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88

第88章

四种道义出阿含经。毗昙成实具广分别。名字是何。一苦难行道。二苦易行道。三乐难行道。四乐易行道。此之四种论释不同。依如毗昙人有利钝。定有根本方便之别。以人依定故分四种。是义云何。如彼中释。利根之人所行名易。易成就故。钝根之人所行名难。难成就故。定中四禅是其根本。根本具支。作用自在名为乐道。未来中间是其方便。方便定中支因不具。用不自在名为苦道。钝人依于方便之定名苦难行。利人依于方便之定名苦易行。钝人依于四根本禅名乐难行。利人依于四根本禅名乐易行。成实法中难易如上。苦乐约就定慧以说。彼宗之中定名为苦。于照用中不自在故。慧名为乐。于照用中得自在故。钝人得定名苦难行。利人得定名苦易行。钝人得慧名乐难行。利人得慧名乐易行。四道如是。

四种善法义(第二四法品)

四种善法者。一是退分。二是住分。三胜进分。成实论中名为增分。四决定分。成实论中名为达分。依如成实此四通摄一切善法。如彼论释。离于禅定修施戒等名为退分。修习诸禅名为住分。见道已前起闻思修名为增分。见谛已上无漏圣道名为达分。毗昙法中此四唯就净禅以说。释有两义。一义释云。下品净定喜为下地烦恼所败。以可退故名为退分。非是已退。中品净定坚守自地。不为下地烦恼所退名为住分。上品净定微能厌伏自地之过。起求上定名胜进分。上上净定能学观法苦无常等。出生圣道名决定分。第二义者。下品净定喜为自地烦恼所陵名为退分。如彼欲界下品善心喜为欲界恶心所杂。彼亦如是。此退分禅虽为自地烦恼所杂而不失定。因地法故。中品净定坚守善心。不为自地烦恼所杂名为住分。上品净定能呵自地烦恼之过深心厌背名胜进分。上上净定能生圣道名决定分。问曰。此四局在净定。散善亦有。释言。亦有。如欲界中下品散善多为欲界不善所杂即名退分。坚守善心不为恶杂即是住分。渐习散善令转精纯名胜进分。求出世心起闻思慧修诸善行。远生圣道名决定分。四善如是。

四种味义(第二法聚品第一)

四种味者。如涅槃说。成实论中亦具分别。地持说为四无罪乐。神耳道法名之为味。以善适心名无罪乐。乐味名别其义不殊。名字是何。一出家味。二离欲味。三寂灭味。四者道味成实论中名正智味。信家非家出家学道解脱种种在家之难。受离欲戒得戒爱味名出家味。地持说此为出家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行名离欲味。地持说此为远离乐。二禅已上乃至灭定觉观喜乐色想等灭名寂灭味。地持说此为寂灭乐。无漏圣道永断烦恼名为道味。道是正智。故成实中名正智味。地持说此为菩提乐。四中初一是其戒学。中二定学。后一慧学。四味如是。

四德处义三门分别(辨相一 约对四家会名分别二 就位分别三)

第一辨相。四德处义如成实说。德成分齐名为德处。处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慧德处。二实德处。三舍德处。四寂灭德处。如论中释闻法生慧名慧德处。依前慧故见真谛空名实德处。实犹谛也。此亦是慧。为别前门从境立称。故名实处。见谛空故舍离烦恼名舍德处。前实德处亦舍烦恼。此舍德处亦见谛实。为别前门隐显异名。舍烦恼故心得寂灭名寂灭德处。以离烦恼苦心灭故。论释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四家会名分别。此四德处十地论中名为四家。圣所依处名之为家。家与德处眼目之异。名字是何。一般若家。犹前第一慧德处也。二者谛家。犹前第二实德处也。三舍烦恼家。犹前第三舍德处也。四苦清净家。犹前第四寂灭德处。名虽变改其义不殊(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就位分别。此四行实并通上下。于中分别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初慧德处。在见道前。以见道前依于闻法起闻思修故。说慧亦即名为般若家也。实德处者。在见道中。以见道中初见谛理从境立称。故名实处。亦名谛家。舍德处者。在修道中。重缘谛理正能断除贪嗔等过名舍德处。亦即名为舍烦恼家。寂灭处者。在无学道。无学圣智永尽生死。故云寂灭。亦即名为苦清净家。大小齐然。四德处义略之云尔。

四种求知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对妄显治二)

第一辨相。四种求知出地持论。始观推寻谓之为求。终成悟实名如实知。求知不同。一门说四。言四求者。如论中说。一随名求。二随事求。三自性施设求。四差别施设求。四中前二名事别观。后二合观。故彼论言。彼名与事若离相观若合相观。别为名事。合为自性差别施设。言名求者。菩萨随彼名字分齐观以求实。故曰名求。言事求者。随色等事观以求实。名随事求。后二合中言施设者。依事施名依名施事。名事相施故曰施设。云何依名。施设彼事。废名求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将名摄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相立。相立由名。故曰施设。又依名字造作诸事。如依瓶名造作瓶事依车乘名造车乘事。如是一切亦是依名施设事也。此施设中有体有相。体名自性。相名差别。于彼自性施设法中观以求实名自性施设求。于差别施设法中观以求实名差别施设求。四求如是。言四知者。如论中说。一随名求如实知。二随事求如实知。三随自性施设求如实知。四随差别施设求如实知。理实通论菩萨于彼一一门中皆悉具知一切种义。随相分别第一门中但知世谛。知法名字随世立故。第二门中知第一义。离名求事事体寂灭离言说故。第三门中知一实谛。知法体性非有无故。第四门中了知缘起差别法界。以知诸义同一体性互相成故。论言。随名如实知者。随前所求诸法名字。于中正知。知彼名为事故立为想为见为于流布。若不立名无有能知色等事者。是为随名如实知矣。言随事求如实知者。随前所求色等诸事。于中正知彼事寂灭离言离言求事事常寂故。自性施设如实知者。随前所求名事体性。于中正知。知此名事体非有无犹如幻化影响梦等。是义云何。菩萨深知诸法如幻。幻化之有有非定有。非定有故无法为有。无为有故无外无别有性可得。幻化之无无非定无。非定无故说彼幻化有法为无。有为无故有外无别有性可得。还即说彼幻化有无为非有无。有无之外无别非有非无可得。还即说此非有非无以为有无。非有无外无别有无自性可得。进退推求无一别性名一实观。此理渊极。故论说为甚深义处。差别施设如实知者。随前所求差别之相。于中正知论义同一性互相集成种种差别。以知诸义同一体故。论中说之为不二观。互相集成种种别故。论中说为有色无色有性无性可见不可见等无量差别。言有色者。世谛有色。言无色者。真谛无色。言有性者。真谛有性。言无性者。世谛无性。所言可见不可见者。若对色论世谛可见。真谛叵见。若对性论真谛可见世谛叵见。知如是等无量种法名随差别如实知矣。辨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对八妄明其对治。八妄想义前烦恼中已广分别。一自性妄想。取诸法体。二差别妄想。取有诸法差别之相。三者摄受积聚妄想。取有诸法和合业用。四我妄想。于前摄受积聚法中有内有外。彼内法中取立我人。五为我所妄想。于前积聚外法之中取为我所。六念妄想。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顺情可念之事。七不念妄想。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违情不可念事。八俱相违妄想。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中容非违顺事。八妄如是。此八妄想四求四智能为对治。治有通别。通而论之八种妄想所取法中皆有名事。别求其名名随名求。别成其事名随事求。名事合观说为后二。求其体性名自性求。求其相别名差别求。通治如是。随相分别八妄想中偏对前二。前二妄中所取之法无出名事。名事别观说为前二。名事合观说为后二。自性施设观彼自性妄想所取。差别施设观彼差别妄想所取。此二是本。但破此二余六皆随。故无别治。经说破竹喻。况在斯。四求既然。四知同尔。四种求知略之然矣。

四陀罗尼七门分别(释名一 修德二 约闻思修证四义分别三 约对三昧辨其同异四 就位分别五 大小有无六 明因七)

第一释名。四陀罗尼出地持论。陀罗尼者。是中国语此翻名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持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术陀罗尼。四忍陀罗尼。教法名法。于佛教法闻持不忘名法陀罗尼。闻不忘故经中亦名闻陀罗尼。二谛名义。于诸法义总持不忘名义陀罗尼。菩萨依禅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术陀罗尼。菩萨依禅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良以咒术传益义多故偏论之。于法实相安住名忍。忍法不失名忍陀罗尼。忍行成时能入法界陀罗尼门成就法界陀罗尼德。如九地说。地持就本且说忍矣。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修得。法陀罗尼得之云何。释有六种。一由先世业因缘得。故龙树言。有人先世业因缘故受生不忘。先世何业得此闻持。或因愿力或曾修习闻持之力所以得之。二因现在神咒力得故。龙树言。或复有人因神咒力故得不忘。三因药力。有人服药便得不忘。如诸仙等。四因现在修习力得。如龙树说。先于一门所知法中一心忆念令心增长。次复于余相似法中系心专念。复于一切所闻事中专心忆念皆使不忘。是为初学。初学成就三闻能持。心根转利二闻能持。究竟成时一闻能持。成有优劣。下者于彼小法之中一闻能持。中者于彼次多法中一闻能持。上者能于广多法中一闻能持。五因禅定得。如龙树说。有人依禅得其不忘。解脱力故能于一切言说之中乃至一句亦不忘失。六因实慧深入法界陀罗尼门故能不忘。闻持如是。第二义持得亦有六。与闻持同。唯于义中修学为异。第三咒术得有三种。一以现在修习力故能为咒术。二依禅定能为咒术。三以实智深入法界咒术法门能为咒术。第四忍持得有二种。一由先世久习力得。谓诸菩萨久修力故生。便能于一切法中不取不舍。二由现在修习力得。修之云何。如地持说。精勤不惰。托处寂静身不游行。口默少言不杂种食。常一坐食少睡多觉。思量如来所说之法知非有无。以其所知类通诸法皆悉善解。修得如是(此二门竟)。

次约闻思修证分别。四中初一是其闻慧。持教法故。第二义持是其思慧。第三咒术依禅而起。摄末从本是其修慧。一切禅定修慧摄故。第四忍持是其证行。证心住理说为忍故(此三门竟)。

次对三昧辨其同异。诸行同体互相集。成缘集相摄得言是同。随相别分非无差异。异有五种。一心法分不同。三昧多用定数为体。陀罗尼门念数为主。又言是慧。二约心辨异。如龙树说。一切三昧唯心相应。诸陀罗尼或心相应。或不相应作意念持名心相应。虽起嗔等不忘所持名不相应。相应据体言不相应。辨其势力。如留化通心虽灭尽而有化用。三始终分异。如龙树说。始修之时名为三昧。久习成就名陀罗尼。其犹习欲不改之时说名为性。此亦如是。四本末分异。如龙树说。三昧是本。三昧与彼实相和合出生功德名陀罗尼。其犹瓦瓶为火烧已方堪持水。功德如是。从实相出方堪能持。五失不失异。如龙树说。三昧转身容有退失。陀罗尼者转身不失。以是增上成就行故(此四门竟)。

次就位论如地持说。法义咒术度初僧祇入净心地。所成就者必定不动最胜最妙。中间所得或因愿力。或禅定力不定不住。忍陀罗尼起在解行。成在地上。若复通论种性已上亦能起之。分如是(此五门竟)。

次明大小有无之义。通而论之小乘亦得。如阿难等闻持第一。于中别分唯在大乘。小乘中无。何故如是。如龙树言。如小家无金不足为问。声闻小人无大功德何足可怪。又彼论言。声闻但求戒定慧等出离生死不求一切诸大功德。为是不修陀罗尼门。故彼论复言。声闻之人唯求自度不欲持法授与众生。为是不修诸陀罗尼。又声闻人唯求早灭不欲久留住持佛法。为是不修陀罗尼矣。问曰。若言小乘无者经说阿难闻持第一。云何言无。释言。阿难于声闻中说有闻持。若望菩萨少故名无。如河少水名为无水。如食少盐名为无盐。所得少故名之为无。如小乘中说摩诃拘絺罗四无碍第一。如涅槃经说声闻人一向不得。此亦同彼。又阿难等虽现声闻实是菩萨故有闻持。龙树言无据实声闻。所以无过。有无如是(此六门竟)。

次辨其因。如地持说。具四功德。乃能得之。一不习爱欲。二不嫉彼胜。三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乐法乐菩萨藏及摩德勒伽。前二离过。后二摄善。就中等施无悔摄功德因。五度皆是摄功德因。就初云施。乐法是其摄智慧因。闻思修等皆是慧因。就初以举偏云乐法。四陀罗尼略之云尔。

四无量义八门分别(释名辨性一 开合制立二 次第三 三缘分别四 体用分别五 修得之义六 就处分别七 大小无量差别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蜜糖不如你甜美

    蜜糖不如你甜美

    “那个,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服务吗?”“需要。”夜司爵冷冷的看着她,薄唇微勾。他一步一步不疾不徐将她逼至墙角,极具侵略性和压迫感。“不是问我什么地方需要服务吗?做我的夜太太,以后我宠你。”
  • 双击有惊喜

    双击有惊喜

    穿越乱世,携带一部手机,点开微信,双击一下图片,图片里显示什么我就能得到什么,好特么刺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陪伴是我对你的期许

    陪伴是我对你的期许

    1.无存稿状态2.目前想法:双系统,多位面,女扮男装……后续再说3.该正文了:她,余笙,人生的前十八年命运无法选择,但剩余的人生她要自己掌握,肆意潇洒是她的本性,惩恶扬善是她的余生,虽说天网恢恢,但这不是她见过的法,她不信,有些事还是自己去做比较痛快。他,容箫,这一生太过顺利才想要寻找刺激,来到了那个地方他才明白为什么这二十多年这么顺利。4.人设:女主:前期小可怜中期奋斗小可爱后期高智商高武力(低情商)男主:什么都好,戏精就是追不到女主5,小剧场,写文时再想吧
  • 七焰记

    七焰记

    去凡化海,纳百川之气,穿无穷之境。焰舞群魔,视苍生之命,吸众生之血。天荒始乱,秘藏无数,却也只是凡尘。神武太虚,神皇无敌,不过芸芸兵蚁。一缕火焰,便能点燃世间所有最初的指引;世人愚昧,以得之超脱物外,据为己有。星空古城,山河破碎,日月倒流,唯有少年,最终踏上深渊的古大道。
  • 多巴胺星球

    多巴胺星球

    你想要什么?一个雨夜过后,我给你一切。可怜的人,还慌张的望着黑夜发呆,不,我是在等着回家,等着黑夜的那一道光闪过。
  • 无敌恶魔空间系统

    无敌恶魔空间系统

    恶魔“我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力量,让你复仇”也可以让你成为人上人,占领一方王土成为帝王。但是代价是你从你二十岁开始最后的八十年,你可愿意?面对这个问题,陈长生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过是八十年生命而已,只要能让我复仇,哪怕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我也愿意。我只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名蝼蚁?如果有限的生命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的话,那么我说,“我愿意”。
  • 陛下贵妃又跑了

    陛下贵妃又跑了

    一滴眼泪,反射着缕缕情丝一个名字,磨砺出爱恨过往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与她相遇,开始了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恋承欢,承欢,承欢殿。是他们情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们情断的深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