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7800000022

第22章 向科学致敬,向教育致敬(6)

邓小平决定加快工作进度,他对于全国招生工作座谈会开得这么拖拖拉拉已经很不满意了。而教育部长刘西尧也明显地感觉到来自邓小平的压力,所以他一接到米粮库胡同邓宅的电话,心里就怦怦地打鼓。他是带着教育部的几个副部长一起赶往邓宅的,车弯进胡同的时候,就看见方毅副总理的车也几乎同时弯进了胡同。他下车就对方毅说我今天是准备挨板子了,方毅没有搭话,一张脸也不好看。

果然邓小平说话的声气很重。

来客一坐下,邓小平就点上烟说,今天我和方毅同志请教育部的主要领导同志过来,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思想。

说到这里,邓小平语气变得凝重起来:今天有些话,我要说得重一些,希望你们能听进去。

邓小平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大家迟疑的表情,继续说,我出来工作,作的第一个决策是恢复高考。从八月六号定下来这件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次招生工作座谈会已经开了四十天,到现在还没有个明确的结果,究竟要拖到什么时候?看来是遥遥无期,群众的意见大得很啊!

说着,邓小平用手狠狠地敲了敲桌子,一时间,整个屋子里安静得只能听到钟摆的声音。王秘书站在门外,心里怦怦直跳,老爷子这么发火,也是不多见的。卓琳提着一把喷水壶走过,看到王秘书脸上不好看,问是怎么啦,王秘书说是老爷子在书房里敲桌子。卓琳问了情况,说,怪不得他连着两个晚上都没有睡好,我也不敢问他工作上的事。让他敲敲桌子吧,心里有闷气,发出来也好。再说这事儿,咱们家的几个孩子也都有意见,说是要恢复高考了,啥动静都没有。工作这么推不动,也不是个好事。王秘书,你别站着了,找张凳子坐坐吧。

刘西尧在邓小平说话的时候一直低着头,局促不安,一张脸涨得通红。这时候,他听见邓小平又用很硬朗的语气说:第二件事,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大家提出应该推翻“两个估计”,我请教育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到现在怎么样呢?你们一筹莫展,推不动。现在的状况仍旧是,广大知识分子的头上还带着“资产阶级”的帽子,这让他们怎么能放下包袱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所以,今天,我要对教育部提出严肃批评,给你们敲敲警钟。

说到这里,邓小平停住了话头,长长地吁出一口烟。教育部来的几个部长都低着头,刷刷地往小本上记录着,刘西尧的笔尖还打着颤。

这可是面对面的、不折不扣的批评啊。这种境遇,刘西尧是很少遇到的,可能也只有在邓小平这里,才会碰上这种情况。他脑袋里忽然闪过“钢铁公司”这个词,那是一九七四年冬天毛主席对邓小平当面的评价“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毛主席这句话倒确实是真理。

方毅一直没作声,他默默地作着记录。教育部机关的思想现状,他也是很不满意的,当然他们也难,关键是整个中国的政治气压还很低。敢于把工作抓得这么狠,而且急于拨乱反正的,看来也只有邓小平,但是他这么冲锋陷阵,是不是有百分百的胜算呢?

方毅心里很忐忑。

邓小平在接上第二根烟的时候,语气和缓了不少,但是话语中的“钢铁”却依旧棱角分明。邓小平是这样说的:你们教育部应该是为广大知识分子服务的,却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使知识分子至今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所以,作为教育部来说,你们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我认为对《纪要》要进行批判,划清是非界限。《纪要》是毛泽东同志画了圈的,毛泽东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是非问题了。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教育部长刘西尧的笔尖,哆嗦得已经快记不下去了。他那涨红的脸上似乎抹了一层薄薄的汗水,这时候他忽然听见邓小平在喊他的名字“刘西尧”,急忙抬头,果然是邓小平在对自己说话。邓小平说,西尧同志,你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过,你看我对毛主席哲学思想的这种分析对不对?

刘西尧连忙起身,答非所问地说,我没有学好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辜负了您的希望。

邓小平看着刘西尧这副模样,倒是笑了起来,说,我看呀,不是没有学好,是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你坐下,你坐下。

刘西尧坐下后,邓小平又说,这个情况的出现,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错误”。教育方面的问题成堆,必须理出个头绪来。现在群众劲头上来了,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

邓小平虽然是微笑着说这番话的,口气也和缓了很多,但是这番话里面的“钢铁”倒是像一把钢刀。“不赞成的,就改行”,这话锋利得很啊。于是刘西尧的心狂跳起来:邓大人是不是要把我拿下啊?

邓小平似乎看出了整个屋子的紧张氛围,又笑了一下,摆摆手说,教育部要解放思想,争取主动。过去讲错了,再讲一下,改正过来。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拨乱反正,语言要明确,含糊其辞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

方毅忽然放下笔记本,带头鼓起掌来,他认为邓小平的这番话说得硬气,但又说得在理。看来大象屁股就得这么推,不推动不了。看到方毅鼓掌,几位教育部副部长也都一起啪啪啪拍起了手,闹得书房一片掌声。邓小平急忙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停下,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又不是开大会。

方毅点头说,拨乱反正,太精辟了。

刘西尧马上跟着说,小平同志,感谢您的批评,我们马上回去开会,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邓小平看着他说,西尧同志,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包袱。有的时候,响鼓也得重敲才行,现在是一天也耽误不起呀。

听到邓小平这么说,刘西尧狠下心马上说,请小平同志放心,三天以内,拿出恢复高考的方案;一个月之内,写出批判“两个估计”的文章,我愿立下军令状。

看到刘西尧这样表决心,邓小平满意了,点点头,又请他坐下,然后说,恢复高考,主要是把握好招生的条件,删繁就简。招生的条件,主要抓两条:第一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批判“两个估计”的文章,田志远同志和新华社穆大江副社长已经在组织了,估计还有一定的难度,这件事情教育部必须牵头。

说到这里,邓小平又看着刘西尧说,在这件事情上你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有什么问题我来负责。

听邓小平说到这个分儿上,刘西尧长期背着的思想包袱算是彻底放下了。他想,就按照小平的军令往前冲吧,也别前前后后再顾虑啥了。教育部的面貌和全国教育战线的面貌,也确实要改一改了。说到底,邓大人是高瞻远瞩的。

次日,刘西尧就召开了全国招生工作座谈会的全体会议。他坐在主席台的话筒前,挥着拳头说,今天我们来开一个全体大会,既是动员会,也是总结会,以后不再开大会了。昨天,我向邓副主席做了保证,三天之内提交今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如果不能完成,我自动辞职。

话音一落,全场惊呼声四起,都不知道刘部长今天的情绪为何会这么高昂。

刘西尧敲敲桌面,示意全场安静,又斩钉截铁地说,我根据部党组会议决定,布置这三天的工作。今天,确定今年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并形成初步方案;明天一天和后天上午,讨论和修改完善招生方案;后天下午,部党组讨论通过方案并报方毅副总理和小平同志;后天晚上我请大家会餐,宣布这一次全国招生工作座谈会圆满结束。

全场又一次哗然,很多代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转念想一想,又都理解了教育部党组的这个决心。教育部办公室的杨主任对王主任说,咱们刘部长去了一趟米粮库胡同,回来像是换了一个人。

王主任说,换了好啊,现在也该换了,就是这个气候了。

这时候,坐在主席台正中的刘西尧第二次敲了敲会议桌,再次示意全场安静。他高声说,现在,我引用小平同志昨天说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会议。小平同志说“拨乱反正,语言要明确,含糊其辞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这是我笔记本上当场记录的,一个字也不差,就这么执行了。

这次全体会议,是在一片掌声中结束的。什么事情,只要领导层下了狠心,雷厉风行地布置,面貌的改变,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但是与会者都没有料到,对于具体的高考招生工作怎么进行,领导层的意见还是有种种分歧,而且这种分歧是针尖对麦芒的。在不久以后举行的研究高考招生方案的会议上,这种分歧就很厉害地反映了出来,虽说那次会议还是邓小平亲自出面主持的。

邓小平这一天上午就赶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亲自主持这次研究高考招生方案的会议。

邓小平心里知道,这次会议不会开得风平浪静,思想的冲突在所难免,在招生方案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教育部的思想可能还跟不上。他在去人民大会堂途中,坐在汽车后座,一直闭眼默想着这次会议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思想波澜。

有些话是必须说的,而且要说得干脆。决策只有下得果断,才能凝聚人心,拧成一股绳。

不出邓小平所料,出席这次会议的教育部的领导层,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对高考方案的一些重要举措还是显得措手不及,教育部长刘西尧与田志远甚至还当面起了冲突。

会议开始的时候,气氛还算平静,尽管与会者对这次高考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都还心中无数。主持人邓小平胸有成竹,他用明朗的语气,向大家宣布了一九七七年高考改革的总体计划,说是从一九七七年开始,高等学校招生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不考试的做法,恢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此次考试时间定在十二月份,招生时间推迟到第四季度,一九七七年新生于一九七八年二月底前入学,推迟三个月。

邓小平话音一落,整个会场就一片哗然。对于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是一片难色。

邓小平对此并没有多作解释,他仍然用明朗的语气接着谈三个问题。他说,首先,哪些人有资格参加高考?我最初的考虑是,为了改善生源质量,要减少群众推荐的比例,适度增加高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现在的文件规定百分之八十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这已经相当高了。但是,有个问题是原来没有考虑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这百分之八十的需要?能否真正起到改善生源质量的作用?

说到这里,邓小平把目光转向田志远,示意他向大家宣布一份调查的结果。

其实,田志远这一次的调查任务,起先是邓小平布置给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邓小平觉得了解一下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情况十分必要,结果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胡乔木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田志远。田志远跑了一下后,感到问题严重,光是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大学生看来行不通。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在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大学生,而面向全社会,这个口子就开得太大了,很多人都会反对,教育部也有可能不赞成。但是邓小平听了他简要的报告之后,还是建议他在高考招生会议上大胆提出来。

于是田志远站起来,斟词酌句地说,在过去一周时间里,受乔木同志指派,我和几个同志走访了北京的三十所中学,重点调查高中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文化水平。这次调查使我们很震惊,我们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目前高中应届毕业生的文化水平普遍较差。例如,现在北京最好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只有“文革”前初中三年级的水平,特别是数学,问题尤其严重。

这时候田志远就看见会议室里瞪成一片的圆眼睛。田志远想,我再说下去可能就要炸锅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在保证大学生源质量的问题上没有退路,要说的话还是必须得说。于是他大声说,如果这一次高考招收大学生仅仅是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是难以保证大学生源质量的。我们有这样的建议,今年,也就是一九七七年的招考,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须在社会上招考,尤其是在下乡知识青年中招考,这才能保证质量。

话尾巴还没有落地,整个场子果然就轰了起来,而让田志远没有料到的是,第一个大着嗓门起来反对的,竟然是教育部长本人。

刘西尧本来是不想第一个站起来说话的,因为小平同志和方毅副总理在场,他也没摸底,不知道他们两个对这个问题事先有过什么态度,但是这个问题的牵涉面实在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田志远也未免说得太轻巧了。而且,刘西尧想,如果自己不发表意见,教育部的所有同志都不敢在这个场合发表意见。所以,他就大声地嚷嚷了起来。他先是对着邓小平说,邓副主席,我反对这个方案。然后,他面朝整个会议室说,要是这样做,这个政策的牵扯面就太大了,影响也太大了,不是现在就能解决的。

田志远马上反驳说,刘部长,咱们还没有研究过这个方案,不能过早下结论。

刘西尧听了这话,更加激动地说,这还用研究吗?十年没有考试了,十年里积压的社会青年有多少?下乡知识青年有多少?虽然没有统计过,但至少也有上千万人吧?就算打个折扣,也有几百万人。现在时间的紧张,你不是不知道,一下子加进这几百万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嘛。整个世界也没听说过这样的考试啊!

田志远马上针锋相对地说,困难肯定有,但是抓紧的话,未必不能解决。

这两个人就当着大家的面唇枪舌剑起来,会场也是轰轰然一片,陷入了混乱。

教育部的侯主任站起来说,让我说几句吧。而他的意见是坚决支持刘西尧部长,他认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他特意指出这话是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而这话现在还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说,正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让他们大规模地参加高考,整个农业战线不就乱套了吗?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

侯主任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就有人扯他的衣襟,侯主任一看,竟然是李副部长。李副部长声音不大,但是说得很清晰,他说,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一九六八年展开的,最早的一批是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也就是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一九六八年三届的学生,全部都到农村了。这批学生的文化基础,应该是比较好的。把他们纳入招考范围,可以解决生源质量问题。

李副部长的这个意见,倒是说得田志远频频点头。但是侯主任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他大着嗓门反问,一旦有人考上了大学,那他还扎不扎根农村了?

刘西尧当即接上侯主任的话说,对,一旦有人离开了农村,其他人还安心得了吗?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而且这涉及全国,不仅在城市,更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这么多分散的人,要报名,要考试,怎么组织啊?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 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

    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

    拥有唱遍宇宙的《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我们是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我们将震撼你》(We Will Rock You)等传世经典歌曲;英国唱片最高纪录保持者,揽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入选摇滚名人堂,全员入选词曲作者名人堂……如此辉煌与传奇的缔造者正是英国殿堂级的摇滚乐队——皇后乐队。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是非洲出生、印度长大的帕西人,十七岁时随家人移民至伦敦;吉他手布莱恩·梅在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手里的电吉他由他自制;从牙科学转战生物学的鼓手罗杰·泰勒多才多艺,面容姣好却有着粗犷的嗓音;贝司手约翰·迪肯是本科拿下全A成绩的电子工程学硕士在读生——1971年,当这四位伦敦的大学生最终走到一起,流行音乐史上最华丽高贵的乐队就此诞生。英国著名文化记者马克·布莱克整理了多年积累的采访资料,以及对唱片制作人、前乐队成员、私人助理和校友,包括弗雷迪·莫库里在各地的故旧,近百次独家采访,第一次完整讲述了这支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乐队背后的故事,展示了皇后乐队如何成长为世界巨星的全部过程,带我们领略他们实现梦想,成为冠军的传奇人生。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热门推荐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如何能活

    如何能活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他原以为将要迎来正常的生活却不料,自己唯一能够依靠的人突然意外死去包括自己?!还不是一次!而是一遍又一遍!这是梦!这不是梦!这是平行世界的转移?还是未来时空的控诉?真正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自己又将何去何从?他不知道,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来一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阳界异闻录

    阳界异闻录

    这里AH,一只游荡于世间千年的女鬼,由我来为你讲述,那些隐藏在某个角落,那不为人知的真相……
  • 龙吟残月

    龙吟残月

    陨落的少年,测灵石检测不到他的灵力,元素测试也没有参加。母亲的死,使他深受打击。意图寻死,死时异世界维度穿越千年的他,来到这片强者为尊的大陆。看他如何逆转命运,解开身世之谜,傲世天下苍生,站在巅峰。
  • 嫁给帝君之后

    嫁给帝君之后

    (正文已完结!!!)特战女王戚流月穿越成了暴君弃妃,强者的尊严岂能被人践踏!为了美好的生活,我们还是好聚好散离婚吧!某暴君冷冷的看着她:想和离?没门!于是戚流月在某暴君的纵容下,开始了祸国祸民祸天下的道路……“王爷,王妃在城南开了一家男妓院。”“嗯,封了吧。”“王爷,王妃帮你找了一堆的妾室回来。”“嗯,休了吧。”“王爷,王妃把皇上的宠妃给揍了。”“嗯,揍的好。”“王爷,王妃她扔下和离书跟人私奔了。”“卧槽,她还反了不成?”
  • 另一方向的家园

    另一方向的家园

    在未来的世界,宇宙旅游已经出现,意外在所难免,一位热爱宇宙的青少年与家人一起承受了这次意外,他幸运存活,来到了宇宙另一个方向的一个星球。在这里,他开始了从未想过和与众不同的一生,当追求实现不了与世界完全改变的时候,他又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
  • 星夜

    星夜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层生

    层生

    小说里也会有很多真实的故事,大家也有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还是那句话希望大家喜欢。
  • 王爷冷妃倾国色

    王爷冷妃倾国色

    前世被姐妹陷害,结果自己还傻呵呵的当人家是亲姐妹,到头来却被至亲陷害惨死,曲寒笙重生看她如何虐渣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