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9600000012

第12章 三所学校、三个国家、三种文化(2)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日本的大学了。说到内敛、含蓄、不善言辞,大概日本人要甚于中国人,不过日本的大学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却着实下了不少功夫。

与英文“talk”相近的意思,在日文中写作“相谈”,在日剧中也经常能见到“相谈”这样的用法,也可以看到“相谈室”这样的用作“相谈”

的房间。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日本人的服务本来就是世界一流,“相谈”功效自然不在话下。在早稻田留学过程中,早大对国际学生的细心照顾令人印象深刻。由于是从北京大学来的交换留学生,早大校方很是重视。学校的国际部更是主动定期会约每位北大留学生“相谈”,询问生活、学习情况,是否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学校提供哪些帮助等。即使是一年的交换项目结束,回到北大之后,早稻田大学驻北京的事务所也会专门约谈几乎每一位赴早稻田大学留学的学生,访谈他们对早大的印象评价,以及留学一年的感想收获等。放到国内,这就好比,院系的教务部主动找到学生个人,问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国内大学的管理机构似乎难以如此“自贬身价”。

大学不只是个简单的教育、学术机构,不是简单培养几个尖子学生、顶尖科学家就完事了。看看国内的大学——北大、清华的“只会学习的傻子们”,“思想偏激的疯子们”(坊间评价,非本人所创)的数量在直线上涨,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畸形问题越发突出,和国内大学缺少一整套“校方-学生”的良性互动制度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对于美国式的“talk”和日本式的“相谈”,国内大学大可“拿来主义”

借鉴一番。

中国学生为何不善提问?

中国学生为何不善提问?这话可能言重了些,但这是我在留学期间的感受。留学哈佛,一起上课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就有了比较。所谓不善提问,这里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中国留学生普遍不愿意开口提问;二是和欧美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提问”的层次和水平尚有待提高。

刨根问底的美国人美国课堂教育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互动,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针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疑问。关于美国课堂上的“提问”气氛,就算是没亲身体验过,想必在各式各样的美国电影中也见过不少。在美国大学的seminar课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像是伙伴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

通常情况下,老师每讲完一课,或者是一段、一节,都会留出一定时间留作答疑用。同时,在最后的成绩总评中,课堂参与度往往也要占到10%左右的份额。所谓的参与度,绝大部分来自课堂上的积极互动程度,提问自然是最直接的体现方式。

美国学生的提问方式是直来直去,从来不拐弯抹角,这也是美国学校课堂上的一大景观,特别是在来自东亚文化圈的人看来。美国人的直线思维,可以体现在为人处事上,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提问这件不起眼的“小事”

上,想啥说啥,不懂的就问,不大会理会其他人的感受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一个亚洲学生到了美国人的课堂上,总是能够观察到两个极端:一方面美国学生的思路确实比亚洲学生开阔不少,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善于提出关键性的问题,甚至不少时候能把老师问得面红耳赤;但是另一方面,在“学习能力出众”的亚洲学生看来,大部分美国学生的提问都太“小儿科”,不少问题其实完全不需要在课堂上提出,只需要课下“Google”一下就可自行解决。

于是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常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学术男/学术女”,总是没完没了地向老师提问,如老师给的答案不能让他满意,就会一根筋追问到底,弄不好整个课堂进度都会被他一个人影响拖累,直到最后老师也会略显尴尬地说“课下咱们再讨论”为止。求知若渴可以理解,可是已经到了这样不合时宜的程度,其实这种学生不论是在老师还是在学生中间也都不大受欢迎。课堂上的积极互动,在美国也有不少过犹不及的例子。

当然不管怎么说,美国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勇于发问还是值得鼓励和学习,因为美国的教育理念中始终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美国的学术训练中,对于“puzzle”(谜题)的设置甚至可以说是带有偏执性的追求,所以才有了“一个吸引人的puzzle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半”这种略带夸张的说法。

含蓄保守的日本人

如果说美国式的直来直去、张扬个性是一个极端,那日本式的含蓄委婉、缄默不言就是另外一个极端。如果说中国学生不善提问、不善表达,但和日本学生比一比的话,那国内的课堂气氛则可以算是积极活跃了。

前面提到过,日本学生在大三之后都要选择加入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seminar。除此之外,日本的大学教育是典型的“讲-受”式。通常来讲,日本的任课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出勤,并且往往在成绩评估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出勤率标志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而在日本社会,态度、干劲和精神面貌本身就比能力更加重要,这也是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日本人最习惯于含蓄,最崇尚集体精神。所谓集体精神,就是要保持一致、维持共性、排斥个性,所以很难想象在日本的课堂上会出现几个频频发问、事事较真的“书呆子”型学生,即使有,也难逃被全体老师、同学视为异类的厄运。

中庸传统的中国人

我宁愿说,中国学生在“提问”这件事上的态度大概是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不会像美国人那么直接,也不会像日本人那么保守。话又说回来,毕竟同属东亚文化圈,中日学生之间的差距总归要小于中美学生的差距。

在课堂气氛和求知发问这个问题上,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东亚传统习惯中保守、沉默的弊端。

有一个场景颇有代表性。在美国大学做中文外教一定是件很“欢乐”

的工作,因为可以在课堂上听到各种各样老外说出的蹩脚的中文。顺便普及一下,美国大学的外语课向来都是注重听说,尤其是口语练习,这样能够帮助这些苦学中文的老外一步步提高口语,最后说出一口流利的中文,也是一项成就感十足的工作。而在中国大学做英语外教可能是件“无聊”的工作,每天上课的内容就是面对一群不愿开口,习惯了“哑巴英语”的中国学生。

英语课完全变成一个老外在讲台上自己和自己说话,自己和自己扯淡,“无聊”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国内学生不爱发问、不善提问也不能全怪学生,更不能全上纲上线到“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差异”的高度,教育体制和讲授方式也难辞其咎。在前几篇文章中谈到美国和日本大学中的seminar讨论课制度,毕竟这些小规模的讨论课更易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国内很少或没有;在美国的大学,如果老师在课上遇到了让他自己都疑难的发问,老师一定会先说上一句“Thisisagoodquestion(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换句话说,老师往往会鼓励学生给自己出难题,哪怕是让自己略微有点尴尬也无妨。如果在国内,遇到这样“以下犯上”

的学生,老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能不能也有海量的胸怀,还真难讲。

Presentation艺术

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学生和国外学生的接触频率和机会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哈佛读书的中国学生大半都来自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学习上、生活上,中美两国学生精英自然也少不了竞争。

竞争之所在,中国学生的优点——用功、刻苦和缺点——创造力、表现力不足也都明显地体现出来。

Presentatio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中文里“presentation”似乎没有很恰当的直译,可以暂且称之为“发表”。在国内,可能presentation的形式还不很流行,至少不会被作为课程成绩评估的主要依据。但是在美国就不同了,从课程,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presentation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自我展示

华人的学习应试能力世界一流。不过presentation所展现的更多的是综合能力——包括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不妨称之为“presentation能力”。客观地说,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对频繁的presentation总是会多多少少感到不适应,同时presentation的效果与美国同学相比,可能也不免略逊一筹。

首先的一个考验自然是语言能力问题,全英文的presentation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在通常状况下,presentation中通过创意的设计和画面效果的合理应用,也完全可以克服语言能力的不足,而往往这一点也是国内学生的一个短板,特别是和欧美学生相比较之后。

说到底,presentation是一个“自我推销”的模式。既然是“推销”,就必然是以观众为中心,而不是以演讲发表者本人为核心。也就是说,presentation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准确地表达出presenter的观点,更在于观众是否能够接受,以何种方式让观众接受、认同并产生兴趣,或者干脆很简单地说,presentation的精髓不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外在的包装形式,在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优秀的presentation来说,外在的画面视听效果所占的权重份额更加重要。

2009年春天的时候,我曾经去夏威夷大学的东西方研究中心(HawaiiUniversity,EastWestCenter)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这个活动也是夏威夷大学一年一度的保留项目之一,与会的都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博士生们。人数众多、题材众多,根据不同的课题分成不同组别,并设置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专项指导,每个演讲者的presentation时间是二十分钟左右,另有5~10分钟的答疑提问时间。

一个比较明显的对比是,中国学生对presentation形式的设计、时间的控制都略显生疏,表达也相对生硬一些。或者说,受到国内相对死板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国内学生的presentation往往会显得过于“学术”,因此不利于激发观众直观上的兴趣。表现力不足,这也是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一大弱点。比如说:

1.国内学生比较习惯于用“陈述”的手法,将长篇大论的论文略显牵强地变成一份PPT演示文稿的presentation,而老外们的presentation多是更加自然的“展示”手法,“论文”的痕迹要淡化得多。

2.在presentation有限的时间内,国外学生会更加看重“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作为论文研究对象”在presentation中的份额,而国内的学生更加侧重于把自己的研究、论证过程展现给观众。在欧美的学术规范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即一个好的puzzle(核心设问)就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所谓核心设问,也就是论文通篇所要回答的一个中心问题。所以,欧美学术体系下教育出来的学生通常都会在puzzle的设置、提出上大动一番脑筋,不仅是在论文上,也是在presentation上。显然,欧美学生的presentation往往重点在于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而中国学生就经常长篇大论,说教的色彩更浓厚。

“Presentation能力”

除去内容上的死板生硬,presentation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了创意、设计、美感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产品,这其中集中体现出的是创造力和表现力。

很遗憾,国内的学生一贯以来接受的教育是重视被动的学习接受,而不是主动的创意、发挥和展示,即使是从纯技术角度的PPT演示文稿制作上也并不占优势。初到哈佛时我就深有感触,即使是在平时课堂的presentation上,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到观众是否能够听懂接受,这是一名presenter的基本素养。比如说,难以用文字语言说明的一定要配备图表,尽可能使用更为直观的图片、视频,甚至适当插播音乐;在设计具体案例时一定要下发补充材料给观众人手一份等,这些作为presenter的基本礼节和素养恐怕是国内学生还缺少的。

总之,“presentation能力”的背后,其实是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力、团队精神、自信心等各种素质的一个综合展现,presentation的实质,是以观众为核心,把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最为合理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并引发观众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和认同。从这个角度上说,presentation能力其实也是毕业走进社会后职场能力发展的一个前奏和锻炼,显然国内的学生素质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国际化”之日本篇——从排外到开放的尝试

日本人的排外色彩向来被人严加诟病。的确如此,外国人——不管是亚洲其他国家的人还是欧美人,都很难真正进入日本人的交际圈子。不过难能可贵的是,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倒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民族性方面的弱点,并做出经常性的反省,特别是在日本的大学教育体制中,国际化视野的锻炼和培养也显得越发的突出。

“国际教养学部”的尝试

日本的大学分为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类。一般来说,国立大学在体制上更加固定化、模式化,而私立大学则在招生和机构设置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特别是私立大学在资金和教育资源方面往往无法和国立大学相提并论,所以也就更愿意将“面向国际化”的办学方式作为吸引生源、提高学校声望的一个手段。

日本最顶尖的两所私立大学——庆应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日本大学“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引领者。何况这两所大学从建校之初,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庆应大学历来以“贵族学校”自居,校园气氛向来偏重于西方化;早稻田大学则正好相反,以“平民化”着称,建校百余年来,特别注重在亚洲各国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同类推荐
  • 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本书从福克纳小说的伦理主题为切入点,共分为六章,分别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构建、福克纳小说的生态伦理、福克纳小说中的种族伦理、福克纳小说的家庭伦理、福克纳小说的女性伦理和福克纳小说的成长伦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福克纳同美国南方社会、文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从他的创作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方面研究了他的创作和艺术成就。书后附有参考书目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查阅。全书观点鲜明,行文流畅,体现了作者较高的研究水平,对推动福克纳研究以及我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一定意义,可供广大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阅读。
  • 有间文库:坟

    有间文库: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 围炉夜话(国学大书院)

    围炉夜话(国学大书院)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主旨,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含义,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徐志摩文集

    徐志摩文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是梁实秋最为世人珍视的散文作品集,囊括了人生的诸多方面,他谈生活常态、谈超凡情愫、谈心灵性情、谈脱俗雅趣等,博古通今,真知灼见。《我的人生哲学》分为“做人从早起起”“学识生滋味”“人生贵适意”“生活有真知”四个部分,大多是日常琐事,是我们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一个“显微镜”。作者从生活小事入手,从中阐述了自己对人生道德和思想修养以及日常生活常态的解读,见解独到,深入人心。读者可从中体会到他的儒雅人文情怀、以及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为读者指点迷津,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热门推荐
  • 回忆第一次恋爱

    回忆第一次恋爱

    一直被冷暴力的女孩在一次转学开始学会了伪装,慢慢的她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她,被别人需要的她,在新的学校她认识了新的朋友,也出现了青春期荷尔蒙爆发带来的情感问题,每个人都渴望一次甜蜜的恋爱,女孩也不例外,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女孩开始怀疑自己,所有都已经无所谓了。
  • 宠物小精灵之穿越之旅

    宠物小精灵之穿越之旅

    儿时的梦,一次又一次的预想,一次又一次的渴望...知道某一天,已经被封锁于心底的梦诡异的被是实现...以“被选者”的身份阴差阳错的进入到了这梦一般的世界中...或兴奋、或恍惚、或兴奋、或错愕,似梦似幻...
  • 驻京办主任(全集)

    驻京办主任(全集)

    受肖鸿林、贾朝轩腐败大案的牵连,东州市驻京办主任丁能通一度停职反省,多亏了新任市长夏闻天力排众议,充分肯定了丁能通在“肖贾大案”中的表现,使得丁能通重新走上驻京办主任的岗位。
  • 梦里芙蓉妆

    梦里芙蓉妆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才。那么我来到这里与你相遇又是多深的执念。半世流离,一世颠沛。本以是段良缘,没想到这只是我的痴念。痴儿,痴儿谁才是痴儿?一朝穿越,叶子成了即将为奴为婢千金小姐。皇宫几日游成了皇帝的心头肉,可这又如何,情爱还是抵不过江山。战王院中,侧妃横行,小妾霸道。王府世子调皮捣蛋。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乐姬,姬云墨你为何要来招惹我。明明是爱却不承认,明明喜欢却不敢说出来。兜兜转转,爱已消磨殆尽,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念。桃花雨,夜微凉。梦里千年芙蓉妆。
  • 望月似星辰

    望月似星辰

    高维度宇宙文明,神女星系多个星球,地心层来不及散热维护,核聚变质量反弹,过量的热能产生爆炸,引起崩塌全宇宙的大爆炸!陨落的文明终不以,大爆炸而传承断绝,他的精神意志随着大爆炸产生的余波,打破了时空长河的枷锁束缚,飘向了那无垠的星空,继续发光发热,引导星空亿万生灵种族文明建设!
  • 宅女的明星养成

    宅女的明星养成

    一个手办外加一盘限量版的游戏,她就把自己给卖了。很久以后,她后悔地说:“我怎么也值三个手办两盘限量版游戏吧!”======16岁的超级重度宅女被制作人以“成为偶像以后,可以轻松赚得买手办和游戏的钱”的理由,“拐骗”成为偶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生命的宇宙漂流

    最强生命的宇宙漂流

    未来人类已经成为了星际文明,这里有血腥的竞技场、狡猾的星际海盗、盘根错节的势力、还有强大的外星种族。有了已知范围内最强的身躯的他,能否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 神的传记

    神的传记

    古城现,神灵出,带你揭开众神消失的秘密,带你探寻地球远古的奥秘。神灵复苏解开地球上古的封印,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重现上古仙魔乱舞的景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