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600000050

第50章 繁荣我区文化艺术事业的思考与对策(2)

我区文化事业机构的设置,目前虽然大体配套,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布局不合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急需要调整、健全。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设置就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仅占全区总人口十分之一稍多的银川市,就有区市8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品种,除此还有一些群众性的业余文艺团体和综合性的文化娱乐设施,而人口数与银川市很接近的石嘴山市,只有一个县级秦腔剧团;有100多万人口的银南地区,没有一个地区级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回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固原地区,没有一个地区级的民族歌舞团。其次是,有的剧种远离本土,观众面很小,如越剧、京剧,一年演不了多少场,但国家每年得拨好几十万元养活着,而真正需要扶持的民族地方剧种却缺乏财力支持。另外,秦腔剧团过多,几乎县县有一个,而缺少更受当代观众欢迎和喜爱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根据近年来观众审美观念(情趣)的变化以及对应的文化生活丰富多样化的特点,根据文化部提出的艺术表演团体逐步实行双轨制的改革设想,给合我区区情,重新审视我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总体部局,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调整,把立足点放在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现代艺术风格的艺术品种上,并逐步做到,除保留少数具有自治区级水平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外,其它大多数团体改国营为相对独立的文化艺术经营实体,实行事业管理,企业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同时,大力提倡发展个体和城镇、工矿企业兴办的业余文艺团队,从而形成一种多形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

我区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的机构也不健全,存在着力量薄弱、人员分散的问题。目前我区文学艺术研究机构有三家(自治区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但由于受部门的局限,在协同组织、分工合作、开展文艺研究工作方面,存在着漏洞。由于机构、人员分散,经费紧张,难以集中力量进行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致使我区文艺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尚有许多课题的研究仍处于空白,对繁荣文艺创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文艺刊物的布局也不太合理,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却没有一家回族文学刊物,也没有发表中长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本和音乐作品的园地,不利于我区文艺创作的繁荣。

为此,从繁荣发展我区文艺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很有必要对我区文艺创作、文艺研究机构的设置和文艺刊物的布局进行通盘考虑,合理调整,以形成配套的文艺事业体系。

第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把培养文艺人才、建设文艺队伍的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没有一支力量雄厚的高水平的文艺工作者队伍,要繁荣我区文艺事业、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是一句空话。可以说,文艺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区文化事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也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文艺工作者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文艺人才,特别是尖子文艺人才,加强我区文艺队伍建设,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目前我区文艺队伍的现状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二多二少,即从业人员多,而尖子人才少,平庸、混日子的人多,而真正能胜任工作的、干事的少。二是“青黄不接”,普遍年龄偏高,老化问题(包活思想观念、专业技能)相当严重,特别是艺术表演队伍,有相当一部分演员已到了退出舞台的年龄,但由于青年演员接不上,只好继续登台演出。三是缺乏组织,大部分创作人员处在“散兵游勇”的状态。如文学创作队伍,目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业余作者,大约1000人左右,散布在全区各地各行业。由于所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大都处在自发探索、自生自灭的状态;第二个层次是各报刊经常联系的业余骨干作者,有近百人,大部分年龄在20至40岁左右,并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创作能力,但尚不成熟,正处在发展时期,急需要创造条件,帮助提高、突破;第三个层次是我区的专业作家和部分尖子作者,有20多人,他们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生活积累较厚实,有较高的创作功力,但大多已年届50岁以上,创作已基本定型。在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之间,潜伏着断层的“危机”,急需充实、加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在今后数年内我区很难再产生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

再从我区艺术创作队伍看,美术、音乐较好,而戏剧、影视最弱。特别是戏剧创作队伍,近几年由于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加上戏剧不景气,作品发表上演难,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区仅有十多个专业编剧,且大多数已到50岁以上。全区各地县剧团基本上没有专业编剧,只能照搬照演传统剧目。戏剧创作队伍人员数量、年龄结构、文化知识、思想艺术观念、创作技能等,急待更新、充实提高。

我区文艺队伍还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突出问题,即少数民族人才少,与回族自治区不相称,与兄弟少数民族自治区,甚至自治州相比,差距很大。如,据1986年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介绍,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共有少数民族会员266人,其中,内蒙有蒙古族会员30人,新疆有维吾尔族会员29人,连延边一个自治州都有朝鲜族会员34人,而我们宁夏才仅有全国作协会员两人。在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创作表演方面,回族人才亦很少,以至在近期一次宁夏歌舞团出国演出代表队中,仅有回族演员两人。由于回族文艺人才少,在改革、开放中很不利于发展与区外以至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

为提高我区文艺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以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建议自治区应采取以下措施:

1、热情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表演的突破与创新,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文艺界开展正常的学术交流,帮助作家、艺术家提高创作、表演水平。

2、实行专业作家合同聘任制。任期一至三年。在任期内,有关部门为其提供必要的创作条件,如写作、深入生活、参加笔会、改稿会、参观游览等,并享受应有的待遇,如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创作津贴等。任期满后,完成任务突出者,给子奖励,并续聘一期,完不成任务者,不再聘任。各剧团的专业编剧,也应参照此办法。

3、继续办好少数民族文学讲习所,并积极创造条件,待师资、经费等条件具备后,建议在宁夏大学或西北二民院开办两年制作家大专班,面向全区招生,将具有创作前途和潜力的青年业余文艺作者选拔进来,进行系统地专业知识学习,为其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继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作者、演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防止人才外流,自治区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更为优惠的政策,以稳定队伍。同时,有关部门应与外出学习人员签订合同,给以必要的约束。

5、健全、完善奖励条例。对在文艺创作、表演方面确有突出贡献的,应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给记功、重奖,并优先解决职称、住房等问题。其次,为鼓励文艺创作人员和演职人员创新和竞争,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文联,每年应从文化事业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文艺评奖或补贴新剧目的排演。评奖办法可以灵活多样,从实际效果出发,本着少而精的原则,评出真正能代表自治区文艺创作水平的好作品来,以达到示范的目的,以促进我区文艺创作繁荣。

6、积极创造条件,使我区文艺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与区外、国外同行,特别是伊斯兰国家展开深入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打破封闭、保守状态,更新思想文化观念,增强现代意识,向文学艺术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五,进一步摆正文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增加文化事业投资,努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文化事业投资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区的文化建设基础太差,底子薄、欠帐多,又因为近年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大幅度提高,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文化事业单位普遍感到经费拮据,工作和生活条件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如,自治区文化厅所属5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不仅缺少业务活动费,而且连正常的生活福利费也无法兑现,仅能维持职工的最低基本工资和必要的日常开支。许多文化单位现有的设施陈旧、简陋,设备落后,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为了保证自治区从宏观上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必须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在文化事业经费和文化基本建设上继续做到尽可能逐年有所增加。同时,也要考虑我区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自治区的财力有限,不可能只靠国家投资进行文化建设,因此,必须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文化建设。从文化部门自身来说,更应该从改革入手,逐步完善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潜能,不断增强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实力和动力,为加强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外,从繁荣我区文艺创作出发,希望自治区财政部门每年增拨专款,用于文学艺术创作基金积累。目前我区只有20万元文学戏剧创作基金,还是在1982年建立的,每年只能支取7000余元利息,发挥作用不大。如从现在起,每年增拨10万元,五年后就可积累70万元,即使支取利息每年也有几万元,用来组织我区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奖励尖子人才,扶植我区文艺创作事业,一定能取得好效益。

(此文与杨继国合作,发表于《宁夏社会科学·通讯》1989年3期)

同类推荐
  • 风筝不断线

    风筝不断线

    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 文学的故事

    文学的故事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 出云南记

    出云南记

    《出云南记》,本书是诗人雷平阳既《云南记》之后推出的又一本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诗歌作品,诗集注入了诗人对云南这块热土的关注与思考,许多诗作有着原生态的味道,整体风格简明练达、质朴有力。语言具有石头和土地的光泽,感情隐忍细腻。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柳宗宣诗选

    柳宗宣诗选

    考察一首诗,它的来由或发生学,似乎与诗人历经的情境有关。一首诗的切入点可能来自于诗人面对存在的最初震颠,或者说诗的写作,即用词语再现那个最初的震颠。可能要把成百上千的事综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首诗。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本诗集取名为“自传的写法”。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湖北长江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整理出版工作。本套“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推出了21世纪以来已较为成熟的中国新诗人。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柳宗宣诗选”。
热门推荐
  • 天才异能之眼

    天才异能之眼

    刚满18岁的帅气少年林风,高考超常发挥考入风临市最好的大学,风临大学,一次意外事件使他获得了能够看穿一切的透视能力!!!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林风自己一步一步发掘自己的异能,看看林风和他的怪异天才室友们将如何在这个高校云集的城市里叱诧风云!!!
  • 病娇重生守则

    病娇重生守则

    程洛宁醒来的时候,那些痛苦的生活都离她远去了。她重生到了高三,和那个男人相遇的年纪。这一次,她要和渣男再见saygoodbye!
  • 名姬杀手

    名姬杀手

    白堕酒,碧沉茶。一个绝色艳丽如酒一瞥世人皆堕落,一个清淡恬静如茶一笑人间化仙境。且看她们如何演绎这江湖的恩怨情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黎之迷

    夜黎之迷

    她,本是千金小姐,却因出生被算命告知长大后会有生命危险,从而出生就被养在乡下。他,身世迷茫,从小被母亲带在乡下。他和她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豆饼兄弟玩网游

    豆饼兄弟玩网游

    每天打打游戏,对于小于同学来说,原本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兴致好,和队友好好来个几把,闲着没事再刷两局手游。操作上小于虽然比上大牛,但在同学里也算中上水平了。这么打打游戏,小于觉得倒也轻松。直到……哥们儿给他推荐了个听都没听过的游戏。说是推荐,威逼利诱大概更合适当时的情况。而小于同学不得不在对方每天的“监视”下登陆游戏,与之并肩作战。就在小于觉得内心临近崩溃之前,忽然被一事提起了兴趣……
  • 佳偶难遇

    佳偶难遇

    祁佳人从来没有想过她和言煜会以这样的方式再见,果真是应了多年前范青的那一句孽缘。
  • 梅运

    梅运

    一个单亲母亲的半生写照。梅是一个被离婚的单亲母亲。她爱过,恨过,怨过,她把她的一切都给了家庭,她迷失了自我,一直活在回忆里……
  • 楚江河的传奇人生

    楚江河的传奇人生

    第三纪元,一个努力成为玄警的少年,背负着罪恶的大山,坚守着内心的正义,一步步走向不朽殿下的深渊,光明和黑暗成就他的传奇人生。
  • 萌系总裁:吓跑夫君

    萌系总裁:吓跑夫君

    wap总裁女被人下药,阴差阳错的把blog总裁男给霸王硬上弓,隔天不见人,后天不见人,大后天找上门,她只为跟他结婚,他母亲很满意这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