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77200000006

第6章 谚语(5)

每年清明虹始见,虹藏不见到小雪。

“虹”与风、雨、雷、冰、雪等一样,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年到春季雨水之后的“清明”节气时,阴雨天气过后就会出现“虹”。因为它对节气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所以亦被选列入“七十二候”“清明”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虹始见”;冬季“小雪”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虹藏不见”。

“斜虹天顶戴斗笠”,有地域性,是说南方人一般下雨天戴斗笠。南方人一般随身背着斗笠,一看天空头顶上出了斜虹,天就要下雨了。

虹的出现,有时在东方,有时在西方,有时在北方,农家说“北虹出不下雨,出了南虹发大水”,这就说出了南虹预示着天要下大雨。这也有地区性,有的地方不一定是这样的。

夏季天气热是自然规律,有的地区农家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到的一般经验是:凡是朝阳下雨出彩虹,到傍晚会是凉快的。所以,农家说:彩虹朝阳傍晚凉,彩虹西阳收高梁。它反映出秋季:凡是日偏西了天空出彩虹,反映的不是下雨,而是到收割高粱的季节了。

(第二节)虹的认识

雨后天空出彩虹,与风、雨、雷、冰、雪等许多自然现象一样,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的反应。

按照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虹是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或白色圆弧。

雨季出彩虹,常见的有“主虹”和“副虹”两种。有时候“主虹”和“副虹”同时出现,则:主虹位于内侧,副虹位于外侧。

所谓“主虹”,就是由人们习惯所说的“虹”形成,其是由阳光射入水滴,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被分散为各色光线所致。色带排列是外红内紫,常见的视半径约为42°。

所谓“副虹”,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霓虹灯”的“霓”,其形成是由阳光射入水滴经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所致。因为多一次反射,所以光带色彩不如主虹鲜明。其色带排列是内红外紫。

除了“主虹”和“副虹”,还有一种在雾上出现的虹,它与“主虹”、“副虹”都不一样,一般呈淡白色。

总而言之,雨过天晴出彩虹,这种自然现象,人们观赏了,的确使人们能够从非常美丽好看的彩虹,得到精神上的一种特殊艺术美的享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造园“装景”的艺术大师有相当独特的构思和创意:将天空出的彩虹运用到造园“装景”上;城市建设“装景”的艺术大师,将天空出的彩虹运用到交通的道路上。腾空出彩虹,相当美丽好看,亦成为现代化大城市“装景”的一个美丽景观。

虹桥

虹桥,又名“飞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木拱桥。从外形观赏,其特征突出明显:形如长虹贯空,故名。这种木拱桥始建于宋代明道年间(1032年~1033年),是山东青州治的一个囚卒所创建。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对这种“虹桥”作了精心描绘。

这种“飞桥”构造的基本特征是:桥身主拱骨架由短小纵梁和横木构成,便于预制安装,且可建成较大的跨径,便于桥下通航。

在全国来说,北京著名的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最具代表性。十七孔桥为大型拱桥,具有与一般石桥不同的美,给人以曲线优美柔和之感。不仅如此,当游人身临其境时,会发现其拱洞倒影于水中,呈现出珠链般的圆环,使湖面景物平添无限姿色,将颐和园衬托得格外优美。

十七孔桥是造园“装景”艺术大师们在造园装景时,为配合全园景观整体布局上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它自东堤通向南湖岛,桥长150米。人们游园时,无论是漫步堤边,还是泛舟昆明湖上,放眼望去,十七孔桥犹如雨过天晴出现的长虹卧在昆明湖的水波上。

东虹日出西虹雨

每年雨季,有时候,雨过天晴,天空中会出现彩虹,其形成的原因是:雨停之后,天空中还飘浮着许多水滴,太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被反射和折射,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形成了彩虹。

虹在东方表明:东边大气里有雨。但是,大气运动的一般规律是:由西向东运动;所以,东方的阴雨天气只会越来越向东移去。

虹在西方表明:西边大气里有雨。因此,随着大气向东移动,雨就会比较容易在人们的头顶上落了下来。所以说“东虹日出西虹雨”。

虹与节气“候应”

“清明”,为我国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一到农历三月(或曰“阴历”三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变得温暖,大地上的百草树木开始渐渐萌发,逐渐出现新生嫩绿的枝叶。按照古时候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每年“清明节”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最明显的就是“……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就将这种认识列入了“二十四节气”。

而虹始见是“七十二候”清明节气第三候的“候应”。

所谓“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为一个节气),一年分二十四气(指“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候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叫做“候应”,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气候的一般变化情况。

(第十章)天地

(第一节)天地谚语

非人所为自然界,人与天地相应的。

天为人父头皆圆,地为人母脚皆方。

天有风雨人喜怒,天有雷电人音声。

天有四时人四肢,天有阴阳人夫妻。

(第二节)天地的认识

开始,需要从“天地”的“地”先说起。

所谓“地”,实际上是指地球,它有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行。

全世界各国家的人们都共同生活在宇宙空间中的地球上,那么地球的基本情况怎样呢?人们应该怎样认识呢?

应科学地认识地球

地球包括的内容,是繁多复杂的,亦是极其丰富、多彩多趣的。然而,这里仅谈论地球的一般情况,并且亦是属于人们需要知道的最基本的情形。

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说起地球,往往离不开地球的表面——陆地或曰大地。

那么,大地上的最基本的情形究竟怎样呢?

地球表面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部分是水。仅就海洋来说,它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0%以上。

海水在地球的总水量中占94%。所有的海水汇集成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且四大洋首尾相连,形成连续不断的水面。

除了海洋,大地上还有各种水,例如: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上及南北极的冰雪状态的水。总之,人们归纳概括称之为“地表水”。

还有埋藏在地下岩层中的地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4.14%。另外,如水蒸气、雪片和雨滴状态飘浮在大气中的大气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001%。这种水主要分布在离地面5~15公里的大气对流层中。

总而言之,地表水、地下水及大气水,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它们互相转化又互相依存,形成地球上水的循环。水是生命活动的源泉,没有了水,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会停止,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寂寞世界。

人与天地是相应的

按照我国的古典名著《黄帝内经》的解释来说:阴阳是自然界中的一切,是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

自然界中的人,亦是属于阴阳发展变化这一根本规律的产物。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合大地万物生;而大地万物生,其中亦包括人在内。

因为天为人的父亲,地为人的母亲;天地阴阳合,所以产生万物。所以,人不论是男性女性,其头都是圆的,像父亲——天;其脚都是方的,像母亲——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圆地方。

而既然自然界中的一切,包括人在内,是阴阳发展变化这一根本规律的产物,那么人不仅是头是圆的,脚是方的,像天像地;而且可以说:天地有的,在人的身上,都有反映。

在这方面,《黄帝内经》的原文为: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胭;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灵柩·邪客》)

人是天地父母的产物,人与天地相合,不仅在《黄帝内经》里作了解释,而且在古籍名著《淮南子·精神训》里亦有类似的说法,其原文为:

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六日,人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云寒暑,人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春秋冬夏,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谁也离不开天地日月。所以说,人不仅与天地相应,而且与日月也是相应的。

然而,这里仅以人与月相应来说,古书《灵柩·岁露》里作了这样的解释,其原文为: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域,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闭),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遏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烟垢落。当是之时,遏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更为有趣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对人是天地父母的产物、人与天地相合,在《老子·十守》里说了他的一套的认识,其原文为:

人受天地变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血脉,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脏乃分。肝主目,肾主骨,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外为表,中为里。头圆法天,足方像地。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

(第十一章)天有四时

(第一节)四时谚语

天有四时规律性,斗柄东指春天到。

斗柄南指夏天到,斗柄西指秋天到。

斗柄北指冬天到,年年如此是规律。

三字经里日春夏,及其秋冬运不穷。

(第二节)天有四时的认识

今日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喜欢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称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然而,古时候,人们就喜欢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礼记·孔子闲居》)

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文句叫做“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不仅如此,在《白话三字经》一书里还作了相当符合科普性的认识,其原文为:

此言岁时之序也。一岁之序,分为四时,应乎北斗(亦叫做“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在寅卯辰,万物发生,于时为春。斗柄南指,在巳午未,万物扬茂,于时为夏。斗柄西指,在申酉戌,万物收敛,于时为秋。斗柄北指,在亥子丑,万物闭藏,于时为冬。四时之循环不已,运转无穷,寒暑迭易,而岁功成焉。

(第三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春夏属阳,秋冬属阴。

四时,显然是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按照科普阴阳说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春夏属阳,而秋冬属阴;并且其阴阳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变化,故称天有“四时阴阳”。

春夏养阳

春夏,按照中医解释来说,属阳。具体联系到生活中养生保健的认识来说,春夏季节,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阳”自然要比秋冬时要多些。所以说,春夏季节,人们需要注意“春夏养阳”,这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客观上的一种自然要求。

同类推荐
  • 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中国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意大利往事

    意大利往事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概况,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界销售王者

    修仙界销售王者

    呃……那啥……,这就穿越了?而且还是在修仙界?话说这个超级营销系统是什么鬼?“美女,想买点儿啥?这只电动剃须刀你要不要?!”“哎哎哎……,大叔,你身上带钱了吗?没钱别乱动啊!”“阿弥陀佛,大师,我向你保证,这块猪肉绝对是素的!”……坐看身怀系统的丁枫是如何在修仙界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的!对了,顺便还可以修修仙!
  • 仙仙有约

    仙仙有约

    当化妖出仙的“他”在茫茫人海中认出“她”以后一场倾世绝恋的追逐游戏就此展开了。。。。
  • 川康纪

    川康纪

    时民国,中华乱。群雄并起,军阀分立,列强欲分中华而食之。蜀中,三少年,迎乱世而生,恩怨并济,闯川中,战倭寇,共演热血之史。
  • 异界之恶魔札记

    异界之恶魔札记

    是神?是魔?一只竹棍成了末日之刃,掀起无尽风雨。是神是魔又如何?他说:我是我!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我一棍打之!嚣张的狗学会了魔法,龙成为了宠物,召唤出暗黑生物行走于光明与黑暗之间。它说:我召唤这些生物,只为了啃骨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拟侵袭

    虚拟侵袭

    《光之梦》开服第三天,等级排行前一万名的玩家被莫名地选为天选者,现实中的身体穿入游戏。遵守天选者的游戏规则,他们要不断完成任务才能活下去!一场死亡游戏拉开帷幕……是谁隐藏在幕后操纵着他们的命运?且看初辰初心不改,一路前行
  • 青年必读-诚信的动力

    青年必读-诚信的动力

    本文通过大量的古今诚信小故事,讲述了诚心的力量和魅力。给人以心灵的教育和启发,培养青少年诚信的品格。
  • 妃常妖孽媚六宫

    妃常妖孽媚六宫

    三月狐狸动春心,犯禁下凡许书生,斯文秀气存爱慕,好一段缠绵悱恻感天动地的妖凡恋!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遇上了一个臭道士?逼着她做宠物,不给肉吃,不给床睡,还天天手握马鞭逼着她修炼……最最可悲的是,臭道士竟然摇身一变成皇子,害她不得不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在后宫中与一大群凡间女子勾心斗角斗智斗勇……娘亲啊,你快来救救我……我没有吸取凡间男子的精元,不该受此惩罚……
  • 至尊灵戒

    至尊灵戒

    险象迭生的黄沙埋骨之地,一位奇怪的“冒险者”,一场扑朔迷离的奇幻冒险,一枚的神秘铜戒,大墓中惊心动魄的经历,千百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所谓的劫后余生,还是命中注定,一切都在墨邪的宿命对决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