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79000000048

第48章 双面兽(3)

在离曼特·莫里斯镇三十英里处有一个叫奥沃索的小地方,这是希瓦县的县政府所在地,是有名的文人詹姆斯·奥利弗·柯伍德的故乡。

小镇上唯一的教会是一所基督教会欧蒂教堂。这天几乎镇上所有的家庭都来参加了早上的礼拜,小商人、普通工人、农民都带着妻子来了。

这个基督教会的一名助理哈罗德·洛思里奇是一名年轻的木工。虽然说是助理家但是由于是乡村的小教会,他只是在教徒们聚会时负责招呼、帮助牧师管理教区里的事务,平时主要还是承担一些木工的工作。

前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星期六的夜里。

这位名叫洛思里奇的小伙子莫名其妙地失眠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一面祈祷着快点入睡,一面拼命地闭着眼睛。这时他仿佛从很高的地方掉落下来一样,突然就睡了过去。他好像是努力了半天终于累了,在床上蜷成一团发出了鼻鼾声。突然他大叫起来,声音就像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样尖锐,而且充满了恐怖。同时他猛地坐了起来,用颤抖的手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

躺在旁边的妻子也吓得睁开了眼睛,看着脸色发白的丈夫。

“喂,你这是怎么了?”“做噩梦了。”洛思里奇努力地调整着呼吸,“非常恐怖的梦。与其说是梦还不如说是像电影情节样一幕一幕的场景。背景非常清晰,就和现实一样清楚,是关于一个小女孩被杀的梦……”

妻子冲着枕头苦笑着,仿佛在说他太傻了:

“这都是因为你太过关注报纸上报道的桃乐丝被杀的事件了。”

“不是这样的。也许是我看见了她被杀的经过。那个杀人犯的样子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你说是谁杀的?”

“这个,”洛思里奇犹豫了半天后,“这个人你和我都认识。但是不能说。再怎么说也是梦,就算再真实也好,名字是不能说出来的。”

洛思里奇说完以后就闭上了嘴。

梦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出现在他噩梦中不神圣、非人类所为的狂徒,竟然是他一直以来非常敬爱的知己。

话题再次回到了第二天,一月十五日星期日,奥沃索镇基督教会里。

朴素、充满信心的乡村里的人们。

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宗教,他们保守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个小社会里。善恶分明是他们应该有的观念。他们继承了父亲、祖父们的信仰,而且心中没有丝毫的怀疑,他们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将自己和外部的世界阻隔开来,这就是这个美国中西部小镇上的市民们。奥沃索镇基督教会的教徒们是思想狭隘而善良的人们。

这个早上的礼拜,最初来到教会的一群信者里有阿道夫·霍特林和他的妻子及孩子们。霍特林之前在教会里做了很长时间的执事,为了帮教会做善事,他总是站在最前面,比谁都更加努力。为了对他表示感谢,今晚的集会上全教会的会员们都来了,准备提升他为长老。霍特林平时为人和善,今天对于他来说是信仰生活的一个“重要日子”,他和妻子看上去都非常高兴。他见到谁都握手,打从心底发出笑声。这位阿道夫·霍特林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有风采。他驼着背,两只手臂很长,不论人们怎么喜欢他,也不可否认他的外貌实在是很平凡。扁平而丑陋的脸上,眼睛深陷下去,嘴唇厚而歪,身体像水牛一样笨重,包裹在小的、黑色的、星期日穿的礼服里,外套是青灰色的。这套西装和外套都不太合身,看上去包得圆鼓鼓的样子很是滑稽。

他的同伴们对霍特林执事今晚就会升做长老的霍特林穿着这样一套不合身的衣服,一副不协调的打扮,还有他的容貌,其实都并不关心。作为有着共同信仰在一起交往了那么久的朋友,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一个很难得的稳重而诚实的人。霍特林执事是个时刻不忘记恭敬和谦虚的稳重绅士。他在奥沃索镇住了九年,以前住在圣苏马里堡那时密歇根还是法国的殖民地。一六六八年,马凯特在这里设置了耶稣教的传教所,因此成为了闻名的历史宗教圣地他住在这里时,没有受到任何的差评。在圣苏马里堡,霍特林也是模范教会成员,是愿为传教事业奉献的活动家,他曾经在卡尔卡斯卡镇隐居,不久又再次出现在附近的奥沃索,继续从事着教会的事务,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他平时很喜欢和人说话,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奥沃索镇上的木工非常多,木材作为本州特产占第一位,在州府兰辛家具制造非常有名气,制材和建筑业也很发达。木工作为一种职业已经开始集团化,这也成为了这个镇的特征之一,也是美国地方都市化的一种倾向。从这方面来看,奥沃索四周都被茂密的森林环绕着,可称作是一座“木工之城”。基督教会的信徒里有不少是从事木工工作的,阿道夫·霍特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是个非常优秀的木工,不是拿撒勒的木工,而是奥沃索的木工。霍特林把木工作为谋生手段并且非常开心地干着。

他四十六岁,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两个长女已经成人并且嫁出去了。他对谁都是微笑着,总是为子女操心着,非常重视家庭,是一个好丈夫。他除了在工作地外就是待在自己的家里。他的家在奥沃索北希科里大街九〇八号,这里是他奋斗了半生建立起来的家。

但是他不喜欢和教会成员外的木工一起工作。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工人可能也不愿意和那些不接受他们敏感的宗教之心的人一起并肩工作。昂然前进和偏激的一面可能是疯狂的信徒们常见的共同特征吧。如果发现同事的毛病就马上会偷偷告诉雇主,因此他在那些不去教会的木工里很不受欢迎。

这天早上是推选霍特林升做长老的日子,他一如既往地一副执事威严而亲切的样子出现在教会里。

离礼拜开始还有十五分钟。

他把家人留在坐席上,自己则加入正围着炉子闲聊的男信徒中。

他和大家大声地打着招呼。

“早上好,霍特林老兄。”

哈罗德·洛思里奇热情地向他打招呼。霍特林升做长老后,洛思里奇应该就能坐上执事的位置了。他就是之前做梦的那个木工,二十五岁,住在奥沃索镇东康斯托克街四〇六号。

“喂,洛思里奇兄弟,今天天气可真好,难得的星期日啊!虽然还是有点冷……”

霍特林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着。

关于天气的话题还在继续着。这两三天来一直是晴天,但是气温却突然急降。有一个同样是做木工的人加入了霍特林和洛思里奇的谈话,并且把话题转到了工作上。他们谈论着教会的事务,各种各样的工作,若无其事地闲谈着。牧师詹姆斯·W·弗莱也加入到他们中间,在等待礼拜开始的这段时间里大家轻松地开着火炉谈话会。

那时和那之后,在教会里没有人谈到少女桃乐丝被暴行杀害的事件。

到了礼拜开始的时间。闲聊被沉静打破了。弗莱牧师坐在圣坛的正中间,洛思里奇加入到合唱队里。他们唱着祈祷词,教会里响起了赞美歌的声音。平淡无奇、寒冷的教会的早上,这是霍特林最后一次担任执事的工作,他神情感慨地担当着圣餐的助司。

晚上的集会也是同样的。

由于是霍特林升任长老,洛思里奇升任首席执事的仪式,所以几乎所有的会员都来参加了。他们两人都非常受欢迎,这次的晋升大家也都非常认同,全体成员都满心欢喜地迎接着他们的上任。大家都因为有了新的工作,对自己的教会更加感到自豪,高兴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洛思里奇沉浸在升任执事的幸福里,内心兴奋不已,他和妻子并排走在寒冷的回家途中,突然他开始感到不安并且陷入了沉默。

刚才轻快的步伐也变得缓慢起来了,身体也不自主地在颤抖。

“你这是怎么了?哈罗德,你的样子很奇怪。”

洛思里奇夫人盯着他问道,丈夫结结巴巴地回答着:

“没什么,别担心了。”

可是那天晚上他一整夜都没合眼,叹着气思考着什么。

早上在餐桌上,洛思里奇想到什么似的对妻子说:

“这该怎么办才好,我担心得不得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是那个梦,我怎么也无法忘记,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梦。

那个梦就像现实一样真实,背景非常清晰,我记得很清楚。”

妻子端着咖啡笑了起来,完全不能理解他的话:

“你真傻,梦这种东西也能让你一直思考到现在。”

“可是,那个少女被杀的现场情景我都历历在目。”洛思里奇有点神经质似的。

“这样的话你好像说过,你还说凶手就是我们都认识的人。”

“嗯,是的。不仅认识,而且是一位非常受尊敬的前辈。”

洛思里奇夫人的脸上开始露出一丝认真的表情:“是谁?就算是问,你也不会说的吧?我不喜欢这样的猜测。”

洛思里奇默默地低下了头,摆弄着手里的烤面包片,妻子半开玩笑地用严厉的声音问道:

“到底是谁?”

“我说了吧,还是说出来好就是我们教会里的人。”丈夫抬起头来。

“教会的人?你在说什么啊,教会里有这样的人?”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只是在说我梦里的事情。我会梦见谁也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不知道呀!但是问题是梦里,阿道夫·霍特林把少女……”

“阿道夫·霍特林!”妻子手里的汤勺掉到了地上。

“啊,是昨天当上长老的……”

“嗯,但是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梦,绝对没有必要和现实混在一起来想。”洛思里奇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那当然,而且还要看到底是什么人,如果说是霍特林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梦到霍特林长老。”洛思里奇看上去自责得不得了,“我也否认了那种无聊的梦,但是昨天在教会里再看到他时……难道你不那么认为吗?”

“什么?”

“报纸上和收音机里公布的杀害桃乐丝的犯人的长相,和霍特林非常相似!”妻子反复回顾了很多遍新闻里对犯人长相的描述已经将他熟记于心,她眼睑浮肿,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突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啊,真的!”

“是吧?”

“真的,那种感觉非常吻合!真不可思议,这么说……”

“碰巧的一致。”

“是的,碰巧的一致。”

“虽然是碰巧的一致,但是在这样大肆搜捕犯人的时候,就算只是怀疑也是应该的。单从梦的方面考虑就采取行动的话有点奇怪,这该如何是好!干脆去告诉警察吧。”

“不行,如果告诉警察这都是梦里见到的话,肯定会被大家嘲笑的,而且谁也不会相信的。”妻子补充道,“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去说同一个教会的会员而且还是长老的人是嫌疑犯,这不是一个基督教徒应该有的行为。梦只是梦,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麻烦了。”

去找父亲商量是最好的办法。哈罗德·洛思里奇的父亲也是一名木工,就住在附近。那个时候奥沃索镇和弗林特市中间的法拉盛市正好要修建小学,父子俩都在那里工作。洛思里奇因异常兴奋而睡不着,自己驾车去了法拉盛市的建筑工地,他立刻开始寻找父亲,找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哪里都找不到。

“爸爸,我有些关于修纳易达事件嫌犯的事情想和你说。很不可思议,我也是猜想的……”

父子俩站在脚手架上,小声说着但还是被旁边的人无意听到了。谢尔登·S·罗宾逊也是曼特·莫里斯镇上的一名木工,他正爬到高处若无其事地干着活,洛思里奇慌慌张张跑过来的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且让他听到了这番不简单的谈话。他一直在旁边偷听着洛思里奇的话,等他说完后,罗宾逊慢慢地从脚手架上下来。他捡起工具,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工地。

听了洛思里奇的话,父亲开始的时候态度很敷衍,但是看到儿子如此认真,便决定一起去奥沃索镇的警察局,他们做好了被人耻笑的心理准备,决定去报告这个奇怪的梦一方面父亲苦笑着和洛思里奇一起坐上车,准备返回奥沃索,另一方面还有在旁边听到这一切的谢尔登·S·罗宾逊。

罗宾逊把车一直开到了弗林特市介雷西镇弗兰克·格林的事务所门口,他小声把自己听说的洛思里奇的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一个在这里做代理警司的朋友马克·贝尔索普。

但是贝尔索普对这一奇怪的说法完全不认同。自从事发以来,空穴来风、恶意中伤他人的事情每天都会有数十上百起,有的是亲自到访,有的是通过书信,这些人让当局应接不暇,感到非常烦恼。很明显这次也不例外。搜查现在还是毫无头绪,刑侦队也正忙得焦头烂额。

虽然知道是白费工夫,但是还是试一下吧,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贝尔索普收拾了一下桌子,然后站了起来。

“喂,谁和我一起去一下,虽然很可能是白费工夫。托马斯·卡林、亨利·蒙吉尔我们一起去散散步吧。”马克·贝尔索普、托马斯·卡林和亨利·蒙吉尔其中托马斯·卡林是黑人碰巧三人是弗兰克·格林部下中最能干的刑警,罗宾逊带领着他们立刻驱车赶往法拉盛,在小学的施工现场当面质问哈罗德·洛思里奇。

年轻的执事非常紧张,面对贝尔索普的询问,他回答得吞吞吐吐,刚开始就毫无要领。霍特林在教会里被认为是人格高尚的人,特别是不久前才被全体成员一致推举担任长老职务。单凭晚上做的一个梦就怀疑这样一个人是恐怖的杀人嫌犯,把自己不喜欢的旁人想象成嫌犯,这才真是像做梦一样的虚无缥缈。站在刑侦队面前,他再次陷入了梦与现实的苦恼中。

是否真的是做了这样的梦,这样的梦是真实的吗?贝尔索普试着这样问道,洛思里奇非常肯定:“是的,我确实梦见是奥沃索基督教会的长老阿道夫·霍特林在小河边残忍地把少女杀害了。”

刑警们都苦笑着:

“是吗,非常感谢,但是梦就是梦,如果你认为警察的工作就是应该重视梦这种东西的话,那可真是要让你失望了。”

他们大笑了起来。到那时为止的搜查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笑话,但是这次的算是最经典的一次了。这梦也很有意思,特别是对象还是教会的长老在这几个美国人特有的脑袋里开始忙碌地思索着回到警署后该如何以幽默的方式把这个笑话讲给同事们听,让他们全部都笑趴下。

当车开在回弗林特市的路上时,托马斯·卡林突然想起了什么:“你说我们去拜会一下那个做木工的长老如何?”

“是啊,是啊!”亨利·蒙吉尔老人立刻响应了,“如果不见见这个梦里的主人公的真面目,有点说不过去啊。”

“那么,我们加点油就去奥沃索吧。”

汽车急速右转,激起了地上的石子。

就这样,刑警们带着玩笑的心情前往了奥沃索北希科里大街九○八号霍特林的家,他们从心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他们是当刑警的,而且还是三剑客。

谦逊的小房子就如同主人的性格一样。按响了挂着前院玄关小把手上的门铃,优雅的霍特林夫人走了出来,并把他们领到了宽敞的客厅里。

阿道夫·霍特林在家里一副非常轻松的表情,无所事事地坐在椅子上。

“你们有什么事吗?”

他微笑着站起身来。

刑警们感到非常难以启齿,肩并肩地站在门口。三个人都把帽子从左手放到右手里,又从右手放到左手,就这样来回地交换着。

“我们是警察。”

还是贝尔索普先开口了。说话的对象不仅仅是一名木工,而且还是能够与神交流、众望所归的教会长老。原因是一个青年人做了愚蠢的梦,这样荒唐的事情实在难以启齿。

另外,三个人打从心里都非常尊重这位神学家霍特林。

“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下您最近的去向形式而已。真的只是例行调查。”

同类推荐
  • 给钥匙系上红流苏

    给钥匙系上红流苏

    出来一个多星期了,想回家。那里有她的生活,虽然平凡,却是流畅的,就像是一条河。河的生命就在于奔流不息,如果中断了,河的生命也就终结了。他觉得只有登上了飞机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一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前门讨债后院起火,你管得了吗?你是谁?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你知道扁担有多宽板凳有多长?你前无古人后无子孙,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一个圆柱型的空间就是你全部的世界,这一百多号人就是你殊途同归的伴侣……
  •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女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常常是为了“谁”,而男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总是为了“什么”。秋微用温和的文字和时尚干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以及,一个最现实的爱情故事:性与爱,家庭与激情,本土与外来文化,横流的物欲与挣扎着谋求独立的精神世界,生存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与30岁女人加速逝去的青春……
  • 叫我特种兵

    叫我特种兵

    三名特警战士和其他军种的九名战士被秘密派往国外执行任务,由此展开了他们荡气回肠而又惨烈的战场亡命生活。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特种兵的精湛技能、铁血精神和博爱胸怀,揭露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此书详细介绍了在现代战争中,中东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思想道德、生存现状和雇佣军、赏金猎人的真实面目。虽为小说,实为中国士兵在中东的百科全书,全景式展现了当代中国特种兵在生活、感情、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中国算盘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中国算盘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
  • 不朽的忠魂

    不朽的忠魂

    《人文在线作家文库:不朽的忠魂》是一部中国石油发展史,这是一部三代石油儿女的奋斗史。小说借“油娃”一家的生活经历,讲述了几代石油人真实的故事,全面地展现了我国石油工业从“抗战”之初到上世纪末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有说不尽的石油人流淌的血汗和泪水,他们历尽艰辛、众志成城、战天斗地、拼搏奋进……《人文在线作家文库:不朽的忠魂》在摄取您眼球的同时震撼您的心灵!小说脉络清晰,情节紧凑,穿插巧妙,有张有弛,文笔生动流畅,使您轻松走如那个渐行渐远的火红的年代。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炮灰女主逆袭手册

    快穿之炮灰女主逆袭手册

    顾清末获奖感言还没说完就……死了??还无缘无故绑定了一个系统?还在不知不觉中释放出灵力?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做任务,修炼,两点一线。她,到底是谁?到底从何而来?顾清末下定决心要将一切查的水落石出。那便从反派开始吧!
  • 终延

    终延

    在那明州有一剑仙一剑劈出万里山崖,却是难以叶落归根。在那石州有一儒雅男子终日卖书为生,却是人间智者。有那南郡有一小乞儿蜷缩角落,受困一地,却是背上行囊,去向远方。在那京州有一教书人万般不得意,却是游至边陲,教书育人。在那沧衡有一人以身化道,守护天地,却是负了妻儿。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但总有些许事,人间值得。
  • 坚韧之刃

    坚韧之刃

    ‘英雄联盟’的世界里存在太多奇遇和故事有情意绵绵的爱情;有撕心裂肺的别离;有硝烟四起的战乱;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有坚韧不屈的意志;更有血染沙场的豪情……而今天,就让我为大家讲述发生在‘符文之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三世情缘之男主追妻记

    三世情缘之男主追妻记

    第一世,她是一个妖,而他是一个修仙者,她为了救他,放弃了全部修为,从此,他与她有分不开的纠葛
  • 废土之我是传奇

    废土之我是传奇

    蒂娜:“林!核弹镇水泥不够了快点运点过来,否则晚上别想碰我!”林翰:“备货呢就来!”,维罗妮卡:“长老,兄弟会东部战区希望我们派出飞艇增援什么时候能出发?”林翰:“核融合工厂打下来没?没有免谈,没技术免谈”,新加州共和国总统:“亲爱的林,总统你来做吧,凯撒不服气啊!”林翰:“打他啊!什么打不过?那要你干嘛?”英克雷:“林我们投奔你好不好,什么?我已经说过没有技术了啊,合并?那太好啦!”儿子:'爸爸你答应我的恐龙蛋(死亡爪)什么时候带回来?“林翰:“儿啊!那不是宠物啊”外星人:“林我们无意入侵!”林翰:“你当我傻?星球改造技术交出来!不然在你母星种蘑菇!你当哥们舰队是吃素的?”
  • 奇异书屋1

    奇异书屋1

    少年深夜走在幽静的大街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书屋,他迈步走了进去……他将会有怎样的奇遇?让我们敬请期待
  • 笑里藏道

    笑里藏道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的蠢行痴言、动物惹的祸、名人趣谈、罪犯的蠢行、哭笑不得、火灾与爆炸、如此对话、暴虎冯河、没顶之灾等内容。从生活中各细节中说明简单却有益的道理、忠告。
  • 大咖

    大咖

    娱乐圈,是万人逐鹿的名利场;也是屠夫肆意的猪羊圈,更是让人沉溺纵情的黄金国。
  • 醉侠英雄传

    醉侠英雄传

    作品已转投起点中文网,更名为《醉侠浮沉录》
  • 带女儿走不一样的路

    带女儿走不一样的路

    爱的故事总有万钧之力:带女儿组织十几年的扶贫助学公益活动,感动了无数家长,其发表的爱心游记在天涯、六合公益、守望春天等各大网站引起强烈反响。一本家长带孩子出游的实用旅行手册,在路上给孩子最好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