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6000000093

第93章

阿仲从外头回来,到门口看见潘道延从马车上下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阿仲嘴巴一张道:“噢哟,阿延,你总算冒出来了!”说着,赶紧迎上去,想帮潘道延拎东西。潘道延侧身避开,斜了阿仲一眼,嘴巴一翘,说:“我买的东西我自己拎,不要你拎——又不是你买的。”说罢,嘴巴一努示意阿仲开门。

阿仲掏钥匙开门,一边说道:“你啊,真是活见鬼,天晓得!这些日子不晓得你死到哪边去了,把家里人急死了。”潘道延不接嘴,朝阿仲看看。

阿仲开了门,转身还想说什么来着,只见潘道延闷头往里边去了,便喊了一声:“哎,阿延——”看他睬都不睬自己,阿仲想想不爽,低声骂道:“操,什么相貌卵子,小姐稀奇你,我又不稀奇你——我睬你个鸡巴虫!”

阿仲这会儿把门一关,自己想想又好气又好笑,摇摇头,咕哝道:“你不找他,他冒来了。你活吃力找,还找不到他,就是找不到。”

原来今天一早阿仲跑出去继续寻找潘道延;阿仲已经连着找了两天了。

其实,前两天阿仲根本没找,他一个人晃来晃去的晃到镇上茶馆店里吃茶去了,蹲在那里听人家吹牛,讲山海经……

这两天找下来没结果,吴太太昨天晚上对阿仲说:“找不到没有办法。要么明天报案,或者是在报上登寻人启事。”吴元厚说:“还是先登寻人启事,报案先缓一缓。”阿仲听了,琢磨着说道:“报案,登报寻人,我想总归有点不大好。要么明天我再出去寻寻看?”吴元厚一听,会了一下夫人眼神,说:“这个不要问我了,随便你。”吴太太出了一会儿神,说:“也好,再寻寻看。实在寻不着,到时候再说。”

阿仲回头私底下跟明香说:“其实根本就不用找,也不用报案,也不用登寻人启事。照我说起来,阿延人活着,总归要回来的。他要是死掉了,把他找回来做什么?办丧事啊?”明香做了一个掌嘴手势道:“你这个话,要是传到老爷太太耳朵里,骂死你!”阿仲一吓,小声说道:“哎,你不要说哦,我是跟你说说寻寻开心的。如果这个话传出去,就是你。”

“这个你不用关照。”明香和阿仲对视了一眼,回道,“这个话我是不会跟老爷太太说的。小姐那儿我就更不敢随便说了。”

“不过我说的是老实话。”阿仲清了一下嗓子,说道,“你想啊,我说得不对吗?我小时候在乡下,听人家老人说,男小囝长到十六岁出去,不用找,总归要回来的。如果他认不得回来,就是没有用的,寻回来也没有用。所以说,我不出去找的——出去也不找——”

“啊?”明香一怔,问道,“你出去没找啊?”

“没找。”阿仲摇了一下头,“嘘”一声道,“我是出去找了,但是我没有去找他。再说了,怎么找?跑出去东窜窜,西问问?照我说起来,寻一个人比寻一条狗难。狗不见了,在外头乱跑,还容易找;人是躲起来的,不好找。”

潘道延回来,进了屋子,先跑到自己画室里把唐寅的《落霞孤鹜图》从布袋里拿出来放回到书柜里,然后出来见人。

吴天玉从房间里出来,到客厅里看见潘道延,惊愕得用手捂住嘴巴,随即眼泪汪汪;一个多月不见,怎料是心里边失落,凄楚!眼瞅着潘道延消瘦、苍白的脸,吴天玉想想要哭,不禁哽咽、微颤、泣声低语道:“阿延,阿延……”

吴太太总算松了一口气,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木然地看着女儿跟潘道延说悄悄话,直到女儿嘻嘻一笑,方才回过神来。

阿仲、明香各自收了潘道延送的东西,开心得很。明香说:“哟,阿延还想得着我,我是真的没想到哦。”阿仲嘴巴一龇跟着说道:“我是没话讲了,只好说一声谢谢阿延了。”潘道延一听,瞟了阿仲一眼,似乎想起来什么,喉结一动咕哝道:“谁要你谢。你不在背后骂我就好了。”

“哟,阿延,”阿仲哼哈一哂道,“你耳朵蛮尖的嘛。我在背后骂你?骂你什么了?不要瞎讲。我哪里会骂你,瞎讲八讲的。你这样讲,太太回头要骂我了。你问老爷,你问太太,你问小姐,你问明香,我在背后一直说你好,真的,不是假的。”接着问道:“哎,阿延,这么多天不见你人影,你又不在乡下,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个问题吴天玉先头私底下已经问过潘道延了,这会儿阿仲当着老爷太太的面又问,潘道延面无表情朝他看看。明香在边上看在眼睛里,一句也不敢问,生怕自讨没趣。

潘道延向来不主动跟别人说话;他不会去问这个那个,更不欢喜别人问他这个问他那个。别说是阿仲,就是吴太太问他什么话,恐怕也问不出个一二三。他是个“三拳打不出闷屁”的人,从小就是这么个腔调,吴太太已经习惯了,什么事儿懒得问他。而吴元厚向来不欢喜多问,跟这个学生除了说字画,平时闲话也不多。在吴家,潘道延跟吴天玉还能说几句;再有,就是跟吴天泽了。不过他跟吴天泽说话也少,他们两人要是在一起,多半是吴天泽说话。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个多月不见他人影,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他去做什么了?总要有个交代。这个话吴天玉替他说了:“阿延在城里找了份工作,在外头租了一间房子,画画,自己谋生——他要自己谋生,跟天泽一样。”

“哦,蛮好。”吴元厚点头道。见老爷高兴,其他人也跟着高兴,合着老爷你一句我一句说道:

“自己出去挣钱,蛮好。”

“怪不得今天阿延买了那么多东西回来!”

“阿延好的哦,我在背后一直说阿延好的哦。”

“阿延是蛮好,但是阿延有一点不大好——不是师母说你,这是好事情,怎么不回来讲一声?写个信回来说一声也可以啊,怎么闷声不响呢?”

“就在本地,写什么信——”

“本地就不好写信啊?”

“阿延是做了再说……”

“不声不响做,会捉老鼠的猫,就是不叫,嘿。”

“阿仲,你不说话,没人说你哑巴——什么猫啊老鼠的——”

“哎,明香,你不要说阿仲。你这么一说,说得阿仲不敢讲话了。让他说好了,又不要紧的。今天开心,说说笑笑寻寻开心。”

“还是小姐好!”

“还是我来说吧,”吴元厚微笑道,“换一个说法,这叫‘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回头我来写幅字——哎,阿延,这幅字还是你来写!”“爹,待会儿再说吧,”吴天玉一脸高兴道,“现在吃中饭!”

这会儿最高兴的好像还是吴元厚,他一屁股坐下来要吃酒。吴太太不准。吴元厚略一俯身,手指头点点桌子,一本正经说道:“今天开心。今天这个老酒一定要吃的。这个老酒不是别的老酒,是阿延买给我吃的,我要吃的。”说罢,瞟了女儿一眼,一转脸对潘道延说:“阿延,你今天陪我吃一点酒——阿仲坐下来也一道吃一点——吃!”

吴太太多说了一句“不许吃”!一看吴元厚板脸,拿了酒盅敲敲桌子,非要吃,怎么也拦不住,便对女儿说道:“天玉,你说话……你爹不好吃酒!”

吴天玉迟疑了一会儿,说:“今天就吃吧。今天开心!吃一点就吃一点。要是不吃,弄得不开心,我要跟着不开心的。”

吴太太听女儿这么一说,也就认了,面带愠色说道:“老爷,阿延阿仲他们吃酒我不管。你要有数,少吃一点,最好不要吃。”随即一转脸说:“阿延,回来买别的东西不好么?偏要买什么老酒!老爷现在不好吃老酒……”吴太太话还没有落音,吴元厚已经用酒盅碰了一下桌面,自个儿先干一杯。

吴元厚这一顿老酒吃得快活,竟控制不住自己!

他一个劲儿吃,还要潘道延和阿仲多吃一点;必定要吃,不吃板面孔。吴元厚吃到兴头上贪杯,随便他夫人在边上时而劝说,时而抱怨;你说你的,他吃他的。他一边吃,一边跟潘道延说字画,说传统笔墨……说到创作,吴元厚想起来给潘道延提个醒:“……阿延,我说你现在可以搞点创作了。一个画家,弄到后来还是要有自己的创作,画自己的东西——”

“要的。”

“不好老是跟在人家屁股后头学嘴学样。”

“嗯。”

“我知道‘明四家’里头,你最欢喜唐寅是不是?”

“唐寅的东西,好。”

“但是有一点你要清爽,”吴元厚略一沉吟,接下来说道,“学习传统,向绘画历史上的名家大家学习,我们钻进去以后,到后来还是要走出来。唐寅年纪轻的时候学人家的东西,也是这样的。先学,把人家的东西慢慢地吸收了,后来逐渐进化为自己的东西,融会贯通到自己创作里头。这是总经,不好忘记掉。唐伯虎就是这样做的——”稍一停顿,吴元厚一想,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这个大家都晓得。唐寅早期在苏州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石田和周臣,我以前跟天泽讲过,跟你好像也讲过,他们两位是当时苏州很有名的画家。沈周以元人画为宗,周臣呢,他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这个你也知道哦。我现在跟你要说的是,唐寅师从周臣,学得周臣长处,又在南宋风格中融入元人笔法,所以唐寅的创作一时突飞猛进……”

“哦。”潘道延点点头应了一声。

“为什么?”吴元厚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因为他用心学习继承了传统笔墨,在这个基础上有创新,有突破。唐寅到后来不得了,超越他老师周臣。”

吴元厚吃酒吃得起劲;闲话从学习继承传统、绘画创作说到字画鉴赏,吴元厚不知怎么地突然想起来说这次到南京去,他看到金陵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唐寅的《落霞孤鹜图》,“那件东西假的。”吴元厚对潘道延说,“真的,在我家里。但是那个顾大献顾院长狂得很,忒自以为是,一口咬定,说他收藏的那件是真的。没错,顾大仙他是有本事,他在中国字画鉴赏这一块,名头大,是权威。我不跟他争论。以后,把真的拿给他看看——他一看,我断定他一口血吐出来!”

说罢,吴元厚端起酒盅,脖子一仰,一口干下去,把酒盅往桌上一蹾,脸微微扬起,神情冷峻傲然,瞟了潘道延一眼。

潘道延被吴元厚的神气威慑得有点心虚气短,他心里一荡!随即一想,今天那幅画已经拿回来了,要不然吴元厚心血来潮问起那幅画,叫他把那幅画拿出来看看,他就死定了。忡怔中,只听见吴元厚冷笑一声,说道:

“哼,顾大献,你以为你那件东西真的?”吴元厚醉眼迷离一笑,一转眼对潘道延说:“阿延,《落霞孤鹜图》还在你画室里是不是?你现在去,把那幅画拿过来,我来教你看——我一讲,你就晓得了。”

眼瞅着潘道延坐在那里没反应,吴元厚身子一仰,手指头点点桌子,干咳一声道:“哎,去拿啊,拿过来!”潘道延一怔,“嗯”了一声,慢吞吞立起来,往自己画室去。

这会儿他从书柜里把那幅画拿出来,心里边直犯嘀咕:“吃酒吃饭,吃得蛮起劲,怎么想起来要看这幅画?”

潘道延觉着唐寅的《落霞孤鹜图》自己看得够可以了,他已经全部吃到自己脑子里头了,不久前他还临摹过一张,跟原作一模一样。那天在豆粉园让朱红看了原作,跟自己仿作的画心作一个对比,朱红没话讲……潘道延这么想着,人已经走到吴元厚面前。

这时候吴元厚吃酒吃到酣畅淋漓,将最后一杯酒干了,叫阿仲帮潘道延把画打开来,一边对夫人和女儿说道:“我今天吃酒你们不要管我。我这个时候状态最好,感觉也最好,看东西,一看一个准。”

说话间,那幅画已经打开来。

吴元厚眼睛一瞄,突然倒吸一口气,浑身的血液一下子全部涌到脸上;抬头间,只见他眼光一闪,倏然黯淡,脸部抽搐了几下,讷讷自语道:“假的。怎么会假的?”话音刚落,吴元厚头微微向上一抬“呃儿”一声,一口气突然接不上来,嘴唇发紫,人一歪……

阿仲赶紧把老爷从地上扶起来。待到家人惊魂未定,乱作一团急着呼喊,阿仲已经飞快跑到镇上去叫曹中医了。

一会儿,曹兴仁急匆匆地跟着阿仲过来;他伸手探了一下吴元厚鼻孔,一摸颈部脉搏——

吴元厚已经气绝身亡。

寻访笔记35

写到吴元厚气绝身亡,似乎有点写不下去了。

想想吴天泽的父亲,潘道延的老师吴元厚这个人物,心里边不是个滋味。不想写了,想就此打住,让这个故事到此结束算了。

今天休闲,把过去寻访记录下来的一些影像素材倒过来看看,恍兮惚兮的时候看到十年前的一段专访:

明香,她是我曾经见过的一位非常漂亮的老太太。

这是我第一次跟她碰头。那年她已经八十九岁了,看上去像七十几岁。她说话走路的样子不见老。我说:“你年纪真的看轻,到了这个年纪还这么精神漂亮!”她听了,开心得笑起来,说:“我啊,就是给人家说我看上去年轻、漂亮,说得我开心长寿的。”

明香是吴家惟一的丫头。她一直跟吴家生活在一起。吴元厚去世以后,她跟阿仲在吴家结婚。

“我那个时候嫁给阿仲,是太太做的主。”明香说,“当时太太说家里不顺,冲冲喜,在老爷的‘五七’里,把我跟阿仲的婚事办了。那会儿新房就用阿仲原来住的那间,点两支红蜡烛,我和阿仲拜了天地,给太太磕了头。”

明香对吴太太的感情深,一说到吴太太,她开始流眼泪,哭得伤心。我想我们现在还是避开说吴太太。但是我对明香的专访,实在是难以避开吴太太这个人物。接下来的访谈,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我问吴天泽年轻时候的事,明香说:“少爷……”

明香一直叫吴天泽“少爷”,后来她才慢慢地改口叫吴天泽“先生”。我问明香:“吴元厚先生去世以后,你在家里不叫吴天泽‘老爷’么?”

“不叫的。”明香说,“那个时候阿仲也不叫的。老爷去世以后,我们还是跟从前一样叫他‘少爷’——这是太太关照的。”

明香对潘道延非常痛恨。她说:“老爷是死在潘道延手上。”

同类推荐
  • 哪吒:业火红莲

    哪吒:业火红莲

    本书将神话传说、古典小说当中,多作为配角存在的哪吒故事剥离重构,以哪吒的第一视角重新赋予他完整的人物性格与成长经历。专为哪吒原创一条寻找身份认同,追求真正自由的主线,所有剧情与配角人物都依此条主线展开。时代更迭之间,阐、截、佛、道之间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层层交织。哪吒在轮回之中淡化的记忆,成长征战当中的困惑,所做的所有决定,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大手在控制。他的痛苦与孤独,正如现在的我们一样,身体与内心,随时都在因为现实,而和理想中的自由,做着激烈地斗争。
  • 走过石桥

    走过石桥

    本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范小青的中短篇小说集。范小青的作品从叙事风格看,严峻中有温情,沉重中有轻松,或者说在严酷的生存状态的描写中有浪漫精神的人文情怀。编选者从作家众多作品中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目《城乡简史》《走过石桥》《来自何方的邮件》等。
  • 儒林外史(全集)

    儒林外史(全集)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如写周进、范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周进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动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声大哭,竟然难过得死去活来。后来在一些小商人的帮助下参加了考试,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时来运转。当他考中举人时,以前讥讽挖苦他的那些人,都来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学问的人。又如范进,中举前家里穷得没有米下锅,抱着一只老母鸡去集市上卖。当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时,竟然喜极而狂,变成了疯子,幸亏岳父胡屠户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复了清醒。这时候,当地的乡绅等有头脸的人物都对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财产的,范进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变化……等等,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 点灯

    点灯

    小说共包含8篇描写工厂、工人故事的工业题材的中短篇小说,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在时代变迁中中国工厂和工人的遭遇生存境况,对现实的探索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性的解剖也较为深刻,凸显了工业题材小说的独特魅力。
  • 落果

    落果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布老虎中篇书系”精选了当代中国一些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本书为系列之一,收录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温亚军的七篇中篇小说。
热门推荐
  • 醉豪侠

    醉豪侠

    年少拜赏金侠,长成亦有反复。念君长辞一春秋,提笔寄语景慕。石灰曾表丹心,经世志存宗社。变起夺门含笑去,空余千载憾歌。
  • 只属于你的凡尔赛

    只属于你的凡尔赛

    这是一个关于四个人的小故事。“喂,你没事吧。”况晓看着躺在地上的男孩说。“放心吧班长,保护你这种弱女子是在下的荣幸。”地上的男孩慢慢爬起,嘴里却一直在发出中二的句子。
  • 名门盛婚顾少轻轻抱

    名门盛婚顾少轻轻抱

    方染本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却阴差阳错被G市大名鼎鼎的顾少骗回家从此顾少开起了他的宠妻之旅方染冷冷的看着他问道:为何是我?能不能放过我顾霆轩笑到:这辈子你都别想逃!方染:顾霆轩你能不能别这么霸道顾霆轩:不能总裁夫人把人打了谁吃亏了?别的女人没事告诉她别怕出了事我担着助理:这…方染:顾霆轩我发现我好像越来越离不开你了顾霆轩把她拉到怀里看着她“这样最好”
  • 悠悠凝香入微凉

    悠悠凝香入微凉

    巨大阴谋的展开,一场盛世爱恋却作为惊天浩劫的开端。是前世的不舍还是今生的错过?生,而祸乱天下,致黎民不幸,这样的命格谁敢留下她?偏偏她有不信命的父母。她在金砖朱墙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掌控天下,只为一人。三千繁华,红尘炼心,原来他娶她只为她的才能和地位。他与另一人携手走到她面前,言笑晏晏。到底是她输了。三年历练,摇身一变人人闻风丧胆的惊世魔女。她携魔域大军回来,势必要解心头之恨,到底是谁欠了谁?她败在自己的剑下,穿心而过,他微微一笑,轻轻环抱住她冰冷的身躯,锋利的剑刃霎时没过他的心房。“地狱路,我们一起走……”
  • 加油我的月半女孩

    加油我的月半女孩

    姜允礼一觉醒来回到了7年前,高二开学的那天。现在起,他要把握机会,好好守住他最重要的东西。“你知道吗,我最喜欢你笑起来的样子。”姜允礼一脸宠溺地看着郑月半,捏了捏她的脸,“你真的好可爱,可爱到我都爱不释手了。”
  • 核年代记

    核年代记

    科技快速发展,核能成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核能与生活息息相关。
  • 职工节能减排手册

    职工节能减排手册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神级无上天尊

    神级无上天尊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楚柯,终成王者,一统天下!
  • 道之血

    道之血

    大道之血,苍穹之精!为何我泱泱华夏人杰地灵却灵气尽失步入末法时代?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偶触道血穿越异世,强大的修士,逆天的功法,无尽的天材地宝……自洪荒的神魔文明一点点展现在他眼前,炎黄的子孙能否在异世雄霸天下,揭露苍天之谜?
  •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一转眼已经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前夕;租界上海滩歌舞升平;从老北京来的旦角轰动江南;谷白练就恰好穿成了那个旦角。。。的疯狂追爱着。最最疯狂的一位。说好的快穿从校园小清新走起呢?谷白练对系统无声抗议。系统弱弱回了句,我不喜欢你的名字。白练,白莲,合该你倒霉。这只是故事的开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