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0800000042

第42章 我给斯诺送战马(10)

公元前198年,西汉与匈奴订立和亲之约,同心境内得到重要的开发,奠定了本地历史政治、军事地位,影响甚远。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夏,匈奴右贤王乘文帝继位之机,破坏“和亲”,大举入侵河套以南地区。晁错上书汉文帝,指出匈奴擅长骑射,往来无常,入侵灵活。一旦发现防御不坚,则随时可入境掠夺。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边民必遭降附匈奴。如果在边地防守,费用开支太大。不在边地设防,匈奴人则随时可以入侵。如此年复一年,则国穷而民不安宁。晁错建议移民边陲,得到朝廷采纳,这就是历史记载的“文帝实行募民实边”(今同心也在其中)事件。朝廷在边地(包括宁夏吴忠、固原地区)建立马苑36所,用官奴3万人,养马30万匹。今红城水当初设马苑,修城筑塞必在其中,其地势由大小罗山环抱,泉水自流,水草丰盛,农耕游牧得天独厚,并常犒赏百姓养马,以满足边地驻军对马匹的需要。今下马关镇东有一山称“瞭马山”,镇西有一泉水称“上马泉”,即沿袭以“马”字称呼地名。汉文帝末年(约前115年),匈奴军臣单于与汉朝断绝“和亲”盟约,伺机进犯中原,朝廷派遣三位将军领兵驻扎北地郡防守。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要彻底解决匈奴犯边问题,大战匈奴,先驱逐了驻牧在今鄂尔多斯高原的白羊楼烦王部,夺回“河南”地,继又出兵攻击驻牧于河西走廊的浑邪王、休屠王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浑邪王并休屠王率众四万降汉。汉武帝命在塞外筑受降城。同年,因夺取宝马汉血马,派将出兵大宛国。当时,汉朝在沿边选定了五个地方置匈奴降人,称其为“属国”。《史记·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即把降附的匈奴人迁到沿边五个郡的故塞(秦长城)外,各设属国都尉,以监理之。并且都在黄河以南,应允保存原部落的习俗,在指定地区从事生产或游牧。属国都尉是管理民族自治地的朝廷特派政权代表。其中北地郡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境。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朝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沿袭了秦始皇创立的统一大业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今鄂尔多斯高原设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徙关东(中原一带)贫民70余万于陇西、北地、上郡等地,由朝廷供给衣食、帮助安家立业。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北地郡析出安定郡,同心属安定郡(治今固原古城)地,隶属凉州刺史部。查《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二十一。三水县是其中之一。《后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武帝置,八城。”八城中三水县城池是其中之一。同时,在全国设盐铁官37个。据《元和郡志》载:“三水县,本汉旧县,有铁(盐)官,属安定郡……”朔方产泽盐,一度处于游牧民族腹地,经游牧民转运交换于三水县,再由汉朝盐官调配发运。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西域还,西域通于汉。从关中、庆阳、同心、中宁过黄河至武威,是最为直接的货运通道,是汉代重要的北端丝绸之路。武帝时始将降汉的匈奴人安置在北地、安定两郡,设属国都尉管理。安定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城。在武帝统治的半个世纪(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里,“土广人稀,饶谷多畜”,“邮亭驿置相望于道”正如安定郡命名之期冀,安定郡进入了安定发展的鼎盛时期。

公元25年,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传14世历时约200年。

东汉时,安定郡仍归凉州部;三水县仍沿西汉旧制,设安定属国都尉;东汉史籍见载安定属国都尉的就有六位。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15年),安定属国第九任都尉张奂到三水县就职。是年,草原匈奴帝国七千余人寇美稷(今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势将南下,而三水以西的羌人又起而响应,在这紧急关头,张奂毅然率部出兵先据秦长城,继则进据龟兹属国(今伊克昭盟的乌审旗)扼制了匈奴南下要路;同时又遣使安抚东羌,使之就范,由于他处置的果敢而得当,一场匈羌勾结的叛乱遂被平息。

东汉末,曹魏废三水县,其辖地归入新置的西川都尉,后改西川县,也属安定郡管辖。西川县位于高平川,高平川即清水河流域(西川县治今海原县李旺堡附近)。

由此可见,在西、东两汉统治的数百年间,尽管中原的皇帝与边外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不停地进行着胜者与败者角色互换的战争游戏。但是,三水县的存在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三水县之所以成为边地线上的兵家争夺之地,除其政治原因外,尤为重要的是因为地理位置。三水县依大小罗山通清水河流域达西川县,可借山林之利,东靠青龙山通庆阳达秦川,可享中原地区的粮食布匹及生活用品之便。南连固原郡国(安定郡治)之兵设防,攻守两利,北接灵州(今宁夏的吴忠、灵武、鸣沙)凭黄河平原,既可屯兵积粮,又可转运交换朔方泽盐;县治城池托富泉(今红城水,《平远县志》载为富泉)滋润,可天然灌田,左右谷中(韦州、下马关川)宜农、且牧。所以,汉朝在此设县,置属国,驻盐官司,执理政务,应该说是重要的历史舞台。史载,汉武帝在安定郡接见外国使臣,接受贡品,曾六次“行幸雍”巡视过安定郡。传说也曾巡视过三水县治。由此,三水县成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演绎了一段悲壮且又辉煌的历史。

二、两汉三水县故城址质疑

西汉,东汉在同心境内置三水县,据当时汉代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考证,现代史学者已作结论。其中宁夏史学家王北辰,地史专家鲁人勇曾在《固原地区史志资料》和《宁夏史志研究》刊物上分别于1986年~1987年先后发表论文:《汉三水县考》和《两汉三水县故址考》,均作了详尽的论证分析,指出,三水县故址就在今同心东大罗山脚下的红城水村。然而,史学界还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在陕西郐州(今陕西彬县),有的认为在固原州(今固原原州区北),有的认为在同心县东,或云在今同心韦州古城,等等。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在宁夏固原县境内,包括“在固原县北”,今“固原县界”等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水县释条:“三水县汉置,后汉末废,故城在今甘肃固原县北。”《北周地理志》(王仲荦)新平郡下注:按三水县在今“固原县界”。《匈奴史》(林平著)安定郡三水县,今宁夏“固原县北”。

(二)在固原州北或东北。所谓固原州指清代平凉府固原州和同治二十三年改置的固原直隶州,辖区包括今固原、西吉、海原等县,州治在固原。另据《大清一统志》钱佑的《新编地理志集释》多用此说,认为三水县治在固原州北。

(三)在同心县东。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将三水县治标在今同心县东部的下马关镇南、马高庄乡北。近年宁夏出版的各种著述相继沿用。甚至有人还说在同心北七十里处。

(四)在郐州(今陕西省彬县)或泾州(甘肃泾县)附近。南北朝时,后魏在陕西新平(今彬县)附近重置一县,取汉三水县名,唐代属郐州,仍沿用此名。自此“三水”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才改为旬邑县(陕西)。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良原县东北至州(郐)六十里,本汉三水地,属安定郡,今安定县界三水故城是也。”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汉三水县故城在安定县(属郐州)南。”后人有持此说者以为汉三水县在郐州。1979年修订本《辞源》也取李吉甫之说,这对于考证汉三水县的方位,遗址造成疑难。

三、两汉三水县古城址的地理特征

三水县,延续两汉四百余年,又是安定属国都尉治,而且《后汉书,卢芳传》“厂卢芳]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中略芳起兵叛入匈奴)……及芳败,胡人还乡里,积苦县官徭役,其中有驳马少伯者,素刚壮,建武二十一年,遂率种人反叛,与匈奴连和,屯聚青山……”《后汉书,郡国志》三水县释条云:“有左谷,卢芳所居。”卢芳所居的“左谷”及胡人驳马少伯起义屯聚的青山都在三水县境,其方位都在今大罗山东。关于“青山”,唐李贤注:“青山在今庆州,有青山水。”清王先谦解云:“庆阳府环县西有青山即此。”在现在地形图上,今甘肃庆阳地区环县之西,可视丘陵不以为山,而环县西北,环江西源上游的青龙山(海拔1705米)则高大险峻,可谓山。因为从此地理看,它接近于大罗山,略在三水县境;从地名看,它又接近青山古称。关于“青山水”《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庆州乐蟠县下记有:“废马岭县在州北七十里……马岭山,俗名箭括岭与青龙山相连亘。在县十里有马岭坂,左右带川,相传汉之牧地也。又有水出县西北。《水经注》云与青山水合。”文中的废马岭县,即今庆阳西北约七十里环江岸上的马岭乡,环江西岸的黄土长梁古代泛称马岭,它向西北绵亘,连接今青龙山。宋史引用《水经注》谓有水发自废马岭县西北,其水汇入青山水,顾名思义,青山水必在青山,即今青龙山附近。按今青龙山山东西两側各有一水,二水北流汇苦水河及与韦州东北流向的甜水河汇合北流,经灵武新华桥注入黄河。其东源应相当古之青山水。且立足于青龙山,面对水流的方向,则东之水在右,相当于“右谷”,山西之水在左,相当“左谷”,古时谓左为东,称右为西。三水县东之“左谷”就是卢芳所居之“左谷”,即今青龙山与大罗山之间的苦水河谷。

依据上述推考,汉三水县故城在今大罗山东,而三水豪杰卢芳起兵自“左谷”,联合羌胡相勾结,匈奴以骑兵迎芳入匈境,芳恃匈奴之力,自称西平王,又立为汉帝于九原,(今包头市北)其后,三水当地胡人亦起义,屯聚青山,旋被镇压。从这段历史可反映出三水县在当时不但是多民族杂居繁衍之地,生产方式宜农宜牧,又是北方匈奴族与西方羌族的交往通道。

据史书记载,韦州附近古城甚多,历史久远,其地理环境是有山、有水,地阔土沃,农牧并举。以其军事防御战略考虑,进可攻,退可守,是易守难攻之地,故三水县城设在罗山脚下是基于多种因素而定之。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日:“肥水东北出峡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侍郎张奂为安定郡属国都尉治此,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清楚地表明了三水县的地理方位和环境,好多专家学者及史地工作者,均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基本确定了汉三水县就在同心境内,且方位在同心县东部。那么,同心东部哪个地方具有上述地理特征呢?

(一)三水县的西界在今清水河。

清水河发源于固原市西南,经海原、同心、中宁、中卫等县注入黄河,在汉代称高平川水。《水经注》,“川水又北径三水县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县西北三百里牵条山西,与若勃溪合,水有二源,总归一,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泉流所发,导于若勃溪东,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肥水,今海原城西北流之贺堡河也,若勃溪的两条支流即今园河;违泉,乃马莲河也,上述四支归一,称肥水,再向东北流,于今同心县城南八公里处注入清水河。“水东有山”是指高平川水之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这与“川水北迳三水县西”相吻合。

(二)今红城水故城遗址至固原相距里程与《水经注》的记载相符。

《水经注》:“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治,王莽之广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今固原城)三百四十里。”三水县在古代交通地位很重要,直到明清时期,韦州、下马关通往东西南北的交通大道仍在使用。其古时的走向是“三水县以三水县经下马关”(长城关)至固原共三百五十里。

(三)三水县位于一道川谷之中。

《后汉书,卢芳传》记载,卢芳系“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卢芳家族是三水名门望族,所居之左谷在县治附近,不会僻居一隅。而韦州地域正处于川谷之中。韦州位于今同心县东北角。甜水河流过形成平川,称韦州。韦州在罗山之东。因此,这条川谷就是卢芳所居“左谷”。今清水河之东是大罗山,韦州则正在大罗山之东,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大罗山在唐代亦名达乐山,铎洛山,长乐山。宋代称乐山,明代称为蠡山。此处,“蠡”不能读成(1i),而音为罗(1uo),与螺相通。东汉张奂任安定郡属国都尉一职时,匈奴族发生叛乱,他认为是原来的单于无能,建议朝廷立匈奴左谷蠡王为单于。卢芳的曾祖母,则是匈奴蠡浑邪之姨。由此可见“蠡”是居住在左谷一带的匈奴部族的姓氏或族名。罗山、乐山、蠡山的名字均源于当地少数民族的部落姓氏,至今带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四)三水县东,今仍有温泉一处。

由韦州向东北至盐池县界有太阳山。山丘之北有一处“暖泉”。除郦道元在《水经注》记叙外,《平远县志》有更详细记载。由于这处“温泉”见证,唐代设在惠安堡的一个县就被命名为“温池县”,而当时的惠安堡盐池,也被称作“温泉盐池”《水经注》三水县载: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更可证实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古城遗址即汉三水县故城址(曾有文物出土)。

(五)三水县境內有盐池是产盐胜地。

《汉书,地理志》载:三水属国都尉治,有盐官。西汉安定郡属县二十一,其有盐官者唯三水县。当时汉朝廷重盐铁之利,凡重要产盐地皆有专职盐官,故前人所考证的三水县在彬县、固原县等说,均不具备此特点。

(六)三水县因有三水而得名。

何为三水县?《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这里应注意的是县界有三泉并流,今察韦州、下马关镇之南,包括大小罗山脚下南有罗家水,中有红城水,北有韦州镇水套(五户台,今红寺堡开发区沙泉乡)等处,都有泉水,且能灌田,但都不具有并流特点。唯今同心县韦州与盐池县惠安堡交界处距红城水约三十里处,有大、小苦水河两支与盐池交界处隰宁堡东北流的汪家河汇合,与韦州东北流向的甜水河总汇合,经吴忠市境内在灵武新华桥注入黄河。所谓“罗川谷”,即甜水河、大小苦水河、汪家河三条河流交汇的河谷地带,也包括韦州、惠安堡一带河谷平原。

综上所述,汉代安定郡三水县的县治在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塬村已无可置疑。该县辖境,据考证西至清水河,东至盐池县汪家河,含整个同心县境及盐池县惠安堡,萌城以及甘肃省环县的甜水堡乡。十多年来,经同心县志编纂办公室和县文物管理所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佐证,共认红城水上塬村故城遗址就是两汉时期的三水县古城治所。

参考书目

①《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年版第二册《凉州刺史部图》。

②《元和郡县志》卷三。

③《后汉书,卢芳传》卷十二卢芳传。

④《后汉书,张奂传》卷六十五张奂传。

⑤《水经注》卷二高平川水。

⑥《汉书,地理志详释》卷四安定三水县,

⑦《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中的灵州部分。

⑧《元和郡县志》卷四灵州……温池县。《平原县志》卷三。

⑨《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⑩《西海固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写案例、反思和论文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写案例、反思和论文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它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境的能力。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 怎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怎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怎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本书分宇宙、地球趣谈,历法气象趣谈,山石岩窟趣闻,河、湖、泉、瀑布趣闻,国家、城市趣闻等六部分对地理常识进行了介绍。
  • 常用词语600条

    常用词语600条

    本书是一本集合多元化词语的语文书籍,书中所收录的词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必备的工具书。本书除与同类书籍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以下几个性特点。一、本书在收录词语时,注重其普遍性、趣味性、实用性,并详细考证每一词条的原义、出处、发展过程及现今如何引用,在寻根溯源,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而详尽的叙述,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广博见闻的同时,得到求知的乐趣。二、本书词条在考证过程中,若发现常见的解释有错讹不当的,即妥为订正,还其本来面目。对个别词条其说法来源不只一种,难以或尚无定伦者,本书力求慎重,均将各家说法列出,供读者多方参考。
热门推荐
  • 明日成仙

    明日成仙

    明日成仙,今天就始终在路上,正是有了方向、有了梦想,大道之路才不会迷茫!这是一个小镇少年的仙途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神级大佬

    异世神级大佬

    这是一个无限动荡的世界。这是一场缘于异世界的冒险。因陆研的到来,就此拉开序幕。然而迎接他的前方,又将会是什么……让我们视目以待!
  • 逆天女配系统带我装逼带我飞

    逆天女配系统带我装逼带我飞

    当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伪”纯真少女,遇上了坑爹的系统,也只能懵逼的各种穿越,玛丽苏,小白女主,白莲花女主,黑化女主……她不去地狱谁特么替她啊(哭晕在厕所)当好不容易攻略完所有傲娇,腹黑,变态,耽美,伪柔弱……她又莫名其妙的掉进了另一个大坑,“系统,你妹的,给我滚出来”系统君:(?ω??)!!!人家不在……表找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菩提树下我可曾见过你

    菩提树下我可曾见过你

    “你是谁”。“我,不知道,佛祖曾告诉我,我和他打了一个赌,所以在这里等一个人,可我等的太久了,我不记得他是谁了”“哈哈哈,等到忘记,总不至于等了几百年了吧”“我,不记得了”“一战方节,我得去不知下一站的防守,方才你也受惊了吧,不如你先回宫休息吧”“也好,京中现在并不安全,我得想办法把容容和阿颜送出宫去。”“好,阿瑾,以往都是你目送我离开,不如今日就由我看着你的背影离开,可好?”
  • 千罗界

    千罗界

    第一道门的倒数第一,人们所熟知的废物,三年来考核榜单上一直没有他的名字。一直想杀的人竟然救了他,并且成为了他的师傅。恩怨情仇,爱恨交织。“放弃永远都是懦弱的表现,只有永不言败的人才会获得最终胜利的果实。”“挡在我前进道路上的人全都要下地狱,你也不例外!”“叶庄我们之间的恩怨还没有结束,这仅仅只是开始。”“代亥辛你已经杀戮成瘾了。”三道咒印、尸鬼咒印、血之咒印,乱古三咒印重现世间,再掀惊世大战!
  • 可与君说

    可与君说

    岁月静好,唯与君好。“吃了我的菜就是我的人了””那我多吃点,不能亏了自己。”
  • 沅烨风迟尚可

    沅烨风迟尚可

    夜纤然疯了,疯的连自己都不认识了但是。。。她还认识她。。。。。他笑着伸出手,纤然,我们回家。他曾经毁了她的一切,她重来一次,誓要复仇可到了后来她才发现自己错的多么的彻底,像个傻子一样。尽管她把他伤的遍体鳞伤但是他依然守护在她的身边。默默地,无声的。
  • 最后的尾音

    最后的尾音

    在渭河草原的西北部,存在一颗耀眼的东部明珠,成才和丽丽不是在同一个村子,但两人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丽丽和李军又有婚约在身,而且是两人心甘情愿的,但在新婚前夜,两人又秘密相见就为何事?是情人间的告别吗?还是另有它事?李军面对这些有会怎样看待他们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