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17800000003

第3章 《论语》中的家教智慧(2)

给孩子安排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案,可以使孩子有序地进行自己的学习、生活,但很多孩子在执行一段时间以后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就需要父母的督促。监督孩子对时间表的执行,并不是强迫孩子。有的父母用惩罚的办法来迫使孩子按表行事,这样做虽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干了该干的事,但他的心却不在事上,对时间的合理利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对孩子的执行力要有一些耐心,更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自觉执行时间表。

实践证明,谁能把握时间,谁就能利用好时间,谁也就最能接近成功。父母都想让孩子变得优秀,那么走向优秀的第一步不妨从教会孩子有效利用时间开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释义: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最明智的。

导读:孩子能不能学好,完全取决于对学习的态度。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人成才。

在成长过程中,许多孩子不愿意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认为这样做会让别人轻视自己,使自己很没面子。这种想法常常会成为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因而孔子告诫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在别人面前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太无知、太虚伪了。人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否则,若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就只能贻笑大方,最终被社会淘汰。其实,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有一位学问高深的老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知识丰富,记忆力过人,而且还经常去各地旅行,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然而,人们却从未听到过他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假称通晓,他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搪塞,而是亲自去查阅有关资料,以作思考。老教授的这种诚实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不善于同他人交往,也不受人喜欢,而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则显示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这就是他竭力倡导的态度,人们可以从“不知道”中受到教益。

但凡能成大器的人,都有勇气承认“没有人知道一切事情”这个事实。他们面对不了解的事情能够坦然地说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学习他们所欠缺的知识。承认自己不知道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促使他们积极采取行动,进一步了解情况,求得更多的知识。

孩子的心理通常是隐恶扬善的,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来掩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宣扬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有时候,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和无知,孩子喜欢摆出一副不懂装懂的姿态,殊不知这样自以为是反倒让自己学不好。

有一次,一位外国人去旁听一位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教授的演讲。课上教授提出他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此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提出了他的看法,并问这位教授,假如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实验结果将会怎样。所有的听众全都看着这位教授,等着看他如何评价这个他根本就没有做过的实验。结果,这位教授却不慌不忙、直截了当地说:“我没做过这个实验,我不知道。”

当教授说完“我不知道”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类似的情况假如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情形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他一定会绞尽脑汁,说出“我想结果是……”的话来。要让孩子明白,实事求是会获得人们的尊重的,自作聪明,自欺欺人,最终只会贻笑大方。

有个美术评论家总是大吹大擂,凡事不懂装懂。

有一天,那个评论家受一位知名人士邀请,参加他的家庭聚会。那天,这位名人家里来了许多美术界的权威,他们畅所欲言,谈笑风生。

一会儿,主人拿来一幅画像说:“这是我刚买来的毕加索的画,请诸位评论一下。”

于是,那个不懂装懂的评论家马上站起来说:“色彩华丽,线条鲜明,果然是毕加索的画。你刚拿来的时候,我就看出是毕加索的画了。”

主人听完,再仔细看了一下画说:“真抱歉,刚才我拿错了,这不是毕加索的画,而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什么?米开朗琪罗的?”

顿时,在座的各位看着那个评论家捧腹大笑。那个评论家则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不要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才告诉他的学生“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最明智的。”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理解先哲的教诲,让孩子老老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干事情。

5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告诫孩子不要贪图小便宜

释义:贪图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导读:贪小便宜是自私、不诚实的表现。贪小便宜的人被人瞧不起,人们不愿与这种人交朋友。贪小便宜容易上当受骗。如果养成了贪小便宜的坏习惯,发展下去,孩子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贪小便宜。

子夏当莒地的邑宰,向孔子请示政事。孔子告诉他:“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的意思是,不要让小利迷乱了自己,要把眼光放远。

诚然,一个人如果仅仅满足于一些小利,甚至在小恩小惠中迷失,那么他一定做不了大事。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迅速走向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一点儿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得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因此有意要试一试他。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地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司马昭给予他一点儿好的生活待遇,他居然就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故乡都装不出来。贪图小利竟让一个人的志向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实在令人可气可叹。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教孩子谋大局,谋长远。告诫孩子不能贪图小利,因为那样会让孩子失去对高远目标的追求。

前段时间,媒体纷纷报道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在美国本土市场因贪“小便宜”而惹上了大麻烦。继沃尔玛因少算雇员工作时间而道歉并补发工资后,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劳工部门仍就此事将沃尔玛告上法庭,要求沃尔玛向员工提供更多赔偿。从单个员工看,这“小便宜”的确不多:员工午饭休息时,被要求提前几分钟开始干活;该下班回家了,也会被公司要求再干一会儿。这对每个员工来说,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按照沃尔玛的说法,最多也就是平均亏欠每位员工20多美元。但是,以沃尔玛公司100多万名员工来计算,累计起来的“小便宜”就决不是一个小数目。看似得了便宜的沃尔玛,却因此陷入法律和舆论泥潭。在重重压力之下,沃尔玛终于“认输”:不但为少算员工工作时间道歉,也与美国劳工部达成协议,向员工补发总额达3400万美元的工资。但沃尔玛面临的麻烦绝非区区3400万美元补发工资就能解决的。加州的劳工部门随后又将沃尔玛告上法庭,以沃尔玛和联邦劳工部达成的协议不能满足加州5万名员工为由,要求对沃尔玛就业记录做深入调查,为员工提供更多赔偿。算起来,沃尔玛因类似原因被告上法庭的案件已有50多起了。宾夕法尼亚州(简称“宾州”)一陪审团作出裁决,认定沃尔玛确实存在“强迫超时劳动”的行为,必须对该州在职和离职的员工赔偿共7800万美元。加州一法庭也作出类似判决,沃尔玛须为侵占员工休息时间赔偿172亿美元。而沃尔玛却表示“委屈”,它曾在宾州法庭上辩称,员工加班都是很短时间,而且许多员工是“自愿”的。但法庭却不这么看,如宾州陪审团认为,在员工休息时间要求其工作,不论时间多短,就是强迫,而“忘记”补偿,就是违反了劳工法。对于这两个裁决,沃尔玛提起了上诉。在美国,打官司旷日持久,最终的判决未必就一定对沃尔玛不利,但千夫所指的舆论氛围却让沃尔玛吃尽苦头。

古往今来,很多人只瞧见眼前的小利益,看不见身边隐藏的危机,也看不见自己生活的方向。他们陷入对蝇头小利的追逐,好贪小便宜,最终定会因此吃大亏。父母应该看到贪小便宜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在教育中秉承先哲的教诲,时时告诫孩子不要贪图小便宜。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凡事求助别人

释义: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导读: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数事实证明,缺乏独立性,凡事总依赖别人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也很难成熟起来。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要达到教育孩子的本质目的,首先应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人。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诸己、求诸人的“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求诸己,就是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孔子作为古代大教育家,他强调人的独立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能够自立,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孩子离开父母的时候,能自己独当一面。

在孔子看来,“求诸己”是君子,“求诸人”是小人。言下之意,除了自己,没有人理所应当地应该帮助你。父母不妨和孩子说说这样一个故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事时,人只有求自己才能够成功,因此人要有很强的独立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不要凡事都求助别人的习惯。

但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一直要持续到孩子结婚后,只有孩子成家了父母对孩子的“义务”才算完成。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事情,或担心孩子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替孩子包办到甚至有了孙子以后,他们看不到或不认为孩子有内在的潜力。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多数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性很差,特别是体现在孩子长大以后,他们自理能力很差,意志也很薄弱。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就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走出过度保护的樊篱,多一些独立能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家族在孩子小时候就特别注重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洛克菲勒小时候的零花钱是要自己“挣”的,方式是他给父亲做“雇工”。父亲平时便要他到田里干活,有时还要他帮着妈妈挤牛奶。他把账目记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再与父亲一起结算。洛克菲勒做得很认真,在这中间他感到了无穷的乐趣。更有意思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按照这种方法教育孩子。

还有一次,洛克菲勒看到孙子站在梯子上,就逗孩子说:“你跳下来,我把你接住。”年幼的孙子从梯子上跳下来,洛克菲勒却躲到一旁。孩子被摔得哭起来,洛克菲勒这时告诉孙子:“别人是靠不住的,什么事只能靠自己。”洛克菲勒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让孩子记住,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依靠他人,一定会有被摔的时候。

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名言,意思是“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国外的家长看来,事事包办、代替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力,用这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是等于把孩子置于将来无法自主生存的危险境地,这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所以西方的很多父母都主张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放手让孩子自主做事,以此来加强孩子的独立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援助者,应对孩子的独立意识因势利导,让孩子满足自己独立尝试的要求,培养他的独立性。从而使得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有独立意识、独立做事的习惯,那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得坚强自立——这是让孩子独立的第一步。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

释义: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导读:兴趣总是和情感、愉快相联系的,没有情感的参与、愉快的支持,就不会有兴趣。兴趣乃是引发情感、产生愉快的源泉。兴趣是孩子认知的需要,也是孩子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应也越清晰,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最有成效。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把你温暖

    有一种爱把你温暖

    收录了多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让你感受人世的情,人世的暖,人世的美……爱可能是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又或者是一方手帕,但在被爱的人眼中,这便是整个世界。
  • 忠诚胜于能力

    忠诚胜于能力

    无论你的能力多么出色,无论你的智慧多么超群,没有忠诚,就没有人会放心地把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就没有人会让你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本书从“培养企业最忠诚员工”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忠诚胜于能力”和“你该如何忠诚”两项命题的解读,详细地论述了忠诚与成功、忠诚与责任、忠诚与方法、忠诚与执行的关系,以及“在良好发展中和企业共同前进,在发展的逆流中和企业同舟共济”的理念原则,把忠诚从理念变成了实务。本书诠释忠诚,注解能力,适合每一位管理者及被管理者阅读,是最精练的员工培训读本。
  • 速效说服术

    速效说服术

    说服高手绝不公开的心理秘笈,让人无法说NO的顶级攻心话术!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说服,说话未必要口沫横飞,无需滔滔不绝,只要掌握对方的心理,一针见血便有办法说服他人,如何看时机说话?如何做好说话的心理建设?你知道吗?史上最强的说服术,尽在本书。
  •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

    在本书中,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这些刘氏家书影响了千万家长、老师的育子方针与教育理念,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视野。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拿破仑·希尔成功致富之道全集

    拿破仑·希尔成功致富之道全集

    本书从拿破仑·希尔的成功致富法则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理论原则,这些原则曾指导许多一贫如洗的人走上了成为百万富翁和社会名流的道路。此外,本书还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背景,详细阐释了由希尔创建的成功致富学理论在中国当下社会环境中的应用方法,并以丰富的成功者的事例加以佐证。
热门推荐
  • 云庭故里

    云庭故里

    童年中许芸在故里遇到了沈庭,两个不解世事的孩童悄然将自己种在了对方的心中,小小的种子静静等待,至他们青春重逢时,蔚然成荫,可那终究还只是青春的成果……(这是一对腹黑男女主互整互爱的故事,好吧,其实是庭爷的大型双标护妻史,结尾有点小痛但总体很甜)
  • 阿米!走步!

    阿米!走步!

    本书包括阿米!走步!Ami! Chogbo!和谁先住进去 First , Move into Your New House和核!合!和!Conflict! Cooperation! Concord!内容。
  • 星际王座

    星际王座

    大宇宙时代,数以百计的生命星球被发现,但其空气中蕴含的致命病毒,却在掣肘人类的扩展。为躲避仇敌,避免唯一的妹妹被人报复,雷山选择走上了基因实验室。以人类基因构建的基因金字塔,以不断猎取外星生物优化自身基因,适应外星环境的基因进化系统,真的这么简单吗?宇宙中流传在千万文明间的十二王座传说,得王座者成为统治一方宇宙的‘王’,这是真的吗?强大玄奥的武学插上科幻的翅膀,发挥出无穷的威能。雷山霸气的宣言:“我,没有玄幻般的武技,没有恐怖的武器,只有一具强壮的身体,便粉碎眼前的一切!”新书上传,每天三更,完本两本百万字小说,请放心收藏!痴笑风云群:50753852(欢迎大家加群!)
  • 六根岛

    六根岛

    大学生结伴出行,却频繁发生失踪事件,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六根岛,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神秘所在,为何听到的人竞相为之色变,甚至自残?妖艳、跳动如不死的魂灵的紫色之海,竟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巨大能量,它带给人们的是福音,还是万劫不复的灾难?……一个是冷漠阴郁的私家侦探,一个是率性天真的青春美少年,这对奇怪的组合为查明真相涉险六根岛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早已被卷入案件之中……
  • 难为千金夫

    难为千金夫

    平民身份的他也唯有出卖自己的婚姻坐上郝氏的总经理宝座,继而凭借他自己的努力与才华令郝氏短短几年内横跨多行业,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集团,而他也成为郝氏名副其实的凌大总裁。事业成功的他却不得不肩负起出卖婚姻的后遗症,他的千金小娇妻!好吧,他娶的不是妻,而是个废材女儿。他得身兼多职,教导她成人,才不至于他不在家她就饿死的地步,可为何他们的关系却越走越远,违背了他最初的设想?
  • 千重意

    千重意

    本已修炼成仙,前去寻找故人,却遇到界面动乱,失去性命成了凡人界的普通女子。
  • 极至炎神

    极至炎神

    我不喜欢暴力,所以我会以暴力解决一切!我只向往力量的巅峰,只愿做这万千宇宙的主宰!在我面前,你惨叫吧,哀嚎吧!然后就…去死吧!
  • 君行记

    君行记

    源生万物,生阴阳,生五行。阴阳为魂,五行为元。阴主灭,阳主生,金之肃革,木之生命,水之柔韧,火之刚烈,土之厚重.......
  • 宝贝不许逃

    宝贝不许逃

    青梅竹马的剧情已经俗烂,老套,过时,不流行,那么好吧,他承认他已经OUT了,他偏就爱死了这样俗套的剧情,爱死了他的那个两小无猜。他追,她跑,似乎永远都逃不出这样的循环,他大概是上辈子欠了她的吧,才会被她吃得死死的。这样的剧情他已经恨透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和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深沉腹黑男遇上搞怪恶魔女,到底是谁逃不出谁的手掌心?
  • 怒海掘金1

    怒海掘金1

    郑和七下西洋,宝藏埋藏在哪里?美人鱼真的存在吗?巨海蛇是不是一个传说?一次偶然的海上奇遇,让郑浩这个小镇青年获得一张关于郑和宝藏的航海绸图,也让他卷入夺宝追杀的漩涡中。为了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他和童年好友肖海琛踏上了寻找父亲和宝藏的航海之路。云开雾散后,郑浩却发现失踪多年的父亲早已判若两人,而深爱的母亲也是寻宝潜伏者。一系列的打击让郑浩一蹶不振,唯有童年好友肖海琛一直不离不弃,为了揭开宝藏宝藏谜底,他俩再一次踏上航海之路,登录南美洲和南极洲,寻找郑和船队留下的足迹。郑和宝藏,这个百年之谜,能否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