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22900000018

第18章 晏殊、柳永、晏几道、贺铸、秦观、周邦彦词名句考论(6)

陈匪石《宋词举》评“舞低”两句:“既工致,又韶秀。”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2004年,第340页。“工致”包括对称工切,可见“炼之之法如何?贵工贵雅,贵稳贵称”之论也包括神炼,而晏几道恰好是被称为“神于炼”的圣手,“炼句本于炼意”陈匪石《声执》,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948-4949页。,那么,句对与意对也应密切相关。“舞低”“歌尽”两句无疑涵盖了上述各个方面,字对句对不用费心便可识知,意对亦明显。“舞”“歌”“底”“尽”为主体行为,“杨柳楼心月”为“舞低”的宾语,是对客体的描述。按意对说论,“桃花扇底风”也必定是对客体的描述,这里的客体即是听众,据此可知,桃花扇的执主就该是听众,而非歌者。晏几道此句词的主客描述较难识别,柳永、吴文英以篇幅写主客,晏几道则用词句写主客,加上歌者执扇演唱的大量被写,促使人们形成了以惯常表达观照的定势思维。细察可见古诗与晏几道词句描述甚为相似。“一舞剑器动四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均如此,稍稍细辨便可识知其中意味。

除歌扇可生出风外,歌舞绝妙时也可生出“风”的感受,这是古人歌、舞、风经常同写的基础。晁端礼有词可证,其《一落索》如是写:“崔徽歌舞有余风。”朱德才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第一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376页。薛曜《正夜侍宴名诏》诗写饮宴情景为:“酒杯浮湛露,歌曲唱流风。”上选数诗见《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868页。苏轼写唱歌妙至似风起有著名词作传世,即《定风波》,词上阕云:“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吴小林鉴赏此词时云:“她(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地。”唐圭璋,周汝昌,缪钺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650页。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写高歌情景为:“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注释者于此句不太关注。此句所写歌唱效果与上述例举实为同一关键,只是表达稍有不同而已。歌声能惊散楼头飞雪,夸张中寓实情,佳歌至凉风起的程度,楼头飞雪才可惊散,是飞雪甘认不如的拟人描写。此句不能断定为对苏词的化用,但与苏词所写模式是完全相同的。萧纲《梁尘》诗也写了歌声可起风的情景,诗云:“依帷蒙重翠,带日聚轻红。定为歌声起,非关团扇风。”傅承洲,慈山等,《玉台新咏》,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578-579页。诗写歌声美妙引出的效果,“定为歌声起,非关团扇风”为互文,说明歌声引起的风促发了“重翠”与“轻红”,因而才有末句“非关团扇风”的补写。“歌尽桃花扇底风”与萧纲所写基本相同,即歌声引发的流风致使听众手中持有的桃花歌扇停止摇动,“尽”为“完”之意,可转释为“停止”。听众之所以停止摇动桃花歌扇,是因为歌者唱歌引发的凉风之感已超过了摇扇发出的凉风之感。这是对歌者演唱技艺的高度夸赞,与苏轼赞柔奴歌声之美完全相同。刘过《浣溪沙·赠妓徐楚楚》写徐楚楚于酒席宴上与客人谈笑生出的绝好感受为“席间谈笑觉风生”,其意思无非是说,徐楚楚的谈笑给人带来了减除热烦的感觉,具有风生起凉作用,与“歌尽桃花扇底风”意思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刘过是正面描写,晏几道则是反面描写而已。

“歌尽桃花扇底风”写出了歌者美妙歌声达到了清凉的境界。清凉境界为宋人多写,也为世人所盼。清凉为热烦苦恼的对立,是人生追求生存适意的良好向往,特别是佛道两家以清凉世界象征理想境界。受此影响,宋代词人也不时作一些与佛道清凉境界相似的词作。朱敦儒《满江红》“竹翠阴森”结尾有“怎似我、心闲便清凉”句,写出了彼人对“清凉”的心理向往。刘克庄《清平乐·居厚弟生日》则云“震旦人人炎热,补陀夜夜清凉”,也表现出对清凉的心理向往。苏轼作词或云“冰雪透香肌”(《南乡子·有感》),或云“雪肌冷”(《阮郎归·梅词》)等均与“雪飞炎海变清凉”用意同,是对清凉境界的肯定。黄庭坚《与欧阳元老书》赞苏轼岭外文字云“今日方暇遍读,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亦出于同样的审美理想。陈人杰《沁园春》“万法皆空”云及“两腋清风茶一杯”也对“清凉”持向往心态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2084页。。晏几道生长于北宋,其时朝野之人“无坐不谈禅”司马光著,《司马温公集》卷十二《戏呈尧夫》。。由此可推知晏几道对佛禅清凉境界是熟知的。只是晏几道作词“字外盘旋,句中含吐”先著著,《词洁辑评》卷一,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谈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冯煦著,《蒿庵论词》,王国维著,《人间词话》卷下,孙克强编著,《唐宋人词话》本,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韵胜”陈廷焯撰,《词坛丛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曲折深婉,浅处皆深”吴梅著,《词学通论》,孙克强编著,《唐宋人词话》本,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吞吐含蓄”陈匪石著,《宋词举》,孙克强编著,《唐宋人词话》本,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33页。,在一句词中包括了歌者与听者两个空间的组合,不类苏轼写柔奴歌声之美仅以单线条描述易于理解,因而引出了苏轼词无法可比的审美效果,也使原意生出了多种歧解。

“尽”在此处为使动用法,判断依据源于“舞低”句中之“低”为使动用法。因前后两句对仗十分工整,前句用使动,后句在同样的位置也要用使动。“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来施行,而是由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村夫,向东著,《古汉语语法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页。。古汉语中这种语例极多,举例可知,“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买臣深怨,常欲死之”(《汉书·朱买臣传》),不一而足。据此可知,“歌尽桃花扇底风”在说歌者歌声美妙,使听者所持桃花扇之风消尽,即听者因歌声生出了“声起,雪飞炎海变清凉”的感觉,因而停止摇扇纳凉行为。当然,这样形容歌声之美纯属夸张的修辞手法。古诗“咏妇人多以歌舞称”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246页。,如庚信《和赵王看妓》云:“绿珠影扇薄,飞燕舞衫前。”刘希夷《代闺人春日》云:“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卢思道《夜闻邻妓》云:“怨歌声易断,妙舞态难双。”但在诸多诗句中,较少使用动词的使动用法,因而易于诠释,而晏几道于词句中使用了使动这种“经济的用法”周秉钧编著,《古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33页。,不仅使词句成了千古名句,也为词句的难解留下了隐因,但抓住如上所述几个要素,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锦瑟华年谁与度”考论

“锦瑟华年”含有字面以外的不确定性意义指向,未必全指“美好的青春时代”。词句是对李商隐《锦瑟》诗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本身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贺铸是“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的博学业文之人,对李商隐诗句的深刻内涵有着独到领会。词句实是对如何选择前程的内心迷惘体现。贺铸一生挣扎在多变的政局与个人前途难卜的困顿旅途当中,心生迷惘具有必然性。借助求女未果而心生愁怨的写法表达内在情思,是传统文学的重要表现方法,王灼将贺铸的这种手法与《离骚》合看,诚为识津之言。

“锦瑟华年谁与度”词句出自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中,兹录全词如下,以供观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创作的大致年代是个谜,而要说清“锦瑟华年谁与度”的深层意思,创作年代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从目前可以见到的数则材料看,多表现出见仁见智的迹象,往往按照词意作随意创作年代判断,其合理性自然值得商榷。为了能把问题说清楚,此处权列几则背景材料如下。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概云:贺铸退居苏州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后山谷有诗云:“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从有限的背景材料中,可以推知此处明显将《青玉案》的创作时间定为贺铸晚年居苏州期间。周汝昌依据此则材料将词的创作时间明确地断定为“退居苏州时”的晚年。唐圭璋,周汝昌,缪钺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912页。此则材料中还云,贺铸“徙姑苏醋坊桥。方回尝游定力寺,访僧不遇,因题一绝云:‘破冰泉脉漱篱根,怀衲遥疑挂树猿。蜡屐旧痕浑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王荆公极爱之”。此则材料矛盾百出,绝不可凭信,错误之处至少有两处。黄庭坚赞贺铸《青玉案》词之诗句不可能出现在贺铸晚年退居苏州期间,也不可能出现在贺铸客居苏州期间。退居苏州的年代更晚,此处无须辨识。客居苏州时间在1108年,时贺铸五十七岁。黄庭坚于1105年就已辞世。夏承焘对此也有过纠正,认为“《青玉案》词崇宁初已为黄庭坚所赏,居吴不始于此年。大抵元符末江夏去官之后,曾客寓苏州也”。夏承焘著,《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1页。这是纪事破绽的第一点。其二,“王荆公极爱之”云云,也是错误的。定林寺在金陵,而方回元祐三年始游金陵,在王安石卒后之二年;此诗(王安石所爱赏贺铸之诗)在诗集补遗题作重游钟山定林寺,下注作年为“辛未正月金陵赋”。辛未为元祐六年,此时王安石去世已五年。另有《王直方诗话》、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一与《中吴纪闻》相沿而误,均得到了夏承焘的勘正。夏承焘著,《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1页。

叶梦得晚年与贺铸在苏州有过一段过往较密的生活经历,彼此多有了解。叶梦得因此为贺铸作过传,保存在《石林居士建康集》卷八中。当中提到贺铸的许多生平事件,也提到《青玉案》词之事,如云“建中靖国间,黄鲁直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等,不用一一道来。但叶梦得没有提到过《青玉案》为贺铸晚年定居苏州时所作,更没有提到《青玉案》的创作本事。如果真有如常人所说的“凌波不过横塘路”之事,“喜剧谈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叶梦得《贺铸传》),“最有口才,好雌黄人物”(郑景望《蒙斋笔谈》下)的贺铸不可能不在好友叶梦得面前道及作词的得意创作本事,与此同时,叶梦得又是一个极好做笔记记录趣闻轶事的人,是贺铸故意不向叶梦得提起,还是叶梦得有意回避,抑或根本就没有这一桩事,是后来的人根据词意演绎出来的故事。叶梦得知道“贺梅子”之称,作词还受到贺铸前辈的影响,但未记作词本事,其中之密钥让人费解。龚明之生1091年,逝1182年,是一个高寿之人;叶梦得生1077年,逝1148年。两人生年相差十几年之多,而逝年相差三十多年。两个人都在苏州度过一些时光,也有同样的爱好。龚明之所著《中吴纪闻》六卷于苏州,“采吴中故老嘉言懿行及其风土人文为新旧图经,范成大《吴郡志》所不载者,编次成帙”邱树森主编,《中国史学家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81页。。(《吴郡志》成书于范成大晚年,范成大1193年去世,比龚明之晚去世十一年之久,言《中吴纪闻》补《吴郡志》不载者,恐有错误)据此可知,《中吴纪闻》中所记也许有些属于传闻,所依据的材料并不可靠,其真实性是要大打折扣的。后人将《中吴纪闻》中的贺铸作《青玉案》本事予以一再讹传,造成了贺铸词编年的误会,应该得以纠正。另据夏承焘先生《贺方回年谱》考证,贺铸与程俱、叶梦得往来始于1113年,贺铸时年六十二岁,叶梦得据推算还不到四十岁,贺铸享年七十四岁。叶梦得于彼时就知晓“贺梅子”之事,这又能够证明《中吴纪闻》纪事之不实。

李之仪、黄庭坚、郭祥正、黄元明、张耒、苏轼等人都知道“贺梅子”词,且多有和作。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苏轼《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苏伯固归吴中》。有趣的是,苏轼此词作于1092年八月(元祐七年壬申),时在扬州,且词的知识产权不应受到质疑。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717-718页。1092年正月贺铸客金陵,时年四十岁。苏轼与贺铸两人所处地方距离很近,交往极为方便,贺铸完全有可能将自己的《青玉案》呈与苏轼。“贺方回初作《青玉案》词,遂知名”(王直方《王直方诗话》),苏轼有和作,当然是在《青玉案》广为流传以后的事。这样我们又可以将贺铸《青玉案》词的作年再往前推一些年段(夏承焘先生认为贺铸此词作于五十岁居苏州时,依前推论,“五十岁居苏州时”作固然不能成立)。

同类推荐
  • 你若执手不离,我便生死相依

    你若执手不离,我便生死相依

    本书精选徐志摩、林徽因、沈从文、卞之琳、戴望舒、闻一多、石评梅等人的经典爱情诗篇,结合每个人的缠绵情事加以演绎和解读,以情诗会名人,以名人读爱情,以爱情悟人生。诗醉人,情更醉人。
  • 总编辑心语

    总编辑心语

    本书是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新闻专著,既涉及如何坚持报业改革和创新,如何全方位发展报社,也包括如何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开创多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 史前生命

    史前生命

    杨天林,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配位化学导论》《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发表文学作品约100万字,有多篇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被多家报刊转载、选录和翻译介绍到了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本书是他的一部文化散文。本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科普著作,作者对生命历史及其荣衰进行科学解读,弘扬了自然情结,展示了生命的宏大体系和存在真义。
  •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本书为祁念曾诗歌集,其中《延安,我把你追寻》入选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祁念曾的大部分诗作都充满着火热、真挚而又高格调的激情,颇具感染力。这部诗选,明朗雄健、荡气回肠,适合学生朗诵学习。
  •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张焕军将多年来对生活中的人与事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结集成册。书中共收录了47篇文章,内容既有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也有对老人与子女的亲情流露,还有对当下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作者从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次经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思考。文字朴实,贴近生活。
热门推荐
  • 元光纪

    元光纪

    灵秀的江南小镇,一个负剑而行的青衣游侠手里牵着一头大黑倔驴,游侠嘴里念叨着:“黄仙芝,我带着你的剑到你家乡了”
  • 拓荒之行Lodemurast

    拓荒之行Lodemurast

    身为游戏爱好者的「令夏」,在费劲功夫抢购到Universecraftsman世界VR游戏公司巨头的最新巨作『拓荒之行』后,进入了游戏,结果被囚禁在了虚拟世界之中。为了离开这里,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活下去...拿起武器战斗吧!
  • 大雷的铜锤

    大雷的铜锤

    夜深树林车灯明亮。人影绰绰。
  • 穿越之独为你

    穿越之独为你

    她,本应有一个都市型的浪漫爱情,但却为他,放弃自己”唯一“的原则,因为她爱他。他,本应有古代帝王的后宫三千,但为她,他只取一瓢,因为他爱她。
  • 隐藏已久的被允许

    隐藏已久的被允许

    他是我人生的指路灯,在我没有方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新的希望和动力。然而我在他眼中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甚至连影子的轮廓都不是很完整。一切的开始都是在我初一那一年与他的偶然相遇,彻底将我的人生全部改变…愿天下与我有相同经历的“你”可以在这部小说中找到曾经那份纯真与美好的回忆。
  • EXO似水年华

    EXO似水年华

    你的眼睛那么漂亮,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爱你呢,我不愿离你而去,我担心你,担心你的一切。。。你是我的梦啊!愿这个梦永远也不要醒,就让我好好守护你,好不好。刻骨铭心的爱,何去何从。当泪水在眼中闪动,当真情被冷漠冰冻,这感觉要如何去形容,谁说我已无动于衷,但愿这春天,永远温暖在我心中,让它化解这曾经的伤痛,就像你和我,永远的保留一个梦,让真爱在春天去传颂。。。默默的忍受这寒冬,盼望春天的暖冬,我和你会在阳光下,重逢。。。。我们的约定,在春天传颂。。。。似水年华,莫虚度。。。
  • 玉心瓶

    玉心瓶

    一架宽体767客机翱翔在辽阔的白天中,豪华,宽敞的头等机舱里,靠窗坐着一对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夫妇,先生衣着整洁,气宇不凡,身材笔挺,精神饱满,夫人雍容华贵,文雅大方,目慈,荣祥,气质高资,看过就知道,两人年轻时一定是英才,美女。白白细细的皱纹里,淡淡的透着饱经沧桑的痕迹......云天:“燕子,我们到家了。”
  • 开局世间无敌

    开局世间无敌

    【无敌爽文!】他一身实力,到达了不可知的恐怖境地,九天十地,神魔两界第一高手。他是史上最令人绝望的恐怖大魔王,行事霸道无双,让世间感到无限恐惧。他是最好的老师,教导出来的弟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世间罕见的强者。这是一个无敌恐怖的大魔王故事。PS:1121199833(书友群,新群,活跃的人加,不然又死群了)
  • 心底温柔

    心底温柔

    十岁以前的林软,性格天真,不谙世事,惹人疼爱。十岁以后的林软,性子沉默木讷,如同行尸走肉。十五岁以后的的林软,内敛害羞,性格娇憨,还有,爱谢临安。温柔斯文贵公子vs沉默内敛小可爱【你是我的救赎,也是人间仰望】女主不是天生就沉默内敛的,是有原因的。啊啊啊啊啊,后文会讲的。男主:谢临安
  • 黑网

    黑网

    一座立交桥倒塌的背后隐藏的是贪婪,倒塌的桥梁可以再筑,良心的泯灭可否修复?一身正气的市委(县级)书记无畏权贵,勇斗贪官,为保一方百姓安宁公然向黑恶势力发起挑战。面对“人情关”、“色情关”、“金钱关”有谁能够无动于衷?将语言质朴、唯美的传统官场小说展现给读者朋友是笔者的追求。本书绝不会出现男女之间过分的性爱描写,而非性爱的暧昧情节不仅少之又少,即便有也是剧情的需要,点到为止。不追风,不赶流行,作者誓将纯洁、健康的创作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