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8500000005

第5章 历法·节气(5)

蝼蛄鸣和蚯蚓出 每年从夏季开始,农作物普遍开始进人生长旺盛的时期,在农业生产田间管理上来说,最忌出现农业害虫,损坏或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农业害虫中的蝼蛄,农家俗名为“土狗子”,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就会出现“蝼蛄鸣”的现象。所以,蝼蛄这种害虫,与别的“知时虫”一样,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一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蝼蛄鸣”,以示提醒人们在农业生产田间管理上,需要注意防止及消灭农业害虫。

蚯蚓,又称为“地龙”,或俗称“曲蟺”。它主要是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对于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亦可做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医学上,将蚯蚓全虫入药,其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定惊、利尿。蚯蚓对节气规律性的反映,亦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因天气开始渐渐炎热,地温亦随之渐渐升高,生长在泥土中的蚯蚓,便开始从土壤中钻到地面上来。所以,蚯蚓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二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蚯蚓出”。

螳螂生和蜩始鸣 每年一到夏季农历五月“芒种”节气,正值麦类有芒农作物成熟季节,即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此时,农业生产上,最忌出现农业害虫。昆虫中的螳螂,以捕捉害虫为食,故为益虫。而“螳螂”的出现,正值“芒种”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有助于农业生产消灭害虫,所以,它亦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夏季“芒种”节气一候的候应,概括名曰“螳螂生。”

蜩,也是一种昆虫,人们对它的认识,亦比较早,如《诗经·豳风·七月》里记载: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蜩,亦称“蝉”,俗名为“知了”。“雄者能鸣,雌者无声,鸣于夏者日蜩。”自古始,蜩这种昆虫,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会出现“知了鸣”,所以,将它概括为“蜩始呜”,作为“夏至”节气二候的候应。

蟋蟀居壁蟋蟀这种昆虫有生活习性比较突出的特征,如古籍《礼记·注》里,做了观察记载:它“生土中,此时[指农历七月]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农历]七月[中旬]则远飞而在野矣”。

每年农历七月的两个节气,前者为“小暑”。此时,蟋蟀虽然“羽翼稍成”,但它仍然“居穴之壁”。所以,蟋蟀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农历七月“小暑”节气二候的候应,概括名曰“蟋蟀居壁”。

腐草为萤 “萤”,古时名为“丹良”、“丹鸟”、“夜光”、“霄烛”等,即今俗称的“萤火虫”。这种昆虫,体长约10毫米,雌虫发光器生在腹部第七节,雄虫在第六和第七节。它所以能够发光,因它具有发光器,即发光的机理是由于呼吸时使被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每年一到“大暑”节气,这种昆虫,在腐草丛中就会出现。所以,它与别的“知时虫”一样,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大暑”节气一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腐草为萤”。

寒蝉鸣俗名“知了”,昆虫学名为“蝉”,亦称“蜩”。是昆虫中的一种,名曰为“寒蝉”,或曰“寒蜩”、“寒螀”。人们对这种昆虫的认识,亦比较早,如古籍《尔雅》里记载:“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礼记·月令》里记载:“[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所以,“寒蝉”与“蜩”一样,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秋”节气三候的候应,概括称之为“寒蝉鸣”。

“知时植物”

桃始华和桐始华花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每年一到农历三四月间,正值桃花、樱花、海棠、杜鹃、牡丹等盛开的季节。花卉中的桃花,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名贵,但它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惊蛰”节气始开花。所以,它被列入七十二候,人们将它对节气的反映,概括名曰为“桃始华”,作为“惊蛰”节气一候的候应。

植物中的桐树,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植物中的桃树,更为突出,即每年一到“清明”节气,它不仅是始开花,而且有趣的是:据古书《月令气候图说》里记载:“桐木知日月,闰年一枝生十三叶。”(平年一枝生十二叶)所以,它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清明”节气一候的候应,概括名曰为“桐始华”。

萍始生和蘼草死萍,植物名,即“浮萍”,亦别称为“青萍”。大地上的百草,虽然繁多复杂,但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浮萍与众草格外不一样,它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谷雨”节气,它生长成熟,并浮生在水面,两面均为绿色。所以,它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谷雨”节气一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萍始生”。

蘼,即“蘼芜”,草名,亦名为“蕲苣”、“江蓠”。这种草它与“浮萍”一样,亦是与众草格外不一样,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典型,一般的草,每年一到夏季“小满”节气,正值生长繁茂的时期,而“蘼芜”这种草则恰恰相反,每年一到夏季“小满”节气,却开始渐渐死亡。所以,这种草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夏季“小满”节气二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蘼草死”。

王瓜生和苦菜秀 王瓜,亦称“土瓜”,属葫芦科。这种多年生的攀援草木,野生于山坡,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苏、湖北、台湾等地。

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发现野生植物中的“王瓜”,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它就会始开花,生块根。所以,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三候的候应,概括叫做“王瓜生”。

莠,草名。又名“师姑草”、“赤雹子”,俗名“狗尾草”。这种植物,与许多植物格外不同,每年一到夏季“小满”节气,就生长成熟。按照古人的认识和说法,就是“感火之气[指炎热]而苦味成”。所以,这种植物被概括名为“苦菜秀”。不仅如此,而且因为它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典型,故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小满”节气一候的候应,名曰“苦菜秀”。

麦秋至和禾乃登 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这样一种生活习惯,就是将农作物成熟季节,称为“秋季”,或者简要称之为“秋”,所以,将每年农历四月麦收季节,称为“麦秋”。植物中的“麦以孟夏为秋”,与有的植物(如“桃花”)一样,对节气规律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所以,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夏季“小满”三候的候应,概括叫做“麦秋至”。

每年一到秋季“处暑”节气,植物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并且比较普遍,连寸草都结子了,庄稼亦普遍开始渐渐成熟。

古时,将庄稼和粮食,总称为“谷”,如“谷物”、“五谷”、“百谷”,等。亦将庄稼简要称为“禾”。所以,将每年秋季“处暑”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概括名曰“禾乃登”。

鞠有黄华菊,为我国传统观赏的名花之一,它与花中之王牡丹一样,亦特别受到人们喜爱。菊与众花格外不一般,因只有“独菊华于阴”,即每年一到秋季农历九月间,“霜降”前,“寒露”节气时始开花。

每年在天高气爽、露结霜重、群芳尽落的清秋季节,菊却迎霜挺秀盛开。所以,植物中的“菊”,与别的植物一样,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寒露”节气三候的候应,概括叫做“鞠有黄华”(菊的古字,为“鞠”)。

荔挺出 冬季,植物中的百草,一般说来,每年一到“大雪”节气,居多皆枯萎了。但百草中的“荔”(它的形状似蒲而小根可制刷)却与众草生长的一般规律性不同,每年一到“大雪”节气,它却“挺出”生长,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典型,所以,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大雪”节气三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荔挺出”。

“知时兽”

鹿角解和麋角解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发现鹿与大雁和小燕一样,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农历五月间“夏至”节气,就会出现“角解”(即鹿角脱落)的现象。对此,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做了比较透彻的解释:“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因它“夏至一阳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所以,鹿同大雁和小燕一样,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夏至”节气一候的候应,概括叫做“鹿角解”。

麋鹿与众鹿格外小一样,过去一般认为它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所以,被人们誉为“四不像”。不仅如此,它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也格外不一般,众鹿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会出现“角解”的现象,而麋鹿却是每年到“冬至”节气,才会出现“角解”的现象。所以,麋鹿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冬至”节气二候的候应,概括叫做“麋角解”。

虎始交虎,不仅被列入“十二生肖”,而且还与“十二时辰”中的“寅时”相配。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发现虎的生活亦很有规律性,每天一到寅时天亮,虎即醒,开始游走觅食,所以将“虎”与“寅时”相配,称作“寅虎”。

除此,人们还发现虎同鹿、麋鹿和“知时鸟”一样,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典型,即每年一到冬季“大雪”节气,才开始出现交配的现象。所以,虎与鹿一样,亦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大雪”节气二候的候应,概括叫做“虎始交”。

雷虹露霜雪及其他

雷乃发声与始电雷电的特征是彼此密不可分。其规律一般说来,基本上每年一到春季“春分”节气,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即阴雨天气,当天空出现闪电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气化,致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本书分“谐趣”、“述志抒怀”、“哀愤”、“馆铺第宅”、“江山名胜”等六部分,介绍了一部分有趣的对联和故事。
  •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从伏羲谈及中华文化》、《伏羲身世考》、《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女娲神话》、《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等。
  •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一书通过对开阳传统菜、地方菜、风味小吃、地域特产、富硒食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娓娓道来,以地方饮食为切入点,深挖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结合开阳县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聚集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开阳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的政策举措,构建开阳地域文化谱系,提升开阳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热门推荐
  • 奇斗变行

    奇斗变行

    那是一道通往异世大陆的大门,你找不到它,但它能找到你!
  • 穿越之最佳情人

    穿越之最佳情人

    刚满十几岁,莫名其妙的她就被老妈嫁了出去,还是个比自己十几岁的钻石单身汉!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 血祭欢颜

    血祭欢颜

    曾经,她当他是全部皇上赐婚她远嫁南启国,他为了她据理力争,最后篡位夺权。她以为幸福开始了,却不想是一切灾难的开始。他背叛了她,将她全家流放。因为仇恨,她在屈辱中生存,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这个男人,曾经是她的噩梦,却时时刻刻的保护她。当她以为日子可以这样继续的时候,他再一次用一道圣旨,夺走了她的骨肉。这时,她终于知道,所谓仇恨可以这样入骨。
  • 剑语红尘

    剑语红尘

    元宵之夜怪事频现,有关剑仙的奇妙传说开始在市井慢慢飘散。一个书生本与此毫无关联,却因缘际会卷入其中。前所未闻的修炼世界在他面前一点点展开,他也渐渐揭开了一层层神秘的江湖面纱——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原来各个势力都在为探求长生之秘而明争暗斗。缈缈红尘,喋喋剑语,竟都是为此而来。长生何在?长生真的可求吗?江湖扰攘,路,又在何方?【荡气回肠,史诗巨作。别忘收藏,养肥再杀。让我们重新携手,做一场关于江湖的梦。制定一个小目标,先圈一百万铁杆粉。】
  • 最后的天机道士

    最后的天机道士

    现在社会,道家正宗早已名存实亡,多的是坑蒙拐骗的演员罢了。而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却骨骼平奇,资质一般的弃婴,大多如此。当最后的家,惨遭灭门,只剩他一人生还,他究竟怎样生存?又有怎样的命运?。天机门,算尽天机不自知,算尽天机伤天下。又是何意?现代都市,让我们与主角一起成长。
  • 许褚弟弟许老三

    许褚弟弟许老三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许卫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慎将一本《三国演义》丢失,第二日,曹丞相全城搜索一个叫名罗贯中的人……新建书友群:6/7/2/6/8/7/8/1/2欢迎大家加入聊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子传奇

    魔子传奇

    经历了神魔之战的幻寰大陆,如今是魔舞的时代,绝世异类往生当日,一颗耀星落入魔族帝王家,成为王室最小的十一魔子,而他出生之始,便遭血咒封印灵脉,从此幻寰星象错乱,一场弥天阴谋徐徐展开……沉寂万载的异教邪徒,掀起炼狱之幕;阴谋复国的末路王孙,揭开千古诅咒;励磨终解的三道血咒,召唤往世轮回;霸绝天下的修罗魔阵,造就一代鬼雄。瑰丽奇异的幻寰大陆上,演译着一场惊心动魄的传奇!!!
  • 落日爬过白墙

    落日爬过白墙

    小时候亲眼目睹父亲去世情景的苏晓玫,给她的童年留下了阴影,从而变成了性格孤僻,外表阴郁的“阴暗女”。20岁的她从未交过男朋友,身边甚至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此,遭到了许多同学的嘲笑,却喜欢黑色幽默。品学兼优,为人低调,特立独行,爱憎分明。因为一场误会结识了赵天佑,并对她展开了追求攻势,在相处中逐渐被赵天佑所吸引从而开始交往……
  • 玉玲珑:职业王妃

    玉玲珑:职业王妃

    什么?夫君脑子不大好?为救哥哥,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忍了!欺负她夫君?哼,那就让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诗赋,胜得过太傅,弹得了箜篌,赢得了诸侯,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做得了智囊,当得了保姆】的职业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