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3800000009

第9章 卷五(1)

水的性质是没有杂质就清,不扰动就平;可是不让水流动起来,一潭死水也不能清;有流动、有变化、有吐故纳新才是大自然的本性。因此,纯粹而不杂,平静而不扰,以自然的变动来制定自己的变动,才是最好的养神之道。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老子认为,懂得人的行止,立足于自然的规律,居处于自得的环境,明白应变,屈伸自如,就可以说是道的较高境界了。从这个角度说,孩子往往比成人更容易得“道”,因为孩子纯真无邪,不像成人那样世俗功利的看待世间万物。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在森林里,有两个盗贼放下赃物,准备分赃,不料却碰到了老虎,两人立即惊恐不已,一个拔腿就跑,并爬到一棵树上躲了起来。另一个则吓软了腿,跑不动,就被老虎一脚踏翻吃了。此时,一个幼儿正在大森林里玩耍,他觉得一切都新奇,有趣极了。这时老虎来了,老虎望望孩子,以为他会躲开;孩子望望老虎,心想:这是个什么东西呢,皮毛那么好看?老虎打量着幼儿,幼儿看着老虎;老虎在诧异,幼儿向老虎走去;老虎想逃走,幼儿想和老虎玩耍。老虎觉得这孩子那么小,便壮着胆子和幼儿玩,幼儿摸摸老虎的胡须,扯扯老虎的尾巴。老虎终于没有耐心,被幼儿的自然镇静吓得灰溜溜地跑了。

由此可见,在自然状态中,人们自由自在。人,呈现出天然本质;物,也呈现出天然本性。一个人,假如能常守自然本性,便能外在态度安详,内在精神平静,有一种天德,也就成了生命自然的宠儿。于是,人敬人爱,外物也不伤不害。

我们应当明白:行事,只能行可行之事;辩论,只能辩可辩之理;智慧,就是在于发现不可勉强进入的地方,立即止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从天地而来,人本该秉从天地的禀性,自然而然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自然而然地长成,自然而然地求衣食,又自然而然地离开,回到天地的怀抱。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犹不及。

那么,什么是自然呢?小学里头有一门课程,叫《自然》。所以在小的时候,心中的“自然”就是花啊,草啊,山啊,是我们看得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很窄的,而且,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个世界又是如此的不同。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都集合起来,就可以这样定义自然:自,自己也;自己者,我也;我,不仅是某一个人,也是某一物;任一世间的存在都是他自己的“我”,统称“自我”;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牛、一羊、一机器、一房屋、一白云、一星斗、一声音,等等,都是自我;自我就是原本,本来。然,样子。所以,自然就是一人、一物、一事本来的样子。

故而,世间一切都是自然的,人也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也是自然,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就是自然。加或减都是损害自然。

我们从天地而来,我们又回归天地老家,但我们传达了天地的神奇,宣泄了天地的奥秘。那就是我们的生命,那就是我们的牛命创造,或者,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一味迎合他人,强装笑脸,自己屈心抑志,憋得慌,在一旁观看的人,也觉得难受得很。有的人故作高傲,完全按自己的主意行事,与人交往时合则留,不合则去,比自己强的人不接近,比自己差的人不迁就,自己的心灵也很寂寞,也感到压抑。

然而,有的人则自然地与人相处:比自己差的人,也谦虚地和他相处;把功利放在一边,把评价放在一边,何况功利与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自然地与人相处,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这样多好!

生命不只是变老,还必须要成长

人从一出生就要成全生命,但这一切依然要取决于我们自己。有的人可能错过生命,他不停地呼吸,不停地吃,但一直在变老,一直在走向坟墓。这不是生命,而是从摇篮到坟场的慢性死亡,一个长达几十年乃至百余年之久的逐渐死亡。

由于你周围的成千上万个人都在逐渐死亡,慢慢地死亡,所以你也模仿他们,正像小孩子从他周围的人学习每件事情那样,于是你被死气沉沉的人所包围、所感染,最终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生命。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同时,它还必须要成长。

这是两件不同的事。任何动物都会衰老,但成长却是人类的特权,并且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取得了这种权利。成长意味着每前进一步就更深入到生命,意味着远离死亡——你越是深入生命。你就越能领悟到你生命中的不朽。当那一刻到来时,你会看到死亡不过是换件衣服,或是换套房子,或是换个形式,没有什么死了,也没有什么会死。

要了解成长,你首先要观察一下树的成长。在树生成的同时,它的根也在不断地深入,这里有个平衡性,树长得越高,它的根也将越深,你不可能发现一百五十尺高的树只有很小的根。

所以,对于获得成长特权的人而言,生命的首要原则就是静心,其他任何事都是第二位的。静心在孩童时代是最佳的时候,当你长大了,这意味着你正越来越接近死亡,也越来越难进入静心状态。静心意味着进入你的不朽状态,进入你的永恒状态。

小孩是最合格的人,因为他还没背上知识的包袱,没有宗教的负担,没有教育的负担,没有各种各样垃圾的负担。小孩是天真的,但他的天真往往不幸地被谴责为无知。

无知和天真有点类似,但它们是不一样的,无知也是一种不知道的状态,正和天真一样,但却有很大的分歧,这点一直是被整个人类所忽视的。天真是没有知识,但也没有对知识的欲望,它是完全地满足与充实。

小孩没有野心,也没有欲望,他会全神贯注在某一刻上,一只飞翔的小鸟,便可以完全地吸引了他的视线;一只蝴蝶,它的绚丽的色彩便会令他万分欣喜;天空的彩虹,他无法想象还有什么比这彩虹更灿烂,更丰富的;还有布满星星的夜空,星星连着星星——天真是富有的,是充实的,更是纯洁的。

相反,无知则是贫穷的,它是一个乞丐,它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想要获得知识,想要受人尊敬,想要获得财富,想要获得权力。可以说,无知是在欲望的小道上行走,而天真则是一种没有欲望的状态。

生活的艺术的第一步将在无知与天真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天真必须得到支持,必须受到保护,因为孩子拥有最伟大的宝藏,那是智者经过艰苦努力才发现的宝藏。智者们曾经说过,他们要再次成为孩子,他们要再度出生。

无论何时,当你懂得你已经错过了生命时,回归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天真。扔掉你的知识,忘记你的圣经、你的宗教、你的理论、你的哲学,再度出生,变得天真——这是在你手中的、净化你头脑中一切不为你所知的,所有借来的,所有来自传统、文明的,所有其他人给你的东西。将这些扔掉,再度变得单纯,再度变成一个小孩。

这个奇迹通过静心便可以达到。静心就是一个独特的外科手术,它能摘除所有不是你的东西,拯救那只属于你的真实的存在;它能燃烧所有的东西,只剩下你赤裸裸地站着,一个人在太阳下,在风中,这就好像你是降临地球上的第一个人。你什么也不知道,你必须去发现一切,必须成为一个探索者,必须走上朝圣的旅程。

生命必须是一种探寻,而不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探索,而不是野心勃勃地成为这个,成为那个;更是一种探寻,去发现“我是谁?”这是非常奇怪的,人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却要尽力成为某个人,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却已经有了要成为什么的目标。

内心的欢乐才是真正的欢乐

发现自己的存在是你生命的开始,于是,每一个时刻你都会有一个新的发现,每一个时刻都会给你带来新的欢乐,一个你以前从来没有感到过的新的慈悲,一种对美、对善的新的敏感度开始在你心中滋生。

你是那样敏感,甚至连一片最小的草叶对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你的敏感使你对此很清楚,这一片小小的草叶就存在而言与最大的星球一样的重要,没有这片小小的草叶,整个存在就比现在要少了。这种敏感将为你创造新的友情,与树、与鸟、与山、与河、与海洋、与星星的友情,随着爱的增长,友情的增长,你的生命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当你变得越敏感,生命也就变得越宏大,它不是一个小小的池塘,而变成了海洋,它并不受你、你的爱人和你的孩子的限制,它不受一切限制,这整个存在成为你整个的家庭。事实上,也除非整个存在是你的家,否则你不会知道生命是什么。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是一整块大陆,以千百万种方式连接着,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充满对这个整体的爱,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按同样的比例被削减。

静心首先将带给你敏感,一个属于这个世界的伟大的感觉:这是我们的世界——星星是我们的,在此我们不是外来者,我们本来就属于个存在,我们是它的一部分。其次,静心将带给你深深的宁静,因为所有的知识垃圾已消除,思想那部分的知识也已去除。

也许你曾观察过自己,但你并没有警觉到,当你愤怒的时候,你的身体显出某种姿态——在愤怒时,你无法使你的手张开,愤怒时是捏紧拳头的,在愤怒时,你不会微笑,你会吗?由于某种情绪,身体也不得不跟着出现某种姿态,只是小小的事情也深深地触及到我们的内在。

但是,当你的宁静增长时,那么你的友情、你的爱也随之滋长,你的生命便成了一个即时即刻的舞蹈,一种欢乐,一种庆祝。你听见外面的鞭炮声吗?你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整个世界,在每种文化中,在每个社会中,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用来庆祝?这几天的庆祝只是一种补偿,因为这些,社会将你生命中的所有的庆祝都已经拿走了,如果再不给你生命一点补偿,那么很可能对这个文化造成危险。

每一种文化都不得不给你一些补偿,以免使你完全地感觉到迷失在忧伤中,但这些补偿是虚假的,这些外面的鞭炮和这些外面的灯光并不能使你喜悦,它们只能哄哄小孩子,对你而言,它们正是一个累赘,但是在你的内在世界里却能拥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光芒、歌唱与欢乐。

请记住,社会给你的补偿,是当它感到被压抑的部分如不给予补偿的话,就可能爆炸而造成危险的情形时,社会发现了一些使你摆脱压抑的方法,但这不是真实的庆祝——它也不可能是真实的。

在你的生命中,真正的庆祝不可能按照日历,例如12月6日就将庆祝,真奇怪!整个一年你都很悲哀。12月6日突然你摆脱悲哀,跳起了舞,唱起了歌。不是悲哀是假的,就是12月6日是假的。两者不可能都是真实的。一旦12月6日过去了,你又将回到你的黑暗的洞穴里,每个人都沉浸在他的悲哀中,每个人都沉浸在他的焦虑中。

生命应该是一个接连不断的庆祝,全年都拥有节目的光芒,只有那时你才能成长,你才能开花结果……

从静心开始,许多东西将不断地在你内心增长——宁静、安详、幸福、敏惑,无论什么来自静心,尽量将它从生命中净化出来,分享它,因为与人分享一切都会加速成长。

然后,当你快到达死亡那一时刻,你将会懂得并没有死亡,你会说再见,不需要任何眼泪和悲伤,或许是快乐的泪,但不是悲伤的泪。

但是,你必须从天真起步。扔掉你身上所带的全部垃圾。每个人都带着如此多的垃圾,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正是因为人们在不断地告诉你这些是伟大的思想、原则——你对自己很不明智。

生命是非常简单的,它是一个欢舞,整个世界可以充满欢乐和舞蹈。但是,有人严肃地沉溺于他们的既得利益中,没有人应该享受生命,没有人应该微笑,没有人应该欢笑,生命是一种原罪,它是一种惩罚。但是,当你处在不断地被人告知这个惩罚的气氛中,你怎样能够享受生活呢?你正在受苦,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事。

因此,我们要懂得,生命不是一个监狱,也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报酬,它只给予那些能够获得它的人。现在,享受是你的权利,如果你不享受,那么这将是一种罪孽。

像婴儿一样单纯、宁静的生活

大部分人都喜欢以大人自居,而认为孩子过于简单,尤其是婴儿。比如,我们在损人的时候,往往把这样的话当作口头禅:你小子乳臭未干,童稚未开。话虽如此,然而以成人自居的大人们,又是否有婴儿那样天真与单纯,能像婴儿那样没有痴心妄想呢?

其实,真正品德深厚的人就像赤裸的婴儿一样,他的一举一动,你看不出有什么企图,他的每一句话都不会让你往邪处想,正因为如此,也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婴儿的可贵在于他们没有欲望,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是不会被别人视为威胁的。不仅大人不会把婴儿当作威胁,就是那些凶猛的动物也不会将其视为威胁,因而也不会去咬他。

古往今来,被毒蛇咬的多半是成年人,被猛兽伤的也多半是成年人,被大雕扑斗的也多半是成年人,为什么呢?因为成年人欲望深重,心里总有一种征服的冲动,看见蛇巴不得一刀将其斩为两段,蛇当然要咬与它们为敌的人;看见猛兽,也巴不得一箭射死,猛兽当然要攻击想取它们性命的人;看见大雕更巴不得一枪打下来做下酒菜,大雕当然要扑击把它们当下酒菜的人。而婴儿则对整个世界没有恶意,他们与万物融为一体,不会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在许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狼孩”的描述。所谓“狼孩”,就是那些在狼群中长大的孩子。谁都知道,狼是一种富于攻击性的凶猛动物,而且是肉食动物,哪有到嘴的肉都不吃的道理呢?可是偏偏就有这样的狼。在草原上,狼会攻击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始终是他们的对手,用猎枪对付它们,用陷阱捕捉它们,用钢夹夹断它们的腿,甚至还要去掏狼洞,捕杀狼崽。于是,狼对这些与他们为敌的成年人疯狂地报复。那么,狼有没有吃孩子的时候呢?有。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孩子的父母掏了狼洞,捕杀了狼崽,让它们惨遭丧子之痛,所以要以牙还牙。然而,对于草原上的弃婴,狼却对他们表现出怜爱之心,把他们叼回狼群,不但没有吃他,反而还哺育他。

婴儿不仅因为自己的无欲无为而能够全身远害,并且他们的能量也是惊人的。别看他们骨弱筋柔,那小小的拳头却握得很紧。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们元气充足的缘故。本来按常理,成年人,尤其是青壮年人身强体壮,元气更为充足,但是由于某些人欲望太重,整天胡思乱想,渐渐地变得外强中干。

正因为元气充足,所以婴儿们整日啼哭,声音却不嘶哑,要是换了成年人就大不一样了。有本事,你和别人吵一天架试试:有本事,你连续一天不喝水试试,你喉咙不发痒才怪,除非你也像婴儿那样善于保养自己的元气,但成年人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呢?

同类推荐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本书作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学说,从一个小“误解”开始,发掘历史真相,作者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引导读者独立思考。
  •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与《圣经》、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本书是从国内最权威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最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帮助青年读者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随身携带本书,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也没有任何事可以困扰你。真正的智慧是如此简单强大。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2.《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完结篇,加措活佛在书中对于学会放下后,人生如何精进等问题给出了暖心开示。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以自我、内在、逆境、情绪、相处、快乐、生活为主题,详细讲述了我们在遇到人生种种困顿、挫折、痛苦时,如何有效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热门推荐
  • 拂过晚风

    拂过晚风

    终是一生归暖阳亅以他的追逐开始以她的心定结束
  • 环带

    环带

    当世界陷入末日,当病毒喧嚣人与自然的博弈,未来主义的高歌幻想究竟是救赎还是毁灭
  • 宇宙之帝国崛起

    宇宙之帝国崛起

    浩瀚宇宙,种族林立,而基因决定了地球人只能是下等的奴隶种族,地球人少年长野战偶然获得神秘宝珠,或许,这是一次真正改变人类命运的机会。
  • 白话三国

    白话三国

    讲述校园三国故事,同人类文章,不喜勿喷。更新不定时。
  • 爱你是平凡的温暖

    爱你是平凡的温暖

    沈文清、何思语在家门口捡到第一个孩子沈语夕,两年之后领养了第二个孩子沈思文,后来又领养了两个孩子沈念薇和沈子静,四个孩子长大后各有各的缘分。
  • 炫酷校草们的冰山女孩

    炫酷校草们的冰山女孩

    她们,花樱雪,上官紫悦,沐思怡遇到他们李雨贤,欧阳毅,慕容浩
  • 致永不抹去的青春誓言

    致永不抹去的青春誓言

    学习生活是紧张的,但是有了他,就不再乏味,不在无趣,他们,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寻找最好的自己。
  • 咸可甜

    咸可甜

    小祁逸见到小茯憶时,见到了她小哭包的本质,长大后因为告诉未婚妻是她时,再一次见到她,她整个人和小时候都大变样了,浑身散发着冷气,拒人于千里之外,看我们的祁少如何征服我们的小娇妻,专属于祁少的小娇妻哦
  • 我曾低调逛过那菲薄的流年

    我曾低调逛过那菲薄的流年

    十七浅唱,暖夏瓣凉。若将雨季喻夏花,唯有一瓣微凉,坐在幸福的右边,许你99分绽放。五月天说:我一直以为自己爱着的是十七岁的她,现在我知道,我爱上的,是十七岁的我自己。她说:天空下的爱情太干净,我给的思念会很小心。就算有一天全世界都忘记了你,我也不会忘记你曾经的存在,因为,我是那么,那么那么深深地喜欢过你。其实,十七岁没有那么多伤,只是微微有点凉,还有很多很多暖。他是年级数学最差的校草,却以优异的奥赛成绩和她一起参加了CMO冬令营;她倔强而敏感,任性且骄傲,目睹了生命的残酷和脆弱,却仍然不堪一击。他教会了她成长,教会了她爱,她却在最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的相遇并不是一场意外……
  • 废土王者

    废土王者

    终极丧尸硬生生的挨了林策三个百里守约的二技能,终于接近了林策,正当凶恶的獠牙张开时,林策面色古怪,换成了刘备的喷子,然后默默买了个末世加饮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