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60600000012

第12章 张闻天支持确立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2)

四渡赤水之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由赤水县的猿猴场(今元厚镇)、土城西渡赤水河。这是一渡赤水。2月18日至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这是二渡赤水。3月16日至17日,由茅台附近西渡赤水河。这是三渡赤水。3月21日至22日,在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再次东渡赤水河。这是四渡赤水。,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运动战战略思想的巨大威力,也显示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毛泽东自己也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走路与打仗的分歧

不过,在当时,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认识还不统一。实行毛泽东的灵活机动的战法,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对这种战法,很多人不适应,也没有完全领会。执行这种机动作战的方针,固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不可能每仗必胜;迂回穿插,走了许多路,有时是为了甩掉敌人,迷惑敌人,一时看不出它的必要性;有时为了随敌情的变化而变化,看起来走了不少冤枉路,但不可避免,非走不可;当然,在这种大规模的运动战中,白走一点路也难免。在连续大踏步的进退中,部队很疲劳,减员也不少。所以,上上下下虽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但不同意见也有,怨言也不少。分歧主要围绕着走路还是打仗展开,有人埋怨部队只走路,不打仗,部队没有打垮倒要拖垮了。

大约在4月中旬,刘少奇到三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不久,他将了解到的部队情绪,结合听到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给中央军委写了一个电报,三军团政委杨尚昆也签了名,用刘、杨的名义发出。据《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198页。一军团军团长林彪一直埋怨红军走的尽是“弓背路”,主张走弓弦,走捷径。说什么“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据《聂荣臻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第5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林彪还给周、毛、王“三人军事小组”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毛、周、朱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据《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三人军事小组”中,王稼祥对毛泽东的战法也不理解,他向张闻天反映,老打圈圈不打仗,可不是办法。据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王稼祥要求开会解决这个问题。据刘英:《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见《刘英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既然红军高层领导在战略战术问题上存在分歧,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是必要的。

会理会议克服离心倾向

红军于5月9日全部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红军过江后直逼会理城下。会理县城有川军刘文辉部的一个师死守,又有西昌等地敌人增援,红军乃放弃强攻,只加监视。利用追敌近期无法过江的空当,部队在会理地区休整。5月12日,野战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决在会理及其附近停留五天(15号止),争取在长期行军后的必要休息和补充”。转引自力平等着:《中国红军长征史》,中央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为了统一思想,肯定遵义会议以来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张闻天同毛泽东商议后,于5月12日下午,在会理城外的铁场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理会议。

参加会理会议的有:三人军事小组周、毛、王,朱总司令,政治局常委陈云,一、三军团司令员和政委林、聂、彭、杨。为防敌人飞机轰炸扫射,临时搭了一个草棚子做会场。军团负责人的地铺就打在这个草棚子里。喝水,吃饭,由中央队秘书长刘英带警卫员送去。据刘英:《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见《刘英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并作报告。报告大纲,张闻天在会前同毛泽东、王稼祥商量过。据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张闻天严厉地批评林彪等人对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怀疑、动摇是右倾。

毛泽东在会上驳斥了林彪所谓“走了弓背”的谬论,指出:“现在为了摆脱追敌不肯多吃一点苦,将来会吃更大的苦。”陈云:《我对林彪的揭发》,手稿,1971年10月8日。转引自《陈云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毛泽东还指责彭德怀,认为林彪的信是彭德怀鼓动起来的。并说林的信,刘、杨的电报,都是右倾情绪的反映。据《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页。

毛泽东发言中虽然没有挑明批评张闻天参与其事,但从话音中听得出来,毛泽东怀疑张闻天是同彭德怀结合在一起的。张、彭虽然内心觉得委屈,但大敌当前,团结为重,在会上、会下都没有争辩。据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199页。彭德怀“作了自我批评,说:因鲁班场和习水两战未打好,有些烦闷,想要如何才能打好仗,才能摆脱被动局面。烦闷就是右倾。”彭德怀在会上“也批评了林彪的信: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特别提出我,则更不适当”。引自《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页。

会理会议开了两三天,最后由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作结论。据刘英:《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见《刘英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他肯定从遵义会议以来,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是正确的,批评了林彪反对机动作战、在部队中叫苦、甚至企图改变军事领导的错误。

会理会议还讨论了渡过金沙江后的行动计划,决定红军继续北进,渡过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会议还任命刘伯承为先遣队司令员。

会理会议是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主要结果是积极的。

第一,通过会理会议,在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支持下,被四渡赤水之战的实践证明了的毛泽东在运动战中摆脱敌人重兵包围的方针得到了确认。怀疑或反对机动作战方针的错误认识和动摇情绪受到了批评。1935年10月15日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长征的情况时,讲到会理会议的意义时说:“这次会议总结并肯定了红军的领导是正确的。会议指出,新的领导班子指挥有方。”《陈云文集》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第二,通过会理会议,遵义会议后确立的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是同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实践证明正确并通过争论得到确认分不开的。

会理会议在红军长征胜利以至中国革命胜利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会理会议的进程可见,“毛洛合作”对这次会议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同时应该看到,会理会议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其斗争方式是不尽恰当的。

张闻天在《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中评价道:“会理会议基本上是正确的,同当时干部中一些离心倾向及一些动摇情绪做斗争是必要的。但是我以为斗争方式还是过火的。因为这些同志的错误,实质上不过是个别的错误,只要加以适当的批评与解释,错误就会改正的,不必用机会主义的帽子去压他们。”

还应该看到,会理会议在毛洛关系、毛彭关系上的消极影响是深远的。

毛泽东指责林彪的信是彭德怀“鼓动”起来的,是“右倾”。对此,彭德怀没有申辩,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又重提此事,林彪当场申明“那封信同彭德怀同志无关”,“写信彭不知道”。直到这时,彭德怀才出来说明原委。关于刘、杨的电报,彭说,刘少奇写好以后,“拿给我和杨尚昆签字。我觉得与我的看法不同,没有签字,以刘、杨名义发了”。至于林彪的信,彭德怀说:在会理会议时才看到,事先“没有同林彪谈过话”,此信“与我无关”;在会上,“我也批评了林彪的信”。对毛的指责,彭说:“当时听了也有些难过,但大敌当前,追敌又迫在金沙江了,心想人的误会总是有的……我就没有申明,等他们将来自己去申明。我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但作了自我批评”。直到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打成“反党集团”、此事又成一大罪状,他才感到这种坦荡之风效果不好。彭德怀后来说:“在这二十四年中,主席大概讲过四次,我没有去向主席申明此事,也没有去同其他任何同志谈过此事。从现在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应当谈清楚的好,以免积累算总账,同时也可以避免挑拨者利用。”本段引文均见《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200页。

张闻天是会理会议的主持人。他在会上代表中央批评下面,自己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明显的批评。不过,毛泽东听了个别同志的猜测和判断,却一直认为是张闻天到三军团去与彭勾结反他。这种误解一直埋在毛泽东的心里,直到延安整风时才挑明。在1941年六七月间的一次小型谈话会上,毛泽东批评张闻天的缺点,特别提到张闻天“在会理会议以前严重的政治动摇”,说张“当时挑拨军队领导同志林彪、彭德怀,反对‘三人团’,要林、彭来代替‘三人团’指挥等等”。对此,张闻天当场表示“保留”。“当晚回家后,关于这件事曾写了一封申明信给毛,但后来没有发出。想事情没有旁证,说也无用。”到1943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提及此事”。张闻天这回才认真对待。他“利用许多同志在延安的机会,做了一点调查工作”,在随后写的“整风笔记”中作了澄清:“现在大致可以判明,说我曾经煽动林、彭反对三人团的话,是王稼祥同志的造谣!(林、彭二同志关于此事有正式声明)”以上均据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

在长征路上,大敌当前。会理会议的过火斗争,怀疑、误解,都没有影响中央领导同志和红军高级将领团结对敌。在延安整风期间,对于全党来说,这也并非大事,说过以后也就算了,并没有特别去做结论。不过,会理会议在毛洛关系、毛彭关系上却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误解延续到延安整风,确凿的事实也未能真正驱散这团疑云,而1959年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张闻天的错误打击,不能不说也蒙有会理会议的阴影。

同类推荐
  • 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

    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努尔哈赤看重她,皇太极宠爱她,多尔衮迁就她;生子福临,“福”来了,她位居皇太后之尊;孙子玄烨登基,既孝养尊亲,又颇能得她真传,平定三藩;晚年得享清平盛世和天伦之乐,她临终有靠,终年七十有五。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三十一岁丧夫,大半生守寡;四十八岁丧子,母子斗法多年;和多尔衮的那些事,纷说至今……
  •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

    如果我们对人类文化科学史上走过的风流人物,作一回眸和审视就会发现,即使在我们即将走进21世纪的今天,他们的丰硕遗产和崇高风范对我们,特别是对我们的青年一代,还是大有教益的。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和爱国主义者,巴甫洛夫在科研中所表现的那种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不计得失、坚忍不拔的献身精神,特别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句话,即他的高风懿范,是没有时代与地域的限制的,对我国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学者、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楷模。作者在作品里不仅塑造了巴甫洛夫和谢拉菲玛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道路,而且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热门推荐
  • 缘莱你在夕阳下等我

    缘莱你在夕阳下等我

    她是天真可爱的天之娇女,但却单纯无害。他是暗夜的蓝色玫瑰,妖艳而迷人,妖艳的外表让人羡慕,而身上带着的刺让人害怕。当他遇上她,再无冷酷,只有柔情,把她当作掌心的宝,可是她却不知道,他们的爱情,在很久以前就已悄然萌生。
  • EXO之你是我的维他命

    EXO之你是我的维他命

    在不同的时空,也许能有结果,将爱的味道停留在最初,记得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冲出地府

    冲出地府

    地府,一个充满征伐、混乱秩序的地方,在这里,人命不如鬼。一切,都从马毅不小心坠落地府那一天开始说起……
  • 遇见道系爱情

    遇见道系爱情

    这是一个和道士的道系爱情故事,男主为道教俗家弟子,但常驻道观,女主为建筑师。他们的爱情没有烈火烹油、蜜里调油,却是真真实实的幸福。有时幸福只需要眼里有彼此,执手而行。希望这个故事能给生在浮躁社会中的你,带来清风和美好。
  • 已然未然

    已然未然

    【他说,答案是她已然知道的,却又未然能做到的。她说,那么他,必然会去等待。】已然知道,但无从改变,未然想到,却悄然而至。是坚持,还是放弃,那未然的结果是否会幸福。是接受,还是拒绝,那已然的道理是否是正确。挥霍最后的青春,在已然未然中追寻真理,寻求答案,求解幸福的方向。——这是一个围绕“普通”和“天才”,“旁观者”和“孤高者”的碰撞爱情。它让你明白:“两个人,一个世界,刚刚好。”是为何意。
  • 守护甜甜的你

    守护甜甜的你

    当同样是学霸的沈筠碰到了洛南洵,身边的一切好像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自己开始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两人成了同桌,在同一处地方补课的同学,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原来自己跟他的关系这么微妙。一位女孩,芳心暗许,却殊不知那位男孩早已经对她倾心。甜甜的相处之下,无法掩饰的那句话:沈筠,能不能让我守护甜甜的你
  • 走进影视武侠

    走进影视武侠

    庞观从没想过,人死后竟然会有这么离奇的事情,走进前生看过的影视,体会不一样的武林风貌。武林中都是过客,每个人又都是自己的主角。
  • EXO之捉住未婚妻

    EXO之捉住未婚妻

    12家族EXO不小心被老爸悄悄订婚,然而女主安若曦发现了腹黑老爹给他也订了婚。。。在哥哥的帮助下悄悄离开了中国,去了韩国,当EXO知道订婚对象是安若曦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的呢?而女主的哥哥帮助女主逃婚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是爱情,还是亲情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