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2000000014

第14章 子过(6)

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后人,无有休息。"慈念后人"中所说的"后人",也就是子女晚辈。做父母的常常思念孩子,很希望能与他们见面,那种迫切,就如一个口干至极的人,渴望能得到饮水一样。父母思念子女的那种心情,永远也没有停息的时候。小时候我住在清水,当地的民风非常淳朴,做父母的爱子女,不论子女有多大、自己有多老,一旦孩子有了病痛或不舒服,一定会说:"我的心肝宝贝啊!"这种景象正是亲情最淳朴的表露。

有哪个父母不把子女当成心肝宝贝呢?不只是小时候,即使孩子长大了、老了,这份爱心仍是一样啊!做父母的永远都把子女当成心肝宝贝。

心肝宝贝一旦离乡背井,做父母的一颗心也随着子女漂泊游荡。所以为人子女者出门在外,应尽量写封信或打个电话,让父母知道他在哪里,做些什么事。如此才能让父母亲心安,不致让他们的心随着子女漂泊在外而无法安定。

父母心是大慈悲心,如果人人都能把疼爱子女的心,扩大去疼爱普天下的人子,相信这个世界人人都是菩萨。可惜的是,天下的父母所疼所爱的,也不过是自己的那几个孩子。除了自己的孩子外,其他的人就好像和他没什么关系,这种疼爱的范围,确实是太狭小了!

佛陀不断教导我们要扩大爱心,父母爱子女的心和菩萨爱众生的心并无不同。佛陀教导弟子们孝养父母,他希望所有为人子女者,敬重父母如同敬重菩萨。

不孝之愆,卒难陈报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

前面曾说过父母对子女的十种恩德,其实不只这十种,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无量无边,无法用言语形容。既然父母的恩德如此宏大,我们如果不能知恩报恩,不孝之罪实在很大,而所受的果报,也是无可言喻。世间一切恶也是源自不孝。父母给他那么大的恩德,他都不知恭敬、孝顺,更遑论对朋友及其他不认识的人了。古时候有位母亲生了十个儿子,儿子长大后一一成家立业,以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她的儿子们都很有成就。可怜的是他们的母亲竟流落街头,没有一个儿子愿意奉养她,她只好每天在别人的屋檐下栖身,又饿又病,瘦得像柴枝一样。每当她到人家家里乞讨时,别人打开门看到是她,都会再把门关上。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有十个儿子,不但有钱又有势,如今儿子不养她,大家把一切的过错都归咎于她教育失当。

有一天她的体力终于无法支持,昏倒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她的儿子正好坐轿经过,随从一路上喊话要路人回避让路。她的儿子坐在轿内看到昏倒在地的是自己的母亲,竟然把轿帘放下,要抬轿的人加速走过。

当场有一些人看到这个情形都觉得很愤慨,因此众人把轿子围住,将她的儿子拖下轿,甚至也有很多人冲到他家里,把家中的东西砸坏。

这个在社会上有钱有势的儿子,刹那间被众人围殴,另外九个儿子听到消息后都赶来帮他解围,结果整座村庄的百姓全都围聚过来,把这十个儿子送到官衙去。

清官开始审判他们的家务事,不过十个儿子都各有理由,他们说:"母亲又不是只生我一个人,其他的九个也都有责任!既然他们不负责任,我为什么要负起十个儿子所应负的责任呢?"

后来县官认为这十个人见母亲已经奄奄一息竟仍未有丝毫忏悔之心,就判决把十个人的财产完全充公""

我看过一则新闻,有位年轻人很喜欢喝酒、赌博、打电动玩具,每次回家就是向父亲要钱,如不给他钱,就打父亲。有天他喝醉酒打电话回家,要他父亲准备五千元,他父亲是个泥水匠,临时要去哪里筹五千元呢?

父亲在电话中骂了他几句,他竟然丢下一句话说:"你如果有种,就在家里等我。"父亲听了这句话非常生气,心想这个儿子从小到大没做过一件好事,现在竟然又骂他,就真的在家中等他。儿子一进门,父亲就一巴掌打过去,做儿子的遭了这一巴掌,便拿起棍子,把父亲打得头破血流,手臂也断了。

当父子在争吵时,左邻右舍的人都只站在外面看,没有人肯出面协调。后来做父亲的自己去报警,警察问口供时,儿子说:"我喝醉了,有没有打父亲已经忘记了。"加上做母亲的一再向警察求情,因此警察也只能口头警告他就草草了事。

想想看,儿子打父亲的时候,邻居都袖手旁观,警察也无可奈何。这种社会形态和过去相比较,实在是差太多了!

不孝的人能为社会做多少事?"百善孝为先,万恶皆由不孝起",因此佛陀说"不孝之愆,卒难陈报",不孝的罪实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我们学佛应该要持续善念,回归本性,千万不要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泯灭了一念善心和良知。应该好好保护自己清净的本性,预防造业,以免增添父母的担心和烦恼。

父母恩确实重于泰山,他们对子女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所以经文常说:"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但是世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体念父母恩呢?所以佛陀说末法恶世,不孝之人如大地微尘之多,而孝顺的人却如同指甲中的沙那么少。不孝的人,他们的罪过和将来所要受的果报,是无法一一述说的。

一切的恶,皆从不知父母恩和不孝的心态而起。有爱才会有善念,欠缺善念就没有爱,没有爱,即是从不孝的心态开始。这是相互循环的,所以说万善之门由孝开始。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捶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躄地,良久乃苏。

佛陀说从胎儿在母亲子宫中的第一周,像一粒露珠般开始,直到怀孕三十八周足月生产时,这段过程是多么辛苦啊!佛陀的智慧不亚于现代的医学专家,他逐一解释,在座听法的人,都听得很感动。尤其讲述胎儿脱离母体时,母亲的锥心之痛,父亲紧张不安、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更令人泫然欲泣。等到孩子生下来,从幼年、青少年到学业完成,做父母的接着又要关心他们的事业、婚姻。由此可知,父母对子女的慈爱由始至终是多么深长,他们的付出是何等的无边无量!

众人听完佛陀描述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后,非常感动,不但全身扑倒在地,而且捶胸顿足。这是表示他们感念父母恩,进而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因此毛细孔中都充满了血--这是形容很激动的生理现象。有些人激动到极点竟然"闷绝躄地,良久乃苏"--昏倒在地,等到一段时间后才慢慢苏醒。

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悯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他们回苏后激动到极点,把内心的苦闷化作声音表达出来:"佛陀啊!我的心好苦、好痛!"有道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万般后悔、懊恼的心声。

学佛最重要的是必须"及时去行"。过去未闻法时,不知恩、不报恩;如今已听闻佛法,应该要及时知恩报恩,学佛就是要知过必改,及时行动。

"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当佛陀分析到父母恩深,而子女不孝之愆无量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因此有人代表大众说:"我们都是不孝父母、造业很深、智识昏钝、思想麻木、不知不觉的罪人,从来都没有察觉父母对我们的爱,生在人间好像是一个夜游人一样。"

"今悟知非,心胆俱碎"--现在听到佛陀仔细地分析,才知道觉悟,了解过去对待父母的行为是错误的,所以让人心胆俱碎。"心胆俱碎"这句话是表示内心痛苦、懊恼至极。人如果悲哀至极,就会觉得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惟愿世尊,哀悯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既然过去的错误都已过去了,现在该如何弥补才能报答父母恩呢?

这段经文一方面是描述闻法者聆听佛陀开示之后,内心的后悔和痛苦,以及请佛陀发微妙法音,解说如何才能尽孝,这是为当时的人请求教法;另一方面是为未来的众生预留法义。未来的众生到了末法时代,道德沦丧,对伦理报恩的观念愈来愈淡薄,所以请求佛陀讲说如何报父母恩的教法,使之能流传到后代,让未来的众生能知恩、报恩。

《父母恩重难报经》是对人子一种很深的警醒,也是一种最透彻的教育。百善孝为先,我们一定要提倡孝道,以孝作为入菩萨道的开端。

人在世间,要知道父母生养的恩德深如大海、重如泰山,更何况"万善孝门入",我们如果知道父母恩,才会报恩;有了报恩心才会尽孝,有孝心自然就会有爱心,有爱心则有善念,心存善念即是善人,善人所做的一切当然就是好事,好事累积起来,即能成就人生的福业。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得福,就必须先发挥爱的功能,而要发挥爱的功能,就从知恩、报恩开始。

世间最大的恩德莫过于父母的生养之恩,人生最美的道德形态就是孝道。前面说过佛陀讲完父母的伟大和恩德时,弟子们都很感动,也深深后悔未闻佛法之前,不懂得如何孝顺父母,等到听完佛陀的话,才觉得非常后悔。

中国人有句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很多人父母健在时不懂得孝顺,等到知道要孝顺时,父母已不在世了,所以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因此经文说:"苦哉!痛哉!"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现代人的心灵圣经;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弘一法师半缘艺术半缘佛,将两世人生集于一身,虚云大师世寿120岁,经历过五朝四帝,两位大师的经历与才华令世人瞩目,本套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高僧大德的觉悟,为人处事的标竿。40副插图,含弘一法师亲笔书法。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墨馆

    墨馆

    亦真亦幻,亦实亦虚我们的存在,也许真也许假也许我们都活在梦中
  • 当我爱你爱我

    当我爱你爱我

    每个人生来孤独,在寻找另一个孤独之人。我只希望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那个人不是我就好了。——叶孜芽你这个肮脏的女人,我好恨,我恨当初为什么会喜欢上你,更恨现在我居然这么爱你。——叶淮南我这一生做过最宝贵的事情就是爱你。——荀阳我已经没有什么资格来得到别人的爱,或许就连孤独终老我都不配。——叶孜芽我只是嫉妒,嫉妒你为什么还能原谅我,而我却做不到原谅你。——芮瑶瑶你说你讨厌夏天,讨厌我,喜欢冬天,喜欢我。——荀阳
  • 修魔聊天群

    修魔聊天群

    李陌的人生,充满了坎坷,那么他会不会就此放手?生活的压力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无奈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849564178QQ
  • 谢谢你,拿走我的心

    谢谢你,拿走我的心

    我曾风尘仆仆的追随着,我曾从日出等到日落;那一句“走,跟我回家”至今仍让我热泪盈眶。当我回过头,站在一个温暖花开的季节,请原谅我,最想的,还是你能看到我阳光里温暖的回眸。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一个与军人的故事。
  • 隍都传奇

    隍都传奇

    隍都,一个被浓雾笼罩的罪恶之城……贪婪,嫉妒与复仇,邪恶的力量在每个人的心中滋长……人,充满了私欲,被规范着,于是将恶毒的秘密隐藏,当时机来临之时,这些秘密开始发芽生长喷发,将这个世界变得虚伪与恐怖,善良的人们开始追逐噬血的快感,未知的恐惧开启了人性最卑劣的冲动……又名《林川悬疑档案》,兮群号:12613257
  • 爱你,我不舍离去

    爱你,我不舍离去

    顾晨:感谢时光不老,你还未曾离去。夏初:爱你,我不舍离去。
  • 第一讼

    第一讼

    萧樱没想到,死后还要重操旧业。带着一帮兄弟风里来火里去。一阵冷风便能吓破胆的仵作……黑着脸从天而降的跟班……整天睡不醒的县令……捧着书挥大刀的县令公子……客串说书先生的捕头。一桩桩凶案更是让前路显得扑朔迷离。那突然出现追着她叫闺女的男人。还有那明明生了张俊脸,却偏往自己脸上罩个鬼面具的王爷……萧樱头疼的悟道,原来律师到了古代也不好混。
  • 吾家小史

    吾家小史

    本书为余秋雨自传《借我一生》的最新修订版,新增了有关母亲的大篇幅文字。在本书中,余秋雨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从曾祖父、曾外祖父由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写起,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光影中沉浮。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礼仪文化概述;人生礼仪;日常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礼仪文化的类别与性能等。
  • 杀手的灵魂救赎

    杀手的灵魂救赎

    “先生,您的手真漂亮!”一个女人看着我的手,惊讶的说道。“哦?是吗,谢谢夸奖!”我礼貌的笑了笑。“当然啦!您保养的这么好,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和心思吧。我猜,您一定是个很有心的男人!能冒昧的问一下,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女人似乎找到了话题,眯着眼睛笑道。“………杀人!”我微微起身,贴着女人的耳边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小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