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4800000040

第40章 我们该以什么态度研究中国问题(2)

研究中国要用“大经济观”

当代中国经济为什么总是存在那么多的分歧,其实关键还是“经济观”的不同,其实任何人说的都有几分道理,但仅凭那几分道理,就想指点江山,左右政府,那是肯定不行的。

其实大部分经济学人都缺乏一种“大经济观”,这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分歧比较多的一个核心原因所在。

当然笔者所说的这种大经济观是指的“现实世界的经济学”,而非“理论世界的经济学”,理论世界的经济学,越细越好,无论多么偏激都可以允许其存在,但现实世界的经济学却远非如此,特别是为国家建言的经济学更应该慎之又慎,一个小小的经济政策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灾难,因此研究现实世界的经济学就必须拥有“大经济观”,所谓“大经济观”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大处落笔,即使是微观政策也必须考虑其效用放大之后影响。

笔者认为,研究大经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历史的深度;第二,要研究综合条件;第三,要有前瞻性而不是只顾眼前;第四,不能摇摆于政府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第五,摆脱某一学派的限制,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第六,不能只为一个利益集团说话;第七,既要考虑经济效率的提高也要兼顾民生的改善;第八,经济高增长与风险控制并重。

笔者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拉美陷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这些国家之所以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的状况,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图一时经济之增长,引入了过多的外资,最后各种产业都被外资控制,成为切切实实的经济殖民地。这就是只顾眼前,缺乏前瞻性。

比如在很多学者的眼里,失业、人权、福利都无所谓,只要经济增长就好,但对于个体来说,不用说半年的失业,即使是一两个月的失业都是灾难性的影响,而这些基本上没有纳入很多经济学者的视野。而低人权、低福利、破坏环境的经济增长,本身就违背了经济增长的目的,这就是只考虑经济效率的提高,而没有考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改善民生。

比如在美国,经济学谬论邪说层出不穷,而这些谬论邪说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在为某一政客的经济政策作论证时出现的,比如著名的减税不会造成税收减少的理论,比如减税会让富人承担更多税收的理论,都是美国共和党的御用经济学家宣扬的歪理邪说,减税是不会造成税收绝对值的减少,但会造成税收在国民产出中的占比下降,最后只能是赤字经济,另外减税确实使富人在税收中承担的比例更大了,但富人的纳税绝对值却小了,富人税收与自己占有财富的比例也降低了,这些御用经济学家话只说一半,无非是对缺乏专业知识的民众进行诱骗而已。这就是经济学家只为利益集团说话。

笔者提倡“大经济”观,其实只希望能够使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氛围能有所改观,但这其实很难,首先这种大经济观对那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是没有作用的,对那些民粹领袖也是没有作用的,对西方多党分赃制下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政客也是没有用的,对那些根本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学的人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只可能为特别利益群体充当经济打手,而那些民粹领袖也只会利用民众的无知对民众进行可耻的诱骗,在那些多党分赃制下的政客眼里,自己的政治前途远比国家利益重要得多,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绝大多数学者都对经济学各个派别的理论缺乏了解,他们强调什么,其实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什么,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因此要用“大经济观”来分析中国问题也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真正进行学术研究的学人了。

另外媒体对经济理论的选择作用也不可小视,学术界并不缺乏良知学者,也不缺乏严谨科学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和学者往往要经过媒体的选择才能与公众见面,而在这里面,媒体人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微妙的。

研究中国如何才能避免偏激?

如果说缺乏“大经济观”是专业学者常犯的错误,那避免思想偏激,则是对普通读者,或是民间思想者的建议。

民间思想爱好者,他们在舆论界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比那些知名学者小,特别是在博客、微博等“自媒体”比较发达的年代。

偏激就是只强调一方面的道理,而不顾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小众需求,而不顾大众想法,偏激学问的形成大多跟知识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系。如果研究历史,或是研究文化,很容易成为反体制的人,而如果研究财经或国际关系,就很容易成为民族主义者,而要综合研究,才能真正地看清当代世界的全貌。

要想避免偏激,我觉得应该做到几下几点:

1.不要迷信“野学问”,要走正路

很多知识分子都是自学者,他们的专业知识有限,但是各种学问都比较驳杂,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在吸收无数个作者的无数本书的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很多人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一学科,只是看了几本这方面的书就开始侃侃而谈,其实就很容易造成偏激。我建议大家,如果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就找来这方面的教材,仔细的研读。这样也才能窥探这一学科的全貌。

2.不要只看一家之言

很多人信奉某一学派的理论,这是因为他们只懂这一学派,除了这一学派就什么都不懂了,很多学科是讲学派的,比如政治学、经济学等,如果只看一个学派,那就容易陷入偏激,其实不同的学派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研究内容不同,比如中国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其实每一家都属于不同的学科,儒家属于伦理学,法家属于政治学和法学,兵家属于军事学,道家属于经济学及社会学,每个都侧重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怎么会有实质性分歧呢,只是互补而已。

同时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信息学派、预期学派等都侧重一个方面,其实都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就算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这些学科也没有根本冲突,都是研究的内容不同,这些学派综合到一起就是整个经济学的全貌。

3.不要只看自己能看懂的学问

在学校进行科班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由浅入深,但是如果自学,则很难去刻苦钻研,因此学校经历,几乎决定了今后的学术成就,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自己能看得懂的学问,更要研究有难度的学问,现在很多自认为知识分子的人,喜欢研究历史,而不喜欢研究现代科学,即使研究现代科学,也是喜欢研究政治,而不喜欢研究经济,但如果从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上来说,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学的解释力要强于政治学,政治学要强于历史学。现代经济学之所以成为最热门的学科,就是因为其有着极大的解释力。而在经济学中金融学又强于传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强于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学又强于货币银行学,现在很多人只研究了一点历史,或是只看了几个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就以为自己读懂了这个世界,其实都是荒谬可笑的。

4.不要只看新闻,更要看到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的东西

跟很多人谈社会现实问题,发现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开口闭口都是跟他谈新闻,好像只有他关注到了这些新闻似的,好像这些新闻就代表了真实的世界,其实从新闻中了解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肯定是有偏差的,当然更有些人喜欢“翻墙”去看新闻,那偏差就更大了,其实真正有理论素养的人,都很少时时刻刻地关注新闻,他们更关注本质的东西,或是接近本源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进行研究。

高层次的人更喜欢“坐而论道”,中等层次的人喜欢谈论制度与政策,而只有最低层次的人才会整天追踪各种消息,或是那些历史或现实中某个大人物的秘闻。政治斗争、权力斗争跟政治学是两码事,现在很多人将权力斗争看作政治学,那是对政治学最大的误解,而经济学更不是谈如何做生意,如何炒股赚钱,这都是外界的误解,研究这些的是商学,而不是经济学。

5.不总拘泥于自己的学术缘起

任何人做学问都有一个缘起,这种缘起或是来自于自己的导师,或是来自于自己读到的某一本书,总之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刻,是影响自己一生学术走向的时刻,中国很多人其实进入学术的门槛都有这样一个缘起,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拘泥于这样的缘起,因为这也是一家之言,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或是以此为线索更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既了解与此相关的学问,更要了解与此相反的学问。

6.与主流保持距离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不肯承认自己缺乏独立见解,但他们所讲的那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各种媒体整天轰炸,推销给社会的理论,这些人的所谓“思想”只是这些流行理论的大杂烩而已,中国并不缺乏有思想的人,而是缺乏有独立思想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他们的思想肯定截然迥异与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如果你整天谈论这个社会最流行的理论思想,那肯定是缺乏独立见解的。任何思想只能流行一段时间,如果想保持独立见解,请与主流思想保持距离。

影响中国经济研究的两股因素

影响中国经济研究的主要有两股因素,一股是教条主义,一股是民粹主义。

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教条主义是很奇怪的,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经常出现的教条主义一词还不是一回事。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教条主义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幻象,这些人虽然非常喜欢搬教条,动不动就拿市场经济原理说事,但是他们根本说不出是自己用的是哪一条,哪一款,他们给自己的主张扣上个帽子只是拉大旗作虎皮而已。其实他们根本就没研究过,至少是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些学问。因此中国的教条,是简化了的教条,比如他们将新制度经济学简化为私有化,将哈耶克主义简化为自由放任,总之他们的根据已经不是人家原来的意思,而是自己揣摩出的意思,如果他们是真正的教条主义,真正的学通了也没事,问题就是这种半吊子主义是最可怕的。

中国还有一种是民粹主义,如果问哪种经济学在中国最流行,其实不是凯恩斯主义,也不是新自由主义,而是民粹经济学,民粹经济学不是任何学派,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民粹经济学就像垃圾食品一样,虽然有着良好的气味,但是毫无营养,应该得到抵制。

当今中国既有左翼的民粹主义,也有右翼的民粹主义,右翼的民粹主义是主流,危害也更大。而这种右翼的民粹主义,就是利益集团的民粹主义,因此当有学者批评政府的时候,我们要看这种批评是站在民众立场上的,还是站在利益集团立场上的,如果站在利益集团的立场上对政府进行批评,就不值得支持,因为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相反的。

中国的右翼民粹主义打着为人民代言的旗号,其实是为利益集团代言。任何国家都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政府、民众和利益集团。中国的民粹主义是利益集团的民粹主义,而不是基于民众利益的民粹主义。中国的民粹主义表面上是为民众好,其实是利用民众。民众与利益集团貌似拥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政府,但是他们利用的只是民众对政府天然的不信任,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而不是利益的根本冲突。客观上说,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从根本上是不冲突的。

中国大部分政策还是直接以民众利益为依托的。其实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利益更接近,而多党制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利益更接近,中国政府必须代表全民,而多党制国家,他们肯定是代表利益集团的,也是利益集团将他们送上台的,因此在中国,政府与人民利益的接近程度,远大于政府与利益集团利益的接近程度。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向上欺压政府,向下欺压人民,横亘在人民与政府之间,“离间官民”才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中国太需要有真学识的经济学家了,但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与伪经济学家比起来具有天然的劣势,因为真经济学家不喜欢炒作,其次,真经济学家喜欢用经济原理说明问题,第三,真经济学家不宣传民粹主义,第四,真经济学家不喜欢政治。而这四条都是伪经济学家所热衷的。

伪经济学家只会鼓动民粹主义

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真经济学家已经变得非常稀缺,而与真经济学家的稀缺形成对照的却是伪经济学家的泛滥。中国的伪经济学家,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媒体人出身的财经评论员,一类是没有真学识的经济学家,但这两类伪经济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煽动民粹主义,现在中国最主流,最掌握话语权的就是这些民粹主义经济学家,他们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公知,是媒体的宠儿。

经济话题与经济学话题完全不同,任何人都可以在经济话题上发言,但是不是谁都可以在经济学话题上发言,经济学问题不仅要分是非,也要讲道理,任何经济现象,背后都有道理所在,对一个经济问题,看是否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解释,这是关键。民粹经济学的泛滥对提高全民经济学素养毫无益处,反而给民众灌输了很多错误的经济观念。

民粹主义者喜欢批判,永恒的批判,在他们的眼里,政府做的都是错的,但是问题如何解决,从来不说,这些经济学家也提顶层设计,但如何进行顶层设计,从没见他说过,有的伪经济学热衷于将自己装扮为民主先驱,有的将自己装扮成改革旗手,有的喜欢以民意领袖自居,而改革就是让这些人搞坏了,政府的经济政策也经常被误导。

谨防“诱错”式批判

其实早就有清醒的学者指出,很多人是进行“诱错”,他们批判政府的正确政策,其实是为了诱导政府做出不利于人民的错误决策。一旦政府听信了他们,那最终受害的还是人民。相反,他们在对政府的正确政策进行批判的同时,却对政府的错误政策进行百般袒护。

现在社会,批判很多,不要以为批判就是好的,更不要以为批判政府的人就是在为人民说话,政府的政策毕竟大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正确的,如果是不怀好意的批判,那这种批判就不值得支持。

如果要制止这种情况,需要两方面的自律,一种是经济学家的自律,一种是媒体的自律,

经济学家的自律需要的是学识水平的提高,而媒体的自律则是加强专业性,从而过滤掉那些民粹性的观点,现在的财经媒体人大部分都缺乏财经常识,而财经媒体的记者编辑,至少应该受过基本的经济学教育,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就不再会对这些民粹主义的东西感兴趣。

民粹主义是垃圾新闻,是垃圾思想,其像垃圾食品一样毫无营养。但是这些垃圾言论却像垃圾食品一样有着良好的气味,吸引着你不得不看,这方面还需要民众的自我克制。

同类推荐
  • 生态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态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态经济学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旨在解决人类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演化。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科,不是经济学或生态学的子学科,甚至不仅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而且包含了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相互结合。
  • 强盗贵族(下)

    强盗贵族(下)

    就如同美国的国会山与好莱坞一样,在华尔街有的是个性飞扬、力拔山兮的角色。但如果称他们为“大人物”或“明星”似乎不太贴切。在金融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俗称——强盗贵族。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美国资本家崛起的权威之作。它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详细描绘了白手起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及J.P.摩根等“强盗贵族”的致富故事。作者以其迷人的叙述方式,融合了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历史,向读者展现了美国在这些巨头的指挥下,从一个以农业商品为主的社会,发展成为一个被大规模生产驱使的经济体,展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胜过一切”的时代风貌。
  • 可持续发展目标使用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可持续发展目标使用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为帮助各级政府(国家、地区政府和基层政府)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而编写的手册,参考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相关经验,为各国更好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 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第三辑)

    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第三辑)

    本辑《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在前两辑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区域经济学术之塔,涉猎更加广泛,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浓浓喜意结出了累累硕果。本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主题:产业转型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开放模式和区域金融创新。
  •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本书从介绍WTO有关机电产品贸易规则入手,全面阐述WTO的反倾销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知识产权等其他涉及机电产业保护条款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鬼武传

    鬼武传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就有好有坏!
  • 彼岸花开夕夕在

    彼岸花开夕夕在

    “世间最险恶的莫过于人心,王爷可杀这残破之身,但却伤不及臣妾一丝真心”“赐王妃朱雀丹,让她体会这世间最痛苦的毒”“...这世间最痛的毒...是没有你.”
  • 云想霓裳花想蓉

    云想霓裳花想蓉

    【本文半宠半虐】【喜忧参半】【可甜可盐】她醒来时,忘却了一切,偶遇上某球,居然趁她不注意和她签订灵魂契约。初遇他时便给了她一张黑金卡,她懵了。她说,为何你总是入夜前来。男人一脸坏笑道,哦?那我今后常伴你左右可好。她说,谢谢你。男人一步步紧逼向她,你要如何谢,嗯?北元国天才般存在的二皇子,对她一见钟情,穷追不舍。某男人吃醋,跑去怂恿他父皇母后给他相亲。说她长相一般?她只是怕美起来,祸国殃民。瞧不起她实力?她只是怕把人打残,谦虚。说她下手狠毒?没办法,是她太强了。Ps:本文是新书作,如有何不妥的,欢迎评论。求收藏!求红豆!我超宠粉的,嘻嘻~
  • 我的甜心骑士男友

    我的甜心骑士男友

    这是一篇关于我自身的爱情故事,由于经历坎坷因此改写成了小说,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
  •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也没啥好介绍的,就是突然有一天想写东西了,又突然有一天想把写的东西发出来了,于是这篇类似于日记一般的东西就产生了,仅此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行辞

    逆行辞

    她沦陷在他的眼睛里,他也对她生了情。可是我待在你身边,只是为了更好的复仇。当一切真相被揭开,她才发现自己错了。“我承认我自私,到死都不想让你忘了我。”
  • 琉璃走失经年

    琉璃走失经年

    程依朵是个乖巧懂事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孩,认识初恋男友泉宇之后,噩梦便开始:她被小混混绑架、好朋友林夕涯意外失踪、甚至父亲被诱惑借高利贷,连房子都抵押了……更要命的是,她的世界疑云重重,身边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仿佛只有她是透明的。那么,所有的真相都能浮出水面吗?她的大学校友兼老乡董翔巍一直处心积虑地接近她,并与她的两位室友有着似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究竟有什么阴谋?之后出现的蓝格儿,就是夕涯吗?为什么会与泉宇牵扯到上一辈的恩怨?还有,偷偷在依朵抽屉里塞糖果的男孩,居然是泉宇的好兄弟,夕涯喜欢的男孩秦莫扬!那么,几经周折,他们是否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 我只想安静地当保镖

    我只想安静地当保镖

    角色培养精灵:杀手与保镖,选择哪种角色?唐风:保镖。精灵温馨提示:当保镖死路一条,做杀手才可以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唐风:我还是选择保镖。……完成索马里保镖任务,奖励:百发百中的飞刀绝技。完成西南雪原保镖任务,奖励:100000000美金。完成亚马逊保镖任务,奖励:透视眼功能。完成索菲亚美女保镖任务,奖励:撩妹技能一级。……多年后。记者:唐先生,像你这么一个拥有资产过千亿的神豪,为什么还要当保镖呢?唐风:我其实不想做神豪,只想安静地当保镖……【原书名:神豪保镖】PS:保镖文,探险文,挣钱文,神豪文,不喜勿入!
  • 快穿之反派女配逆袭攻略

    快穿之反派女配逆袭攻略

    苏以澈要颜值有颜值要实力有实力,出道以来偏偏在女配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好容易有机会演一次女一号,结果因以前恶毒女配黑历史惨遭男神粉黑手……为了证明自己的人设,只好穿梭于各个时空解救自己以前演过的女配。接受任务前的苏以澈:哈,开了挂的无敌玛丽苏们,准备接招吧!做过任务后的苏以澈:害,我以后再也不接这种玛丽苏的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