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2000000004

第4章 怀胎(2)

首先,将母胎比喻成"须弥山"。佛陀说:"母体如大地,儿在母体,如凸出山峰,喻须弥山。""须弥山"是比喻全世界最高的山,就是现在所称的喜马拉雅山。两千多年前,佛陀曾说过须弥山是世上最高峻的山峰;而将母腹比作须弥山,是因为孕妇怀孕至第九个月时,是小生命成长到最高峰的时期。胎儿在母体中,已经达到最大的程度,所以母腹最凸显、增长到最高的程度。有些孕妇或许会晚产,怀孕至第十一个月或第十二个月才分娩,但是无论如何,在第九个月时,腹部已增长到最大的程度。

人的体格发育有一定的限度,胎儿在母体中,最初由点滴的父精母血凝聚而成,好像草上的露珠一样微脆,然后慢慢生长,一直到第九个月时,已到达最顶点,不会再长大。亦如同人出生之后,从幼年、少年至青年,身体发育成长至二十岁左右,渐渐定型,过了三四十岁就不会再增高长大了。绝对不可能因为活到八十岁,受天地孕育的时间比别人长,就比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要高大。因此在第九个月将母腹比喻为须弥山。第二是"业山"。

佛说:"六根尘识成熟,七情六欲始焉,带业而生,自必亦造业入苦,喻业山。"人来到世间,并非无中生有,是从无始以来,带业而来,造业而去。"业"积累如山,所以称为业山。

七月胎儿具足人形,具足六根与意识。若经过八九个月则会更成熟。在此期间,胎儿开始有七情六欲,在母体中还会闹情绪。有的孕妇会觉得腹中胎儿一阵阵地移动撞击,这是因为胎儿情绪起伏,拳打脚踢,躁动不安。甚至母亲吃的食物太冷、太燥""胎儿都会主动反应。

胎儿六根成熟时,母亲的思想、情绪、言谈举止,所有的一切,都会灌输在胎儿的精神教育中。母亲如果常常发脾气、闹情绪,这种意识也会牢牢地灌输在孩子的心念中。

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已经会讲话,可是很爱哭,动辄掉泪。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爱哭?她竟然回答:"是我妈妈教我的!"人家问她:"你妈妈如何教你?"她说:"我常常看到妈妈发脾气。而且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妈妈和爸爸吵架,把枕头丢过去,妈妈就开始哭了!"三岁的小孩子,天真无邪地将自己潜意识里牢记的事说了出来。

所以说,妇女怀胎时,要有良好的胎教,将来孩子的脾气才会温和,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才能有宽容的心怀,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因此,将为人母的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应做好心理建设,要做一位快乐的妈妈,将愉快、乐观、心胸宽大、和气爱人的心理,孕育给即将出世的胎儿。

在母胎第九个月时,人的六根尘识已经成熟,七情六欲也开始产生,这就是"人之初"。并非初生婴儿才是"人之初",这时候母体内的胎教非常的重要。

每个人都是带业来到世间,凭借过去生中的业识而来跟随父母。与父母之间有善缘也有恶缘,受善、恶因缘的业力牵引,与父母结缘而投胎出世。

如果与父母结好缘,原本是一对欢喜冤家的夫妇,可能因为子女的投胎,而变得互相礼让;无形中父母与子女便产生欢喜和合的心念,这就是子女与父母结好缘。由于孩子的到来,父母受到影响,转变自己的情绪,而且能以善良、清净、乐观的心态教育子女。

设若与父母结的是恶缘,会使原本单纯柔和的妇女,在怀孕的时候动不动就生气,有的人称之为"孩子癖"--本来非常柔和单纯的妇女,因怀孕而改变个性。

人因为带业而来,投胎时与母亲结下业缘,所以彼此相互牵制。子女闹情绪,母亲会受到影响,母亲的情绪也会传递给子女,甚至母亲的个性都会遗传给孩子,此即"胎教"。

人离开母胎之后,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容易造业。本来就带业而来,在母胎内又受到熏习,来到人间又累积了一些业,由于不断地增加积聚,所以佛陀将它比喻为"业山"--人的业多如须弥山,因为业积如山,因此高大难移。

"业"是造作的意思,必须有造作之人与所造之业,两者结合才会成为"业",这是相对的。一个人平时所做的一切,构成业缘的牵引,业因的种子配合着缘,所以才会"造业"。

这里所说的"业山",除了被生之人承受过去所造之业外,生子的人,也承续过去与子女所结的缘。所以被生者是业因,生人者是业缘,因缘和合,才能结为母子,此即因缘。在因缘中业力互相牵引,所以称为业山。人既然带业来人间,在这几十年当中,一切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业从心生,无一不是业由身做,心念如何想,身体就如何做。造业者、使人造业者及所造的业,又形成一个新的业。意即人带着旧业来投生,又累造新业,旧业新业互生互成,痛苦就会不断延伸下去,所以说"造业入苦"。

问问世间上,哪一个人是快乐的呢?曾有一位先生告诉我:"师父,我听过很多人开示佛法,都说要专精地去修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造业。本来我很有心研究佛法,不过一想到学佛是这么困难,我就很害怕,不敢再看佛书、听经,也不敢再研究了。"

他又说:"我心里很惶恐,本来我觉得做人很不错的,不过听人家说人生很苦,人在世间,不是受业就是造业,实在很可怕!"他心里觉得很矛盾。最后他说:"但是,我从刊物上看到师父说的一段话,却打开了我的心结,让我觉得非常快乐。师父说,做人是不错的,做人也是很快乐的,只要在业报现前的时候,能欢喜接受,不执著于苦,就会生活得非常快乐。"他看到这一段话后,心结就打开了。

故知,真正能脱离痛苦者,是心中完全没有矛盾、没有惶恐害怕,能够很安然自在地接受周围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人若能随遇而安,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安然接受境界现前,那么,此人必定是静定自在的人,也比较不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起心动念,造就恶业。

人懵懵懂懂带业而来,又迷迷糊糊地不断造业受苦,如此一层一层、重重叠叠造业如山,所以佛陀将母腹比作"业山"。

第三就是"血山"。佛说:"血腥昏暗如狱,随之大量流出母血,使人目之为眩,神之为夺,感五光十色世界,此谓娑婆,堪忍事多,岂非昏沉之狱海血河,喻血山。"人在出世之前,于母胎中所承受的除了不自由、不自在,还必须承受黑暗的痛苦及血腥浸泡。血非常腥臭,而我们每个人都浸在母胎的血腥中长达十个月之久。如此腥臭、黑暗的血河,我们竟然能在里面蜷缩十个月。所以说人在出生之前,必须经过黑暗的胎狱。

胎儿的脐带与母亲的胎盘相连,母亲进食所吸收的营养,经由脐带流入胎儿体内。母亲的血,包围在胎儿的四周,胎儿就在黑暗的胎胞中吸收营养精华。虽然胎儿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是经由全身血液的循环,也可以摄取到营养。

胎儿出生时,必须经过一番天旋地转,因为胎身原本是曲缩着,此刻必须手脚活动,身体运转,随着母亲腹中的大量羊水而离开母体。在黑暗的胎腹中经过天旋地转后才来到人间,进入五光十色的娑婆世界。

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非常昏沉、黑暗,所以称其为"狱海血河"--在黑暗的血狱中,既不自由,又受母亲的情绪、身体所影响。母亲的病痛、冷热、烦恼""无一不在胎儿的意识中感受到,这真是非常不自在的痛苦!

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

胎儿在母体十个月时,全身构造都已长成,六根、六识也具足,等到时机成熟,就出生于人间。

其实,不一定要足十个月才会降生,胎儿在七八个月时命根就全部完成了。在满十个月之前出生的,称为早产儿;若超过十个月才出生的,则是俗称的"过月"。

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善孝柔顺的子女,在母胎中满十个月,将要出生之时,"擎拳合掌",双手紧握合并如合掌般,平安顺利地降生,不会使母体受到伤害。

这段经文是说,母亲与子女之间,有"顺缘"及"逆缘"。若母子结恶缘,则胎儿在母胎中,会带给母亲很大的折磨;若是很乖巧善顺的子女,在母胎中就会很安然。

慈济医院妇产科曾有一位妇人,她是第一次生产,临盆时还不曾感觉有任何异样或痛苦,仍然外出工作。后来羊水流出,她才发觉自己即将分娩,家人赶紧将她送到慈院。刚到电梯门口前,孩子就生出来了,非常顺利平安,看起来既简单又容易,而且母亲一点痛苦都没有。

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胯骨,如千刀搅,又仿佛似万刃攒心。善顺的子女,初来人间是非常平稳而顺势的;若是忤逆的孩子,初生之时,就会损伤母体。

古代形容妇女生子为"生得过鸡酒香,生不过四块板"(意思是说,生子顺利,就可以闻到鸡酒香,万一不顺利而难产往生,只好四块棺材板侍候"。可见孕妇分娩时是非常辛苦的,甚至以生命作赌注。有的人阵痛好几天,羊水流尽,但孩子仍然生不出来。

生产的过程真是历尽千辛万苦,胎儿即将出世时,母亲的五脏六腑都会剧烈震动,而胎身天旋地转,做母亲的必须承受好像撕裂肝肠心肺般的痛苦。有时候在产房外听到产妇哀嚎惨叫的声音,真令人觉得肝肠寸断,那种情景实在很凄惨。

母亲临产时,胎身是头在下,脚朝上;这样由头先生出来,才能顺势脱离母体。假使头脚颠倒,胎身很难脱离母体,一般人称此为"脚踏莲花"。还有一种情形,不是由头或脚生出来,而是由下半身的臀部先出来,像坐椅子般,以坐姿缩着身体硬挤出母胎,一般人称为"坐斗"。

不论是"脚踏莲花"或"坐斗"出生,都是所谓的难产。这种痛苦对母亲来说,"如千刀搅"--如同几千万支尖刀割裂母体,"又仿佛似万刃攒心"--又像是数万支利刃刺钻母亲的心。

母子之间,被生者与生人者,在出世与生产的一刹那间,彼此会留下终生永难磨灭的印象,若造成内心的伤痕,则会影响一辈子的感情。

春秋战国时代,郑武公娶申国公主武姜(武系夫姓,姜从母家之姓"为妻。武姜生第一胎时难产,孩子由脚先出来。武姜受尽痛苦折磨,所以她对这个孩子恨之入骨,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郑庄公。武姜生第二胎时非常顺利,所以她很疼爱次子共叔段。她为了庇护共叔段,不断排斥大儿子,时时建议郑武公立次子继承王位。但是郑武公认为,国家应该由嫡长子继承王位,所以在临终之时,仍然传位给郑庄公。

武姜在庄公继位后,要求庄公将重镇要地割让给弟弟,庄公后来答应了,让弟弟安居在京畿地。共叔段在京畿之地竟然招兵买马,准备篡夺王位。多位朝廷大臣都劝庄公讨伐其弟,但庄公一再忍让。等到共叔段召集军队兵马将要攻击王都时,母亲武姜竟然准备开启城门里应外合。庄公得知此事,便预先派军抢攻,共叔段兵败而逃。

庄公对母亲非常不谅解,因为从小母亲就非常怨恨嫌弃他;庄公的内心也有一分恨意,直到弟弟造反,母亲又做内应,几十年来所累积的怨气恨意,如今更加深了一层,于是他将母亲赶出王宫,放逐到边地,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不再和母亲相见了!"

边地有一位贤官,名叫颍考叔,是一位非常孝顺的人,他知道此事后,就想尽办法回到京城晋谒庄公,希望能化解这场母子恩怨。庄公当夜举行国宴招待他,在吃饭时,他把最甘美的食物取来包好放进袖口里。庄公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原因。

颍考叔回答:"平时我虽尽心尽力将所有的东西供养孝敬母亲,但是她还不曾吃到国君所赐的食物,所以我想将这些美食带回家孝养母亲。"

庄公听了非常感动,慨叹地说:"你有母亲让你尽心供养,唯我独无,我实在不如你啊!"颍考叔问庄公原因,庄公就将经过情形告诉他,并且表示,他很后悔将母亲放逐到边地,现在想再见面也没办法了,因为当初曾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君无戏言,话既然说出口,就不可能再收回。

颍考叔非常有智慧,就建议庄公说:"君王何必忧虑呢?如果把地掘开,直到冒出水来,就可称为黄泉。挖一条地道,在黄泉地下与母亲相见,这样不是很好吗?"

庄公听了非常欢喜,立即派人掘地挖洞,在地道中与母亲相会。当时,他母亲深觉自己过去的不是,同样是亲生子,为什么要怨长子、疼幼子呢?还险些造成国破家亡的惨剧。而庄公也深深体会到,亲子同享天伦之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于是母子俩相扶相携出了地道,从此和乐相处,同享天伦之乐。

母亲生子真的很辛苦,我们出生到人世间,与父母已结下不解之缘。虽说彼此的恶缘、善缘不定,但缘是可以改变的,而唯有造大福才得以转业缘。

同类推荐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星云大师为方外之人,冷静观察,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有很多的感悟,本书从心之得失到人生得失的判断,涉及财富观、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的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热门推荐
  • ⑤墨墨温情不得语(全本)

    ⑤墨墨温情不得语(全本)

    一个是他自年少起便默默心仪的女子,一场意外的事故,让他们天人永隔;一个是他偶然救下的女子,似曾相识的悸动,让他对她一见如故是结束,亦是开始时光荏苒他是身负重责新上任的副市,她是脱胎换骨的律界新星他与她近情情怯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不断深入的纠缠世事几多变迁,他们终于发现,这不是一场独幕剧,她与他一样,从未远离他用尽一切心力争取她——“不论如何,我又找到了你。不管是原先的你,还是这个全新的你,也不管你叫什么名字,长的什么模样,对我而言,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你。”★☆★☆★他们心系对方的时候,彼此都还不知道这是一场相爱他想,等她再长大一些她想,等他再安定一些彼时尚不知,世事无常,且行且珍惜默默的关注一个人,默默的期盼一份也许永远也不会降临的感情,不想让对方知道,也不想对世人公布也许仅仅是不想,也许却因不能当眼中之人不再,心中之人能否犹存?
  • 我与我的他有个约定

    我与我的他有个约定

    我们是路人,也只能当彼此的路人。——小初寄语三年了,已经整整三年过去了。这件事没有谁再提起,也没有谁愿意提起。从开始到结束,他真的没有对她有一点点动心吗?
  •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

    一心逆生死,两手定乾坤。世间恩与怨、情与恨只有一线之差,正道与邪魔皆在一念之间。星河大陆,强者为尊,诸圣争霸,群雄四起。少年在此告天下风流人物:我主沉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梅灼灼

    红梅灼灼

    一夜之间,繁华倾覆。所谓的安详原来只是表象,所谓皇室,始终是吃人不吐骨头。一夜之间,改名换姓。原来世上真的还有深爱,只是我们识人不清。生生世世,陪你左右。我很庆幸,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只是每个人经历的不同罢了。当然……遇到的人也是不同的。
  • 天道商机

    天道商机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堕落了。而我认为,只是我们麻木了。儿时的梦想,曾经的野心,伴随着俗世沧桑的洗礼,都渐渐的成为了回忆。行走于都市繁华的喧闹,颓废在十字街头的抉择。我们抬起胳膊,想要为苍白的人生做最后的抗争,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握紧双手的勇气……天地无情,人有情!请祝福这些为了自己的梦想和野心依然握紧双手的人们吧,因为或许,他们此刻的努力,正是你曾经懦弱的遗憾……
  • 我变菜了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

    我变菜了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

    在不可到达的未来,有一个凶恶,残暴,不把人当人看,穷凶极恶的恶棍,如同移动的天灾,毁灭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后来,他被打爆了。为了防止这个家伙没死透又弄出什么幺蛾子,大佬们决定派人穿越到过去,从源头上防止这家伙弄出幺蛾子。于是,充满了喜闻乐见的我杀我自己大戏,逐渐上演……
  • 异世殇途

    异世殇途

    夜,死一般的沉寂。烟雾弥漫,恍惚间,可以看见漂浮在洒有月光的水面上的枯叶。一场战争,毁灭了多少人的家。冰冷的棺材里那一个被深深封印的灵魂,正等待着最后一个机会,复活,或是被愤怒的人们撕碎,被复仇之火烧成灰烬。冥冥之中,是谁掌控着所有人的命运?亦或是,顺其自然。似乎后悔过,如果当初踏上了另一条路,如今,是否依然会是这样?只是,选择了,就要走下去,以最自信的微笑,去面对一切未知,以最高傲的姿态,去完成这场赌上一切的游戏,胜者为王,败者灰飞烟灭,胜与负,就在一念之间。所有人的命运,都被串连在了一起。一旦选择后退,便是世界毁灭之时……
  • 我们的礼辛那三年

    我们的礼辛那三年

    一段段地人生经历,也许就是一幅幅意蕴丰富的画,那无数个画面包容着世间无数的珍奇,让你驻足期间流连忘返,也让你行走的时间之流中,身临其境感悟人世沧桑,那年夏天,我们便定下了不解之缘,齐聚一堂,七年级一班,我们来了。
  • 亡国崛起

    亡国崛起

    穿到了一个废柴男子身上,还是个王子,看来我下半生不用愁了……等等,怎么是个亡国的王子?不慌不慌,哥有系统,打遍天下无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