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3800000018

第18章 卷八(2)

报复的错误在于,一种罪行只触犯了法律,而报复却无视法律的存在。当然,报复能让你获得一时快感。但是,如果你能够大度地原谅别人对你的不敬和冒犯,你就会比这位冒犯你的人更高一筹,你所获得的喜悦是长久的、永恒的,是一种本能的自我满足。

正如所罗门所说:“以德报怨是一种光荣。”往者往矣,覆水难收,一个聪明人更多地考虑现在和未来,决不会枉费心力在已经过去的事情上。再说,专门为了犯错而犯错的人基本上没有,他们都是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快乐或荣誉罢了。

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为别人爱自身超过爱我们而生气呢?退一步说,有人作恶是因为他邪恶的天性,这种人就像一丛荆棘一样——荆棘会刺人也会刮伤人,因为它们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但是,你会因为荆棘刺伤了你而生荆棘的气吗?

有的罪行尚无法律可以追究,人们因此而采取报复的手段,这样的行为是值得理解和容忍的。不过应该小心的是,这种报复行动的进行,是必须在不会有法律对这些行为进行处罚的前提下才可以的。否则,那就是以自己的双重麻烦,来换取敌人的单一麻烦,结果还是让敌人占了上风,这的确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有人喜欢运用光明正大的方式来报复敌人,这是值得赞扬和钦佩的。这是因为复仇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对方遭受苦难,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他认识自己的罪行并且悔过。但也有些卑鄙狡诈的懦夫,采用暗箭伤人的方式来报复,搞阴谋诡计来复仇,这种人不仅得不到同情,甚至还会让人产生极端的厌恶。

意大利学者科西莫,曾有一句针对忘恩负义的朋友而论的名言,说的是这类劣行最不可饶恕,他说:“《圣经》上教导我们要宽恕我们的敌人,但从来没有教导我们原谅背信弃义的朋友。”。

不过,《圣经》中约伯说了一句更高明的话,他说:“是不是我们只能向上帝祈求得到好的东西,而拒绝那些坏的东西呢?”这句话对于朋友同样适合。对于朋友,我们既然获得友谊,也要宽恕其缺点过失。

的确,人若恋恋不忘报复,就会使其本来可以康复的伤口永远无法愈合。为国家公众利益的报仇才是值得嘉奖的,比如恺撒被刺而采取的复仇,为佩尔蒂纳的死而采取的复仇。以及为法王亨利三世的死而采取的复仇,等等,更多类似事件而进行的报复,多数都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是为了报私仇就不是这样了。不仅如此,更甚的是,怀恨在心以至不复仇就不罢休的人,其生活有如巫婆一般,他们的存在是有害的,死去则又是可叹可悲的。

总之,报复心是极其有害的。一个人若心存报复,自己所受的伤害会比对方更大,报复不仅会使一个好端端的人走向疯狂的边缘,还能把无罪推向有罪。因此,我们都要学会宽恕。

宽恕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宽恕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一个善于宽恕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摆弄,即使受到他人的伤害,也决不会冤冤相报,因为宽恕会时时提醒他——邪恶到此为止!

在生活中,要把握好尺度

尺度,也可以叫做底线,超过了底线就等于超过了承受范围。人与人之间有底线;事与事之间有底线;人和事之间同样有底线。任何事物,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尺度,也会物极必反,产生不良的后果。

有一种名叫滴水观音的植物,在它那绿油油的叶片和花茎之间藏着许多白色的小碎花,那些细碎的小花紧紧地团在一起,就像一个个“小棒槌”。站在滴水观音旁边,你会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浓郁香气,但如果你不满足于站在一旁享受芳香,愣要把鼻子凑到这些可爱的小花瓣上去汲取更多的芬芳,那么这股香味就会变成刺鼻的怪味,令人无法忍受。

由此可见,太浓烈的香气,因为超过了嗅觉能够承受的尺度,就变成了令人厌恶的怪味。同样的道理,爆米花里的糖精加得过多,超过了味觉能够承受的尺度,就衍生成了苦涩;治病救人的良药如果用量过大,超过了人体能够承受的尺度,也就变成了致命的毒药;太多的爱和关怀,因为超过了人们心灵能够承受的尺度,最终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和束缚……

有人曾经感叹,人这种动物真是奇怪,你越是对他好,他就越不拿你当回事。这句话虽然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仔细想想,却也有几分道理。有人对工作兢兢业业,总是放弃休息时间在公司加班,到头来没有得到职位的提升,反而被解雇;有人在恋爱时,宁可失去自我,也要对爱人百依百顺。到头来反而频频失恋;有人对朋友无比热情,恨不得衣食住行样样帮人家操心,到头来反而被对方疏远……

其实,遭遇这种“热脸去贴冷屁股”的尴尬和无奈,完全是因为你忽视了人与人交往中存在的一条潜规则——适当掌握尺度。

没错,你为了给板留下一个勤奋的好印象,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在公司加班,但你加班的次数太多了,就会让老板觉得你是一个工作能力十分低下的人,必须要靠每一个休息日来加班完成本该在工作日内完成的工作;你对爱人百依百顺,照顾得无微不至。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都不在对方面前说一个“不”字,但这样的日子长了,对方就会在你的忘我牺牲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你为人热情,对朋友更是掏心掏肺的好,生怕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朋友对你有什么不满,但相处的时间久了,你的过分体贴就会侵犯到对方的个人空间,令朋友不愿意再靠近你……

有一位妻子在离婚时歇斯底里地对丈夫哭诉道:“想当初你考上大学时,家里连学费都出不起,是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在街上摆摊挣钱,省吃俭用地供你上学,现在你功成名就了,就把我对你的好都忘记了。”而丈夫则平静地回答:“我很感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可是你从来都不知道,在你的眼睛里只有我时,我的心是多么累。因为你的付出,所以我对你的任何要求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哪怕这个要求是无理的、荒谬的,否则你就要痛斥我的忘本和没良心。你的爱像巨石一样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所以我宁愿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还给你,就算背上陈世美的骂名,也要和你分手。”

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残忍的对话,但人们从中也能够感受到那位丈夫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盒子,那里盛载着各种秘密、心事、畅想、回忆,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不能以爱的名义去强行打开盒子,将那些隐晦的私密拿到阳光下暴晒。

有人说,爱情实在是太累人了,除了奉献全部的爱还要懂要掌握尺度,一旦掌握不好就落得个两败俱伤,还是跟哥们儿们在一起舒服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地胡说胡闹,朋友也不会见怪,谁让我们是铁哥儿们、闺中密友呢!其实不然,即便是对好朋友,也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

很多人认为,哪些话该说、该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这些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和艺术是面对上司、客户或是普通交情的人才会用到的伎俩,而友情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阶段时,是可以跨越或克服一些普通人之间的交往禁忌的,但人们似乎都忘了,自己身边的朋友原本就都是普通人,而自己也同样是个普通人。

纵然是和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也需要很好地把握一个尺度,而这个尺度的大小、深浅,则要因人而异,视友情的程度和阶段而定。最重要的是,在把握尺度时,我们手中拿的应该是对方的尺子,而不是自己的。否则,只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言行,发现出现了偏差,还想方设法地想要把对方纠正回来,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却发现对方离自己越来越远,并且再也不愿意将自己重新纳入朋友圈中。

朋友之间的相处,即使是再深的友情也是有雷区和软肋的,因此要小心行事。比如,不要当面随意地评论朋友的前任恋爱对象,哪怕只是说说那个人的言行有不妥、外貌有瑕疵、衣着没品位、谈吐不优雅;不要随便指责朋友的生活习惯或方式,偶尔提一次还可以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说的次数多了就变成了令人生厌的说教:不要在朋友和恋人吵架时冲上前去帮助朋友数落对方的不是,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便你自认为是清官,也最好是躲得远远的……

除了对爱人和朋友这些生命中最亲密的人要把握距离和尺度以外,对于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自己,也要懂得把握尺度。

童年时大家都在校园或者胡同里玩过一种游戏——滚铁环,这虽然是一种用简单道具创造出来的游戏,但却令孩子们十分着迷。一根长长的细铁棒,顶端弯成一个“U”字形,套在一个大大的铁环上,轻轻一推铁棒,铁环就会向前滚动,于是孩子们推着铁环一阵疯跑,比赛谁能最先到达目的地并且中途铁环不会歪倒。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其实却很讲究尺度的把握,推的力小了,铁环不会滚动;推的力大了,铁环又会失控歪倒。

生活中的很多人其实每天过的就是滚铁环的生活,能够很好地控制尺度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像小孩子一样,为了战胜其他人而拼命往前跑,他们匆匆地吃饭,并且在放下饭碗的瞬间就忘记了饭菜的滋味;他们匆匆地赶路,根本顾不上欣赏沿途的风景;他们匆匆地交谈,将来不及冥想的道理囫囵地吞下肚中;他们匆匆地结朋交友,根本无暇去研究这个人的性格、爱好;他们匆匆地赶回家给父母扔下生活费,却永远看不到父母脸上的那份孤独、寂寞;他们匆匆地结婚生子,甚至没时间去体味妻子的温柔、欣赏孩子的笑脸……

直到有一天,他们被快节奏的生活折磨得瘫倒在病床上,才陡然发觉自己的生活已经是一团乱麻,没有了尺度的控制,就连原本健康的身体也变成了亚健康状态。

尺度,还体现于生活中许多微妙的地方,比如在行走过程中,为了避免和他人有不必要的身体摩擦而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为了避免触及一些脆弱的东西而转变话题;在与人争执或讨论的时候,为了某些利益而说出了与自己真实想法相悖的话……

凡事都不可做得太过分

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就是“分寸”。分寸就是尺度,就是规矩。孔子说,他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说明,恪守分寸的境界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

不吃得太多,是一种把握;不运动过量,是一种自知;不得意忘形,是一种稳重;不执迷不悟,是一种理性。这些都是有分寸的表现。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一种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一门大学问。

分寸是一种力量,生活中对分寸操持得很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首先是一个征服并升华了自己的人,是一个悟性高与定力好的人。能够练好这种“自发功”的人是最有力量的,十之八九,他们都能战胜自己的贪婪、浅薄、盲目或狂妄。

清末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众多重要城池,他因此授封一等侯爵。可是也就在这时,曾国藩发现自己的湘军总数已达30万之众,是一支谁也调不动的、只听命令于他的私人武装。曾国藩感觉到了自己功高震主的危险,于是他开始自削兵权,从而解除了清廷的顾虑,使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

历史上有不可尽数的人立下绝世功勋,却没能逃脱“狡兔死,恶狗烹”的命运,曾国藩由于及时地把握好了自己作为一个将军大臣的分寸,故能全身而退。

漫漫人生,既是目的,更是过程。人生的成败兴衰、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分寸之中见分晓。把握好了人生的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事物的变化有质变和量变两种,超过了度,就会从正确走向错误——超出分寸一步,没准就会跌入错误之谷。对于错误的纠正也是一样,该内部处理的,就不能把人家的“隐私”公之于众;该交给警方处理的,就不能超出自行惩罚。否则,从人情上说不过去,在法理上也站不住脚。

人生漫漫,时空迢迢。正因为现实生活中分寸不易把握,且需要把握的分寸又很多,许多人才如是感慨:做事易,做人难;学做事一时,学做人一世。所谓“过犹不及”,人们说话办事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要求,那是不够标准;而如果做过了头,则是超过了标准。超过标准与不够标准一样都是偏差,都是毛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双方的权利和尊严都是平等的。要想把人我的权利和尊严都照顾到,就必须说话有分寸,做事讲尺寸,言行进退有度。

一个有分寸感的人,就是一个做事得体,说话微妙的人,在张弛之间透出一种力量感和智慧感,这样的人,在成功的路上必定会走得顺风顺水。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个老是被人欺侮的软弱者,也会有发怒的一天,将那个比他厉害、比他强壮的人打得鼻青脸肿。一个患有严重“妻管严”的丈夫,在妻子的监视下不敢对自己的父母表示一点点孝心,可是忍耐到了极限以后,有一天,他也会站起来反抗,对妻子咆哮一通,结果把妻子吓得不知所措。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观点:凡事都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在与人交往中,凡事不要把人逼得太紧,而不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应尽量保持相对自由的空间,为日后的交往埋下伏笔。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热门推荐
  • 人生至美是清欢

    人生至美是清欢

    “贺氏祖茶”乃贺氏茶祖贺子福机缘巧合之下创造而出,传闻坚持饮用不但可治百病解百毒,延年益寿,还能让人青春永驻,总之神妙无比。但在贺子福过世之后便失传,而贺子福生前也未曾留下关于祖茶的只言片语。最诡异的是,贺子福之后的贺家每一代家主继任者都会突然选择出家为僧,然后踪迹全无。当第九代家主贺安睿在36岁的最好年纪突然的选择了出家之后,其年仅十七岁的长子贺建昀继承了家主之位,开始执掌已经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贺家。贺建昀一边肩负着振兴贺家的使命,一边想要解开贺家历代家主出家及消失之谜。而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跟“贺氏祖茶”息息相关。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巧克力一样的你

    巧克力一样的你

    年少我们相知相遇最后却分离。长大后,再次相遇的我们不知又会经历怎样的不可思议的新旅程,祝福我们......
  • 那年夏天恋爱的我们

    那年夏天恋爱的我们

    她,第一中学校花,孤僻冷傲,谁能想到她居然是当下最火热的第一女子组合领唱,世界首富的千金.他,第一中学校草,漠然,世界第二富少爷,当下最火热男子组合领唱。当两人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间客回档

    间客回档

    人切莫冲动,冲动就是魔鬼。重生过后的我,忽然发现,我有可以掌控一切间客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 当穿越到欧布奥特曼

    当穿越到欧布奥特曼

    当穿越到了欧布奥特曼的世界,你要干什么?当然是把红凯和伽古拉凑成一对呀。女主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除了某个妖孽系统一直在撩她。片段一:我鬼鬼祟祟的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后,悄咪咪的的走到伽古拉与凯男神进的卧室。就在我的手快要推开门的时候,一只手从身后捂住我的嘴。我一回头就看见了我亲爱的脑公正一脸“温和”的看着我。他在我耳边轻声道:“这么好奇吗?要不要自己体会一下,嗯?”我“唔唔”两声示意他松开我。嘴自由后,我看着他狭长的桃花眸,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如果我说我是看他们门没关严来关门的,你信吗?”“你,觉,得,呢,亲爱的?”
  • 玩毒王妃:九岁小恶魔

    玩毒王妃:九岁小恶魔

    当年,宫小小九岁,不就是看上御花园一盆雪牡丹么?结果倒霉地被小气王爷抓辫子。她只是‘不小心’把他踢下湖而已,这下子好了,踢出小王妃的名号来。这这……这不是逼良为娼吗?没办法,这年头,权势是王道,小王妃就小王妃。有人能封妃,自然有人能休妻。休妻?小王爷满脸乌云,阴测测。不休!小王妃甜蜜蜜点头,不休妻就不休妻,她可以休夫嘛。第二天,漫天休书贴满皇城大小角落。恶魔小王妃,一纸休书,休了小王爷。屁股拍拍,衣袖挥挥,不带一丝云彩,潇洒离开。顿时,小王爷沦为满城笑话之最。跑?看你往哪跑?小王爷咬牙切齿,这该死的野丫头。害得他丢尽脸面,不教训她,他就是王八!追逐,是谁追逐谁的脚步;遗失,是谁遗失谁的爱情。
  • 愿一切能重来

    愿一切能重来

    当你知道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会如何做……是一如既往的去喜欢她,还是选择另一条不归路……(男主视角)
  • 妖皇请慎重

    妖皇请慎重

    推荐新书《秋念成殇》已肥,不够看的宝宝可以试试这本,现代言情小说 她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被迫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大婚之日还被自己的丈夫当众退婚,成为众人的笑柄。进宫后,她对那些奇葩妃子充耳不闻,却因为一个奇怪的案子跟自己的丈夫打赌,她说:“若是她查不出事情的真相,她便自废后位!”没想到去因为一系列事件牵扯出了她另一个神秘的身份,更是牵扯出一个更为惊人的阴谋。
  • 重生网球少女

    重生网球少女

    一个普通的宅男身怀系统穿越变成一个千金大小姐并且成为网球少女…因为前世特别喜欢网球少年,所以穿越到了网球少年的世界成为世界最强网球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