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9700000016

第16章 昆阳霸业——汉光武帝刘秀(2)

有生最灵为人也,生长老死四时焉!

精神形体犹火烛,焉能烛灭火独燃?

河图洛书唯兆朕,灾异变怪亦常然。

由于桓谭一再上书请禁谶纬,使光武帝甚为不悦,几遭杀身之祸。

后来在议建灵台(天文台)时,终因得罪了光武帝遭到贬黜,病卒途中。

《后汉书》作者范晔为此叹曰:“桓谭以不善谶流亡,郑兴以逊辞仅兔,贾逵能附会文致,最差显贵,世主以此论学,悲矣哉!”

在反王莽政权的斗争中,各路枭雄都抬出了西汉宗室,更始帝刘玄成为最早的“天下共主”。多如牛毛的割据政权也相继效仿,纷纷抬出某个刘姓子弟称帝称王。尽管刘秀实际上已经与西汉皇室风马牛不相及,但既然荣幸地姓了刘,作为汉室后裔,当然也够得上登基称帝的资格。不过在当时,很少有人会相信——大概连刘秀自己都不敢预料,他会在十几年后一统天下,恢复汉朝,并使之延续了近二百年。

刘秀获胜首先应归因于他的宏大政治抱负,从一开始就立下了统一天下的目标。其实他的对手也不全是草莽之雄或乌合之众,而且他们有的还占了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但即使一时间无法消灭,或者不得不暂时容忍,刘秀也没有改变或降低目标。

论当时天下英雄,有三个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西北的窦融、隗嚣和西南的公孙述。然而同为当世豪杰,与刘秀不同的是,他们却从来没有一统天下的宏愿。这给刘秀提供了一个施用拉拢抚慰之策的机会,从而得以集中有限力量消灭割据势力。窦融归顺了刘秀,但隗嚣、公孙述却仍妄想长期割据自保,他们并无胆量和实力与刘秀一争高下,然而却对刘秀的统一设置了极大障碍。这两股阻碍统一的顽固势力最终被刘秀坚决地以武力清除。

刘秀能将包括“云台二十八将”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网罗在手下,固然有他过人的长处,但对这些谋臣将士最大的吸引力还是为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机遇。巨鹿人(今河北平乡)耿纯是当地有名的豪族巨富,十分钦佩刘秀的才干见识,当刘秀占据河北邯郸后,他率领“宗亲子弟”投奔刘秀麾下。在刘秀为是否马上称帝而犹豫时,耿纯的一番话最终使中国诞生了一位帝王。

“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他所表达的正是这批攀龙附凤者的心态。期望建功立业、“垂功名于竹帛”的英才中,也包括刘秀十年前在长安求学时的老友邓禹。

邓禹是一个卓有远见的人,更始帝刘玄曾召他为将,他未允。但当闻讯刘秀奉命镇抚河北时,他立即“杖策北渡”,前去投奔,一直追至邺城(今河北临漳)才赶上刘秀。刘秀见到老朋友非常高兴,与邓禹同食同睡,彻夜谈论天下大事。

谈话中,刘秀戏问道:你那么老远赶来,要做官吗?邓禹答道:

“不愿也。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邓禹的来到和他的直言,触动了刘秀的心思,燃起了他的雄心壮志。

邓禹在进一步分析纷乱的国家形势后,向刘秀提出了统一谋略:“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一席秉烛夜谈,使刘秀的心胸镌刻上“英雄”、“民心”、“高祖之业”三大复汉安邦的要素。

刘秀称帝拜邓禹为大司徒时,邓禹年仅二十四岁。邓禹的出现,坚定了刘秀沿着既定战略方针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在辅佐刘秀中兴汉室的征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后人的追思。当清人徐金位登上当年邓禹演武阅兵的“邓禹台”时,不禁回想起邓禹和刘秀的夜话,为此诗人写了《邓禹台》一诗,对邓禹的雄心大志和远见卓识,表示了深深的钦佩:

荒台带白水,古木余寒烟。

策杖扶炎汉,奇勋迈昔贤。

功名殊不易,竹帛岂徒然。

览古为登眺,清风满眼前。

然而却有一匹光荣的“老骥”被排斥在二十八将之外,此人就是刘秀的良将马援。早年常以“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自勉的马援,曾为王莽官及隗嚣将,但当他初见刘秀,就从刘秀举止行为中料定其必成大业,遂决意投靠。马援为东汉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马援从交趾班师回朝后受到重赏,在平陵友人孟冀设酒庆贺时,他想到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感慨地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不久,南边五溪(在今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蛮夷”抢掠郡县,年届六十二岁的马援主动请缨前往征讨,在首战告捷、歼敌两千后,不幸病逝于军中瘟疫,果真在蛮荒之地实践了自己“马革裹尸”的誓言。死后他遭小人诬陷,竟被信以为真的刘秀收回侯爵,连其棺柩也不敢运回祖坟,直到二十五年之后才得以平反昭雪。马援为中国汉语词库添写了两则著名成语——“老当益壮”和“马革裹尸”。

时势造英雄,刘秀是一个典型。在打天下的年代,刘秀之所以能统率和驾驭一批并不那么顺从的人物,不仅因为他具有极强的领导能力和勇敢精神,而且还在于他的用人之道。

对于开国皇帝来说,在天下纷争、群雄逐鹿的争斗中,凡善用人者总能稳操胜券。而掌握和运用这个“善”字却颇不易,因为要求用人者具有敏锐的识才眼光和不凡的容才气度,历史上有几位帝王能做到这一点呢?在中国古代史册上,春秋的齐桓公、三国的曹操与唐代的李世民先后谱写了精彩绝伦的用人艺术篇。

齐桓公不记管仲曾欲置于他死地的“射钩之仇”,决然拜以为相,从此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励精图治,重整雄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于成就了春秋霸业。曹操以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为方针,把欲争取的当世英雄准确地定位于刘备和孙权,而且以“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不可”的远识和大度有意给刘备留一条生路,同时真诚地招纳和耐心地期待孙权。尽管没有得到孙、刘,但曹操的用人之道造就曹营“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兴旺局面,从而取得了三分天下得其二的业绩。至于唐太宗对魏徵过去站在对立面的过错不仅不咎既往,而且委以重任,从谏如流,被传为“明君忠臣”

遇合的典范。在唐太宗与其臣属共用创作的“贞观之治”华章中,魏徵是最重要的主笔之一。对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来说,在大义和大局面前,感情和印象是没有地位的。

在创作这部用人艺术篇的大师中,人们不应该忘记刘秀这个名字。承前启后的刘秀,以其思贤若渴、宽宏大度、善待降将和功臣、始终坚持“君臣大义”的用人之道,逐渐建造起属于他自己的人才库。

对于任何开国皇帝来说,首当其冲的大事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扭转乱世局面,而且更要尽快地收回掌控在众多开国元勋手上的兵权。

为了独揽大权,历代帝王煞费心计,各祭魔法,遂演出了一系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惨剧,越王勾践是最早的编导。本来以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名传青史的一代帝王,却因残害功臣文种的卑劣行为而留下千古骂名。

知识使人聪明,自幼熟习儒学的刘秀就没有干老祖宗的蠢事。他在统一过程中,刚柔兼用,在诉诸武力的同时,又采用种种灵活手段,尽量争取以和平方式降服对手,可谓仁至义尽。他在整顿吏治时,恩威并施,不仅没有杀戮功臣,而且采用“高秩厚礼,允答元功”的原则善待功臣。然而且慢,不要以为光武帝就那么傻,他将功臣们封为侯并赐与优厚的爵禄,但却不允许他们干预政事,他“退功臣,进文臣”,把治理国家的事交给了文臣,而对诸侯王和外戚则多方限制他们权势的膨胀。无论如何,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光武帝可算是把功臣与君主关系处理得最好的一个,从对降将、功臣窦融宽宏大度的处理即可见一斑。

出身于西汉外戚后裔又在王莽时代身居高位的窦融,一门显贵,长安城内曾“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在河西有很大影响。更始政权时,顺时达变的窦融被任命为钜鹿太守。随着刘秀势力的不断壮大,称霸一方的窦融审时度势,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主动放弃割据,归顺刘秀。建武八年,刘秀亲自西征,窦融率领五郡太守、数万步骑兵及五千辆辎重与汉军会师,并以周全的礼仪朝见。刘秀因此封窦融为安丰侯,破格划给他四个县作封邑,并遍封他的兄弟和部属。在刘秀东归时,又让他们全部返回河西驻地。

河西是一块是非之地,曾多次成为割据政权的基地,并几度脱离中原王朝。窦融奉刘秀之重托镇守河西,保全了东汉版图的完整,也使河西和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已经成了东汉功臣的窦融,总背着降将的包袱,对自己长期拥兵在外的地位深感不安,几次上书请求派人取代,而刘秀却一直婉拒并以好言相勉。在完成统一大业后,窦融又被改任为级别最高而无实权的文职、“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安享殊遇,并以七十八岁高龄善终。

由于刘秀的思贤若渴,宽宏大度,为淡泊名利的隐士在汉史中留下了一席之地。刘秀登基后,想起了“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的有识之士严光(字子陵),遂派人到处寻找。其时严子陵为摆脱了王莽的羁绊,改名换姓,隐居不出,身披羊裘,钓于泽中。后为光武帝访得,三聘并亲自致书,严子陵感到盛情难却,才终于来到了洛阳。

当刘秀亲到住地看望严子陵时,见他高卧未起,就抚摸着他的肚子道:子陵你这个怪人!难道就不肯助我治天下吗?严子陵起身答道:昔日尧帝德行远扬,也还有巢父那样的隐士不肯为他做官。士故有志,你何必一定要逼我进入仕途呢?无奈的光武帝只好叹息而去。

同类推荐
  • 无双心士

    无双心士

    南楚,苍梧郡,一叶学府,书生陆子白,巨商徐鹏程,雌雄难辨的鬼医传人李小琪,神秘红衣女子“垚”,武痴任承允······他们的命运因为一场血案而卷入了韩、李、季、风、司马五大家族的权力之争。心士者,察言,观色,知行,辨心。带你走近一个特别的历史文书友群571835664刚建的哦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什么美帝,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
  • 他是侠客

    他是侠客

    战,一国之难,全民皆兵。我们守住了我们的家,可是你还看得见嘛
  • 穿越之不一样的庚子

    穿越之不一样的庚子

    二本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路上机缘巧合的穿越到了平行时空。为你们展现不一样的历史
  •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试问天下著史者,何以决定和改变历史?军事?政治?科技?若然不知,何以写史?改变历史的不是军事,不是政治,也不是科技,而是智慧!本书开篇也有穿越,为示本书对穿越的藐视,穿到四千万年前的灵魂,反而被炎某囚禁于体内,成了受折磨的灵魂······本书的情怀和行文效仿已经仙逝的古龙本书江湖格局和情节布局模仿金庸大侠书中国与国的大战场面,将会海陆空并行描写小规模的精英团队决战,则模仿英雄联盟的5V5、3v3模式各路英雄的一招一式则取材于游戏《天涯明月刀》和《剑灵》,
热门推荐
  • 你就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你就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我时常在想,你好像是我那遥不可及的梦一般。一开始,我不奢求你能拉着我的手陪我一起跑,不奢求能与你肩并肩,甚至不奢求你等我一下。我只是想,你能让我默默地跟在你身后,看着你的背影就好。可是你,一边自己拼命加速,一边还不忘把我用力往后推。我看不清你的背影了,我累了。现在我才明白,哪是‘好像’啊?你就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沐梓言
  • 当假林正英遇上诛仙

    当假林正英遇上诛仙

    我林正英(假的穿越者)带着一身道法来到诛仙的故事。ps:主角身份是田不易的大儿子(早田灵儿10年)
  • 评论与反思:发现保险法的精神

    评论与反思:发现保险法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法为规范中国保险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实践中的保险法存在诸多瑕疵、评论现实中发生的疑难判例、反思中国保险法律制度的不足,发现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律和精神,我们愿成为保险法研究的铺路石!
  • 列仙纪

    列仙纪

    仙之一道,逍遥随心,仙道即为人道,人既有别,仙亦有别,千仙千道,万仙万道,世间万欲,心惟执一。十年前的一个弃婴,一段看似偶然的仙缘,却因身体原因难窥大道。光芒下的黯淡,寂灭的道心,绝世的佳人,纠葛一世的是今生的宿缘,还是一辈子的冤孽?本是瑶宫月,翩翩落人间。天上几多仙,何人如此媛。天意有时尽,人心总无殚。仗剑傲天下,惟念一红颜。
  • 死亡岛

    死亡岛

    鬼魅,恶魔,无处不在。背叛,死亡,家常便饭。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绝望,恶魔鬼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狡猾。死亡岛,充满了绝望,狡猾,冷酷,想要离开只有.....。
  • 太帅怪我咯

    太帅怪我咯

    如果帅是一种罪,那请让我一罪到底——王夜光
  • 宿命里有你,是喜是悲

    宿命里有你,是喜是悲

    一纸契约,两次签!为了妹妹她甘愿屈身,为了儿子她放弃生命。在最美的青春遇见最残酷的他,一时天堂,一时地狱,她被折磨的体无完肤......他,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牺牲她的健康,面对危险时又残忍的放弃她,只是,他心中的纠结与疼,霸道的爱,她却不懂......斗转千回,她和他再次被红线相牵,上天给了他们太多的考验,最后,还能在一起吗?一个半真半假,一半发生过一半没发生过,一半正在上演的故事,雷同吗?老套吗?庸俗吗?生活不就是这样,随时都在撞衫,又各不相同。宿命啊,如何抗衡呢......非喜勿喷!
  • 赤木行

    赤木行

    小和尚木咕十二那年,开始行走于人间历练。依方丈所言,要成为得道高僧,便要自身去体会,参悟......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身体里还沉睡着一个人......或者,不是人?
  • 有僵

    有僵

    一次偶然的追番,一个“老赵脱单”的弹幕,一个漫画周边的一念之间无事牌,屈泽的生活就此不同。天道律法、命运轮回、占卜巫术、长生不死………一次又一次离奇诡异事件!
  • 扶光号

    扶光号

    面对无可匹敌的三足乌,人类别无选择,唯有接受知识传承,然后在一百年内离开地球。而少年陈尘作为被选定的鲸式宇航岛技术传承者,被迫陷入了长达八十年的沉睡。当他再次醒来时,却发现人类移民已经带着月球离开,而留给自己的则是一支庞大的太空舰队。别无选择,唯有一路追着光前行,向着宇宙的尽头游去。若是连光也累得停下了脚步?那便扶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