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0800000038

第38章 我给斯诺送战马(6)

金国正巧治倭寇一事被传开后,山东南阳江岸的许多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捷报传到朝廷,康熙皇帝龙颜大悅,即给金国正加官进爵,封他为南阳府镇守军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调任宁夏花马池(今盐池)副将,后又升为武职从二品官,任山西大同府总兵官及太原府总兵官(正二品)。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调任固原提督。金国正爱兵如子,公正廉明,家乡人皆尊称金大人。但他每次回家离同心城10里,必下马步行,其言“于桑梓父老,不能高高在上。”雍正四年(1726年)金国正病逝同心城,皇帝闻报,于十一月特颁谕祭文,隆重祭葬,立碑追思其鞠躬尽瘁忠勇报国的功绩。当地回汉民众为金大人在半个城举行了隆重的回族葬礼。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民谣:金大人,生得苦,一下打到南阳府①。南阳府里没回回,烧了石灰打水贼②。水贼一扫平,挣了个石碑“胎里红”③。

1984年全区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对金国正坟墓进行了调查,得知金国正茔冢位于同心老城东隅,距新县城2公里。该茔冢坐北朝南,茔地呈长方形,四周设围墙,南北长124米,东西宽72米。围墙为黄土夯筑,今己塌毀无存,地表上能见到的长方形石板为建筑材料(应为建碑楼遗物),仍遗留地上,长115米,宽1米,厚512米,石板上刻有瓦楞和兽面纹瓦当,甚是精细。茔冢南端应是大门,残存石狮一只。石狮原是一对,其中一只在“文革”中被移置原县政府门前丟失。茔域内两側原本还竖有石羊、石马等石雕像,历经劫难,今已荡然无存。金国正坟墓置北部正中,两側各立青砂石碑一通,左侧石碑上篆刻清雍正皇帝赐给金国正加封进爵之碑文:“皇封荣禄大夫镇守山西太原等处地方总兵官加一级记录一次金国正先茔。”右側石碑篆刻金国正生平事迹,但墓碑早被当地群众损毀,无法查找。

竖立在茔冢右前方的还有一通青色石碑,是清代雍正皇帝四年(1726年)为金国正疾薨特颁的谕祭文,全文如下:

恩纶特颁

谕祭文

皇帝谕祭,原任山西太原总兵官金国正之灵: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赐恤报勤国家之盛典。尔金国正行性纯良,才能称职,方冀遐龄,忽闻长逝,朕用悼焉。特颁祭葬以慰幽魂。呜呼!宠赐重垆,庶淋匪躬之报,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荣。尔如有知,尚可歆享!

雍正四年十一月立。

注释:

①古地名,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河以北。

②指日本倭寇。

③指皇帝册封官爵之意。

著名伊斯兰经学家、教育家——虎嵩山

虎希柏

虎嵩山(1879年~1955年),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我国著名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曾先后在宁夏同心、固原、银川、吴忠、湖南常德、甘肃临夏、平凉等地开学办校。他信仰笃诚,品德孚众,知识渊博,为人谦和,治学严谨,讲学有方。他一生致力于伊斯兰经学研究,用他广博的阿文、波斯文及精深的伊斯兰教经学知识,翻译编著了大量经训典籍及教材书籍。他努力推进穆斯林文化发展,积极投身穆斯林新文化运动,提倡在经堂教育中应“中阿并重”并身体力行。他积极倡导和号召摒除一些不合教义的陈规陋习,提倡“凭经立教,尊经革俗”。他呼吁加强民族和伊斯兰教内部团结,提出“互相尊重,各干各得”。他一生爱国爱教,矢志不移,抗日战争时期,曾满怀激情,呼吁抗日。他大力兴办穆斯林新式教育,苦心培养人才数十载而不懈。曾创办过固原、三营中阿学校、宁夏私立中阿学校、吴忠中阿师范学校等多所学校。其弟子中人才辈出,如马坚、虎学良、马福龙、冶正刚、马昆山、丁育三、罗明道、马明基、丁振翼、马明文、王子忠、周生清、纳海、白孝以及马贤、马忠杰等人。后来分布在大江南北和海内外,其中的很多人由于以后继续学习深造,成为当地或全国伊斯兰教界、文化界的著名人物。新中国成立后虎嵩山曾担任甘肃省平凉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西海固回族自治区(后改称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及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委员等职,1955年于甘肃平凉归真,葬于宁夏同心县祖茔,终年76岁。

大力倡办新式伊斯兰教育  推动宁夏穆斯林新文化运动

20世纪30年代,中国穆新林中的一些知名学者、阿訇发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大力改革旧式的经堂教育,积极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式学校教育,广泛兴办各种中阿学校和穆斯林学校,努力培养中阿兼备的新一代阿訇和穆斯林人才。同时大力开展伊斯兰教经典和阿拉伯文化的翻译和著述活动,编辑出版了大量汉译经典及新式教科书,其影响波及全国各地,而宁夏地区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虎嵩山阿訇。正如杨怀中、余振贵在《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所述:“近代中国穆斯林的新文化运动,是由一批献身民族与宗教,热爱祖国,热心教育,主张改革的知名学者、阿訇倡导推动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又把他们推到宗教与学术的前列,他们被造就成为一代高层次文化层面上的知名学者、阿訇,在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史上高居榜首的应是王宽,其次则为哈德成、王静斋、马松亭、达浦生、庞士谦、马以愚、虎嵩山、马坚、纳训等前辈。”

虎嵩山于1926年从麦加朝觐回国后,被湖南常德清真寺聘去执教一年。在常德期间,他一边研究经典,一边刻苦学习阿文,并经常关注国内外时事。翌年,他回到宁夏,就立即号召回民读书,在清真寺教育中加授汉语,并与当地人士一起,创办镇戎县回民自治公会、固原三营镇中亚小学及同心清真学校等学校。连马坚、丁振翼等云南、湖南学子也慕名来三营求学,一时学风大盛。1934年虎嵩山应马鸿逵之聘,在银川创办宁夏私立中阿学校。1938年第二次与马鸿逵合作,在吴忠创办宁夏穆斯林最高学府吴忠中阿师范学校,广招各地优秀青年入学,可谓人才云集,盛况空前。1948年又第三次应马鸿逵之遨,赴甘肃临夏办学(因战事紧张该校未能办成)。这些学校的办学人及教师集中了当时宁夏回族中的一些知名人士如李风藻、何必江、苏杰三、马南轩、马明三、何正兰、苏盛华、王子忠、夏文选、李诚忠等,培养出了一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这些学校的不断创办,使宁夏穆斯林教育呈现空前的繁荣局面,成为全国穆斯林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吸引了远在上海、云南、江苏、四川、青海及甘肃等地的穆斯林青年慕名前来宁夏求学,其影响波及全国很多地区,同时也对宁夏穆斯林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详见本文附件《桃李满天下》)

著书立说研究教义经典 改进教材推广新式教育

虎嵩山一生治学严谨,广闻博记,对知识学而不厌,在伊斯兰教学知识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当时人们称他精通八大“尔林”(即阿文的词法、句法、修辞、教律、认主、逻辑、苏菲学和《古兰经》这八门学问)。他的波斯文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国内享有盛誉。马坚等云南青年来固原向虎嵩山求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仰慕虎嵩山的波斯文水平。另外他对阿文、波斯文经典中的古诗词也颇有研究,对《若海白亚尼》等经注中的一些深奧难懂的阿波诗词均能旁征博引,加以解释,深得阿訇们敬佩。

虎嵩山的一些著作(详见附件二《虎嵩山的主要译著》),由于适应了当时穆斯林学习及教学研究的急需,受到广大穆斯林的热烈欢迎。例如《侯赛尼大辞典》一书出版后,无论是初版本还是再版本,都不断被手抄流传或盗版重印,近几年各地的翻印版本更多,至今仍在广泛流传。正如余振贵、杨怀中编《中国伊斯兰教文献译著提要》一书中所述:“《侯赛尼大辞典》是虎嵩山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充分展示了编者深厚的伊斯兰教学知识和娴熟的波斯文水平,也反映了当年宁夏伊赫瓦尼派学者重视研究伊斯兰教理论的社会风尚。本书为学习《古兰经》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国内穆斯林中享有较高声誉。”

倡导凭经立教、尊经革俗的伊斯兰教革新活动

虎嵩山出生于宁夏同心县一个伊斯兰教世家,其父亲为虎夫耶教派的一位老人家。由于自小投身清真寺念经学习,加上天资聪颖,成绩突出,深受父亲及老师喜爱。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升华,虎嵩山对父亲的宗教言行越来越感到不能满足并感到怀疑,于是又去外地寻访名师进一步深造。1897年,虎嵩山在海原县向王乃必阿訇学习时,接受了被称为中国伊斯兰教“现代维新运动”的伊赫瓦尼派的学说,遂立志凭经立教,尊经革俗,进行伊斯兰教革新,1899年虎嵩山回到家乡后在同心首先公开宣传这一学说。此后几十年中,虽然历经艰辛,也曾遭受过各种非议与磨难,但由于虎嵩山采取温和传教的态度,与其他教派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再加上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等人的支持,伊赫瓦尼在宁夏得以迅速传播。三四十年后,终于发展成为宁夏的一个重要教派,虎嵩山也成为宁夏及陇东伊赫瓦尼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热爱祖国 呼吁抗日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对回族群众的歧视和压迫,云南的杜文秀、陕西的白彦虎、宁夏的马化龙及甘肃的马占鳌等纷纷率众起义,但这些起义均遭到清廷的血腥镇压和野蛮屠杀。起义后回族群众被赶离家园,云南和西北的回族人口锐减,回族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出于对清廷仇回政策的痛恨,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一段时间,回族群众对汉族、甚至对汉文化都采取了一种排斥态度,但这种片面的排斥态度也对回族本身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阻碍作用。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回族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大力向穆斯林群众宣传学习汉文化、重视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军阀割据、维护祖国统一等思想。虎嵩山就是宁夏地区这一思想较早的传播者。

1925年~1926年,虎嵩山从海路经上海、新加坡、印度等地去圣地麦加朝觐。途中看到外国列强对中国人的歧视,不论回民汉民,遭遇完全一样,这深深激发了他的爱国情绪,认识到没有富强的祖国,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回族也不例外。要想振兴回族必须要在穆斯林教育中破除排斥汉文化的封闭观念、改革落后的经堂教育模式,加强民族团结。他在回国后几十年的办学任教生涯中,不论是在湖南,还是在宁夏,或是在甘肃,都一直坚持这一思想。他曾联合同心县伊斯兰教界和知识界人士,组织了“镇戎县回民自治公会”,他在吴忠中阿师范学校任校长时,正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他热情呼吁抗日,提出“国家兴亡,穆民有责”,他不论是在学校讲课时,还是群众聚礼时,常常引用“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圣训,鼓励大家投身抗日活动。他指导学生出墙报、搞讲演,宣传抗日救国,他严厉批评那些爱教不爱国的人是伊斯兰教的“伪信者”。他还亲自用阿汉两种文字书写了一篇反对日本侵略的祈祷词,分发各地清真寺,要求各寺教长在每周一次的聚礼前高声朗读。虎嵩山的这一爱国之举在西北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表现了宁夏穆斯林群众爱国爱教、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巨大热情。

坚持民族团结及教派团结

虎嵩山自青年时起就遵奉伊赫瓦尼教派并积极倡导这一观点。初时亦曾壮怀激烈,带人将其父亲的“拱北”拆除,对其他教派的某些做法也曾有过指责之词,以致被门宦中人绑至固原官府关押数月欲以加害,经同心固原两县有关人士斡旋以及哲赫忍耶派马元章先生出面调解才得以释放。当时甘肃一些地方由于回族内部的教派纷争,常有斗殴甚至流血事件发生,对宁夏回族也有一定影响。虎嵩山逐渐认识到,这种教内的争斗只能使亲者痛而仇者快,导致回族内部的不和,破坏民族团结,遂逐渐转向温和态度,成为西北伊斯兰教界“温和派”的代表,也使宁夏基本上避免了教派的争斗及流血事件。他提出各教派之间应该互相容让,要“互相尊重,各干各得”。他主动带头,与其他教派取得联系,还拜访了马元章先生,共同探讨教义及振兴民族教育等问题。虎嵩山原名虎万庆,据说在拜访年长自己26岁的马元章先生时,两人相谈甚为融洽,虎嵩山很敬佩马元章先生的国文学识,马元章先生也诚恳地向虎嵩山建议,将其名字改为虎镇林,字嵩山。虎嵩山高兴地接受了马元章先生的建议,表明了他对马元章先生的尊敬与钦佩情愫(此后不几年马元章先生即在大地震中遇难)。

1938年,虎嵩山在吴忠等地办学时就不分教派,不论贫富,广泛吸收各教派中的有为青年前来求学。当时在门下求学的中青年阿訇和学生,分别有伊赫瓦尼、格底目、哲赫忍耶、虎夫耶等各教派,其中还有哲赫忍耶的热伊斯(教坊代理人)。江苏省淮阴县葛维礼等四名哲赫忍耶派的青年来宁夏游学,见此盛况毅然决定留此求学,学成后均回到江苏。虎嵩山对各教派学生一视同仁,大家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景象。在治学方面,力求“博”而不追崇死板的“精”,对经典的道理,只要了解了即可,不求词章的考究,与大道无关,不宜过分强调,此派被称为主宽派,即“额立法祖派”,正如马福龙阿訇所言“此派以虎嵩山、张云、王子忠、马登海诸阿訇为首;而虎大阿訇更为海内有数的名学者,学问渊博,讲学有方”。

新中国成立后,虎嵩山更加积极号召回民消除派别之争,团结一致建设新中国。1953年他在担任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一职时,与其他回族干部如马震武(马元章先生之子)、固原军分区司令员马思义、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鲜纯一、自治区副主席王进录以及汉族干部薛程(区政协主席)、赵崇德(固原县委书记)等人都相处得甚为融治,彼此相互信任,肝胆相照。

他的二孙虎毅因自小患有肺结核,多年得不到有效医治,病情越来越重,全家人都非常焦虑。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民委和当地人民政府得知此情况,立即联系北京著名医院成功实施手术,挽救了这孩子的生命,虎嵩山对此非常感激,他在家信中动情地说:“人民政府的照顾和民委负责同志的关怀,使我们这辈人永记难忘。”

1955年11月虎嵩山在平凉去世,当遗体在送往同心途中路经固原时,马震武先生和西海固回族自治州众多领导都连夜来固原东坊寺哀悼告别,悲痛之情溢于言表。我当时亦在现场,其场面令人感动,至今难忘。

附件一:桃李满天下

曾从师虎嵩山的部分学生

根据笔者近几年陆续搜集到的资料,曾师从虎嵩山的学生,按其后来从业及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主要有以下百余人:

在北京的学生

同类推荐
  • 北京太势利

    北京太势利

    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但和说教无关,它读起来更像一份十分有趣的指南——关于北京城的“机关”和“暗道”。大家曾笑话电影《无极》里的皇城像蚊香。其实,那是陈凯歌深谙皇城的规则:北京城里就到处是圈子,大圈套着小圈,在这里奋斗一生,也可能依然找不到入口。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改革浅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改革浅析

    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从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期,中国始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国营工商业方面,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直到通过在农村实行大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才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村改革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原始推动力。但我国目前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农村改革落后于城市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加快农村改革入手。
热门推荐
  • 网球无限外挂

    网球无限外挂

    穿越到不打网球要完的无限世界范重表示要淡定因为最强的外挂已经到手了!
  • 邪帝传承

    邪帝传承

    林耀;出生在鱼岩乡,父母因车祸去世。从小跟着姐姐林夕瑶靠捡垃圾为生。意外之下被师傅陈煞收为徒弟。本以为是好日子来了,却殊不知是被陈煞当作了药鼎。最后关头邪神体脉苏醒,破灭了陈煞的幻想,一场噩梦就此结束。回到家中,却不见姐姐的身影。姐姐不见了,身体里也多出了一团黑雾。从此,便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方无方

    无方无方

    QQ邮箱注册,许久未用,忘记MM,此ID作品为无效,敬请谅解。
  • 三个太阳:友谊

    三个太阳:友谊

    她们相信,世界上有三种太阳,冷,暖,热......一次事故,将她们分开,十二年后,三个少女又再次重逢,可谁也没想起谁。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波折,风未平浪又起,最终,三个少女都成了孤儿,她们相依为靠,谁会先记起,当年的友谊,记起了,是离别,还是重合......
  • 锦囊世界

    锦囊世界

    一个21世纪的年轻人因为感情上的失败,而选择跳楼,谁知他没有死,而且还穿越重生在一个有这许多妖兽的世界,那些妖兽还可以被人收服在一个神奇的锦囊里面,看主角如何拥有厉害的妖兽,如何站在世界的顶级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辣女将军驯夫记

    毒辣女将军驯夫记

    为什么娶个老婆回来,天天被老婆欺负?自己的亲妈也帮着自己的老婆!天哪!还有没有天理了!某天某个皇后拿着搓衣板朝皇帝走来,撸起袖子。翘起一只腿,说:“慕言痕,把你的屁股伸过来!”某个皇帝怒了,一把拽住皇后邪邪的说:“皇后,你也欺负朕三年了,这次,朕该欺负你了!”说完抱着皇后朝卧室跑!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玥之澈

    玥之澈

    曾经,暮云叆叇,人,兽鏖战得天昏地暗;血漫过我的脚踝,你把我抱在怀里,柔声说:不要怕。曾经,月色清寒,黑暗的林中,你的剑掠过我的耳边;传来刀剑相碰的清脆声,你捂住我的双耳,沉声说:不要听。曾经,残阳如血,我面前的你伤痕无数,凄艳的红映进我的眼眸,你染血的手遮住我的双眼,怜惜说:不要哭。接着,日光沉黯,漫天血舞湮没无声。你的衣袖漫过我的眉眼,像落叶飘零,留下你残余的温度。然后,我哭了,哭得凄厉而绝望……如今,我伫立山顶,望着前方的新日,等待你的降临,续写新的神玥之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