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2000000013

第13章 子过(5)

总而言之,这个孩子从小多病,整整七年的时间,做母亲的朝夕呵护,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结果孩子还是走了!可以想象,这位妈妈的心是多么哀伤痛苦。

那天,她交给我一张支票作为建设医学院的基金,金额极大,可见她是下了一番决心要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她的孩子。我问她怎么会知道慈济?为什么想到这样做呢?

她说:"是女儿接引我的。"原来她有三个女儿,去世的儿子是老幺,也是唯一的儿子。她的大女儿已经念高中,最小的女儿也已经上国中。女儿们看到妈妈每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因此拿了《静思语》和《净因三要》两本书给她。她们向妈妈说:"妈妈不要再哭了,请看看这两本书吧!"

当她读完了这两本书,书中的一些观念唤醒了她--应该化小爱为大爱,化悲愤为力量,用妈妈的心去爱普天下的众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要栽培儿子的钱,拿去栽培普天下的人子。自己的儿子虽然形体消逝了,却可扩展大爱让他遗泽人间,精神长存!

目前的社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们一方面要确立为人子女的孝道,一方面也要培养为人父母者应有的智慧,努力发挥大爱给普天下的众生,才不枉费来人间为人子女或父母的一番因缘。

佛陀教导天下为人子女者应报父母恩,也要报天下众生恩及师长恩,并且对一切存有感恩心。然而最根本的,是从父母开始。

父母亲生养孩子非常辛苦且不计代价地付出。上面的经文是针对女儿来说的,有些女儿长大了,一旦嫁出去就忘了父母的恩情。所以经文说"婚嫁已讫,不孝遂增",孝心如果减少,不孝的心就增加。当然相夫教子是本分事,但也不能忘掉父母对她的亲情。

父母微瞋,即生怨恨。夫婿打骂,忍受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

"父母微瞋,即生怨恨"--有些女儿出嫁之前,父母骂她,甚或打她,她都能体会父母是爱她才会如此,因此心存感恩。但是等到婚后,犯错时父母说她几句,她刚开始还能接受,但一次两次之后就开始产生反感,认为"我已经嫁人了,你管我那么多"。不但父母的教诲她不接受,还当面反目,甚至还会怀恨在心,不回娘家。

"夫婿打骂,忍受甘心"--对于父母的微言呵责不能接受,然而,不管先生怎么打她骂她,她却都甘心忍受。

古代的女性,在夫家被丈夫打骂,被公婆虐待,甚至把她赶出家门、包袱丢出门外,她还是忍气吞声地把包袱捡起来,从后门再进去。这是以前女人嫁夫随夫的贞节观念,也是一种美德。无论如何她都不敢回娘家去,为的是怕父母操心,也顾及娘家的颜面。以前的妇女如果得不到公婆、丈夫的欢心,别人都会讥笑女方家,为了顾及娘家的面子,她死也不敢回去见父母。

此即感叹一些女孩子嫁出去冠了夫姓,对夫家显得情深义重,一切以夫家为重,反过来,与自己娘家的人却愈来愈疏离。这是不对的,女儿虽然已经嫁出去了,但父母的恩德仍要常常记住;父母的教诲,更应该时时谨记,错了要赶快改。如果没有错,也要和颜悦色接受父母的教诲,千万不要因父母亲说了两三句,就生气怀恨。

有位年轻的太太曾告诉我,她刚结婚时,先生对她很好,把工厂和财务都交给她管。由于先生爱她、对她好,所以她无形中就疏远了娘家,有好长一段时间,从不与娘家来往。

她一直以家中的权威者自居,先生在外面应酬晚点回来,她就兴师问罪,要先生把在外的时间和相处的对象一五一十交代清楚。有时她也会照先生所说的时间地点去查证,结果证明先生所言不虚,因此非常信任先生。

没想到这些状况都是她先生一手安排的,原来他早就在外面金屋藏娇。后来她知道这件事后,信心完全崩溃,不管先生说什么,她一概不相信,积压久了,变成一种心理病态,一天到晚与先生吵闹,闹到连子女都看不过去。

后来她来找我,我分析给她听。事情既已如此,何不扩大爱的空间,培养对众生的清净大爱,甚至去爱他所爱的人,如能这样,就可以皆大欢喜。

刚开始时她还能接受我的建议,两三个月后她又来了。她告诉我说:"师父,你叫我要去爱他所爱的人,我实在无法接受他所爱的那个人啊!"我告诉她:"那你就把爱一个人的心,换成爱四个人吧!"因为她有四个孩子。

我说:"你刚结婚时只爱先生一个人,而他也爱你;现在既然生了四个孩子,你爱孩子,四个孩子也会爱你,把对一个人的爱,换成四个人来爱你,用一换四,你也不吃亏啊!"

她听了觉得蛮有道理的,因此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找我说:

"师父,虽然孩子也是我的最爱,但我只要想到先生过去那么爱我,现在竟然这么无情,就很伤心。"她说:"以前公司都是我在指挥,钱财由我支出,支票也由我开。可是现在这些管理财物的权,他都收回去了,连房子也过户到他名下,现在的我真是一无所有。"

像这位妇女,如果想回娘家也不可能了,因为她在得意时把娘家给忘了,现在失意落魄又怎敢回去呢?

这是因为自种不念亲恩的"因",所以她的亲缘断了,这就是"果",此外还与先生结下了仇恨的心态。

女儿从结婚后,就认定夫家才是她的亲人,忘却了娘家的恩情,这就是"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

当然嫁夫就要随夫,公婆也是孝顺的对象。女儿出嫁,是她多了一对父母,公婆多了一个女儿;儿子结婚了,也是他多了一对父母,岳父母多了一个儿子。如果在结婚时夫妻双方就有这种想法,不论对父母、公婆,或是岳父母都一样孝顺,做到人圆、事圆、理圆,如此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或随夫婿,外郡他乡,离别爹娘,无心恋慕,断绝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宛若倒悬。

从这段经文中可以深深体会为人父母的心。女儿幼时受到父母万般呵护,等到长大后不得不出嫁离家。有些人结婚后,专心在夫家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对娘家的父母渐渐疏远。可是大部分做父母的人,并不会因女儿已经出嫁就淡忘、忽略,反而是牵肠挂肚,担心她生活是否顺遂。父母关爱子女的心就像河流一样,绵绵不绝。

女儿结婚后就夫唱妇随,即使是离乡背井也得跟随夫婿同行。人走远了心也离开了,不但无法时常回来探望父母,甚至也没有一点恋慕之情,连音信都断绝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孔子教导学生身为人子应有的观念。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到远方去,如果一定要去,也必须让父母知道去处及什么时候回来,以免父母牵肠挂肚。

做子女的人出门在外,应该常常和家里联络,尤其现在的电信科技发达,无论是天涯海角,只要一通电话,就可以听到父母的声音,做父母的在电话另一边,也可以知道子女平安,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所以现在的人如要尽孝,实在是比过去的人容易多了。

随着女儿的出嫁远去,甚至音讯全无,让父母时常为她牵挂,顷刻难安,一颗心好比悬挂在半空中一样,不得自在,苦不堪言。

有位母亲,生了七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想要孝顺她,其中小儿子的孝心特别强烈。他和母亲同住,六位兄长尽管很想把母亲接去奉养,但他却不愿母亲离去。他给母亲最好的物质享受,华屋美食、仆役如云,一切需要应有尽有;但做母亲的,却每天愁容满面,儿子想尽一切方法要让母亲欢喜,但母亲仍是心事重重。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当兄长的非常埋怨弟弟霸占了母亲,当弟弟的却无法体会兄长的心意和慈母的心境。母亲年老了,身体愈来愈衰弱,有一天,她流着眼泪问小儿子:"你是不是真的孝顺?我所要的东西,你是不是都可以满足我?"他回答:"二十多年来,我只差没有把心挖出来给你看,如果你要,我现在可以把它挖出来。"

母亲握着他的手说:"我知道你很有心,也很孝顺,但你的孝顺让我有一股好重的压力。我非常希望七个儿子都有均等的机会孝顺我,但你只想到要孝顺我,却因此造成对兄长的不友爱。也不知道这二十多年来,我的心像关在牢狱中。我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你如果真的孝顺我,就让我自由地到你哥哥们的家,让他们也尽点孝道。"

这个自以为孝顺的儿子,听了母亲的话,终于恍然大悟,赶快带着母亲到大哥家,也邀请其他几位兄长一起相聚,真诚地发露忏悔。他以忏悔惭愧的心,当着母亲的面,向兄长致歉,从此兄弟又恢复了友爱,母亲也绽开了欢喜的笑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一定要让父母欢喜、轻安。故事中这个自认为孝子的人,因为忽视了母亲的心境,而带给母亲莫大的痛苦。

为人子女者所作所为能让父母安心、欢喜,才是真正的孝顺,如果在外所做的一切都让父母操心,即使天天供应山珍海味,让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也谈不上孝顺。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诸如基本信仰和功修制度、教坊和掌教制度、寺院经堂教育、传统节日、婚丧礼仪和生活定制、苏非门宦、清真寺建制、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以及现阶段的新面貌等等,都有所涉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归纳和认识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和论述。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东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醉心禅学,不像大多数西方人士已经了解的东方文明,作者认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变样的禅学,对此作者抱以深深的忧虑。通过本书,作者向世界介绍本真的中国禅学,指出中国禅和印度禅的不同,并且正本清源,阐明禅与老庄的关系,强调禅是中国思想的结晶,还给禅学一个本来面目。相信用心的读者已能管窥。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热门推荐
  • 若祉

    若祉

    女孩子都是善良的吗?若是你到了后宫里,又是种新的体验
  • 筑舍

    筑舍

    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玉历宝纱》黄泉路旁,彼岸花开;奈何桥上,恶鬼哭泣;阴风阵阵,筑舍门开…????????
  • 流浪丛林

    流浪丛林

    三组完全不同的人们被绑架去一个不知名的小岛。在这个岛上他们不但要面临着各种野兽,饥饿和疾病,他们同时还要提防着别的小组的进攻和偷袭。他们在巨大的恐惧和迫切的求生欲望的压迫下,人性最恶劣的一面慢慢展现出来。到底三支队伍谁能活到最后,隐藏在人群中的冷血杀手又是谁。幕后黑手且能让他们轻松的活下去,生于死的挑战,爱与恨的抉择。到底人性本善还是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血压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压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本书从高血压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来说明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
  • 星斗时空

    星斗时空

    阴霾降临世间,繁华破灭,血染废墟。因缘际会,罗辰闯刀山火海,斩幽魂,歼万邪,与人斗,与妖兽斗,杀出一条通天路。解锁远古遗骸,探索星空奥秘,横击强敌,这是一个维度至上的世界,一维破拳,二维破面,三维泯灭,四维突破时空,五维……
  • 忘忧酒馆酒忘忧

    忘忧酒馆酒忘忧

    有这样一家酒馆!不论平穷富贵,只接待有缘之人!一茶一酒忘忧愁
  • 重生为宠你而来

    重生为宠你而来

    前世宋华年不识良人,嫁给了吴俊昊,为了吴俊昊的前途宋华年辜负了最疼爱她的父母,哥哥和陆锦瑟,而她以为最爱他的吴俊昊和她的闺蜜郑楠楠其实早就勾搭在一起了,害的她最后毁了容,也毁陆锦瑟……
  • 囚金钗

    囚金钗

    当锦衣卫遇上锦衣卫,冷面少年对上男装少女,种种危难,又会有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