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8100000031

第31章 借用思维:他山之石可攻玉(2)

392推销白兰地

20世纪50年代,法国想要向美国销售著名的干邑白兰地。但是,当时的美国人对白兰地很陌生,没有多少兴趣。加之,当时美国的国宴和市民的餐桌上并不缺乏美酒,致使法国白兰地在美国的销路一直打不开。

后来,当他们知道艾森豪威尔总统将要过67岁生日的时候,借着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便周密地策划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果然,不久之后白兰地便打开了美国市场,并挤掉了好多竞争对手。你知道法国商家是怎么做的吗?

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既要有过硬的产品,又要有奇妙的“广告”。这里的广告,不一定是上电视媒体的专门广告,只要能够广而告之的,都可以利用过来,制造声势。

393聪明的老头

美国有一个老头,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到城里工作,但是,儿子总是不乐意离开。于是,老头对儿子说:“如果我给你找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女儿做对象呢?”他的儿子终于点头同意了。

接着,老头找到了洛克菲勒,说要给他的女儿找女婿,受到了拒绝。但是,当老头说给他女儿找的对象将是未来的世界银行副总裁时,洛克菲勒便同意了。

最后,老头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摇头说:“不可能,这里有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

你猜猜,老头将会如何说服世界银行总裁接受他的请求?

儿子答应了到城里工作,是因为老头借用了洛克菲勒的名声;洛克菲勒答应了老头为儿子的求亲,是因为世界银行的声势……也就是说,要说服世界银行总裁给儿子当副总的话,就必须找出一个可以借用过来说动总裁的理由就可以了。

394一举数得

有一个年轻人,很爱养鸽子。但是,随着鸽子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他的经济生活便越来越拮据。眼看着就要入不敷出,他不禁焦急万分。

那天,他发现街心花园里竟然有几只野鸟在那里安家落户,很多游客顺手丢零食给它们吃,小鸟也乖乖地接来吃。还有直接去买饲料来的,拍照的,甚是热闹。于是,他终于想到了既可以喂养鸽子,又可以赢利的办法。

你知道年轻人是怎么做的吗?

年轻人爱鸟,得买饲料养鸟,但是,他也必须养活自己。野鸟是没有人管的,却可以优哉游哉地安家落户,“衣食”无忧,只因为有过路人给它们喂食。

395“偷懒”的汉斯一家

土豆收获的季节,是德国农民最繁忙的时期。他们不仅要去地里收土豆,回来还得把土豆按大、中、小分三类,然后才能推车经过坎坷不平的公路,运送到城里卖。

但是,奇怪的是,汉斯一家很“懒”。他们不做分拣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将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但是,每一次,他们赚的钱都比别人的多。后来,有邻居跟在后来,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你猜得出“偷懒”的汉斯一家为什么赚的钱比较多吗?

把土豆按大、中、小分三类,是为了卖个好价钱,但是,也占用了一定的时间。除非,土豆分类不需要人手。这样,就可以省下了土豆分类的时间,赢取了更多的销售时间,同样更提高了效率。

396巧炸敌船

二战时期,日本从我国东北三省掠夺了一批大豆,准备送往缅甸支援那里的日军。

我国抗日工作者立即把消息报告到了上级那里。上级于是派出了一批精干特工前去炸船。好不容易,特工们成功混上了船,并经过秘密调查发现了敌人将大豆装在船舱里。后来,聪明的特工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费一枪一弹,就成功炸毁了日本船只。

特工们是怎么做的?

不费一枪一弹而成功把船只炸毁,可见不是人力所为,至多就是人“脑”所为。但是,人脑也只是想出来而已,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当然不能仅仅依靠人而已。

397警笛救老人

1953年11月13日凌晨,消防支队的值班员接到了一个孤寡老人打来的求救电话。

老人的声音很虚弱,生命危在旦夕。但是,老人根本不记得自己家里的门牌号,只说是在市区里,靠近马路的,还说灯太亮……接着,老人便昏迷了。

后来,机智的消防队长却坚决地做了个决定,并且通过那没挂断的电话找到了老人的住址。

你知道消防队长是怎么知道老人的住址的吗?

奄奄一息的老人终究也只能说出在市区,靠近马路。幸运的是,他那边的电话没有挂,电话那边还是可以听到声音的。所以,缺少的,是制造声音而且是容易辨认的声音的“东西”。只要有声音可以辨认,即可知道老人所在的地方。

398智发求救信

唐德宗时期,临洺城被叛军包围,城内物资很快便消耗殆尽。

当时,围困临洺的叛军实力非常强大,如果蛮力相抗而出城的话,可能会全军覆没。于是,驻守临洺城的张伾不断来回地在自己的书房里踱步,苦思突围的策略。正在苦思冥想的他,突然看到了墙上挂着一幅牧童放风筝的古画,于是眼睛一亮,便想到了向外求救的方法。

之后,城外的军队很快收到了紧急救援信,并立刻出兵相助。城里城外里应外合,终于把叛军全部歼灭。

你知道张伾是怎么发求救信的吗?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被叛军包围着,即使你插翅也难飞。不过,既然是发求救信的话,似乎也并非什么难事了。人没有翅膀,但是“鸟”有嘛。

399给我一篮苹果

冯梦龙曾经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有一条多年来一直没人管的臭水沟。当时,村里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那天,小孩正和父亲摘苹果。摘着摘着,孩子想起了那条臭水沟。于是,他对父亲说:“能不能给我一篮子苹果?我要用这一篮苹果将村里的那条臭水沟填平。”

父亲不相信,但是也就一篮苹果而已,所以也就随他了。

但是,后来小孩真的凭着那篮苹果把臭水沟填平了。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苹果可以占用地方,但一旦坏了之后,甚至会跟臭水沟一样制造“垃圾”。所以,苹果自然不是可以填臭水沟的东西。虽然苹果不可以填,但别的东西可以啊。

400石头汤

那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

一个乞丐到一个富人家讨饭。仆人见乞丐实在可怜,又见他苦苦哀求,便让他进去了。过了一会儿,乞丐的衣服烤得差不多干了,就对厨娘说:“您能给我一个小锅吗?我想用它煮点‘石头汤’喝。”

厨娘很惊讶,但又不知道乞丐怎么做石头汤,于是就把锅借给了他。后来,乞丐真的煮出“石头汤”来了。

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风雨飘摇的日子,有暖汤傍身确是美事儿。可是,富人家又岂会把你一个乞丐放眼里呢?所以,你直接向人家要汤喝的话,只怕人家连残羹冷炙都不会给你。石头能不能做汤,我们不知道。但是,因为“石头汤”,厨娘借出锅了。

401泥土去哪了?

莫斯用计算机窃取了一家银行的几十亿美元,还利用电子计算机窃取国家的机密。他被法官判为终身监禁,关押在一个看守和保安系统最先进的监狱里。

那是一个很好的单人牢房,有看书和睡觉的地方,还有一个独立卫生间。但是,两年之后,莫斯却在一天夜里逃走了。狱警在他的床底下找到了一条20米长的地道一直通到了监狱的外面。据鉴定,挖这条地道起码产生7吨的泥土,但是,狱警却没有发现一点泥土的痕迹。

那些泥土都到哪里去了?

莫斯不可能吃了泥土,也就是说,泥土是别的“东西”吃了,或是别的“东西”带走了。带走泥土,莫斯没有那本事,却有那“心思”,知道借用什么东西为自己创造条件,以至于神不知鬼不觉,直至成功越狱。

402聪明的杨虎城

西安事变前夕,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频繁会晤,都有心要对蒋介石发难。

但是,那终究是事关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没有表明态度之前,谁都不敢轻易开口。但是,眼看时间越来越逼近了,杨虎城心里很着急。后来,他想到了自己的手下有个人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

终于,他有了主意。就这样,他很快地与张学良达成共识。

杨虎城是怎么做的?

张学良的实力、势力都比杨虎城大得多,并且,他还是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如果杨虎城直接摆出自己的观点,万一张学良不同意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何不试着想别的办法,为自己“借”点什么。

403马隆“妖术”吸敌兵

公元279年,晋武帝兵发凉州,以马隆为主帅。早就知道西晋要收复失地的树机跑便统领几万兵马,分别占据了险要位置和有利地形,并在晋军的必经之路(包括晋军可能撤退的路线)做好埋伏。

当马隆率领部队到达一个山口时,前卫哨兵便来报告前方有埋伏。于是,马隆立即命令后续部队把偏箱车推到前沿分给各营,继续挺进。突然,树机跑的伏兵在两旁山坡上使用弓箭和石块发起了进攻。这样,因为有箱车抵挡,第一次战斗树机跑便宣告失败。

马隆知道树机跑求胜心切,必会再来偷袭。因为他曾经研究过这一带的地形环境,所以,让士兵休息了一会儿后,便命令他们到附近某个地方搬来石头,垒在一条窄路两侧。当树机跑的军队赶到时,竟然被“吸”了过去,无法行进。

最后,当树机跑的军队大叫汉人有妖术的时候,马隆已经畅行无阻地冲杀过来,并收复了凉州。

马隆真的有妖术吗?那为什么树机跑的军队被“吸”住了?

据说少数民族真的有“蛊术”,只要对你下了蛊,你就完全听命于对你下蛊的人。但,传说归传说,马隆是汉人,汉人当然没有妖术。况且,下蛊还要借助某种东西呢!马隆没有“能力”吸敌而已,并不表示世上没有吸敌的“人”啊。

404郭敬妙计夺襄阳

公元330年,后赵国荆州监军郭敬奉命攻打东晋襄阳。当时,东晋南中郎将周抚骁勇异常,且兵多势众。

后赵主石勒一时派不出兵将支援郭敬,便派人传话,让郭敬想办法让周抚知道“我军”暂时按兵不动,等七八天,将赶来大队骑兵,再一并攻打。郭敬接到命令后,愁眉紧锁。他心想:话是不错,可要变成一种行动,这可是一大难题啊!就这样,“大队骑兵”竟跳跃着,反反复复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后来,周抚竟连夜逃窜。郭敬则不费一兵一卒,当夜占领了襄阳城。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故意放风让周抚以为自己真的有大队骑兵支援,从而心惊胆战,至少不敢轻举妄动。其实,石勒也是借谎言力造声势,作缓兵之计。郭敬所担心的,就是怕无法真的来“大队骑兵”而让敌人识破啊。好在,他们的军营里还有马。

405宗悫斗象

南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封宗悫为“振武将军”,命他带领5 000人马征伐国力较强盛的林邑国。

同类推荐
  •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美国游骑兵精英的行为准则是——没有任何借口;西点军校的座右铭是——没有任何借口。可见,借口无论在哪都不会受到接待。一个人可以失败,但绝不允许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遇到问题,只有找到方法才是成功的的金钥匙。
  •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跟他的学历、背景、环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你口才出色、能说会道,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那些能够引导、激励、鼓舞和领导他人的人,那些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是事业有成的人。戴尔·卡耐基指出,“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他们的合作,这是那些往上爬的人们应该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
  •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切勿把想法固定化模式化,找到最佳的条件,从而实现成功的思维方法,具体论述了切忌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正确对待得失等。
  • 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

    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

    于雷编著的《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7周自控力实战训练)》从那些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和失控行为人手:包括情绪、行为、心态、习惯等方面,教会我们如何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和心理,如何摆正我们的心态,如何矫正失控行为,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做该做的事情,抵制有损于我们的诱惑,从而得到更大的突破和成功。《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7周自控力实战训练)》,教育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培养自控力。
  •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积极乐观的人,才能成功开启多彩的人生;一味逃避的人,只能生活在抱怨、失败的怪圈中。如何才能丢掉抱怨的习惯,选择正面的思维方式呢?本书将会给你答案。本书共365篇,每个月一个主题,每天一篇独立的箴言、短文、故事,可以告诉你,如何进行正面思考,如何获得不抱怨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聆书阁

    快穿之聆书阁

    秦素以与聆书阁结下契约,成为聆书阁的一名委托人。以为自己找了个铁饭碗,结果并不是,情感检测历史最低?那么,无情之人,该如何完成面前这份委托呢?
  • 许你万家灯火

    许你万家灯火

    本文据真实故事改编“陈西于白堇茶米油盐融进了她的生活,不可割舍”“白堇于陈西是最珍贵的宝贝,是他不想舍弃的美好”“说不喜欢都是骗人的,可是偏偏彼此都清楚,喜欢只是喜欢,而这点喜欢偏偏还比爱少了些什么”“抱歉,今后不打扰了”“谢谢你,这些不过都是年少的欢喜,偶尔记起也很好”
  • 梁山之梦

    梁山之梦

    每当好汉歌响起的那一刻,李俊辰心中都会传来一阵莫名的痛,当他降临宋末的那一刻起,他发誓要彻底改写那些英雄的命运
  • 醉红颜:冲喜新娘

    醉红颜:冲喜新娘

    江四爷得了一种怪病,京城里的名医无人能医,无药可治,现已病入膏肓,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给他瞧过病的大夫背地里说,江家该准备后事了。江府的夫人今天给江四爷娶妻,是为了冲喜。慕容馨平静的坐在花轿里,对这一切漠不关心,仿佛这是别人的婚礼。她只是慕容云从海边拣回来的人而已。
  • 落棠梨雪

    落棠梨雪

    记录诗意,记录生活,美好的终将逝去,而留下的还有痕迹。正式名《惹处惹尘埃》——诗歌散文集(绝对原创)
  • 掠夺之眼

    掠夺之眼

    当有一天,你可以穿梭时空,遨游宇宙,你想怎么做?
  • 山贼的自我修养

    山贼的自我修养

    山寨寨主古螂因为打劫当朝皇子而被杀,却意外借皇子尸身还魂。本以为将从此出任王爷、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谁知前朝余孽、太子党、野心勃勃的诸位王爷兄弟,全都虎视眈眈……
  • 流放战歌

    流放战歌

    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一切的起点也许只是按照他本身已经铺排好的轨迹发展下去,可是,那本来应该是两个毫无交集的点,某刻,却被划成了两条交错的线,如果,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早已注定的事情,所有的挣扎、抵抗、顺其自然、或者其他一些东西。。。,那么,这一切到底还存在什么意义?
  • 半暖时光(下)

    半暖时光(下)

    本书是《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之后桐华最新最美长篇都市情感小说。纵然明明知道,终有一日,所有的悲欢、所有的爱恨,都会随时光老去,我仍然竭力地、竭力地搜集着,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值得为你活了一次的记忆,生命的运行从来都自有规则,你无法决定它的开始,也无法决定它的结束,甚至无法决定,在生命的旅途中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你永远都能决定面对它们的态度。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