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8200000007

第7章 竺可桢论科学精神

要想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应该培养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前几年翻阅竺可桢日记,曾注意到他在主持浙江大学时,特别重视人文教育。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竺先生是著名的气象学家,倘若他以校长身份向学生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并推行专才教育,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可他却没有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看来,学得一技一能固然不错,但“养成一个清醒的头脑”更为重要,否则就容易沦为会说话的奴隶、任人驱使的工具。这对于那些把教育理解为单纯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人来说,不啻当头棒喝;对于那些只要学到一技之长便心意足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规劝。当然,由于是日记,想要比较集中地看看竺氏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不容易;再加上《竺可桢日记》在整理出版时删节过多,难免给人留下一些遗憾。

最近看到《竺可桢文录》的出版,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利害与是非》那篇两千来字的论文。文章说,中国人总是以为只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我们的国家就有救了,殊不知古人早有南桔北枳的教训。所以,要想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应该培养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否则,即使把科学之花移植过来,也不会产生很好的结果。

那么,如何才能具备“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呢?该文第二部分说:“现在大学教育,注重各种专门知识之传授,而忽略品性德行之陶冶”;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而且还会导致“社会道德与政治风气之败坏”。有鉴于此,竺可桢一方面倡导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并重的通才教育,一方面主张在大学应该推行导师制。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要有做大官赚大钱的想法,否则就有变成贪官污吏的可能。这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用这些标准来衡量,我不知道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还有多少为了学问而不顾职称、不计利害的教授,又有多少为了学业而不想做官、不想赚钱的学生?

此外,针对人们总是把上大学和找工作联系起来的糊涂观念,竺可桢引用一位美国作家的话说:我们办“大学的目的,不在乎使大学生能赚得面包,而在乎使他们吃起面包来滋味能够特别好”。这就是说,大学教育不应该把人变成赚钱的机器,而应该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所有这些,都是立足于这样一个观念:“专精一门技术的人,头脑未必清楚。反之,头脑清楚,做学问办事业统行。”这说法来自一位大师级的气象学专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竺可桢深知,要想达到上述大学教育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所以他在一九三六年哈佛大学建校三百周年之际,特意介绍了该校校长康诺德的办学方针:“第一,主张学校思想之自由……反对政党和教会干涉学校行政与教授个人的主张;第二,学校所研究的课目,不能全注重于实用,理论科学应给以充分发展之机会。”显而易见,这与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卢嘉锡在这套书的总序中说: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要摒弃那种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做法,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可以从《竺可桢文录》中找到答案。因此我以为,竺可桢和他们那一代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和事业追求,对于今天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思想遗产和历史资源。

同类推荐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多是我过去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所作,在那里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写诗的安静和感觉。
  •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甘肃大地,山川壮美,文化灿烂。在古往今来的漫漫岁月中,无论是世代生息于此的陇右作家,还是行吟诵陇上的客籍诗人,他们无不以其生花妙笔,深情吟唱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苦难、辉煌、抗争、希望,从而构成了历代传诵不衰、而今绵延不绝的咏陇诗歌的艺术宝库,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热门推荐
  • 我的枪战梦想

    我的枪战梦想

    我只是,想要追逐我的梦想而已,仅此而已。
  • 修罗之狱

    修罗之狱

    行走于人间之地,穿梭于幽冥之境。手一伸,万鬼皆来;走一方,血染千里。前方的道路早已被编织,只因我的到来,万路皆毁。前方会怎样,一切皆在我掌握之中。这一世,我不会受任何人摆布,我要为自己活一次。倘若有人伤害我挚爱之人,那么我会让你尝尽痛苦,十八层地狱将会是你最后的天堂。爱情的道路上,是谁在狩猎,又是谁在苦苦等待,亦或着都不是,那么他们俩的命运又该如何?
  • 你不许和我高冷

    你不许和我高冷

    有些人,表面看着是个冷若冰山的总裁大人,其实内里就是个腹黑霸道的男人。一场意外让她不得不和这个男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最初以为他冷若冰霜不可靠近,后来,他却把她宠上了天。
  • 怪物们

    怪物们

    失恋少女遇到不良逗比少年,再加上一个熟女怪咖,这种组合...都市里的,怪力乱神。
  • 我的群里是神仙

    我的群里是神仙

    系统流,王浩的手机群里全是传说中的神仙,功法,丹药,神机在手天下我有。
  • 反恐突击队

    反恐突击队

    一群貌似考不上大学的废材,但却个个身怀绝技,他们由反恐突击队的陪练兵开始,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人生的辉煌。于此同时,主人公刘国涛因机缘巧合灵魂出窍,居然发现自己是阿修罗公子转身投胎,在五浊恶世的侵扰与抗争中,他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热血、爱情、兄弟、成长和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故事。我说这属于都市玄幻题材,你信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鉴宝直播间

    鉴宝直播间

    偶得系统之后,胡杨毅然辞职,开启古玩鉴赏直播。通过完成各种系统任务,得到各种奖励,一步步增强自身实力。主播带大家见识怎么日入过万,领略江南传统手工艺的繁荣,围观古玩市场的真真假假,探寻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文明......拥有鉴宝直播间,胡杨人生走上巅峰!
  •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她们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乏出位之举,不甘平庸,不尊古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们有着一颗狠毒的心,在争权夺利的宫廷中,她们有着比许多帝王更加残忍的心,有着比许多帝王更加游刃有余的手腕。那些女人“坏”,坏在她们懂得利用自己的美,知道怎么笑才能勾住男人的心;那些女人美,美在她们在权利之间周旋,仍然盈盈生姿,不失其态;那些女人“坏”,坏在她们居然懂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天下男人汗颜;那些女人美,美在那智慧的头脑、美丽的面容,更充满动人心魄的诱惑。
  • 魔王升仙道

    魔王升仙道

    魔道其实一种处世求道之途,为人所误解,其实他和道佛也是殊途同归的,道讲天人合一,佛讲超脱轮回,魔讲自在由我。大道唯我,无论道佛,一心为本,自在由我。他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却没有得到什么好的成绩,他是宅男屌丝,失去了心爱的女神,心灰意冷,远走昆仑,偶入古村,触碰了神奇古阵,穿越来到异界。被委以重任,修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怪异心法,受万千女人的爱慕,成魔入仙,坐拥三界,受三界膜拜。屌丝逆袭升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