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2100000058

第58章 两场麦子一场打

过去,婚姻的“合法性”不是以领取结婚证,而是以举办婚礼为准。农村虽然计划生育抓得紧,但是对达不到法定年龄不许结婚的要求并不严。结婚一般都是先举办婚礼,后领取结婚证,根本没人事先去登记。很多是等到孩子生下来,“生米煮成熟饭”,需要替孩子申报户口的时候才去补办结婚证。“两场麦子一场打”。大人的结婚证,孩子的户口一块儿办。这样的事在农村不稀奇,村组干部管也管不齐心。只要不超生,村组干部睁一只眼,闲一只眼。不过,你要是超生的话,那就别怪村组干部们“六亲不认”了。罚款交钱,没钱?对不起,扒你的粮食,捉你的牲口,抬你的家具!如果加起来还不够数,那就上你的屋,揭你的瓦,拆你的梁!总之,你要干部的命,干部就先送你的命。

春生就是在女儿出生后才领结婚证的。

===============

87年底,春生从武汉办事处回家过年。

春生回到家,女儿已经满月。这有点出乎春生的预料。妻子的预产期应该是在腊月底,可是女儿冬月十三就出生了,实际怀孕只有七个多月,应该属早产。

女儿的出生让春生的母亲大失所望。因为之前春生的母亲一直坚持认为,儿媳妇怀的一定是个“孙子”!——农村人重男轻女正常,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不仅是春生的母亲非常失望,妻子的娘家人比春生母亲还要失望。妻子生养的时候,在乡镇卫生院产房外的妻子的母亲、姐姐和妹妹们得知“呱呱”落地的是个“丫头”,她们集体抱头痛哭,十分失望与伤心!

特别是春生的老丈母娘,妻子的母亲,老丈母娘她自己一连生了四个女儿(直到前夫去世,改嫁后才如愿以偿生了个“老”儿子),老丈母娘的大女儿,也就是春生招婿的大姨子又连生了两个女儿,现在自己的二女儿又生的是女儿!走路还有走错的呢,为什么自己和女儿们命都这么不好?

女儿满月的时候,春生的母亲和老丈母娘,两个人居然为生儿生女到底是儿子儿媳,还是女儿女婿的责任发生争论。

春生为女儿做满月的这天晚上,亲朋好友们散去后,春生的母亲和老丈母娘睡在同一张床上,她们就以上“话题”共同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讨”,并引发争执。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生命(生育)科学命题,科学家尚未有定论,但春生的母亲和老丈母娘“无师自通”,在激烈的争辩后,却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她们各自为自己的儿子女儿“推卸责任”,她们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两个人不分胜负,打了个平手。

总之,春生的母亲和老丈母娘她们重男轻女,都不喜欢“丫头”。

女儿的降临,并不受她们欢迎。

可怜的女儿!

===============

春生回到家,抱起粉团似的女儿,心中百感交激,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只说了声:“苦命的女儿!”就无语凝噎。

自从和春生发生关系后,妻子身上的月经再没有来,妻子就意识到自己“有了”,心中十分害怕,服过大量的避孕药。后来有了妊娠反应,妻子蹦跳捶打,用裤带勒自己的腹部,百般折磨,手段用尽,企图使腹中的胎儿堕落,可是顽强的小生命就是不肯下来。

女儿的生命力竟是如些坚强!

女儿给春生带来巨大的安慰与快乐,但婚姻却给春生带来无尽的烦恼。

===============

88年不知不觉来到。

88年留在春生记忆中最深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女儿的出生,一件是买不到食糖。

妻子刚生产,不能没有食糖。

食糖紧张,实际上是由发生在那一年的抢购风潮引起的。抢购风潮表面上看,好像是由物价上涨引起的,实际上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原有的价格体系已经不适用,而新的市场经济价格尚未建立,必然会产生混乱。可以说,抢购风潮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的“副产品”,而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以及“官倒”腐败,都是这场风潮的推手。同时,老百姓的恐慌心理——长期物质匮乏带来的“后遗症”也是一大因素。

抢购风潮主要发生在像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一线大城市,88年春节在春生的家乡也产生不小波动。具体表现在部分副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买不到,食糖尤其紧张。

春生回家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写信向表弟志新求援。春生的表弟很快从皖南邮寄来一大包高价食糖,这才解了春生的燃眉之急。

===============

天公不作美。

88年春节,春生第一次陪妻子回娘家拜年,就遇上持续的阴雨天。

年前就下起了雨,大年初一春生窝在家里一整天没有出门。往年大年初一春生都要去给两个叔叔拜年。今年第一次没去。

初二一大早起来,雨还没有停的意思。吃过早饭,春生的母亲对坐立不安,在门口转来转去的春生说:“你们划船去拜年吧。”

只好这样了。于是,春生拿桨上船,妻子收拾东西,春生的母亲和妹妹们都来帮助,一齐把睡着女儿的摇床抬上船,用雨衣遮好。

冒着斜风细雨,划着自家的小水泥船,春生和妻子在全家人的目送下渐渐远去。这种小水泥船在春生他们家乡几乎家家都有。春生很小的时候就会划船,那时候水乡的孩子没有不会撑船划船的。只不过这几年春生一直没划,已经生疏了,划起来吃力,也划不快。

斜风细雨打在春生的眼镜上,很快模糊了视线,看不清前方的水面。春生摘下眼镜,才勉强能看清。好在下雨天,又是过年,除了偶尔出现的一两只接新娘的“轿船”,河道里很少有别的船只在行走。

雨点虽然细小,但很密集,加着小船顶风而行,冷雨打在春生脸上针刺一样疼痛,非常难受。不到半个小时,春生的脸就麻木了。

到妻子娘家,骑自行车大约要一个小时,划船则慢得多,至少要三四个小时。长这么大,春生第一次划这么远的水路,又是顶风,非常吃力,船离家行了没有多远,春生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没有力气,划不动了。

妻子本来在照看孩子,春生笨手笨脚划船的样子早已让她不耐烦,现在又见春生划船越来越吃力,动作越来越慢,于是性情急躁的妻子便上前来替换春生。

妻子划船娴熟,动作轻巧灵活,不像春生那么笨拙,小船也非常“听话”,快速地向前行驶。简直是“四两拨千斤”。

春生自愧弗如。春生费那么大的死劲,小船也不肯向前。

由此可见,春生的妻子心灵手巧,会做事。同时,还可以想象,春生的妻子“苦桃子”出身,从小就做事,一定吃过很多苦。而春生呢,从学校出来一直在外面“鬼混”,没有干过几天农活,没有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接受过再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所以没有基本功(膀子上没有耐力、长劲)。尤其是这两年在电机厂跑外勤,把人变“废掉”了。春生虽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一天一天在改变,本质上春生早已不像农民,无论是外表和内心。春生已经渐渐地不是原来的自己,也渐渐地迷失了方向。

划船拜年,春生实际上只划了一小半路程,妻子反而划了一大半。等春生夫妻俩赶到妻子的继父家,己经是下午,继父家早己吃过午饭。

这一次划船拜年在春生的记忆里非常深刻。之前,春生是非常喜欢划船的,不仅在家里划,有时出差也和同事朋友去城市公园里划,觉得既好玩又浪漫。但从这一次划船拜年之后,春生再也不想划船。以后去拜年,春生一律骑车,哪怕“下锥子”,即使步行,春生也不会再划船。

===============

第一站到妻子的继父家,第二站到她姐姐家,接着走马灯一样,分别要给妻子的三个叔叔拜年。

虽然春生和妻子的婚姻不算幸福圆满,但他们的婚姻影响并改变了妻子娘家的家庭关系。原来妻子的继父和她的姐姐以及三个叔叔的关系非常糟糕,平时根本没有往来。是春生和妻子的婚姻改善了他们的关系,使他们重新走到一起,原来闹僵的关系逐渐缓和,重归于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们要感谢春生和妻子的这段婚姻,尤其是妻子的母亲和姐姐。

当初,春生的妻子十一岁尚未完全懂人事的姐姐,或许受奶奶和叔叔们的影响,反对自己的母亲改嫁,曾经用砖头砸过母亲的头。但是妻子的母亲,最终还是狠心地抛开大女儿二女儿改嫁了。妻子和她姐姐从此孤苦伶仃,沦为孤儿,姐妹俩相依为命。

妻子的奶奶和叔叔们自然也坚决反对,极力地阻止妻子的母亲改嫁。春生曾经听说,妻子的母亲为了达到改嫁的目,曾经“诬蔑”自己的大叔子和自己有染,想自己的“心思”,企图长期“霸占”自己……

===============

妻子的叔叔们对春生非常热情。每年春节,几个叔叔每家都要分别招待春生和妻子一天,他们真把春生和妻子当亲女婿亲闺女待!按照春生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不管是新女婿,还是老女婿,早上早茶一律是“荷包蛋”,中午晚上两顿酒。

春生妻子的三个叔叔为人豪爽,热情好客,而且都非常能喝酒。他们当时的年纪依次分别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正是人生的盛年,也是“能喝”“当喝”之年。

妻子的叔叔们当然也知道春生“能喝”。春生第一次在妻子家“显露酒量”,是在结婚成亲接新娘当天,在女方欢迎新郎的午宴上,那天中牛,春生在酒桌上一口气连喝两大茶杯白酒,把酒桌上的“桌长”和专门请来陪新郎酒的“酒海”怔住了,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敢再为难男方所有接亲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春生居然“脸不变色”,携扶新娘上船步履平稳。一众亲友,无不佩服至极。

春生一喝惊人,一喝成名,亲朋好友们都知道“某某人家的女婿真能喝”。

每顿都是妻子的三个叔叔一起陪,春生自然盛情难却,甚至有些受宠若惊。恭敬不如从命。为了让妻子的叔叔们高兴,在每一个叔叔家,春生都放开酒量喝。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俗语又云:“酒逢量饮,酒逢畅饮。”春生和妻子的叔叔们酒量半斤八量,相差无几,常常都喝得酩酊大醉,十分尽兴。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内心话,春生情愿和妻子的三个叔叔们喝得天昏地暗,也不愿意呆在妻子的继父家。一是妻子的继父不能喝酒,二是他的性格、脾气有点古怪,春生与他合不来,且妻子的继父为人小气,待客也比较冷淡,明显没有妻子的三个叔叔热情豪爽。春生是个敏感傲气的人,有时候妻子的母亲(老丈母娘)怎么留也留不住他。

春生曾经多次想过这个问题。也许是他们平时缺少沟通,抑或是他们没有天然的亲情纽带联系吧。

春生甚至觉得,如果自己的嫡亲岳父,妻子的父亲在世,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像后来那么糟糕。

春生内心常常为没有见过嫡亲岳父一面而深感遗憾。

===============

如此喝酒,如同车轮大战一般,三四天喝下来,一直喝到初七初八,春生结束拜年之旅,匆匆赶回家,赴表弟志新之约。

春生和表弟志新都能喝酒。但能喝酒和会喝酒不是一回事。能喝酒的人不一定会喝酒,会喝酒的人不一定要能喝酒。所谓“会喝酒”是指会劝人喝酒,会耍心眼耍小聪明,会专打“酒官司”的人。春生虽然能喝酒,但不属于会喝酒的人,也不喜欢和耍心眼,专打“酒官司”的人喝酒。

表弟志新在家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春生和表弟志新“酒品”差不多,他们“气味相投”,都属于喝酒“爽气痛快”的人。他们用大碗喝酒,大呼小叫说着酒说。话越来越多,酒也越喝越多,很快两瓶酒下肚。

忽然,春生身子一歪,脸和头慢慢地从板凳上缩到方桌肚子下面去,顿时不见身影。

表弟志新走上前来,见春生倒在桌肚下面的地上,一声不响,紧闭双眼。

春生酒精中毒,不省人事。原来,春生接连喝了五六天酒,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酒毒大爆发。

表弟志新的酒也有些多,但他依然艰难地把春生扶到床上。

何以解忧,何以解愁?唯有杜康。

一醉解千愁。从这时候起,春生开始嗜酒酗酒,经常喝得烂醉如泥……

延伸阅读:

发生在1988年的抢购风潮

1988年新春伊始,各种涨价的小道消息在坊间流传,各地商品的价格在悄悄地陆续上扬,民众的心理也开始发生波动。3月份,国家即将对一些主要农副产品零售价格进行调整的消息传出,部分地区的民众(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出于对涨价的担忧,开始抢购商品,从而刮起1988年的第一波抢购风潮。国营商场的肉、蛋、糖等副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上海在数日之内,商场里的食盐、食油、肥皂等日用消费品即告售罄。连火柴也不例外。

5月份,国家决定放开四种主要副食品的零售价格,果然证实了此前坊间的流言,民众的神经再次被触动,抢购之风又起。与第一次抢购风潮不同的是,这一次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随着抢购风而直线飙升。四种主要副食品之外的各种商品也大都乘机涨价,政府的红头文件完全失去了效力。

7月28日,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放开市场价格。当天起,全国各大城市就出现了抢购名烟名酒的风潮。北京、上海、天津的商店在开门的几个小时内,库存的烟酒被抢购一空。

8月初,有小道消息盛传,从9月1日起,各种商品将全面涨价。抢购风潮又起。8月19日清晨,中心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就出现抢购狂潮。

这一次抢购风潮波及面非常广,抢购风不仅发生在大城市,而且迅速席卷全国中小城市和部分乡村地区。

突如其来的全国性抢购风潮,加上脱笼而出的通货膨胀之虎,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严峻的形势不仅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也导致了广大民众的严重不安,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广大民众对改革的信心。如何应对这一复杂而又危险的局面,成为摆在中央决策层面前的头等大事。

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的汇报后指出:“现在的局面看起来好像很乱,出现了这种那样的问题,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需要进行调整,这是不可少的。”“我们要定一个方针,就是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不仅是价格一个方面的改革,而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改革。只有多方面的、综合的改革,才能为价格改革创造条件。当然,真正建立秩序,不理顺价格不行。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我们准备用若干年时间把价格初步理顺,最终达到面向世界市场。”四天之后,他又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目前胆子已经够大了,所以步子要稳一些。”“今后要控制总需求的增长,要控制发展速度,要治理通货膨胀。”

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的这些讲话无疑具有指导方针的意味。

会议确定:治理整顿最迫切的任务是确保1989年物价上涨的幅度明显低于1988年,并把这一点作为1989年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会议虽然原则上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但不再急于马上推,而是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较长的时间内,根据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妥地加以组织实施:

第一,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会议要求: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规模压缩500亿元;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坚决压缩社会集团购物力;稳定金融,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办好保值储蓄,开辟多种渠道吸收社会游资,引导购买力分流;克服经济过热现象,把1989年全国工业增长速度降到10%甚至更低。与此同时,要改善和增加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产品、轻纺产品、其他生活必需品以及紧俏产品的生产。国内短缺的原材料和必需品要减少出口,从而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特别是要解决好粮食和“菜篮子”问题。

第二,整顿经济秩序,重点整顿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出现的种种混乱现象。一是坚决刹住乱涨价风。二是整顿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官商分开,惩治“官倒”。三是尽快确立重要产品的流通秩序。对流通秩序混乱的重要产品,尤其是紧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有的要实行专营,有的只准在国家统一市场上交易。四是加强宏观监督体系。五是制止各方面对企业的乱摊派。

以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治理整顿工作全面展开。围绕“治理整顿”这一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个个决策接连出台:

10月初,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的通知。

10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

10月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从严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决定。

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全面彻底清查楼堂馆所的通知。

10月下旬,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决定。

据统计,从十三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底,**中央、国务院接连发出四十个条例、决定、通知,治理整顿经济秩序,人称“四十道金牌”。

到1990年,治理整顿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1992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宣布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标志着经济困难时期已经渡过,进行价格体系全面改革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摘自《共和国历史的细节》,有改动。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颖)

同类推荐
  • 散入流年里的悸动

    散入流年里的悸动

    我站在你的影子里,是你教会了我天黑。我想:我的一生,再也不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感情。张开双臂那一刻,你的拥抱却擦肩而过。时光易老,流年易散,在心里描摹了千万遍的模样终究是模糊了。
  • 承欢膝下

    承欢膝下

    她李承欢如论如何都没想到,她会遇见那个玷污她贞洁,害得她怀孕被赶出家门,过得如此落魄生活的男人,隋锦年。她不吵不闹,却还是被他找到了,并且带回了家。他到底是个怎样的男人,黑道背景,公司总裁,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可是却从戴安的出现打破了,隋锦年名义上的母亲,却是相处了多年的情人。戴安说她像极了她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这样一个复杂莫名其妙的关系处境,让她如何是好?她又想起来,过去的场景。所有的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来思考问题的,任何男人都是一样。她李承欢怎么可以轻易的相信别人?生如夏花,似你薄裳,入目三分,笑我肮脏。
  • 花开了你也不回来了

    花开了你也不回来了

    现在,会在空闲时想起当年那个,傻傻的自己。于是就笑着笑着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都过了这么久了还会想起现在,会在空闲时想起当年那个,傻傻的自己。于是就笑着笑着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都过了这么久了还会想起他。整整五年了,却还是忘不了他,原以为会很快的忘了这个人的存在,原来只是自己以为,只是以为。没想到他已成烙印,已成习惯,习惯哪儿有那么好改,烙印怎么会那么容易消失……他。整整五年了,却还是忘不了他,原以为会很快的忘了这个人的存在,原来只是自己以为,只是以为。没想到他已成烙印,已成习惯,习惯哪儿有那么好改,烙印怎么会那么容易消失……
  • 一纸契约:误惹撒旦总裁

    一纸契约:误惹撒旦总裁

    为救父亲,她与魔鬼交易,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女人,他如恶魔般夜夜不休,我怀孕了,女子温和的声音传来。孩子打掉。你难道忘了我跟你说过的话么。
  • 腹黑总裁:老婆太霸气

    腹黑总裁:老婆太霸气

    脸蛋够美,身材够瞧,脾气够烂,嘴巴够坏,萧祈在X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女版“道明寺”的存在。她以为她可以和她的“大乖”相守一生,她以为她们X大学“四大天后”可以逍遥一世,可没想到一切的天塌地陷竟来的这么快。跌入谷底的自己对这个腹黑总裁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情人?属下?学生?后辈?——不管了!总裁什么的洗干净了乖乖给老娘上床躺好!老娘混得到学位,拼的了爹,下得了厨房,上的了床!管你什么总裁、裁总,腹黑、腹白的,老娘不怕!
热门推荐
  •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她是和亲的公主,却被皇帝转送给残疾王爷,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笑话。敢当面骂她?撩起袖子打得你满地找牙!敢背后暗算?趁你洗澡之时拆了你家房子,叫你以后再没脸见人。敢雇凶杀她?实在对不起,不怕流氓会武功,就怕流氓懂技术,现代的防暴技术用到古代,杀手只有求爷爷告奶奶的份。王府上下,很快就被她收得服服帖帖。该杀的杀,该打出王府的打出王府。中间顺便把王爷夫君也给修理了,治好了王爷的残疾。皇帝要砍她脑袋,王爷相公揭竿而起,为她谋权篡位,册封她为皇后,六宫独宠。被牵扯通敌叛国,一道圣旨,贬入冷宫。可人人都道:冷宫里住着个最受宠的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是游戏大佬

    我真是游戏大佬

    我叫李牧,现在慌得不行。因为沙雕系统居然带着我和一款网游同时穿越了,可是网游刚刚融入异界成功,系统竟然就丢下我跑路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呀!没有办法,只能靠着我游戏大佬的身份,一步步走向超神了。
  • 我在天庭开银行

    我在天庭开银行

    @开创都市金融系统流第一书!@@美食能赚钱?唱歌能赚钱??@@种田能赚钱?抢红包能赚钱?@@大哥你别闹了!!!!!!!@@还是来看看这篇赚钱爽文吧!@立哥,在凡间是一银行行长,由于一场车祸上了天庭当起了天庭银行的行长,有了孙悟空当保安,筹集股份,寻找获得高级金融机器,历经万难四处搜集金融产品图纸,进而设计出金融产品,升级金融机器系统,努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创造出了自己的金融品牌,同时招聘员工,开设支行,稳固市场地位,大战统治三界金融的地府银行,且看他是如何在三界金融界一步一步艰苦创业,直到最后呼风唤雨的吧。
  • 炮子谣

    炮子谣

    英雄自古多出草莽,谁言村炮不能为王?乡村青年陈炮在进城寻亲的途中,误打误撞遇上了魔界封印裂缝,不仅获得了恶魔附身的力量,更是扛起了拯救天下苍生的重担。面对力量的诱惑,他能否坚持自己的底线?在感情与责任之间,他又该做出何种抉择?他又如何从一个平凡之人站上世界之巅?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且看陈炮如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故事,尽在《陈大炮传奇!》(陈炮:“咳咳,作者君,这名字太村炮了,改一下吧!”作者:“(⊙o⊙)…,那好吧!”)有关陈炮的传奇故事,一切尽在《炮子谣》!PS:目前正在考试,两天一更了,尽力而为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末世的悠闲生活

    我在末世的悠闲生活

    丧尸病毒蔓延全球,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但是任何病毒都不会感染所有人类,丧尸病毒虽然传播力极强,感染率极高,却仍有人天生免疫。翟南就是天生免疫丧尸病毒的人。且看翟南在末世之中如何悠闲生活。
  • 破镜花

    破镜花

    世人多为名利,名留千古,利图当世。少有人淡薄,有本事的没本事的,都要争个名,争个利。正是那:“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王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和叶的约定

    风和叶的约定

    讲述急性白血病患者易茹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李婷婷的互相与命运抗场的治愈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