神

    逆天战神

    身为帝尊的他,本是上界最耀眼的星辰,最后却沦为一枚被牺牲的棋子,黯然陨落。幸而苍天眷顾,他不但重生下界,还意外获得宝物——战神系统!这个宝物真的很逆天!天生废体?没关系,你多打架就能成为战神!缺少法宝、丹药?没关系,本系统可炼制一切丹药!功法太差?没关系,本系统可转换世间任意功法!没有势力、帮手?没关系,本系统可召唤各大位面的强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事有点吓人

    这个事有点吓人

    章子夜站直身子,手里握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榔头,骂道:“信你个鬼哦!”
  • 燕赵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燕赵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本书首先以历史的发展脉络为研究的逻辑线索,认真梳理各个时期、历史阶段燕赵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实质和价值内涵,其次,全面分析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意识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再次,阐述燕赵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最后,阐述传统燕赵文化中的精华与缺陷,针对当今时代特点对传统燕赵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把燕赵文化的人文精神合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切实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
  • 肇乾

    肇乾

    众神出墓,群魔乱狱。不做神的奴仆,亦不做魔的傀儡,属于人类的未来握在每一个努力着的人们手中。然而,更危险的东西正在酝酿......
  • 云起情浓

    云起情浓

    一次心血来潮的出游,遇到了真命天子,本以为就可以这样获得幸福,没想到发生了“意外”,让这对情人分离了十年,可就是这十年,让她真真地看清了幸福的原本的样子。爱而不得的感情,平淡陪伴的人,到底该如何选择?
  • 穿越在罗马

    穿越在罗马

    公元161年,罗马迎来了五贤帝的最后一位: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紧随起来的则是无穷无尽的天灾人祸。而与其同时,上不列颠行省安敦尼长城遗址附近的小村庄迎来了一个穿越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