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100

第100章

次明支因有具不具。支谓七支。始从不杀乃至不绮。因者所谓上中下心。问曰。七支要具乃得。不具亦得。释言。不定。大比丘戒要具乃得。沙弥俗人不具亦得。是故五戒八戒十戒皆不具七。问曰。于彼上中下品三种因中具用发戒。不具亦得。释言。不定。或有具用上中下心受在家戒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名为具因。或有偏用上品之心受三种戒。或中或下名为不具。以此支因有具不具故。杂心中四句分别。何者是四。一一切因非一切支。谓以上中下品之心受其五戒八戒十戒。依具三因名一切因。所受唯离杀盗邪淫妄语过。故非一切支。二一切支非一切因。有人直以上品之心受具足戒。或中或下所受之戒具足七支。故名一切支。不具三心名非一切因。三一切因亦一切支。具以上中下品之心受在家戒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四非一切因非一切支。谓以下心受在家戒及沙弥戒。中上亦尔。七善律仪略之云尔。

七净义两门分别(一辨相 二就位分别)

行德无垢。名之为净。净义不同。一门说七。七名是何。一者戒净。二者定净亦名心净。三者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此前五净大小名同。后二名别。依如小乘六名行净。七名行断智净。若依大乘六名行断。七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净矣。此后二名如地经说。言戒净者。行修之始持戒离过。故云戒净。由戒净故能生净定说名定净。以定净故发生实慧。生已能除身见名为见净。能断疑惑名度疑净。能离戒取知无漏慧是其真道戒等非道名道非道净。后二种中若依小乘重缘谛理进习所行名为行净。行穷尽障名行断知净。若依大乘随道除障名为行断。依此行断趣入佛境名思菩提上上净矣。七中初一是其戒学。次一定学。后五慧学(此一门竟)。

次就位论。行实齐通。随相隐显非无阶异。异相如何。依如小乘初二在于见道已前。次三在于见道之中。次一修道。后一无学。何故见前明戒明定。外凡粗过非戒不防。故先明戒。出世圣道非定不生。故次明定。何故次三偏在见道。以见道中断除三结成就三净故偏在中。何者三结。所谓身见戒取及疑。断身见故得其见净。断疑心故得度疑净。断戒取故得道非道净。问曰。圣人入见道时十使俱断。云何说言但断三结。如涅槃释。此三重故。所以偏说。如世人言王来王去。重故偏论。又十使中五见及疑唯障见谛。入见道时断之究竟。贪嗔痴慢通障见修。入见道时断之不尽。五见及疑见中尽。故与其断名。贪嗔痴慢见不尽。故不与断称。就彼所断五见疑中三使是本。三使是随。身见是本。边见为随。戒取是本。见取为随。疑心是本。邪见为随。说除三本三随亦尔。故经论中偏说见道断除三结。何故行净偏在修道。以此位中重缘谛理趣修行故。何故行断偏在无学。以无学道离障尽故。大乘法中初五同前。后二在于修道位中。就修道中有通有别。通而论之一切地中。有除障义悉名行断。有上求义皆号思量。于中别分始从二地乃至七地修道断障名为行断。八地已上法流水中。趣入佛境说为思量上上净矣。七净如是。

七财义

言七财者。善能资具。故名为财。财别不同。一门说七。七名是何。一信。二戒。三施。四闻。五慧。六惭。七愧。此义如后十藏章中具广分别。七财如是。

七种大乘义

七种大乘出地持论。运通名乘。乘中莫加。谓之为大。大乘不同。一门说七。七名是何。一者法大。二者心大。三者解大。四净心大。五众具大。六者时大。七者得大。七中前六就因说大。后之一种就果论大。因中初一是其因法。后五因行。言法大者。所谓大乘十二部经方广之藏。过余契经故云法大。问曰。法中说通理教。何故是中偏说教法。释言。实通。摄旨从诠故不别论。言心大者。谓发无上菩提之心。超出余愿故曰心大。言解大者。谓解菩萨方广之藏。胜过余解称曰解大。此心与解在于地前。净心大者。在初地中。过解行住入欢喜地。证心解染名净心大。众具大者。在于二地乃至七地。修习功德智慧众具趣向菩提名众具大。言时大者。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度三僧祇。满足众行名为时大。言得大者。谓如来地得菩提果无与等者。况复过上。故为得大。七种大乘略辨如是。

七地义三门分别(一释名 二定体 三辨相)

第一释名。七地之义出地持论。能生曰地。地位开合广略难定。今据一门且论七种。一种性地。二解行地。三净心地。四行迹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毕竟地。种性地者。习种性种同名种性。行本达立能生因果。故名为种。种义不坏。目之为性。以性别地名种性地。解行地者。依前种性起修方便趣入出世。于出世道解而行故名为解行。以解别地名解行地。净心地者。在初地中。过解行住入欢喜地证心离垢。名为净心。又于菩提净信悕望亦名净心。以斯别地名净心地。行迹地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起于修道名为行迹。以行别地名行迹地。决定地者。第八地中在法流水决定趣向无上菩提名决定地。决定行者。第九地中依前决定上上增进名决定行地。毕竟地者。谓第十地及如来地。第十地中因行穷满。如来地中果德圆极。以是义故同名毕竟。盖乃且据一门为论。若入余门因果别矣。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定其体。诸地皆用行德为体。行门开合广略不定。总唯一行。或分为二。一是证行。二阿含行。广如上辨。又就福智亦得分二。或离为三。谓证助不住亦如上辨。又戒定慧亦得分三。或开为四。闻思修证。或说为六。谓六波罗蜜。或分为十。谓十波罗蜜。又复信等亦得分十。或复离为三十七品。广则无量。体性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其相。地位开合广略不定。要摄唯二。一是信地。二是证地。地前菩萨于出世道信顺趣向名为信地。初地已上证实相应名为证地。或分为三。如地持说。一种性持在种性地。二发心持在解行地。三行方便持在初地上。或离为四。一方便道在于地前。二者见道在于初地。三者修道在二地上。四无学道在于佛地。或开为五。于前四中开方便道以为种性解行之别。故有五种。或分为六。如地持说。一种性地。二解行地。三净心地。四行迹地。五决定地。谓八地九地。六毕竟地。谓第十地。涅槃经中言为六住诸菩萨者。据此为言。或复说七。广如上辨。于前六中开决定地以为决定及决定行。故有七种。亦得分八。于前七中分种性地以为习种性种之别。故有八矣。亦得分九。于前八中分毕竟地以为毕竟及如来地。故有九种。或分十三。如地持论住品中说。彼十地上加种性住解行住及如来住。故有十三。亦得开分以为十四。前十三中开种性住以为习种性种之别。故有十四。经中或说四十二贤圣。广则无量。是等广略各随一宜。今且论七。七地如是。

八戒齐义七门分别(一释名定数 二辨相 三具得因缘 四界趣分别 五形报分别 六对境分别 七受持之义)

八戒齐者。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歌舞唱伎.不著香薰衣.不上高广床.不过中食.是其名也。此等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曰齐。问曰。于彼五戒之中言不邪淫。今此何故直言不淫。释言。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戒。唯制邪淫不防自妻。以是义故但言不邪淫。论八戒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非但制邪自妻亦防。故说不淫。问曰。是中所离有九以何义故但言八戒。释言。有以。若依毗昙不著薰衣不上高床。此二同是庄严处起。合之为一。故说为八。若依成实及大智论前八是戒。后一是齐。戒齐合说。是故名为八戒齐矣(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于中有五。一体具分别不过中食是齐亦齐支。余是齐支而非是齐。如八圣道正见是道亦是道支。余是道支而非是道。此亦如是。以不杀等防恶禁罪助成齐法。助齐法中差别不同。故名齐支。非断食法。故不名齐。不过中食是断食法故名为齐。别前七种故名齐支。二遮性分别。前之四种远离性恶。不饮酒等远离遮罪。问曰。性恶乃有七种。始从杀生乃至绮语。何不具离但离前四。以绮语等难可防护在家之人不能离故。故论说言。出家之者尚不能离。何况在家。又绮语等不应法故通名妄语。但离妄语余者皆随。故不别论。又前四种重故偏明。余者轻故。所以不说。问曰。遮罪差别无量。何不说离偏言远离饮酒等乎。亦以余过在家之人难防护故。又饮酒等生过处重故偏说离。余过轻故。所以不论。三道福分别。如成实说。离前五过是福因缘。离后三罪是道因缘。以在家者未能得道。是故但说道因缘矣。通则齐等。四就具分别。具谓三业。不杀.不盗.不淫.不饮酒.不著薰衣.不上高床.不过中食。是其身业。不妄语者。是其口业。不歌舞者。通身口业。五所防分别。依如毗昙初四戒支远离性恶。不饮酒者。是不放逸支离放逸因缘。余是持支离余遮过。成实法中亦分为三。名字不异。彼说。初四远离实恶。不饮酒者。离诸恶门。余者远离放逸因缘(此二门竟)。

次明得戒因缘差别。依如毗昙有八因缘。故彼偈言。谓优波婆素.受.时.他.二说.具足.一日夜.离严饰威仪。优波婆素.是一因缘。明此八戒是优婆塞受非出家者。以出家人堪能受持尽形戒故。所言受者。是二因缘。明此八戒要受乃得不同禅戒无漏戒等。所言时者。是三因缘。明此八戒清旦时受不得余时。欲使具足一日夜。故成实法中随在何时皆得受之。所言他者。是四因缘。明此八戒要从他受自誓不得。成实异此。故彼.论言。若无人.时心念口言亦得受之。言二说者。是五因缘。明此八戒二说方得。戒师前教受者后随。戒师前问受者后答。是为二说。成实异此。故彼论言。自不解故须师教授。若自解者何假师教。以是义故不须二说。言具足者。是六因缘。明此八戒具受乃得分受不得。成实法中不具亦得。故彼论言。随力堪能多小不定。一日夜者。是七因缘。明此八戒时分唯在一日一夜不增不减。成实不同。故彼论言。若说八戒定一日夜。是事不然。随时多少。或可半日乃至一月。竟有何咎。离严威仪是八因缘。明此八戒要离种种严身之具方便受持。以在家者随分修学出家戒故。论虽不同。受者宜依毗昙受之。多与诸经所说同故(此三门竟)。

次就界趣分别其相。界谓三界。欲界得受。非上二界。趣谓五趣。依如毗昙。三天下人得受八戒。以觉知心捷疾力故。不通余趣及郁单越。若依成实。人天鬼畜皆得受之。故彼论言。如天帝多受八戒龙等亦受。不局在人(此四门竟)。

次就形报分别其相。依如毗昙。男女得受。余形不得。成实法中黄门二形不能男等亦得受之。非局男女(此五门竟)。

次对界辨其通局。当知八戒普于一切众生边得。不得别缘。问曰。为于现在一切众生边得。为于三世众生边得。论释不同。若依毗昙。唯于现在众生边得。成实法中普于三世众生边得。过未众生虽不可杀不可盗等。缘之亦得起善恶故(此六门竟)。

次明受持八戒之仪。欲受戒者应先起其厌生死心求涅槃意。然后受之。以此所受出世戒故。受法云何。于六齐日清旦之时。诣戒师所。先礼三宝。次礼戒师。在戒师前。长跪合掌。先忏诸罪。然后受戒。戒师教之。三归三宝。三称归竟。与受五戒。沙弥戒同。然后题上所列法。问其能不。言一不杀生是优婆塞戒。若女人受。应言是优婆夷戒。从今时至明清旦。一日一夜受。如诸佛能持不。受者应答言能。如是乃至不过中食。问答同尔。一遍便足。竟已礼去。护持之法与出家戒同。严身之具悉宜去之。男女不得同室而宿。八戒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3124

    快穿系统3124

    (1V1双洁)清歌本来就是一片小天地独自成长的人,原本安安静静的小日子,奈何被一个系统紧紧纠缠,不得已跟它契约。可是怎么变成攻略任务了?不是让我自己选的么!清歌脑壳疼:“你想咋滴?”缠人医生:“想领个证~”清歌无语:“大哥,咋俩认识吗?”霸道总裁轻笑:“没事,我认识你就行~”伪千金委屈:“我们都亲上了,你怎么能赖账呢~”清歌:……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闽豪森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在书中,他讲述了许多他自己经历的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例如他可以利用眼睛冒出的火星打野鸭、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乘船去月亮旅行等等。他的故事荒诞离奇、风趣幽默,夸张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爱不释手。虽然闽豪森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但是总是被大家嘲笑为“吹牛大王”。但是这不同凡响的“吹牛大王”的故事,却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不衰的故事。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韩娱之我和金猫咪的那些事

    韩娱之我和金猫咪的那些事

    简介:这是什么?金钟大望着自己的手,额……是猫爪,还有那胖胖的小短腿,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猫,还是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猫“好可爱的猫。”一道清亮的女声传来金钟大抬头望去是一个挺清秀的女生“小猫咪我带你回家好不好。”说着女生把金钟大笼子里抱出来金钟大开始反抗,笑话,他一个男的怎么能被女人抱在怀里,虽然现在他是只猫,但他的尊严不允许奈何这只猫出生才几个月,根本没什么反抗能力于是我们的金主唱很苦逼地开始了他的宠物生活
  • 江湖富二代

    江湖富二代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个屌丝武侠文学青年,不经意穿越到了武侠的江湖世界,成了江湖上鼎鼎有名的江湖富二代!没错!这就是功夫、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江湖富二代风云,这个江湖上最具含金量的宠儿,此刻却饿晕在了龙门客栈的台阶上。。。。。。
  • 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本书着眼于袁世凯的家族史,不仅剖析了袁世凯一生的复杂经历,同时也描述了袁世凯的前辈、后代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本书披露的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能够让读者对袁世凯家族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 修武至尊之神鼎

    修武至尊之神鼎

    一代武学宗师,因一奇异小鼎重生穿越至异界大陆。占尽敌人,雄霸大陆,重临巅峰。且看夏嵩如何以自己妖孽的实力,碾压一切,执掌天道。
  • 风起天越

    风起天越

    “京中盛传侯府有女,学冠天下,本王只当是百姓夸大了,如今一见,才学不知如何,这相貌,倒是真真的好!”“摄政王也是出乎本太师的意料,不理朝政,只论这风花雪月!”“太师这般严肃,可小心,日后嫁不出去。”“嫁不出去也不会废了你王府的粮食,摄政王大可放心。”“还真是个不肯吃亏的猫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月,你等着

    九月,你等着

    九月说:“其实,我也很爱你,只是,只是,你的个儿矮·····”这回女孩全听明白了,她愤慨地说:“个儿矮,个儿矮怎么啦?我照样可以用其它的办法来征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