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79

第79章

次辨对治。于中有三。一约业烦恼使性辨治。戒防业非。定除起惑慧断使性。二对五盖辨治。如成实说。贪嗔二盖能发恶业障于戒品。戒能治之。掉悔障定。定能治之。掉睡眠障慧。慧能治之。疑返障三品。三学返治。三对六弊以辨对治。悭贪破戒嗔恚懈怠能障于戒。戒能治之。乱意障定。定能治之。愚痴障慧。慧能治之。三学之义辨之略尔。

三聚戒七门分别(释名一 论体二 辨相三 制立四 大小不同五 大小异六 总别七)

第一释名。三聚戒者。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律仪戒者。亦一名离戒亦名正受戒。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又复内调亦名为律。外应真则目之为仪。防禁名戒。即此律仪离杀等过。故名离戒。正是所爱离过之行。是故亦名正受戒也。摄善戒者顺益名善。要期纳善故名曰摄。离不摄过名摄善戒。摄生戒者。论中亦名利众生戒。众多生死名曰众生。要期摄化故名云摄。离不摄过名摄众生戒。以道益物。是故亦名利众生戒也。此三积聚故云三聚。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于中有五。一受持分别。二作无作分别。三止作分别。四自利利他二行分别。五色心等三聚分别。言受持者。戒行虽众要唯受持。始心纳法名之为受。顺法防护说以为持。受则对法。要期而成。持则对缘。防护以成。此受与持以种分别。开之为四。所言四者受中有二。一从他正受。二善净心受。持中亦二。一专精护持。二犯已能悔。故地持中说此四德为自性戒(此一门竟)。

次就有作无作分别。先就受行明作无作。后就持行明作无作。受行云何。受中之作泛有二种。一因中作。求戒方便。礼师乞戒如是等也。二果中。所谓最后一刹那顷与法相应身等业。因中之作是作戒因非作戒体。果中之作是作戒体。作戒如是。次辨无作。准依毗昙。文中无作略有三分。一因时无作。谓前因中有作善边无作随生。二果时无作。谓彼最后一刹那项有作善边无作随生。是中即有二种无作。同时俱起。一作俱无作。二要期无作。随彼作戒无作善生名为作俱。由前要期无作法生名为要期。问曰。此二同在一时。何故偏名一为作俱。释言。作俱亲从作生。故名作俱。要期无作由前方便要期力起。为是义故不名作俱。此是第二果时无作。三果后无作。于作戒后无作续生名为果后。此三时中。因时无作一向非是无作戒体。果时果后有是有非。作俱则非。要期则是。准依成实亦有三分。一者因时。二者果时。三者果后。因时果后与前相似。果时无作大况同前。所言异者。毗昙法中作俱要期二种并生。此宗果时唯有作俱要期未有。以未有故唯名作俱。此云何知。如成实说。彼论问曰。齐何当名无作。论自释言。第二念项名为无作。彼名作戒以为初念。故名无作为第二念。此三时中因及果时一向非是无作戒体。果后所发要期无作是无作戒。大乘戒中亦有三分。一者因时。二者果时。三者果后。因及果后与小乘同。果时无作文无定判。或同毗昙。或同成实。此三时中。因时无作非无作戒。果时不定。若说果时单有作俱非无作戒。若说果时二种并生是则分取要期无作为无作戒。作俱则非。果后亦尔。作俱则非。要期则是。受戒如是。次就持戒明作无作。义释有四。一就行业明作无作。对缘防护名为作持。依作则有无作善生名无作持。二据行修始终分别。学戒之始作意防护名为作持。修心纯熟任运离过。不假作意名无作持。如杖转轮。与杖相应名为作转。去杖自动名无作转。此亦如是。三就行位明作无作。一切凡夫习戒未成。通名作持。一切贤圣戒行成就名无作持。故涅槃云。戒不具者。是人但有作戒无无作戒。谓凡夫人但有方便始作之戒无其终成无作戒也。四约境界明作无作。从凡至佛随事离过通名作持。证实舍过名无作。义辨之粗尔(此二门竟)。

次就止作二门分别。三聚别论律仪是止。止诸恶故。余二是作。作诸善故。三聚通论一一之中皆有止作。律仪戒中防禁杀等名之为止。修习慈心安稳心等对治杀果。修施治盗修不净观对治邪行。如是一切名之为作。摄善戒中离其懈怠不摄善过名之为止。修行六度说之为作。摄生戒中离其独善不化生过名之为止。修行四摄饶益众生说之为作。良以三聚皆止恶故。经说三聚通为律仪。皆作善故经中说为善集诸善(此三门竟)。

次就自利利他分别。行门有二。一分相门。三聚戒中前二自利后一利他。二助成门。三俱自行三俱利他自修三聚为涅槃因。故通自利。修此三聚为得菩提利益众生。故皆利他(此四门竟)。

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聚分别。依萨婆多作无作戒一切是色。以是身口色业性故。相状如何。谓受戒时最后一念身口调善是其作色。此之作色为眼所行。眼见身口不作恶故。口之止业不可耳闻。以无声故。于此作边无作善生名无作色。以此无作是其色业从色法生防禁色过。故说为色。故杂心云。以作色故无作亦色。其如树动影亦随动。此无作色为意所行。故论说言。为不可见无对色也。依昙无德作戒唯色。亦以身口色业性故。然此宗中是假名色为意所行。非眼识见。正义如是。有人说言。依昙无德作戒是其色心自性。若言作戒是色心性何所依据。又若作戒是色心性。声闻应受十善道戒。何故唯受七律仪戒。声闻唯受七律仪故明非心性。又若作戒是色心性。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应有一戒独防心过。无有一戒独防心故明非心性。问曰。若言声闻戒法不防心过。何故律言汝以何心。释言。彼遮成身口心。非谓制戒独防心过。以如是义当知作戒一向非心。无作戒者。于彼宗中非色非心。以非形碍所以非色。又非虑知所以非心。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自性。以大乘中作戒是其三业性故。问曰。若言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性者。有人于彼受戒之时最后一念心想异缘。是人云何得具作戒。释言。是人心虽异缘由前方便要期力故身口意上离恶义成。说为作戒。故得具足。无作戒者。于大乘中是色心法非色心事。以无作戒三业自性从三业生防三业故。说为色心。是色心故。异昙无德。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作戒定非色心。彼无作戒虽复是其防色心法不是其色心之事。是故说为非色非心。非色心故异萨婆多。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作戒一向是色。是义云何。萨婆多中说。无作戒性四大造。体是障碍故。欲****有。无色则无。大乘法中说。无作戒真是制法。如结界处所有界法。是制法故不为大造。非大造故非定隔碍。不定碍故身生四空亦常成就。是以不同。以小乘中情见未融。或有闻说是色心法便即取之以为色事。或有闻说非色心事便即取为非色心法。故成诤论。大乘通取。所以非诤。体性如是。

第三开合以辨其相。先就律仪开合辨相。律仪戒中开合不定。总之唯一。谓三聚中一律仪戒。或分为二。如地持说。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为三。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无漏戒。别解脱者。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解脱。又免业羁亦名解脱。此之解脱不与定道二种心俱。故称为别。言禅戒者。经论亦名定共戒也。有人意谓。定心无过名为定戒。此事不然。盖乃世俗禅定心边戒法随生名为禅戒。依阿毗昙。四根本禅未来中间六地禅边戒法随生以为禅戒。依成实论。八禅心边及彼欲界电光定边戒法随生以为禅戒。无漏戒者。经论亦名道共戒也。有人意谓。道心无过即名道戒。此亦不然。盖乃出世无漏道边戒法随生名无漏戒。毗昙法中依****禅所起道边戒法随生说为道戒。成实大乘三界道边戒法随生悉名道戒。又成实中更说三种。与前少异。何等为三。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者定戒。别解脱戒与前相似。欲界电光及色界定。此等心边所生有漏及无漏戒通名禅戒。无色定边所生有漏及无漏戒通名定戒。依如毗昙。戒是色故四空无之。成实无作非色心故。四空定边亦得有戒。或分为四。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者道戒。四断律仪戒。别解脱戒义如上释。余三云何。四根本禅及中间禅所生禅戒一切皆是禅戒所收。依未来禅所生禅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未来净禅唯治欲恶。彼治有二。一无碍道。二解脱道。解脱道边所生禅戒是四种中禅戒所收。无碍道边所生禅戒是断律仪非禅戒摄。以此亲断欲界不善故与断名。又依四禅及中间禅所生圣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依未来禅所生圣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依未来禅所生圣道能治三界九地之中所业烦恼。随其地别各有无碍解脱之道。于此九地解脱道边所生圣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无碍道边所生圣戒义则不定。依治初禅乃至非想无碍道边所生圣戒是道戒收。对治欲界无碍道边所生圣戒是断律仪非道戒摄。以此亲断欲恶不善故与断名。问曰。欲界有其不善。能治道边可有戒生。上二界中无其不善。能治道边云何有戒。释言。上界虽无不善而彼对治。于欲界恶有持对治远分对治。故得有戒。或分为五。谓五支戒。如涅槃说。一是根本业清净戒。谓离根本不善体。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谓离业道前后方便。三离诸恶觉觉清净戒。谓离八种恶觉烦恼。八觉如前烦恼聚中具广分别。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谓修六念助成戒行。言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谓以戒行正向佛道。或分为六。所谓五戒.八戒.十戒.式叉摩那.比丘及尼合为六也。或分为七。谓七众戒。言七众者。在家有二。谓优婆塞优婆夷。出家有五。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合为七也。或分为十。谓十善戒。或复宣说二百五十五百戒等。广则无量。律仪如是。次就摄善开合辨相。此亦不定。总唯一善。或分为二。唯福与智。或分为三。谓闻思修。或分为四。闻思修证。或分为五。如地经说。凡夫二乘菩萨及佛五品善法即为五也。或分为六。谓六波罗蜜。又地持中身口意善加闻思修亦为六也。或分为十。谓十善道。广则无量。摄善如是。次就摄生开合辨相。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离恶摄。二修善摄。或分为三。谓身口意摄取众生。或分为四。谓四摄法摄化众生。或分为五。五品善法饶益众生。或分为六。如胜鬘说。六波罗蜜摄取众生。或分为十。谓十善法饶益众生。或分十一。如地持说。彼分四摄以为十一。何者是乎。布施有四。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无畏施。四报恩施。爱语有一。通前为五。利行有四。一无德善人方便随顺。二有德善人称扬赞悦。三易调恶人随过治罚。四难调恶人神力降伏。以此通前合为九也。同事有二。一苦事中同。二乐事中同。以此通前合为十一。广则无量。辨相如是。

第四门中制立三聚。于中略以五义制之。一起因不同故立三聚。言起因者。一厌有为心。起律仪戒。二求菩提心。起摄善戒。三念众生心。起摄生戒。二依法不同故立三聚。所言法者。一离恶法依。成律仪。二集善法依。成摄善。三化生法依。成摄生。三离过不同故立三聚。言离过者。初律仪戒离杀等过。二摄善戒离不摄善过。三摄众生戒离不摄生过。四功能不同故分三聚。言功能者。如地持说。初律仪戒能令心住。二摄善戒成就菩提。三摄众生戒成就众生。以此不同故分三聚。五品分不同故分三聚。律仪最下。以能离恶未修善故。摄善为次。依前离恶能修善故。地持论言。摄善法戒于律仪为上。摄生为胜。依前自善能利他故。故地论言。利益众生戒于摄善为上。以此五义故立三聚。

第五明其大少不同。于中有五。一起因不同。二有无不同。三宽狭不同。四长短不同。五受舍不同。言起因者。菩萨戒法三种心起。一厌有为心。二求佛智心。三念众生心。于中别分为厌有为故受律仪。为求佛智故受摄善。为念众生故受摄生。通则三聚一一皆从三种心起。为厌有为必须离恶。故受律仪。为求佛智离恶方成。故受律仪。欲化众生离恶方能。故受律仪。又厌有为非善不治。故须摄善。为求佛智非善不成。故须摄善。为念众生非善不救。故须摄善。又厌有为独善不去。故须摄生。为求佛智独善不到。故须摄生。为念众生必须要期。以法摄取。故受摄生。菩萨如是。声闻唯从厌有为心而起律仪。是故不同(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声婴哭鬼降临之少女捉鬼师

    一声婴哭鬼降临之少女捉鬼师

    (绝对恐怖文章开头为了不啰嗦和省略无关紧要的所以写的有点潦草不过后面会写的很详细因为工作原因更新不快请慢看)无人半夜的灯滴血午夜惊魂(灵猫转世一声婴哭百鬼降临一个村庄因为她的到来全村人一夜惨死影子脱离身体把自己推下山崖却离奇穿越来到异世后却屡遇灵异之事校园灵异事件鬼婴楼穿越两世遇到同一个面孔的人是分身还是同人?很久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和自己住一房子的外表和人无异却全都是比死人更加渴望吸生人的血,为了和正常人一样而压抑自己的吸血鬼
  • 混天决之人间

    混天决之人间

    神的博弈,灵的存亡;对生的渴望,求生的本能,支配着每一位神,这局棋,开始了,便没有退路,谁都不会放弃,谁也不能放弃!因为——活下去!决定了双方最终的结局!人间——棋局就此铺开!
  • 魂归里

    魂归里

    用你的魂魄,换一个夙愿的实现,你愿不愿意?他们愿意。纵使魂飞魄散化为了那引魂灯里燃烧的灰烬,他们还是愿意。大风又起,魂归里的老板娘又点起了那盏画满符咒的引魂灯,等待一个亡魂。“老板娘,你在这里多久了?”“一千五百三十四年两个月零一天。”“为什么要一直守在这呢?”“等魂归。”一座空城,等一个人。是对她,最完美的诠释。
  • 重生九零做富婆

    重生九零做富婆

    当红带货大主播褚贞燕一朝重生,回到九零年代,原主还是个土肥胖!偏偏土肥胖嫁给了西城的男神刘技术员,两人对比强烈,画风清奇。土肥胖脱胎换骨,变得又瘦又贤惠还会赚钱,吊打各路渣滓脑残白莲花,专治所有挑衅,让所有人佩服!刘技术员看她的目光里,溢满了温柔!“褚贞燕,我有点冷,求抱抱!”“来了!”“褚贞燕,我还冷,再抱紧一些!”“好嘞!”众人:燕子怕是换了一个人吧?
  • 反穿仙尊修仙记

    反穿仙尊修仙记

    沐筱莹又穿了,穿回了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一直保持着穿之前的模样,还是12岁。刚穿回去,就到了前世徒弟的宗门,正当打算潜心修炼,努力飞升时,某些徒弟们来了“你们为何还不走?”“师尊,我们在等你回来”“我回来了,你们走吧”“你回来我们更舍不得走了”谁能给她解释下,不光徒弟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幽冥宫某人“卿卿,你救了我,我自要以身相许。”某女青筋爆起“滚!”----------------御冥夜:我让你逃走过一次,绝没有第二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学生

    极品学生

    失恋的高中生在舞厅中遇到极品女神,然后糊里糊涂的交出了第一次……古老的隐世大家族,美女杀手组,看他在操蛋的现实中挣扎着,爬上巅峰!让无数人朝仰!
  • 火影之忍者卡卡西

    火影之忍者卡卡西

    夜晚,晚风轻拂,轻轻的吹动着他的刘海,星空上的明月很是耀眼,那看似小巧的星星也镶嵌在旁边.在这样的夜晚,他静静的一边品着苦咖啡,一边看着这夜晚的天空想着他这失败的人生
  •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是天津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的以空中视角俯瞰天津的航拍纪录片,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形象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航拍系列题材纪录片之一。
  • 清桨桥头渡

    清桨桥头渡

    天使坠落人间遇见了一个小妖精从此万物可爱是个甜甜的爱情故事也愿每个读到这些文字的孩纸都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毕竟你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