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25

第25章 坐禅品(3)

尤其,学佛修行的人,和别人相处,“要观德莫观失,要随顺莫违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计较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即使没有过,我们本身有时也会制造一些误会,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做不当的要求,导致珍贵的友谊、亲情因而破坏,殊为可惜!所以,我们能够观德莫观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看,多观照自己,多反省自己,多要求自己,不要太计较过失,自然就看不到别人的是非、过忠了。

因此,如何才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最要紧的,是要净化自己的心,净化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有如下八种心:

1.平等心:就是无分别心,例如佛陀视每一个众生都如佛子罗睺罗;如果我们能把天下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这就是平等无差别的心,就不会见到人家的过患、善恶。又如别人的身体上害了一个疮,“好脏喔!好难看喔”!你会讨厌。如果是你自己的手上、身上害了一个疮,你不但不嫌弃它,还会好好照顾它,替它敷药,替它包扎,因为这是我的。你能把人我之间,用平等心去看待,自然看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2.慈悲心:慈悲的意思是:慈能予善、予乐;悲能拔苦、除难。就是我愿意帮助你去除困难,去除痛苦,带给你幸福、安乐。你用这种慈悲心来待人,别人纵有不是,也会以一种同情心、怜悯心去包容他。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信徒都欢喜把她供在家里的客厅,或者特地设立佛堂?为什么每个人都把家里最好的地方让出来供奉观世音菩萨?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慈悲,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无处不可以到达。所以,我们有了慈悲心,做人处事真是无往不利。

3.广大心:就是包容心,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的心胸可以包容一个国家、人民,所以他能做宰相。佛陀的心能包容天地,等同虚空,所以,他是佛陀。弥勒菩萨大肚能容,能容纳好与不好的一切事情,所以,他心宽体胖。

4.空无心:虚空能容,所以能成其大。虚空里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我们的心也要像虚空一样,对于是非、善恶,以虚空的心来看待,用虚“无”的心,空去一切。无,并不是叫我们糊涂,无心是大智若愚,无心里面自有更大的智慧包容一切。

5.般若心:般若就是最高的智慧,学佛最主要的,就是要开发自己的般若智慧,用般若的智慧来看世间,处理世间例如,有了般若,就会明白佛和众生是“二而为一,一而不二”,佛是已经悟道的众生,众生是还没有悟道的佛。虽然悟道有先后,可是人人本具的法性,是没有先后分别的。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你懂得自他平等,就能把世间的差别现象统一起来,从差别里认识人我一如,就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6.感恩心: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时时心存感恩的人。用感恩心来待人,则人人都是善友;用感恩心来处事,则处处都是净土,例如感谢别人过去说过我一句好话,给过我一个笑容,跟我点过头,和我握过手。别人对我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值得我们感谢的。果能如此,还有什么可以嫌弃别人,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7.助道心:别人对我好,固然要感恩;纵有不好,将之视为学佛的逆增上缘,自然不会心生不满。如果能进一步发心布施佛法真理给人,帮助别人学佛入道,能以此助道心待人,自然不见别人的过患。

8.惜福心: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报,平时要能节俭,不奢侈浪费。因为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太多,不能满足,看到别人有钱,则容易心生嫉妒。所以,自己要有惜福心,自然就会淡泊物欲,自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总之,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参禅,禅不一定要坐着参,重要的是把禅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观念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里。禅,能沟通人际、物我的关系,禅能把我们带入到一种满足、安乐、平等的世界里,禅是帮助我们证悟真如自性的。如果我们有了禅,自然就不会见到别人的是非、过患。

六、何名禅定?禅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一个名称?

参禅修定,这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法门;透过禅定功夫,以开显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自古以来就是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

说到禅定,六祖大师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的名称、种类很多,平时较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有以下数种:

◆凡夫禅:一般凡夫为了锻炼身体,为了澄心静虑,每天打坐十分钟、二十分钟,这叫凡夫禅。

◆小乘禅:怀抱出世的思想,但求自己解脱生死,以此小乘心态参禅,叫做小乘禅。

◆大乘禅:以救度众生的菩提心参禅,故能与佛道相应,此为大众禅。

◆如来禅:指佛地的禅定,即入于如来地,证得圣智法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恩议的广大妙用者,称如来禅。

◆祖师禅:特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至六祖惠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故称祖师禅。

◆生活禅:六祖惠能大师主张,禅乃“识自本心,具自本性”,禅宗诸祖亦强调“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禅,不离生活,这就是生活禅。

◆鹦鹉禅:自己不懂禅法,也没有真参实学,只是学会了几句禅的术语,便如鹦鹉学人讲话般到处炫耀,这是鹦鹉禅。

◆三关禅:指禅宗将参禅证悟境界,分为三关,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

◆老婆禅:在禅宗的公案里,有的老婆心切,叮咛嘱咐,一而再,再而三,拖泥带水,不能干净利落,称为老婆禅。

◆文字禅:有的人参禅,不是从心地上用功夫,而是著书立说,透过文字三昧,从文字里慢慢体会禅的意境,是为文字禅。

◆止观禅:指系心于所缘境,继而运用正觉智观察、思惟的止观双修禅法。

◆野狐禅:一个禅者为了一句“不落因果”,堕野狐身五百世,后于百丈禅师处得一法语“不昧因果”,因而脱离野狐之身。由此公案,比喻没有根据、说走了样的名为野狐禅。

◆棒喝禅:禅门提倡棒喝,一声霹雳,破除黑暗无明,照见真性情。像“马祖一喝,百丈耳聋三日”,像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的“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从棒喝里透露禅的消息,是为棒喝禅。

◆一指禅:俱胝禅师遇信徒请示:“如何是道?如何是佛?怎么样入佛?”无论什么问题,他只竖起一个手指来回答,这是一指禅。

◆一味禅:世间百川流归大海,同为咸味;出世间的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再多的问题,禅的一味就可以调和了。

◆一字禅:比方说,你参一个“无”,语默动静,行住坐卧,都是一个“无”。在行住坐卧之间,都不离一个“无”,这就是一字禅。

◆看话禅:临济宗大慧宗果禅师所提倡,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牢牢地看紧,历久真实参究,以至于悟道的观行方法。例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念佛是谁?”“狗子有佛性吗?”这都是有名的话头。

◆默照禅:宋代曹洞宗的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以慧鉴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就是在沉默寂静里观照自己。

◆南宗禅: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分为惠能、神秀两支,惠能弘法于南方,举扬“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悟禅法,是为南宗禅。

◆北宗禅:与“南宗禅”相对称,五祖圆寂后,神秀迁至江陵当阳山,力主渐悟之说,其教说盛行于长安、洛阳等北地,故称北宗禅。

其实,禅的种类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世间上的一切无一不是禅。花开了,是禅,花谢了,也是禅;世间上的生灭是禅,不生不灭也是禅。

禅的种类讲过,接着以十二种譬喻来说明禅像什么:

◆禅如一张薄纸,捣破即空:薄薄的纸,捣破即空;禅不可说,一说即不中。

◆禅如空手拳头,手松即了:禅是什么?禅就是拳头。你以为拳头是禅吗?手一松,没有了。禅不可说,说出来的都不是禅。

◆禅如空中云雾,一扫即空:早晨的蒙蒙薄雾,笼罩虚空,经晨风一吹,一扫即空。

◆禅如三冬冰冻,一热即水:严寒的冬天,水结冻成冰,冰一遇热,就融化成水,不是冰。

◆禅如大地黑暗,日出即明:夜晚的大地一片黑暗,太阳一出,霎时光亮。

◆禅如真相不明,一疑即悟:真理不能明白,你用疑心参究,觉悟了,那个就是禅。

◆禅如镜上灰尘,抹净即见:镜子蒙上灰尘,拂拭干净,光就会显现。

◆禅如芭蕉中心,剥了即无:空心的芭蕉,剥到最后什么也没有。

◆禅如春天花朵,风吹即谢:春天的花朵,和风一吹,就会凋谢。

◆禅如柴中火星,一拔即熄:木柴中的火星,只要轻轻一拨,火星即熄。

◆禅如众生妄想,一明即了:众生无始劫来的无明,只要一悟,洞然明白。

◆禅如无迷无悟,证者了知:迷悟是对待的,禅不是迷,也不是悟,禅是了知自性,你能够了知自性,那就是禅。

我们认识了禅的种类,也知道禅像什幺,现在继续讲禅的层次:

◆外道禅:禅不是佛教所专有,外道也有禅。外道禅由于没有佛学素养,对于佛法的根本,所谓慈悲、持戒,并没有实际的参修体验,因此容易有贪心,例如贪执我很安乐,我很有境界,我感到很愉快等,成为一种执著。而且由于对佛学没有很深的认识,一知半解,容易引生邪见、傲慢,这是外道禅的三种过患。

◆声闻禅:比外道禅的层次稍微高一点,声闻的小乘禅中,也有过患,小乘罗汉以出世的思想放下一切,远离世间,入山修道,闭关参禅。如此一来,声闻禅也有了三种过患:第一,慈悲不够,小乘罗汉不发大乘的菩提心,没有深厚的度众悲心。第二,独善其身。小乘罗汉只顾自己,自度自了。所以,大乘佛法要有出世的思想,也要有入世的精神;有了小乘禅的出世思想,没有大乘的入世精神、事业,这也是一种过患。第三,断除佛种。因为不发大乘心,没有弘法度众的发心,也没有成佛、做菩萨的愿,只是自己在禅定中享受轻安自在。这是第二种禅的层次。

◆菩萨禅:菩萨禅是追求圣法;菩萨发心普济众生,不但不舍弃一法,不舍弃一个众生,乃至一只昆虫、蚂蚁、蚊子等,他都常加慈悲爱护。这就是大乘禅。

所以,参禅的动机要正,发心要大;参禅的动机不正,容易有过患。因此,参禅的时候,禅的障碍必须去除。经典里,将参禅的果报依其动机、正邪、大小,分为下列十类:

◆为利养心而参禅——堕地狱。

◆为邪见心而参禅——堕鬼神。

◆为逃避眷属而参禅——堕畜生。

◆为了嫉妒别人,以胜负心参禅——堕修罗。

◆为得世间智慧而参禅——堕外道。

◆为了善心安乐而参禅——堕欲天。

◆为得势力而参禅——堕魔界。

◆为了生天而参禅——堕色界、无色界。

◆为断老病死而参禅——堕二乘。

◆为了悟道而参禅——生而为人。

所以,真正发心参禅,应该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所谓“寸香能消斗金”、“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过去,曾经有一个信徒供养很多金钱给赵州禅师,请赵州禅师替他诵一卷《法华经》。赵州禅师下了禅床,绕了一圈,《法华经》诵好了。

这并不是赵州禅师走了禅床一圈,就把七卷数万言的《法华经》诵完,而是赵州禅师一念禅心的功德,足以回向信徒有相的布施。所以,能够一念归于无念,一滴归于大海,一心包容虚空,才是真正的禅定。

七、禅者如何才能内外一如?

“内外一如”,就是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意思。

现在,有的人参禅是修身不修心,他端身正坐、威仪庄严,但是心里面的贪嗔痴烦恼、人我,一点都没有去除。有的人参禅只重视心里的净化,对于外表的庄严、威仪,一点也不注重,例如金山活佛、济公禅师等,他们“内秘菩萨行,外现罗汉相”,他们禅的境界很高,但是表现在外的是怪异的样子。所以,在《坛经坐禅品》里,六祖大师昭告参禅的人,参禅要紧的是,要能内外一如,也就是表里一致。

如何才能内外一如呢?一个禅者参禅用功,在他还没有证悟真如法身的时候,心是跟着身体的变化而浮动,所谓心随境转。例如,眼睛痛,心里就随着眼睛痛而不能自在;有时腿酸脚麻,心里就随着痛苦不堪。反之,当他证悟到真如自性的时候,不但心不随境转,而且心能转境。也就是从心不苦,而做到身也不苦,管它牙齿痛、肠胃病,他自己的心性已经很有力量,也就不以为苦了。就如挑担的人,有的人挑了三五十斤,他就“好重喔!好重喔”!有的人挑了一百斤、二百斤,还不觉得辛苦。因此,一个人的力量是可以训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具备有这种本能,具有这种力量。所以,参禅可以把心里的力量训练得自如,所谓“心能转境,不为境转”。

什么是内外?如果我们不能了解禅的真义,外面的五欲六尘,里面的真如法身,我们认为是分开的。真正证悟以后,所谓真如法身、五欲六尘,都是一体的两面。在五欲六尘里,你能够觉悟的话,它就是真如法身。

有一位南泉禅师,有一天,问陆亘大夫一个问题,他说:“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鹅在瓶里慢慢长大了,瓶口很小,鹅出不来了。现在我们要把这只鹅放出来,但是不得毁瓶,也不可伤鹅。请问,鹅如何才能出来呢?”

陆亘大夫对这个问题茫然,不知如何以对。正当他犹豫、思考的时候,南泉禅师大叫一声:“陆亘!”

陆亘大夫随声回应:“有!”

南泉禅师笑呵呵说:“这不是出来了吗?”

这是什么意思?鹅代表的是佛性,瓶子代表的是身体,你以为我们悟道,证到真如法身,一定要把这个身体消灭、毁坏了以后,另外还有一个真如法身吗?不是的,就在这四大五蕴假合的色身上,你如果懂得内外一如的话,那就是真如自性。

悟道的人,不要说身体没有内外,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和我都不是两个。

祥宗还有一则公案:一天夜晚,有个秀才错过了住宿的客栈,愈走夜愈深,到了深夜时分,实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路边有一间茅屋,有一户人家。秀才好欢喜,上前敲门,“我是一个旅人,错过了旅店,想在你们这里借住一宿。”

里面有一个妇女回答说:“我们家里没有人。”

秀才说:“你答话的不是人吗?”

“我们没有男人。”

他说:“我就是。”

你说你里面没有人,“你就是”;你说没有男人,“我就是”。所以,有一个禅师便为这件公案写了一首偈语:“舍内分明有个人,无端答应没有人,客人寄宿非他也,你我原来都是人。”

我们心里因为有你我的分别,有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内外的分别;由于有了这个分别心,因此世间上便有了是是非非、好好坏坏、苦苦乐乐,这都是因为分别心所产生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更有地域的观念,党派的分别,所以制造了很多事端。禅,能泯灭这许多的分别,能让我们把心安住在无内外、无表里,乃至无身心的世界里,如《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叫做内外一如,那就是身心一致,那就是一个统一的人生、统一的世界,那就是一个绝对超越、安乐、平等自在的世界。

说到内外一如,有的修行人,他内心没有功夫,只懂得装模作样;装模作样是一时的,不是出于自然。禅要自然,早也如此,晚也如此,内也如此,外也如此,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本来面目。

赵州从谂禅师,有一天,赵王特地去拜访他。这时赵州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于是就躺在床上对赵王说:“大王!我现在已年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一点都不介意,非常欢喜,和赵州谈得很开心。回去了以后就派遣一位将军,准备了很多礼品,送来给赵州禅师。赵州禅师一听,立刻下床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什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同类推荐
  •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於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热闹场中作道场”、“接受的习惯”、“感动的修行”、“同体与共生”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中学英语同步阅读精编(高一上)

    中学英语同步阅读精编(高一上)

    本书以教材的编写体系为主线,以单元话题为中心、相关话题为基本点去选择文章。所选文章都是围绕中心话题去展开,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单元的话题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本书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大多数出自于近期出版的英文图书、杂志、报纸和一些知名英语网站。内容涉及名人趣事、文娱体育、旅游环境、科普知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饮食文化等。本书主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的阅读理解题主要以选择型题目和任务型题目为主。这是目前英语考试中最常见的两种阅读理解题型。相信同学们通过强化训练,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我结婚前想知道的事

    我结婚前想知道的事

    新时代未婚女性的首选爱情教科书!尚轩以一种“战争”的视角,全角度地审视男女关系的种种僵局,为女人分析成功男人他们各种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处境,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优点和弱点,同时提供对策和驾驭之道——尚轩写尽了男人不想让女人知道的事,也写出了女人自我迷失不愿面对的事。总之,看了本书,女同胞不会再对白马王子充满幻想,但却对找到一位真命天子充满了自信。本书尊女卑男,号召广大女同胞主动出击,“宁可玩弄男人,也不被男人玩弄,寻找让自己流口水的猎物,强横地把他们牵回家”,这不是女权主义的宣言,但却是对两性爱情观的一次完美阐释。
  • 修仙世界的生存法则

    修仙世界的生存法则

    偶然之间进入的一个奇怪的群聊,没想到居然是一个神秘的修仙交流群!现在的修仙已经这么高科技了吗?沈清月不敢相信,可是事实好像就是这样的。
  • 廣寧縣志

    廣寧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世称尊

    一世称尊

    孙悟空为何大闹天宫?燃灯古佛为何离奇身死徒留舍利子?人皇何以灭万教,融万族?远古,太古,中古,近古。滔滔历史长河之中到底隐藏了什么,是盖世阴谋亦或是绝代壮举?我来了……
  • 老婆你回来好不好

    老婆你回来好不好

    就是那种追妻火葬场啊,哈哈哈哈哈,总之就是你们自己看叭
  • 半度微凉穿越萌女最疯狂

    半度微凉穿越萌女最疯狂

    嘿咻…嘿咻……正在辛苦拖地的夏微凉,忽然不知踩到了什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向门外的滑出去了……夏微凉醒来后惊奇的发现她是穿越了,“小姐小姐,你不傻了?”哦买雷滴嘎嘎!什么情况嘛!难道她还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了?想我夏微凉那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厉害角色呢!(PS:没文化真可怕……)(夏微凉暴怒:我那是呆到深处自然萌好不好!!)“微凉,你来解释一下‘未雨绸缪’的意思。”喂鱼抽猫?为什么要抽猫啊?她眼珠子一转,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喂鱼之前先把猫抽一顿,因为怕猫会偷吃。”
  • 异世之剑意天下

    异世之剑意天下

    紫云帝国~~强者为尊的世界!主角只是有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从小就父母双亡,是唯一的爷爷把他养大,在一个月前他唯一的爷爷也离他而去,他很痛苦。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天,他独自潦倒的走在暗黑的马路上,他指天长啸:“老天你竟然让我降灵在这个世界,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的夺走我的亲人,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你有本事就劈死我啊,来啊来啊”。只见天上忽然风起云涌,雷电交加,啪啪”一道五彩雷电劈下。却让他鬼使神差穿越到异界,以强者为尊的紫云帝国,附身于纨绔子弟唐剑云之身。主角自身以剑法为主,无上尊贵的身份地位,意想不到的奇遇,千变万化的幻技、主角开始了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崭新人生。新书一本,转生异世,新的开始,不一样的人生。需知下情请一定要关注小妹的新书。棒棒糖在此谢谢各位顶我的朋友
  • 洪荒之掌御诸天

    洪荒之掌御诸天

    简介1:亘古苍茫,悠悠洪荒;先天大罗,法则传承;凶兽量劫,开天之秘;道魔之战,混元真圣;巫妖争霸,天地权柄;圣人执子,气运之争;封神之战,天庭初立;西游之行,大圣齐天;……简介2:这就是一个人穿越后,到处装*,到处浪的故事。。。简介1(洪荒):亘古苍茫,悠悠洪荒;先天大罗,法则传承;凶兽量劫,三族鼎立;道魔之战,混元真圣;巫妖争霸,天地权柄;圣人执子,气运之争;封神之战,天庭初立;西游之行,大圣齐天;……简介2(诸天):这就是一个人穿越后,到处装*,到处浪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