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700000022

第22章 中亚回族解读(4)

我跟回族教授尤素波夫驱车到了一个中国维吾尔族和吉国维吾尔族开的市场参观,先进饭店吃饭,一个大大的屋子,全是饭桌,坐满了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尤素波夫请我吃拉条子,就是新疆的拌面,但比新疆的份儿少,也不加面,两份是105索姆,收钱的是一个中国维吾尔族小伙子,和我带有感情地用汉语申辩说“我中国人!”虽有浓厚的维吾尔族口音,但也感到他很爱中国。然后我和尤素被夫逛商店,卖电池的地方是个吉国回族年轻人,也能说汉语。可看出,中亚的回族也把擅长做生意的优点发挥了出来。尤素波夫帮我买了两节五号电池,80索姆,他说这市场里大部分是中国货。出来时看到的辣椒、西红柿等。他说这也是中国拉来的,又看到牛肉等。西红柿和牛肉都是4美元一公斤。但西红柿是冬天贵,肉却冬夏一样。

我们然后驱车到了尤素波夫主办的《回族》杂志社。这是他几年前用一万美元买的5间100平方米的房子,现在要买却需要10万美元了。他雇了一个俄罗斯青年女子做秘书,还有他的弟弟帮助用斯拉文文字印刷,自费出版的《回族》杂志,免费分发给吉国国内和中国、中亚、中东及日本、马来西亚等有穆斯林的国家,他们自费宣传中亚回族的精神值得宣传和表扬。

在他的办公室里屋,我休息了近两个小时,然后在优素波夫办公室我俩聊了好长时间,先是制订我的十天访问计划。然后他谈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是苏联人脑子向往美国,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等问题,看得出优素波夫这位回族教授很有攻关能力和演讲才能。不一会儿,他请了吉国回族协会的四位主要回族领袖(有吉国检察院的大校等),又请了两个中国新疆留学生来做饭。就在优素波夫的《回族》杂志社(有厨房),用抓饭拌凉菜黄瓜、馕、糕点、巧克力糖加白酒(即熊洒,中亚回族说成xun)、红酒招待我们。优素波夫开始说,你们从中国来,不喝酒不行,后来我实在不行才叫来红酒,席间他们作为俄罗斯称谓的东干人(应他们要求,叫“中亚回族”,以下同)多用俄语谈话。我只能听懂一点,一会我在厨房与中国留学生交谈,在走廊看吉尔吉斯地图,学会了一些斯拉夫文字。

晚上10点半后,优素波夫陪我到他位于市中心的小区的家,检察院的回族大校还专门开车跟着,怕优素波夫酒后开车被罚款,直到护送到优素波夫家门口,然后我俩带东西到了小区6楼45号的优素波夫家。他家很漂亮,80平方米多,三间房,他女儿汉名叫王悦。俄文叫aiznuor,也帮我铺床,热情地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可看出,中亚回族的年轻人对中国也是很有感情的。优素波夫教授安排我在旁边的他儿子的房间住下(儿子和媳妇到乌鲁木齐去了,一个月后回来),父女俩帮我安顿住房后,抱来被子,指出房间里电器和洗澡间等的使用方法。我又参观了一下房间,看来吉国回族的居民风俗与新疆维吾尔族差不多,他儿子和媳妇的房子更大些。我在这里住下,把一个包装很讲究的铁观音大茶叶(盒式)送给优素波夫,因为中亚回族仍然保留了在中国时喜欢用茶的习惯,然后休息。

晚11:22日记

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早晨在优素波夫家起床、吃饭。电视全是俄语,家中墙上有挂毯,这是回族传统的居室习惯,与新疆维吾尔族也差不多,但家具比维吾尔族高档,家中有钢琴。我从优素波夫儿子家走过来与优素波夫及他夫人共进早点,但他夫人只在厨房忙活,不上餐桌吃饭,这也是中国回族妇女接待客人时的一个规矩。

早饭时,优素波夫和我谈,中苏关系中断了30年,苏联电视台、广播电台上老说:“中国要打我们,并老是在电视里放毛主席、林彪反抗苏联的镜头,苏联也说要保护自己。1985年几个中国人刚到吉尔吉斯,大家全都出来看,看中国人长得什么样。”

优素波夫又说,现在中国热,都想学汉语,因为吉尔吉斯在中国这个大市场的边缘。吉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号召国民学吉尔吉斯语,但吉国各族仍然学俄语,因为俄语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都能用,独联体之间是免签证的。哪里有市场语言就活跃到哪。现在处在中国边境,加上中国经济发展快,更愿学汉语。政府谁也没告诉学汉语,但大家自费学,因为语言是实用的,实用的指挥棒要灵于政府指挥棒,连俄罗斯也挡不住英语浪潮。

优素波夫强调说,100年后,大语言大经济风暴会把小语种卷走,就像几只猫在大狗群中虽不愿学狗叫也得学一样,这是规律。至于东干回族话,我说,虽然是吉尔吉斯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但要靠中国汉语潮流借机发展起来。他说,将来东干语回族话会成为汉语的一个境外方言。

在优素波夫家吃完饭后,尤素波夫教授开车拉我到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大学主楼全是苏联的风格,也全是俄文,然后我俩到主楼的汉学系,见到刘主任和汉学系老师。我和刘主任、优素波夫到第一副校长办公室,我把送的礼物(5包茶叶)和我的《东方文化与东亚民族》及《北方民族大学》介绍送给校长,他又送给我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的两个介绍手册,然后我们谈孔子学院等,谈留学生、互换师生等,校长对北方民族大学风景和莫斯科风格的主楼很感兴趣,对我既是北方民族大学又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能使人文大学两校受益也满意,他同意并想过两天签个框架协议。

然后,我和刘主任,优素波夫教授一起又参观了一些教室。学生和老师都很礼貌,他们正上课,我们打扰他们,他们都起立配合、说话,彬彬有礼,又很高兴地同意合影,吉国的人对中国人都很友好,对中国也向往。我还在教室里教学生们一点儿汉语,参观后到汉语教研室认识了唯一一位国家汉办派来的新疆财经学院汉办的维吾尔族郭老师,她一月1500美元月薪,相当于1万多人民币,她说新疆师范大学正争取办孔子学院,而一个国家也不止一所,让我努力一下,要和大使馆张大使联系,国家汉办2月5日同意在比什凯克大学办孔子学院。我是来访谈合办孔子学院的第一位中国大学校领导,还很及时,我要争取。

离开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我和优素波夫教授又驱车到了国家科学院,路上看到市政府、总统府、博物馆等在楚河大街旁。到了科学院,漂亮的院子里有干净的楼房、松树和俄文大字,我们到了4楼东干学部(现在改叫回族研究所),见了伊玛佐夫院士、所长(回族),他抱着我贴脸儿表示欢迎,这是苏联的风俗。然后他召开全所大会,有11位研究人员,5位副教授级,1位教授级(伊玛佐夫本人)。伊玛佐夫是所长,主持会议,优素波夫教授介绍了我,我和伊玛佐夫分别介绍了吉国科学院东干学部和中国北方民族大学的北方语言研究院,初步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共同做中亚回族的口头翻译和东干语与宁夏回族话的对比研究。

上午,伊玛佐夫在所里设便宴(不喝酒),这也是讲究的回族的饮食习惯。还是抓饭、馕和小菜、点心,招待我和优教授(是优素波夫教授,以下简称优教授)。饭后我们继续开讨论会,伊玛佐夫院士给了我两本用俄文和东干文写的书,一会儿伊院士伊玛佐夫的俄罗斯朋友以及他的大学同学和吉国农场部部长(因钱少,现在农业公司工作了)来了,我发现俄罗斯朋友说的俄语和伊玛佐夫、优素波夫教授说的俄语一样,看来在吉国学俄语是个好条件,也会比莫斯科学费便宜。

我和优教授又驱车回他的《回族》杂志社。路上路过楚河大街,优教授向我介绍这所大街,先是沙皇时期的名字,后改为斯大林大街、“二十大”大街,列宁大街,楚河大街等,是苏联政治跟风的历史见证。到杂志社稍休息后,记他哥哥王福音的东干语发音,发现了东干语与宁夏回族话的不少区别和相似之处。看来我要研究这两处方言的对比。东干语是清朝陕甘宁方言的活化石,通过这两个坐标可看出汉语西北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会儿优教授又请来了吉国回族协会玉素甫会长,他是吉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开了全国食品公司,是总经理。他与优教授一起商量我未来几天到外地考察的安排,他作为回族不能听懂我的汉语普通话,因为他没去过中国。我用不太地道的东干语跟他说话,他反倒能听懂。他学农业,过去常去农村,和吉尔吉斯人用吉尔吉斯语打交道多,他的俄语和吉尔吉斯语都好。

我和他俩加优教授弟弟王福音一起在《回族》杂志社共进晚餐,也是抓饭、馕、点心、黄瓜、胡萝卜小菜等,边说边谈。吉国回族人不太重视大吃大喝,重视的倒是吃饭时的健谈。这些中亚回族的名人不管是大官还是家境贫寒的平民,抑或是大学教师都很平等。谈话时没有像中国汉族那样有按官本位排序的拘束。我得知玉素甫作为回族协会主席,领导2400会员5年开一次大会,三个月开一次小会,也有花儿节目等,在中亚热心传播、凝聚、保护回族文化,他交的会费也最多,我用俄语说了kidaisibasibatibie,意思是“中国感谢你”,他们几个人都很高兴地笑起来。

饭后玉素甫主席先走,我和王福音又谈了一下,他将1962年“伊塔事件”有两天向苏联老大哥方向自由地移民,他们也移过来,后来一点点来到这。本来他们是新疆伊犁人,看来大半移民是一种常发现象,人确实是可以随遇而安的。现在他们成了前苏联和吉尔吉斯国的公民了,但也是华人,他们对中国很热爱,但他们在吉国也习惯了,人是极有适应力的。玉素甫主席说我看起来很年轻,优教授说我的俄语学得快。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无私奉献的境外回族文化的品质。中国宁夏作为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应该像土耳其、德国、韩国免费支持吉国侨民一样,支持一点儿回族协会,比如派10个回族留学生到北方民族大学去学习一年,这也是北方民族大学抓住机遇为回族服务,争取社会效益的一种责任感,也是一次有所作为的好机会。

2007年3月2日星期五

一早在优素波夫家吃饭,把我写的《东方文化与东亚民族》一书和烟给他。他夫人给我们做饭,但不和我们同吃。送饭也客客气气的,这有一点儿是前苏联的习惯,但大半是中亚回族的传统习惯(因为他夫人也是回族)。电池用得太费了,早上照相机里电池没电,我们驱车到人文大学。好不容易在人文大学旁的大商店找到了卖处,但卖主又没来,这时已9点15分。我们到别处买上了。

到学校主楼里,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主楼四层的汉学系会议室,有温家宝总理为人文大学的题词,我为大学近200名师生作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及其原因》的学术报告。汉学系刘伟刚主任用俄语详细介绍我的简历,优素波夫教授用俄语点评。我在演讲时也时用几句俄语,使大家听了觉得很高兴,并且会心地笑起来。比如veqihalshao(很好)等。讲座时,我用清晰而语速较慢的汉语普通话,稍微难一点的就板书,比如“韬光养晦”我不但写在用碳素笔写字的白黑板上,还标上汉语拼音。我讲了中国从1979年至今28年来许多位居世界第二的成果,并重点讲了能取得这些成果的6大原因,最后谈中吉人民是友好邻邦而且有李白出生地的纽带,有中亚最多的中国回族在这里等因素,又展望中吉友谊的美好前景,特别是鼓励师生们学好用好汉语,到北京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汉语留学的希望,中间不断有掌声,许多师生站着听完了我的讲座,有个叫索利亚的吉尔吉斯族女同学提问题:“女人提不提赚钱的问题?”“即女人需不需要工作?”我回答:“富人妻子不用工作,不富就不行。”还有的老师提问,其实是对我的讲座表示感谢。讲座后优素波夫教授说;“听你的讲座真舒服,又是标准的普通话,又有兴趣,同学们不但不走,而且聚精会神,其实我也是老师,他们平时不是这样的。经常是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就干别的。”他还说,我讲的计划经济只是几个领导人动脑子,市场经济要几千万人,几亿人,十几亿人动脑子发展经济。对他这个在中国人民大学访问过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教授很有启发。

讲座后到刘主任办公室,刘主任也说:“师生们已来反映了,讲得很好,希望你再来。”

刘主任马上去大学旁的饭店安排午宴,因为第一副校长爱杰尔邵夫(校长出差了)要宴请我。

讲座结束后,我又应邀为优素波夫教授的班上十几名学生讲了15分钟课,其实是对话交流,一位女同学马上要到西安去留学,她才20岁半,她非常不愿说自己是21岁,她觉得18岁好,她说在吉尔吉斯,女人多,男人少,找好的男人难。优素波夫教授风趣地说:“在全世界哪里找好的男人都难。”课后同学们纷纷要我的Email,他们把E发成[e],我写快了拉丁字母,他们要我写慢点,看来真的要和我联系。在讲座时一个名字叫贵丽的女青年教师正在广州大学进修汉语,还留给了我她在中国的手机号码,吉国的吉尔吉斯族女大学生个子较高,而且身材好,比在新疆柯尔克孜州的柯族女青年普遍要漂亮,也可能他们生活好,还是前苏联影响的,有修养。

然后优素波夫教授和我一起到第一副校长办公室,与爱杰尔邵夫校长一起走向校园外一两公里处,在校门口,我和校长合了影。这两天吉国大雪寒流。雪后晴天,阳光灿烂,也在化雪。我们三个边走边谈,校长1.9米身高,他用俄语很健谈,虽然他们不用英语,只用俄语,优素波夫翻译,我也能听懂些,校长回答“是”时,用俄语发音“答、答、答”,好像机关枪子弹出去一样。校长说俄语时直接面对我热情地说,就像我全懂俄语一样。他们有苏联时的大国风范,但那已是昔日的事情了,但我们的交谈仍然互相感到很亲切。他说他夫人比他矮,只到他肩头下边,他比划了一下,但他的儿子却两米,因此爱运动。优素波夫也说他夫人比他矮不少,他说:“女人嘛,就应比男人矮!”

同类推荐
  •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为什么以瘦为美的日本社会崇尚肥胖丰盈的相扑运动?招财猫传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日本男子成年祭的鲤鱼旗有着什么寓意?味噌汤究竟有多么美味?诡异叵测日本忍术只是虚幻传奇还是真实存在?国内通俗日本史第一人樱雪丸融合留学日本多年体验和对日本历史的研究,以风趣幽默的分割、调侃辛辣的笔触,深入剖析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趣闻逸事,为您还原一个鲜活、独特的扶桑国原貌,向您展示一段华丽、绚烂的东洋岛小调。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热门推荐
  • 诸天超级红包群

    诸天超级红包群

    叮!萧炎入群。叮!东方月初入群。叮!唐三入群。叮!太上老君入群。………林宇被人打死穿越到修真平行世界,更是被雷劈后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红包群,他还是群主!从此他林宇在修真世界里装逼,坑红包。
  • 混血种们

    混血种们

    从废材学生到废柴学生,路小白似乎从没有改变。从差生到差生,其实改变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所谓命运,生来就是被打破与重建的!所谓强者,就是一次次的自我超越!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只是如果你不踩在命运的头上,命运就会加倍蹂躏你!这是一个抗争的故事。
  •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此书堪称轰动全球时尚界的爆炸性传记。美国著名记者、前外交官哈尔·沃恩的这本兼有悬疑小说和战争纪实风格的传记,首次完整披露加布丽埃勒?可可?香奈儿充当纳粹间谍的真实经历,完整呈现了香奈儿这段曾被有意遮蔽的时光,从纳粹占领法国,直到二战后初期1940-1944年间,香奈儿在被占领的巴黎与希特勒手下高官“合作”的真相。她相恋数十年的德国情人汉斯?京特?冯?丁克拉格男爵并非如之前的大多数香奈儿传记所言,只是一位“花花公子”,而是一个资深的德国军事间谍,他在地中海沿岸及巴黎组建了间谍网络,直接向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纳粹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汇报。
  • 我的宝典很特殊

    我的宝典很特殊

    一个奇异世界,一种神奇宝典,可构建万物,改造身躯,穿越到这个异世界的陆阳,比别人多了一本宝典,外加一个外挂,从此开启彪悍的人生。别人构建了兵器,陆阳造了意大利跑!别人构建了铠甲,陆阳造了一架高达!别人有三只手,陆阳有三头六臂!…………
  • 她的萧先生

    她的萧先生

    传闻,萧氏集团总裁萧衍禁欲,不近女色,手段阴辣,却有一个活在传说里的未婚妻。陆氏集团的大小姐陆清漫才智过人,打架更不在话下,却没人知晓她的真面目。某天,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在同一天注册微博并发布第一条:早安,我的萧先生@萧衍V早安,我的萧太太@陆清漫V那一天后,所有媒体粉丝都知道了这对新晋国民夫妻。【1V1】嚣张吊炸天精神科医生X毒舌腹黑总裁(欢乐宠文,轻微玄幻风)
  • 旅途之险

    旅途之险

    一位鬼女王的孩子为了救母亲,便踏上奇幻之旅……
  • 病从脾胃生

    病从脾胃生

    本书内容包括:脾胃胜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制方、用药宜禁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气运衰旺图说等。
  • 美漫之冰龙王崛起

    美漫之冰龙王崛起

    欢迎来到青铜城,这座城市繁荣和阴暗并存,危机与和平交织。看我们的主角郑文如何觉醒,成为最强超级英雄!本文完全原创。
  • 静待春来暖孤芳

    静待春来暖孤芳

    杨一一,一个寒门的追梦女孩。为了能够和朋友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破产的她毅然设计睡了S城首富并讹来一大笔钱。然而老天爷在这场设计中,不仅让她失了身,还抛给她两个球。怀孕的她不得不休学出国避风头。五年后,她作为某跨国公司幕后总负责人回国,查清破产真相,打小三,踩渣男,护闺蜜,养萌娃,带着两个拖油瓶。所到之处依旧桃花朵朵开。直到某男出现,掐掉所有烂桃花,只剩他一枝独秀。“夜总,我们不熟。”“生两个了还不熟,那我们再去生两个,慢慢熟络。”绝对宠文,不甜不要钱ヽ(≧Д≦)ノ
  • 斯莱特林的自我修养

    斯莱特林的自我修养

    我叫娜塔莉·斯莱特林,萨查拉·斯莱特林的后人。十一岁那年,我收到了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神秘人卷土重来,用血雨腥风打破了我所固守的安逸。野心和欲望在心底疯狂生长,编织出名为爱情的谎言,这是真实还是虚幻,或者虚幻中混着真实,真实中混着虚幻。可能连说谎者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谎言”……神秘人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我究竟是……忘了什么重要的东西……食用须知(重点敲黑板):本作品比较考究原著,日期课程等按原著进行。本作品并不是什么轻松打怪类型的,男主暂定。女主的性格比较斯莱特林,毕竟从小被灌输的教育是纯血至上,但是骨子里又有格兰芬多的冒险精神,充满野心却又善良,勇敢却不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