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7900000005

第5章 上紧发条的中国人(2)

于是,加班成为了常态。2012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17.3%的上班族曾连续三天加班到十点以后。除了日常加班之外,还有32.6%的上班族周末或假期要继续工作。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加班的比例更高。加班不仅延长了上班族工作日的时间,也逐渐侵蚀了上班族的业余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惯性。居然有5.1%的上班族即使在假期没有工作时也习惯性地查收公司邮件,更有46.2%上班族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比非上班族(33.0%)高出10多个百分点。

其实,加班并不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日本,晚上写字楼里的灯光被称为“劳工之光”,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企业用加薪来迫使员工加班。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杯茶、一张报、半天工作量的情形比比皆是,朝九晚五是曾经的上班族每天的工作常态,但日本、韩国等国家盛行的“加班文化”随之席卷了中国,甚至有企业开始提倡“满负荷工作法”。难怪当今不少企业在招聘时都会问一句:“你能接受加班吗?”

※ 答:我愿意!

长期高负荷的加班无疑会对身心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之下,可能引发失眠、健忘、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疾病。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零帕族”诞生了。零帕族认为,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做得更好。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将加班看作一件坏事。有网友表示:“加班说明企业的效益好,闲下来反而心慌。”2007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也显示:24.4%的职场人士认为加班有利于收入增加,15.1%的人认为假期加班反而可以缓解平日的工作压力。看来,中国的职场人士已经开始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乐观的心态看待加班,加班开始体现出自愿性和积极性,“奋斗者”越来越多了。正如一首恶搞加班的歌曲中唱道:“在那公司里面楼梯旁边有一群加班帝,他们热情又痴迷,他们敏捷又仔细。他们十几小时加班加点考验着身体,他们每月工资菲薄不给力……”

※ 充电:给前程上个保险

上班族的忙碌,有时不仅来自加班,还有来自本身主动学习、努力上进的压力。在铁饭碗的时代,上岗一方面靠分配,一方面靠家史;在竞争上岗的初期,拼的是学历,靠的是脑子活;而到现在,最好有能力+爹地,才最有竞争力!

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2006年,20~29岁的青年人中,仅6.2%的人将周末时间用来学习和充电;2008年,这一比例增长至13.4%。在一个本科生、研究生满把抓的年代,不进则退,很容易被拍死在竞争的沙滩上。

更多的人充电是出于内在提升的目的,如“提高工作能力”“充实自己”,有人的目的更为实际和直接,如“换个好工作”“拿文凭”“评职称”等。

有人忙碌得不亦乐乎,认为这样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有人忙碌得痛苦不堪,认为工作压榨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许,以加班、充电为代表的“过劳”会贯穿职场生涯,永不停歇。我们很难改变快节奏的职场生活,只是希望职场人能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同时懂得适当地缓解压力。如此,加班便不是洪水猛兽。

不敢做母亲的女人们

“有时候把他抱在身上他会高兴得一跳一跳,然后停下来趴在我的肩头,用小手轻轻拍着我的背,像个小猫咪一样温柔可爱。这时,我觉得我的心都融化变成了一汪水,又温暖又幸福。”

—笑笑妈

“我最幸福的时刻,便是每天睡前和女儿聊天讲故事,她温柔地抚摸着我的眼睛、鼻子、耳朵,然后环抱着我的脖子满足地睡去。晚上做噩梦,只要我快速地把胳膊伸过去让她抱着,她就又会安稳地睡着了。我也可以把脸贴在她的脖子间,闻着她香香的味道睡觉。早上起来可以看到她第一个微笑,和她一起赖床玩闹。”

—豆豆妈

这是做妈妈可以享受到的乐趣,温馨而浪漫,但是越来越多的女人却推迟了享受。

※ 推迟的孕期

2006年零点“生育意愿调查”显示:18~30岁尚未生育的女性中,有16.9%表示“打算30岁后生孩子”,而在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23.8%!其实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女性怀孕年龄在25~30岁之间为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也会衰老,卵子染色体衰退,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机会将随之增加。

那么,城市女性的生育年龄为何会推迟呢?对于她们来说,生孩子,不再是精子和卵子的简单结合,它是建立在物质和心理双重基础上的产物。尤其是对于职业女性来说,25~30岁的时候事业正处在上升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中,以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重重压力之下,一部分女性甚至选择向生育说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20年来降低了11.4个百分点。

2006年零点“生育意愿调查”显示:仅有3%的城市女性表示不打算要孩子,到2008年这一比例增至16.4%,2010年已达到18.2%。如果生孩子和升职发生冲突,甚至有高达43.6%的女性表示会首选升职。

※ 拒做母亲,便是拒绝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但是,拒绝做母亲,是否会失去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2009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高达53.2%的已育女性表示,孩子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感受过幸福,选择丈夫的只有23.4%,选择父母的更只有13.5%。

生为人母,看到自己孕育的小生命一天天地成长,会给她带来从生理到心理的满足感。被那个小东西所依赖,母亲便是他/她所有幸福的源泉,母亲变得无比重要,于是当妈的便心甘情愿为孩子付出所有。

做女人难,做已育女人更难,做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已育女人更难。虽然当代女性面临多重压力,但生活并未挤压她们对下一代的爱,只是与过去的女人相比,现在的妈妈需要付出更多,爱得更辛苦,其实,这样的母爱同样伟大。

退而不休的老人们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年生活应该是祥和宁静、尽享天伦之乐的。但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老人们也不能免俗。说是发挥余热也好,说是焕发青春也好,“退而不休”已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 活到老,操心到老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已实施30余年,传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三口之家和两个“双老”之家这样看似疏远、实则紧密联系的家庭关系。虽然不再居于同一屋檐下,但老一辈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却没有减少。

吃惯了苦的老人们,也仍习惯将家庭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2011年零点“城市老年人调查”显示,老年人平均每天家务劳动时间达2.7小时,其中22.5%的老年人每天做家务或带孩子的时间超过4小时。33.4%的老年人对于带孩子或做家务有疲累感,其中奶奶或姥姥们的疲累感更明显(女性37.5%,男性28.5%)。老人适度做做家务,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锻炼身体、灵活四肢的作用,过度了,则会倍感辛苦,有害身心。

而做子女的对父母的“帮助”也许并不领情,三代同堂,难免引发沟通和相处上的问题。

※ 活到老,工作到老

2011年零点“老年人调查”还显示,8.9%的城市老人仍继续工作,包括全职、兼职、返聘等。其中,43%的老年人继续工作是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其次才是打发时间(33%)。可见,中国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中坚力量并没能完全扛起家庭的经济压力。

当然,经济压力只是一个方面,在很多行业,越老越吃香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学校、医院及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都有不少退休后被返聘的老年人。他们依靠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为教学、医疗、企业科研等作出了贡献。

王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返聘”老人。退休前他是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教授,退休后仍返聘到一所沿海高校执教,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老王说:“虽然离家很远,只有寒暑假才能见到小孙子,但一来这里空气新鲜,适合老年人;二来我退休后也没什么事,这么多年的科研经验不想浪费,而且这所学校给出的待遇不错,何乐而不为呢?”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企业返聘的退休人员,都是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工作起来驾轻就熟,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返聘人员已经在社保拿了一份退休工资,用人单位无须支付高额的工资。而从退休返聘人员的角度来讲,有相当一部分返聘人员是退休后在家闲不住、身体状况良好,就想找个岗位再干上几年。他们不计较报酬多少,图的是精神愉快。

※ 活到老,学习到老

还有一些老年人,希望将时间花在丰富兴趣爱好上,辛苦了大半辈子,年老时终于有机会做一些年轻时不敢做或者没条件做的事了,比如练书法、打太极、跳舞等。调查显示:75.5%的老人认为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是变老的一大好处。同时,66.7%的老年人想要学点东西,其中也包括学习使用电脑和互联网。

老而不休,不知是值得欣喜还是悲伤。这是一种与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老年生活。如果老年人是因为子女而被迫放弃老年生活,我们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反思。一个不能善待老人的社会,是一个失败的社会。

健康:一边挥霍,一边购买

城市小白领的健康之道,最让人费解:楼梯不爬,马路不走,操场不跑,反而要每周花钱去健身房大汗淋漓地跑两个小时;早饭不吃,午觉不睡,作息不定,却要花一笔钱买保健梳、保健枕、保健鞋;不日晒雨淋,不风吹雨打,就动动脑子敲敲键盘,但感冒发烧头疼的频率却高过上年纪的老太太。

许多人承认:进入职场后,才发现自己的小身板是这么不经折腾!一位从业10年的职场资深人士曾在微博上感叹每年的体检报告成尸检报告,满纸医嘱。这年头,敢于晒体检报告的职场牛人才是真正的牛。毛病虽多了,但时间少了,所以更多时候只能忍了。忍不了,百度谷歌一起上,自学自诊呗!于是,忙碌的职场人又多了一项任务:补充医学知识,扩充健康之道。无怪乎,养生保健产品卖得火,书籍或节目受追捧,因为有了“失去”,有了渴求,有了需求!

※ 保健品:乱花渐欲迷人眼

2008年零点关于健康养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4.7%)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养生。老百姓的关注与需求带来了中国保健产品市场的火爆。2012年8月17日23:07,在淘宝输入“健康”二字,找到相关宝贝1632104件;再搜索“保健”,获得相关宝贝1213266件。按摩帽、保健枕、保健衣、瘦身鞋……从头到脚,只要你想,你可以来个全方位的健康武装。

看看职场达人王云的保健随行记吧:出差要带U型护颈枕;在家要穿弹力磁石按摩鞋;睡觉要带防辐射缓压促眠眼罩;闲时用鹅卵石足底按摩毯;头疼时拔一拔真空罐,扎一扎针灸;疲惫时躺一躺按摩椅,用一用泡脚器……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两年内王云为保健产品花了不下两万元,产品轮流使一周也不重样。虽说投入不少,但王云依旧愿意也舍得砸钱,毕竟有了它们,自身毛病也小了,至少她是这么觉得。虽然绝大部分人未必像王云一样对保健品这么痴迷,但用过所谓带保健功能的产品的人必然不在少数。一条鹅卵石足底按摩毯,在一家淘宝店被浏览过110491次,30天内就卖出651件,足可见保健对中国人的号召力!

如果说王云是个保健实物达人,那么柳叶子则是个保健“吃货”。她的办公桌上瓶瓶罐罐不下15个:维生素E、多种复合维生素、钙铁锌咀嚼片、牛乳钙片、明目养颜蓝莓片、补血阿胶膏、健胃消食片、肠道清茶包、抗疲劳炫活力口服液……每当身体出现不良症状,随手百度一下,说要补啥就买啥,需要吃啥就挑啥,俨然就是半个专家。不能说柳叶子把能吃的保健品都用全了,但她的行为还真真反映出了一种颠覆传统的现象:保健品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2005年零点“居民健康调查”发现:31大城市中,两成以上的受访者服用保健品,且主要用来补充营养和消除疲劳。

与保健养生产品同时火起来的还有五花八门的养生秘技。2009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上,大众健康类图书达到2.1万余种,有超过400家出版社介入健康图书出版。一本后来被众多专家打假的保健书甚至创下了6个月销售300万册的奇迹。与此相对应的,是保健电视节目的火爆,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保健养生类节目,并且收视率不俗。据报道,北京电视台某频道的一个养生节目在一年内将原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8倍。中国老百姓的“养生知识”突飞猛进,各种独门秘籍纷纷被公开,老百姓们看得欢乐,有事没事实践实践,自己诊断诊断。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网络调查显示:91.5%的人有过“自诊”的经历,甚至三成人“经常”自诊。

※ 健身房:遍地开花

AASEP(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有2770家健身房,会员数量338万,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9.75%及19.43%。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已经成为不少中国白领挽救身材与健康的另外一种方式。身在格子间,久坐、加班及熬夜造就了他们纤瘦的四肢但颇具分量的躯干,专注、迅速与持久地沉浸于工作之中,他们分身乏术。于是在健身房里放松身心,补充能量,保持身材及挽救健康成了他们的时尚选择。2002年零点“健身消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武汉五大城市的平均健身运动消费将近650元/年。2012年的调查显示,这5个城市中有16.9%的中产有去健身房的习惯。但这显然只是一个开始。据美国商业信息统计,早在2002年,美国的健身俱乐部就达到17807家。换而言之,美国每一万多人就拥有一家健身俱乐部。根据《2011年中国健身俱乐部调查报告》:香港每万人拥有的健身俱乐部数量大约是北京的3.5倍,而北京已经是中国内地健身房最多的城市。看来,中国在运动上花钱买健康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健康是一种稀有物品,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来。当我们忙着去讨好健康的时候,其实健康已经开始讨厌我们。一边挥霍,一边购买,这种无逻辑现象的出现,很无奈,也很无情。

同类推荐
  • 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

    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书共十一章,紧紧围绕“初心与使命”这个主题,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马上干,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方面深入解读了共产党人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 超越时空的思想智慧

    超越时空的思想智慧

    本书对孙中山的思想智慧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岭南开放氛围——早就伟人的特有环境”、“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强音”、“天下为公与大同世界——高远理想的美好憧憬”、“宏大的系统建设工程——世界视野的蓝图勾画”等。
  •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本书是由两位欧洲当代著名汉学家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汉学系廉亚明博士(Dr.RalphKauz)和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葡萄鬼博士(Dr.RodrichPtak)撰写的关于元明时代中国与波斯湾口主要国家之一伊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史的专著。作者以中国元、明两朝记载中国与“西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的第一手文献,尤其是明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为基础,结合西方历代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这段重要的国际关系史进行了精辟的考证和诠释。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马卡龙

    马卡龙

    她是脑袋藏着一颗子弹却依然开朗快乐,像甜甜马卡龙的少女。他是双手沾满鲜血不见日光的杀手,心如钢铁,却为一人融化。她是妖娆美丽坚韧真实,黑帮老大的女人。他是星華娱乐的年轻总裁,如同太阳的暖男,默默守护着小时候的邻家妹妹。
  • 強尼殺了珍妮佛

    強尼殺了珍妮佛

    故事发生在终年下雨的小镇──戴德镇里,这是个有神、好人、坏人、外星人、电影拍摄工作人员与大量蜗牛的小镇。戴德镇修车技工钱宁,由于故事剧本的关系,竟然妄想以假结婚的手段,谋杀镇上有名的花痴富家女珍妮弗,以夺取其财产。钱宁与他的损友提姆进行了多次愚蠢而糟糕的诡计,但履次被珍妮弗幸运的死里逃生,在接连失败之后,钱宁开始发现事情不太对劲,他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宛如一出二流电影般地,在顺利地发展着........?
  • 阴司手札

    阴司手札

    阳世间,她坑他骗他害死他,花招百出勾得一缕幽魂,不灭阴司小神君之威风。阴司里,他耍她逗她刁难她,温润儒雅暗藏狡诈腹黑,不见堂堂大阎君之风度。且问芸芸众生,诸位看官——论被自己坑死的冤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什么体验?求解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那位腹黑缺德无良的老板?在线等,挺急的。
  • 小鱼囧修仙

    小鱼囧修仙

    修炼千年的小金鱼,被师父这个老神棍送到了凡间。她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要保护师父的救命恩人,要把他的话当成圣旨?小金鱼:“师父,我的法力在人间我可以做任何事的。要是他让我去杀人放火,我也去干吗?”老神棍:“小畜生,这个你就放心吧!他是个正人君子,不会这样的!”小金鱼:“那,要是他垂涎我的美貌,非得让我献身于他呢?”老神棍:“这个,到可以考虑!”一条小金鱼的都市搞笑故事,精彩开场,欢迎收看!
  • 余忆难平

    余忆难平

    青梅竹马是你我年少时美满的爱情嫁与你之后我也曾拥有过快乐的婚姻可是,为何一切幻灭的那么快那么快,远离你似乎成了我唯一的选择
  • 伴你左右

    伴你左右

    女主人公,陈珂。男主人公,杨伟。两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也很普通,很单调,甚至都让一些人产生共鸣。以亡灵的方式,来诠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次重逢的喜悦被撞飞……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梦境轻沙

    梦境轻沙

    梦境是现实的写照,现实是梦境的演绎!梦一样的境界,演绎着,错综复杂的虚幻景象,辨不出的真伪。
  • 我开始摇滚了

    我开始摇滚了

    他是全球票选“摇滚天王”得主;他是环球摇滚名人堂入选音乐人;他在全世界掀起摇滚狂潮;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追梦人;他是Friday乐队主唱;请记住他的名字——刘敬信!
  • 道我绝神

    道我绝神

    仙羽大陆的太阳的永远那么大,大的美丽。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的张正自然也成为了农民,在烈日下快乐的挥洒汗水。可是好景不长,妖魔袭来,魔威滔滔,凡人抵抗不得。为了庇护自己的村庄,张正放弃了老死在田地里的梦想,毅然踏上那曲折漫长、不见尽头的茫茫修仙路。
  • 花随风舞

    花随风舞

    她有显赫的家世,倾国倾城的外表,优异的成绩,唯独没有母亲。她阅男无数,却可在茫茫人海中寻见他的身影……叶梓歆表示:非常想不通,明明她在二十一世纪打过混混,杀过流氓,从不好男色的她会栽在一位古代帅哥身上?想不通啊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