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9800000066

第66章 覆载之道常新

时下的文学作品,要不就媚俗得形同妓女,要不就风雅得骨瘦如柴、无病呻吟,活活一群性变态之老处女。真不如谈点文学以外的好东西。

年初,得到一本法国人洛伊宁格尔着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部头不大,不足300个页码,王山翻译,马健责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开读之前,我对它也没多高的期望值,因为这种写中国问题的中外着作,近些年看得多了,也有点看得烦了,什么《失衡的中国》、《步履艰难的中国》、《改变中国》……大多是人云亦云的资料堆砌,耸人听闻的浮浅臆断,而真正有气魄、有个性、有真知灼见者几稀。我暗自嘀咕:你这位法国先生又能怎么样?不料开读之后,津津有味,难以释卷,竟于不知不觉间一口气读到最后一句,曰:“于是,我们必须了解中国!”是的,洛伊宁格尔先生,你这本《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真算得上了解中国的奇书之一,而你自己也真算得上是一个老辣的中国通。我都有点惊讶,你怎么会如此了解中国?当然,了解并不等于理解,理解并不等于绝对正确。事实上,对于你的有些观点和论据还不敢苟同。尽管如此,中国人还是非常感谢你这真诚而智慧的“第三只眼睛”。

洛伊宁格尔在这部篇幅并不巨大的书里,笔触所及,桩桩皆是当今中国最敏感、最重大、最牵动人心的社会问题:改革问题、经济问题、领袖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干部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问题真多,盘根错节。但由于作者具有天然的超脱优势,具有充满异国情结的独特的视觉、视野和思路,加之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人类同情心,故能丝毫不受“国产”种种传统立场、观点、方法甚至语言和资料的束缚,任由自己天马行空,纵笔泼洒,言国人不能言或不敢言,怪招迭用、出奇制胜,收到一种旁观者清和快刀斩乱麻的独特而强烈的效果。

即以农民问题为例。

先看他冠给这一问题的名目:“八亿农民——中国的活火山”!真有点危言耸听之嫌了,不是一个不知顾忌的外国人,谁有这种胆量?没见过。

且不论标题。那么当代中国的农民问题事实上又如何呢?这才是应该关注的问题所在。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我国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在广大农村彻底推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至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实现包产到户的达到99.96%,以此为开端的农村劳动组织的变革,引起了产业结构、生产力构成的进一步变化。随着国家陆续制定推行一系列重要的农村政策,肯定多种经营的合法性,承认多种经营的新趋势,允许土地转包,允许农民进城从事各种商业经营活动,尤其是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终于给长期以来束缚在土地上的亿万农民松了绑,使他们焕发出了空前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从而导致了我国农业连续多年的大丰收。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人均800斤,首次接近世界平均值850斤的水平。这一成就举世瞩目。

对于中国改革的初步成功,洛伊宁格尔无疑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他认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革方案,“可以成为人类一切有志于改革的圣典,同时,又是所有政治家可以借鉴参照的最充满智慧因而又是最机智最强硬的政治谋略佳作。”当然,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大肆铺排改革成就的具体细节,这既无必要,也与他的写作原意无关。他原本就不想做一只凑热闹的讨好献媚的洋“喜鹊”,而成心来做一只也许会惹中国人讨嫌的洋“乌鸦”。所以,他更关注的是与成功相生相克的隐患,是很容易被一种倾向掩盖住的另一种倾向。这个外国人倒是真懂得我们的辩证法,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出来的农民的力量“无疑是一把双刃宝剑,它既能用来击中目标,也会伤害到自己”。他更从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社会自然发展过程出发,进一步阐述道:“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历代王朝无一例外地都毁于流民之手。流民,即失去土地或不安于土地的农民。”作者无疑想挑明如下一个观点:中国改革能否深入发展以取得最后的成功,关键依然是农民问题。他清醒地判断说:“农村自全面实行承包制以后,被释放出来的农民的力量开始分流,从两个方面开始了对‘长城’的冲击。”“邓小平的‘被饥饿逼迫’出来的改革政策,显然对此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说出这种意思,我想洛氏肯定不是第一人,中国的有识之士并不比他笨;但说得这么无遮无拦,真诚坦率,整个一个“盛世危言”,也只有他洛伊宁格尔了。

近些年来,国人无不关注改革的深化问题,探讨之,争论之,痛苦之。有人把改革无法深化归咎于最初的选择,认为不应该起步于农村。国外亦有这种议论。他们怎么不想想,当时有两亿农民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连饭都吃不上,不先解决肚子问题行吗?选择农村为改革的突破口,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的,即如洛氏所说的“被饥饿逼迫”出来的。显然,问题不在于改革自农村起步,而在于初见成效后该如何继续深入发展。假如在成绩面前不那么盲目骄傲,不断深化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改革、稳定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引导农民增加向土地的经济投入,煞住向土地、山林、水域、矿藏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掠夺性开发,增强以农业为中心的发展后劲,也许现在的形势要乐观得多。可惜的是,当农村个体、联产等经营方式尚未完善从而发挥最大潜能,当发展农业的后劲还远远没能积蓄深厚之时,我们即过早地提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可惜的是,当我们的城市里依然是“高就业低效率”的局面,结构性失业依然相当严重,整个城市设施早就超负荷运转之时,过多农民过早地一拥而入。可惜的是,当我们改革的环境因素诸如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都还未能形成与经济改革基本协调配套(完全协调配套当然不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太看重了“速度”。总之,当我们忽略了“没有比农业更需要头脑”的明训,忽略了中国改革大业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历史过程,从而放松了宏观控制,放松了科学预测,一旦造成无序的社会行为,那么数以亿计的人口盲动就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现在谁也看得清楚,深化改革困难的总根子在农业,说到底在农民,亿万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的中国农民,尤其是洛氏所强调的流民——失去土地或不安于土地的农民。

流民这个称谓似乎不雅,官方文件上没有见过,党报党刊也很少提及,我们似乎喜欢称之为“进城农民”、“民工”、“盲流”等等。不过“流民”这个叫法用不着忌讳,它早就“彪炳史册”,而且“历史悠久”,流民问题早就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感头疼的难题之一了。

清以前的历代流民,只有在出现大的天灾战祸时方才形成,灾变过后又会慢慢趋于消失。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朝以后,情形不同了,流民的存在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也就是说流民问题始终是清王朝所面对的社会难题之一。从流民的走向考察,清以前的流民大致是朝着没有天灾和战祸的地区流动,而清代的流民有所变化,大致是自东向西或自南而北,由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向人口密度小的地区流动,主要目的是寻找生存资源,而不是专为逃避灾变的。再说解决流民问题的办法,清以前或者清前期,大多采取“资送回籍”、“安插复业”的政策,但随着流民常聚不散的局面出现,上述办法就不管用了。乾隆皇帝就很敏感地指出:“今经日久体验,流民中谋生者悉系故土并无田庐依倚之人,而必抑令复还,即还其故乡仍无业之人耳。”是呀,将这些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赤贫农民送回老家又能怎么样?所以,后来对付流民的办法,也就由“资送回籍”改为“听其自然”,想往哪儿流就往哪儿流,最后连视为“龙脉”的发祥地满洲也对流民开放了。

我们当今中国出现的流民,在组成成分、流动原因和流动方向上,自然与从前不同。他们并非迫于天灾人祸,而是吃饱肚子以后要去外面世界闯闯;流动的方向也很明确,一门心思奔向城镇。5年前就有专家惊呼:“我国每年以800万人口的速度掀起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而据洛伊宁格尔估计,现在大约有“一亿多农民冲出农田”,冲向下一个目标,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支流民大军。即以北京为例,据说常住流民已达百万之多。

从理论上讲,农民进城乃是任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进步。我国显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农民进城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消极的方面。对此,洛伊宁格尔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文字。他写道:对于中国来说,“农民的庞大数量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成比例,除个别城市外,现在不是城市经济需要吸引农民劳动力而是农民劳动力需要挤入城市,农民的综合素质远远达不到城市经济生活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而城市经济生活的秩序是以法律作为自己的体现物的,因此,农民与法律的冲突将极其激烈、经常,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几乎与经济增长速度持平,而与农民的收入水平形成巨大反差。因此,农民在进城伊始就会产生嫉妒、自卑、急迫甚至仇恨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妨碍他们遂渐成为城市人而且会以犯罪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他下结论说,随着流民潮的高涨,一是在城市必然掀起犯罪潮,一是农村基层政权出现瓦解趋势。

我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现状缺乏了解,这里不敢妄断。但看城市犯罪纪录,我不得不承认洛氏不幸而言中了。仍以北京为例,据正式资料表明:“1993年前7个月,在查获的外来犯罪人员中,以来自农村的人员居多,占69.8%;其中作大案者占大案总数的63%;从作案形式看,主要是盗劫、抢劫,占作案总数的73.1%”。类似百分比在河北、山西等省更大,至于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不必问了。

若要考察作案心理,不妨举两个具体例子。其一,有份资料写道:“以安徽农民李其贵为首的8人犯罪团伙,充满打家劫舍的原始野蛮和疯狂,晚上带着凶器和加力钳,开着汽车去袭击企事业仓库,能偷就偷,不能偷就干脆先把值班员捆起来再抢,一年作案50余起,价值达25万余元。”其二,还是这份资料,载有一个青年农民的内心自白,他说:“我非常非常想作一个真正的城里人,我一直在为此而奋斗,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但还来不及实现这个目标就成了阶下囚,我为此很懊恼,也怪上帝不公平!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城里人?为什么有的人却需要奋斗得很苦很苦才能成为城里人?”看看这种无法无天的犯罪事实,听听这种心里失衡的强烈呐喊,不都是“洛氏论断”的最佳注脚吗?那么,他认为中国农民,“尤其在失控情况下的这个群体盲目激动状态”“是一座活火山”,你还会觉得是耸人听闻吗?为着安定团结的大局,我们总在苦苦地调查研究,以便及时准确掌握“社会不安定因素”,难道这还不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吗?

也许会说,流民问题是个极而言之的特殊问题。但请勿忘记,冲出农田绝不是流民才具备这种要求,而是当今农村全体成员的整体心理倾向,其内在驱动力则是一种发展的欲望。用洛伊宁格尔的话说:“发展的欲望是不能阻遏的,经济学上称为创造财富的本能;社会学则称之为人的完善和价值实现;心理学上的原因是贪婪。”尤其需要指出的两点是:其一,农民这种强烈的发展欲望,过去被种种政治律条禁锢在土地上达30年之久而难以发泄,一旦有了突破口,这蓄积既久的爆发力该有多强?其二,中国农民这个群体太庞大了,庞大到全世界每三个农民中就有一个在中国,但这却是一个文盲充斥和法盲充斥的大军,他们所处的农村地区观念落后,教育落后,科技落后,交通落后,这与他们急于发财致富的心态反差强烈,极易造成一种失控的盲目激动状态。洛伊宁格尔分析道:亿万人“处于一种盲动的状态下,由于相互间的情绪共振作用,可以毫无理由地使每一个分子都产生强烈的被虐心理和报复欲望,每一个分子的这种情绪又共同形成一种强大的破坏力,随时可能爆发为一场没有首领没有目标的死亡性运动。”这是很令人深思的。

应该怎样解决好农民问题,尤其是流民问题?洛伊宁格尔并没有开出具体药方。对于一项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前进的伟大改革之事,谁又能预先开出一吃就灵、包治百病的药方呢?

(1990年)

同类推荐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本书从微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单家集回族农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阐释了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兴衰与国家体制和区域性社会历史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创新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乡村民族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 爱国奉献(上)

    爱国奉献(上)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平戎曲

    平戎曲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争霸。常年征战,以民不聊生。曹操有诗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人所熟知。可作为正史的《三国志》却少有人谈起。
  • 斗战星君

    斗战星君

    天狼星现世,大陆战端重启。小镇少年携魔族至宝闯入命运洪流。宗门之秘?俗世争端?星兽入侵?星魂觉醒?呵,任尔等心机深沉,我自大步向前,一拳轰开生死路!
  • 从伊而终

    从伊而终

    这一段感情,就像封存的酒,愈久愈烈。—我爱你,就是爱你,只爱你。—就算这份爱,世俗不容,也无法让我放弃。—和你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你要我走,那么我永远不会在你面前出现。—为了你,我愿意与世界为敌。因为——这世界再没有一个你,能给我面对一切的勇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信仰掠夺

    诸天信仰掠夺

    陆离得到一个神秘系统,能够从芸芸众生上掠夺到信仰之力,而这些信仰值他可以用来兑换宝箱。于是……射雕英雄传,华山论剑,他轻取了天下第一;哈利波特中,挥动魔杖,让伏地魔瑟瑟发抖;风云世界,他修改批言,什么九霄龙吟惊天变,让他一遇陆离变成虫;仙剑奇侠传,他传道授业,导人向善,一代魔头拜月教主,只知读书看报记小抄;诛仙世界,玉清殿上,众目睽睽之下,那道绝美的身影将天琊神剑架在了他脖子上,冷声质问道:你娶还是不娶;这,这剧本有些不对啊……陆离:我只是想收集点信仰值,却一不小心混成了传说?_?`也好,名气大了,信仰我的人就多了……
  • 僵魂记

    僵魂记

    拥有神秘身份的僵尸,从未知的地方而来,只想平凡的生活。在周围不断地出现同类的情况下,在那些一个接一个让他震撼的人物出现之后,他当年的故事和身份正在一层一层地从历史地雾霾之中挣脱而出。有趣的语文老师张禄……到底是谁呢?
  • 桃源乡村

    桃源乡村

    远离大城市的喧嚣,陈白回到山村老家开通了直播间。本想种上两亩薄田,遛遛狗,抓抓鱼。泡上一壶山泉茗茶,好好享受闲适的山村生活,奈何实力不允许!“我的天,快看,小龙虾在跳小苹果!”“等等!比萝卜还粗的山参,打激素了吧你?”“这只血龙鱼成精了吧?居然长出了龙须——”
  • TFboys,彼岸花开

    TFboys,彼岸花开

    少男少女背靠背坐在一起,看着眼前的花海。虽然没有少女最喜欢的彼岸花,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早已开出最绚丽多彩的彼岸花。
  • 废柴小姐不好惹

    废柴小姐不好惹

    她是佣兵之王,也是天才鬼医,接手的任务从未失败,手染鲜血,只为守护她那天真无邪的妹妹和她善解人意的男朋友一个温馨的家,可换来的却是妹妹和男友无情的背叛,异世重生,她决定在不相信任何人,谁能打破冰霜,融化那颗冰冷地心呢?(自答无人)[注:本文无男主,男配一大堆]欢迎入坑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