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27

第27章 坐禅品(5)

禅,也有禅的味道,正如茶叶有茶叶的味道。又如我们的人生,有的人说,人生就好像是喝茶,有的人喝的茶感到好涩,有的好苦,有的好甜、好甘!人生也是一样,有的人觉得人生很快乐,有的人觉得人生很苦恼,有的人觉得人生的滋味是苦涩的。假如参禅的人有了禅,就等于会喝茶的人,他所感受的茶味不一样,是甜的、是甘的。

禅之于参禅的人,禅,是我们的床,是我们的房子,因此,禅师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大千世界一禅床,大地山河都可以随遇而安。

禅是光明,可以照耀自己;禅是般若智慧,可以光大自己。禅是一个朋友,在禅的里面,天下都是有缘人,一切诸佛菩萨、大地众生,都是我们的眷属。禅是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活用,有了禅的人,所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像过去的禅师们,“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有了禅,“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禅,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禅,是逍遥,是无碍,是自在。

禅,不是标新立异,从古到今,它是不变的,穷也好,富也好,有也好,无也好,禅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了禅,就能超越时空;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如;在空间上,东西南北,四方无别。

参禅,主要的要把禅活用起来。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能把禅活用的话,那就是我们的灵巧,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有禅、有智慧,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人生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有一天,仙崖禅师到外面去教化众生,经过一条街,看到一对夫妻在吵架。太太骂丈夫:“你一点都不像个男人,没出息!”

先生气冲冲地恐吓:“你再讲!你再讲!再讲我就打你!”

“你打!你打!你就是不像个男人!”

先生一个箭步冲上去,拍!一个耳光打下去。仙崖禅师忽然高声叫喊:“来看喔!来看喔!看斗鸡要钱,斗蟋蟀要买门票,斗牛斗狗都要票。来看喔!免费欣赏斗人喔!”

这一喊,惊动了半条街的路人,大家纷纷好奇地围拢来看。那夫妻两个就吵得更凶了,先生跳脚大骂:“你再说!你再说!再说我就杀了你!”

太太狠狠破口大骂:“你杀!你杀!我就是骂你不像个男人!”

仙崖禅师更是大声叫喊:“唉哟!愈来愈精彩了,现在要杀人了,要杀人了!”

看热闹的人群中,终于有人忍耐不住,回过头来就对仙崖禅师说:“喂!和尚!人家夫妻吵架,关你什么事?你在这里幸灾乐祸地大声鬼叫。”

仙崖禅师说:“怎么不关我的事情?你没听他们说要杀人,杀了人以后,他要找和尚替他念经,替他超度,那我不就有红包拿了吗?怎么说不关我的事?”

那个人一听,“真是岂有此理!为了念经,为了拿红包,人家夫妻吵架,你却在这里幸灾乐祸。”于是就和仙崖禅师吵了起来,愈吵愈激烈,很多人都朝这边围过来,那对夫妻不知不觉也停止了吵架,一起过来看热闹。

仙崖禅师看他们夫妻不吵架了,就对他们开示说:“做夫妻,两姓和好,结为一体,应该要好好地互相敬爱,不要吵架。你们看,再厚的冰块,太阳出来也会融化;再生硬的饭菜,用火去烧也会煮熟。夫妻彼此要像太阳,温暖对方,要像一把火,成熟对方。希望你们以后要互敬互爱才好。”

仙崖禅师是真正能把禅活用在生活里的禅者,他的嬉笑漫骂都能解决问题,他的三言两语就能把世俗的男女声色净化。所以,有了禅用,这就是平常心,所谓“最平常事最神奇,说出玄恐人不知,好笑纷纷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所以,我们不必疑惑,不必分别,不必拣择,不必把禅定的体和用分开,定是体,禅是用,体用一如,禅定一致,这就是外禅内定。

十、今日禅者的毛病在哪里?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但是如果参禅不得法,也会成为禅病。

参禅,并非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参禅。历史上,如裴休宰相、庞蕴居士、王阳明、苏东坡等,都是在家的大禅匠。

参禅,也不一定要在寺庙、禅堂或佛殿里才可以参禅。虽然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创建丛林,百丈怀海禅师建立清规,为禅宗立下了千秋万代的规范;但是真正的禅者,不一定要在丛林里,也不拘于什么法定规章,只要在山林树下,就可以参禅,乃至河川水边,也可以参禅。在家信徒在自己家中的客厅里、地板上、床铺上、沙发上,只要有一个位置能坐下来,就可以参禅。平时出门在外,利用搭机、行船、乘车时,也可以参禅。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道。

现在一般禅者的毛病究竟在哪里呢?举例说,大家墨守公案禅,讲来讲去,搬来搬去,就是过去禅师们留下来的公案。所以,过去在江苏扬州高曼寺的禅堂里,有一个规矩,不准许讲公案,就是怕禅者被公案左右,被公案迷惑了,找不到禅的真正意义。

公案怎么成为禅病呢?过去有甲乙两个寺院,寺院的师父每天早晨都会派一个沙弥到市场去买菜。甲寺院的沙弥比较灵巧,乙寺院的沙弥比较笨拙。有一天,两个沙弥在路上遇到了,乙寺院的沙弥就问甲寺院的沙弥:“喂!你今天要到哪里?”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我的腿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乙寺院的沙弥一听,不知道如何再继续问,回去就把事情告诉师父,师父一听,说:“你好笨喔!当他说‘腿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你可以再问他一句:‘假如腿不走了,你要到哪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这样!”第二天,遇到甲寺院的沙弥,他蛮有信心地问道:“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口气改变了,回答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回答的话一变,乙寺院的沙弥不知道怎么回答,回去又把这件事情报告师父,师父听了以后,又说:“你好笨喔!当他回答‘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你可以再问他:‘假如风不吹了,你要到哪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是这样!”

第三天,在路上又遇上甲寺院的沙弥,他又再问:“喂!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说:“我要上市场买菜。”乙寺院的沙弥又不知道怎幺回答。

话,从侧面来讲,你也不能体悟了解,从正面上来说,你也不能直下承当。所以,光从口头上来论禅,不从心里上去觉悟,像这种公案是不能悟道的。

公案禅是一种禅病,口头禅也是禅病。口头禅是禅学,是禅的学问,不是禅宗,不是禅行。口头禅只是学了一些禅门的术语、禅门的掌故,搬来弄去,是没有用的。

还有一种禅病,就是鹦鹉禅。看到过去的师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依样画葫芦,鹦鹉学话,不知其义,那也是一种禅病。

禅是什么?禅不是随便的胡言乱语;我们不要以为禅师们讲话颠三倒四,在颠倒里面有他的顺序。也不要以为禅师们的话自相矛盾,在矛盾的里面,有他的统一性。禅,就好像是哑巴吃蜜,甜味点滴在心头,你只有体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憨山德清禅师这样说过:“一身独坐似枯禅,扑尽寒灰何不燃?忽听楼顶钟鼓响,一声清韵满霜天。”禅,尤其不能形成野狐禅,不能变成枯木禅,枯木要让它能遇到春风,能生发,也就是不要让禅停滞,成为枯木死灰。

现在的人参禅,有时是为了保健,为了健康。禅,用来作为健康之道,当然无可厚非,可是,身体总有老病死;身体在无限的时间里,总有它的岁月、年限。而禅是永恒的,不应该只是把它用在健康上面。当然,我们平常每天生活忙碌,能够坐个十分钟、二十分钟,不但能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还可以澄心静虑,让你有再奋发的精神。不过,禅的重要意义,还是明心见性,不能光用口头谈说,用公案叙述,用身体枯坐,这许多所谓话头禅、枯木禅、健身禅、鹦鹉禅,这都是一种禅病。

说到禅病,有的人以为禅没有什么形式,没有什么规则,可以信口开河,可以随手拈来,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有名的禅宗公案“野狐禅”,就是叙述过去有一个人问一位禅师:“假如一个人有了不当的行为,会不会有业报?会不会有因果?”

禅师信口回答:“不落因果。”

不落因果,就是不会堕落到因果里面,就等于不受因果的制裁,这是不合乎佛法的。所以,他这一字之差,五百世堕落为野孤身,后来遇到百丈禅师,向禅师求一句转语,百丈禅师教以“不昧因果”,也就是无论什么好坏都不离因果,终于帮助他脱离野狐身。所以,禅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禅,也不能用分别心去参。过去有一位归宗禅师,想去学五味禅,体会什么叫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其实,禅本来是不应该有分别、有次第的,学禅最好是学一味禅,所谓“百川流入大海,同一咸味”,江、河、溪水流到大海,都是同一咸味。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在禅里面是不可说,不可分别的。

有人问闲闻和尚:“禅有禅病,究竟什么是禅病呢?”

闲闻和尚有一个很精辟的见解,就回答说:“衲子因禅致病的很多。”意思是说,有的禅师没有经过禅学的专家指导,参禅就容易出毛病。病在哪里呢?有的病在耳目,他以为禅是耳朵听,眼睛看,所谓“扬眉瞬目都是禅”。其实,有时候扬眉瞬目也会成为病,因为,禅不是猜谜语,不能似是而非地猜想。有的人病在口舌,以为胡言乱语,随便乱说,大声吼吼就是禅,这是错的,禅不是随便乱说的。有的人病在手足,以为进退、指东画西部是禅,其实都不是。所以,过去曾经有弟子问云门禅师:“假如有一个人,他眼睛瞎了,耳朵聋了,口又哑了,可以参禅吗?”

云门禅师即刻呵斥:“既来请益,为何见而不拜?”

弟子赶忙就地一拜,刚抬起头,云门禅师挥起拄杖就打。弟子大惊,向后急退,云门禅师哈哈大笑道:“你没有瞎嘛!不要怕,来!你到前面来。”

弟子惊魂甫定,依言向前走了两步。云门又笑道:“你听得到,没有聋呀!”举起拂尘,“你会吗?”

弟子应声说:“不会!”

云门禅师又哈哈大笑道:“咦!你不是哑巴嘛!”

其实,就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聋子、瞎子、哑巴,只要有心,禅在心里,禅不是用眼、口、耳来学的。

但是,也有参禅的人病在心;心里有了分别、计较,就是病。真实的禅,所谓“穷寻究妙,超离于一切境界”,这才是禅。所以,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个时候,再也没什么可以滞目成病的了。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热门推荐
  • 训鹰高手

    训鹰高手

    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东北,一个孩子与一只鹰的纠葛。动物与人的情谊,之间的故事早已超越了生死。
  • 覆手繁华

    覆手繁华

    她是个瞎子,在黑暗中生活了二十年。最终被冠上通奸罪名害死。当她重新睁开眼睛,看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翻手苍凉,覆手繁华。一切不过都在她一念之间。PS:他知道那个杀伐果断的女子,一抢,二闹,三不要脸,才能将她娶回家。还不够?那他只能当一回腹黑的白莲花,引她来上当,要不怎么好意思叫宠妻。虐极品,治家,平天下,少一样怎么爽起来。***VIP读者群542814025,普通读者群43434563教主新书《嫁冠天下》欢迎大家阅读。书号:1011258077
  • 失去过的拥有

    失去过的拥有

    面对自己曾经极度暗恋的人,和自己约定在一起的人,叶颜该如何选择
  • 梦中之语

    梦中之语

    本作品皆围绕作者散漫KK的“梦”中所发生的故事描写!
  •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少个男人,缺个包子,怎木办?老妈上场,老爸出手,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怎么,瞧不上我是无业游民,切,是沙子总有黄金的,我有空间我怕谁!不就是个公的吗,看我怎么手到擒来!
  • 凛冬兽人

    凛冬兽人

    风雪之巅遥望故土,背井离乡生死存亡。来自东方的阴影与日俱增,中土诸国刀光剑影,寒冬肆虐北方,精灵与凡人的海外战争也拉开了序幕。行走在光暗交错,善恶难分的中土,仰望天堂俯视地狱,当命运来时该如何面对。杀戮尽显才华,狂暴彰显本性,死亡谱写成就,力量即真理,真理即命运。
  • 最美的年纪,遇到最美的你

    最美的年纪,遇到最美的你

    一名校花,长的十分美丽,清纯。内心却与外表不符,内心非常火热,相信星座一说。对爱情,十分看重却又不懂珍惜。终于遇到对的人,却渐行渐远了……
  • 趋独

    趋独

    喘息不停的男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他的敌人怒吼,世间的黑暗还有残酷都没将他打倒,在他最后一次呼吸前的眼睛里,仍充满着对世界的挑衅.
  • 樱花仙祭

    樱花仙祭

    一朝为拯救世界逆天穿越,朋友还在,事情棘手,最终能否完成目标?事情已结束,但是,能回去的还在吗?穿越回来,变了的,都有些什么?
  • 斗罗之冰雪公主

    斗罗之冰雪公主

    冰雪;武魂飘雪昊天锤,冰凤凰。冰族公主。校长问为什么来史莱克。冰雪指着萧岚:“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